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因此,中国人常用“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由于鲤鱼跳龙门困难重重,需要坚强的意志,因此,“鲤鱼跳龙门”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的精神。但在今人的意识中,以前者为重。
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这种考试中,能够金榜题名者绝大多数人是富足人家子弟,但是,也不乏出身低微者一举成名,耀祖光宗。因此,“鲤鱼跳龙门”就成了众多普通百姓孩子的最大梦想。上个世纪中后期,众多的农家子弟通过“高考”这个龙门,走出了穷乡僻壤,迈进了大城市,成了人人羡慕的吃“商品粮”的公家人;更有的人,由于出类拔萃而步入仕途,衣锦还乡,光耀祖庭。他们的变化印证了“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也使得“学而优则仕”的古老训诫深入人心,因此,便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壮观,便有了每年一度的能够拨动整个中国人心弦的“高考”盛典。
在这种旺盛的社会需求心理面前,上个世纪末,有哲人为国家献出了“高考扩招”之策。不到十年,大学招生人数成倍翻番,带来了让人炫目的高考经济,也使得上大学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大学教育以惊人的速度由精英教育变为了大众化的公民教育。
然而,没有人将这种变化的实质告诉给那些整天在地里刨食的农人,也没有人将这些变化告诉给那些整天忙碌却只能满足衣食所需的城市平民。他们还在做着让孩子“鲤鱼跳龙门”的甜梦。在他们的观念中,仍然坚信:只要上了大学,就会飞黄腾达,就会改变家庭贫穷面貌。
家长们善良的愿望和心理需求成就了“高考经济”。于是,正规大学校园膨胀了,租几问民房就开办的“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普通的技工学校也“鲤鱼化龙”变成了各种名目的学院,能够赚钱的“艺术类”专业在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石油院校、机械院校遍地开花了……
“大学扩招”降低了“鲤鱼跳龙门”的门槛,也降低了“龙”的身价。很快,人们尝到了苦头:用卖牛钱供出来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了;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还要再通过地方考试,其优秀者才能找到教书的职业;大批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看着几乎不可能进的政法系统,望洋兴叹了……
“大学扩招”和大学教育的平民化也许没有错。问题是,我们没有将这种实质性的变化告诉给怀着纯朴愿望的家长和学子。没有告诉他们,既然大学不再是“育龙”的教育,平民就要核算“育人”的成本。以“育龙”的代价去“育人”,其结果只能是失望。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建立在个体生存基础上的人类社会生存,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人相互之间的配合,才能够和谐发展。每个人只有根据自己的智能优势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寻求到自己在这个系统中的位置,才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够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一个舒适的条件。由于社会的需求不同,个人的状况不同,因此,就目前的中国教育体系而言,人生的教育方向有着几次重大选择。初中毕业时选择以继续深造为方向的高中,还是选择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技术学校是第一次选择。高中毕业时选择以实用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院校,还是选择以研究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院校是第二次选择。
由于“中考”不在这个话题范畴之内,因此,这里只说说高考后家长及学生的选择。如果你确实很有培养和发展的潜力,你就应该选择那些可以在大学毕业以后可以继续“读研”的大学和专业,它会使你的梦想升华;如果你只想通过大学教育谋取一份工作,你可以去选择那些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专业,特别是非培养政府官员性的、有着职业特征的专业。切不可上那些“拍脑袋”想出来的所谓“超前”专业,它可能会使你血本无归;如果你只能上“大专”,可以去选那些挂着大学牌子的老技工学校,选那些他们原来的以技能培养为特征的优势专业。千万别选他们诸如“计算机技术”等新专业,由于师资的缺乏,这些学校三年的低层次教育,既不可能使你成为计算机专家,甚至不能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打字员;在那些只要交了钱,什么人都可以上的“大学”门前,你更应该三思而后行。
大学教育已经走向了平民化,“高考”也不再是“龙门”。成才的路还很多,在“高考”中按照平民的特征与愿望设计人生发展轨迹,已经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了。
(2007—08—3103:55:12)
感悟与感言
三草人:
由“鲤鱼跳龙门”比赋而来,说出社会教育的点滴症结,也画出了对待高考的各种市民心理。
高考扩招、大学教育的平民化、平民教育的大学化、教育的市场经济化,诸多诸多,怎么能让含辛茹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尤其是衣麻食薯的农民)一眼望穿其间的缭绕云雾呢!
走过了这大学四年,回首那之前的十几年寒窗,每到人生抉择处,我都是自己做主的,因为家人根本不明外面的世态。而我自己呢,从小乖巧性灵,惯于自己做主,正因如此,也才赢得了父母的一种信任。
高考,也便是自己走过。
言语至此,我又想到了李泽厚先生的一句话:历史往往不是凯歌而进,而是踩踏这千万堆白骨野殍而蜿蜒向前。或许,如今的高考现象就注定将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种必然。
(2007—09—0210: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