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和心理活动都是以个体形式出现的,因此,很多时候,一个人是可以暂时离开集体,独立活动的。比如一个人安静地看书、散步等。但是,人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性动物,人在生存过程中,必须与他人发生必然的联系,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因此,人必须从属于某一个人群“组合”,从这个“组合”的活动中得到他人的关爱,获得和谐与幸福,同时,也因为自己的奉献而获得“组合”内其他人的认可和敬重。在社会生活中,人可以归属于共同生活的、固定的或比较固定的“组合”,比如“家庭”、“班级”、“学校”等等,也可以是由共同爱好而结成的相对松散的“组合”,如每逢有比赛便出现的“球迷会”、大学里星期天出现的“英语角”等。在不断地相互接触和生活中,人们会逐步在心理上形成自己对某个组合的认同感和从属感。每当这个组合需要他时,他也就有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之所以和他人结成集体,是因为人们个体生存能力的低下,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与恶劣的环境相抗衡,因此,离开人群的人便不能生存。在物质资料缺乏时代,人们只有相互接济、相互照应才能活得更好,因此,从属感也自然很强。这种归属感不仅仅是以血缘关系形成的家族,也包括因地域而结成“村社”等。俗语所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就是由居住关系而形成的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必然而美好的情感。然而,当今社会的孩子,归属感却在普遍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
(1)随着社会物质资料的丰富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们之间在生活上的相互往来日渐减少,关起门来生活,和邻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日趋严重。因此,孩子自小便生活在一个极小的圈子里,缺少了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归属感,对社会其他方面漠不关心。
(2)在家庭生活中,由于物质资料的丰富,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了生存忧患意识上的对他人的感恩和相互依存的感受,因此,对于父母和家庭也缺乏了责任心和归属感。加上当今家长本身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早出晚归,和孩子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很少,就使得孩子的归属感更加淡漠。很多家长谈起孩子对家长的心理痛苦,不仅不理解、甚至置若罔闻,都非常的心酸。
(3)受商品社会初期社会不良价值观影响,“利己主义”、“唯利是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错误观念在蔓延滋生。很多家长,不能教导孩子全面正确地看待社会,以点带面,将社会描绘得一团漆黑,使孩子自小就产生了对社会的不信任感和不幸福感,归属感自然也就淡漠了。
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方式,就是通过打比方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行为给相关他人带来的痛苦和不幸福,从而改变自己。但是,缺乏归属感的孩子,对他人和集体没有了兴趣和责任,你给他说什么,他都无动于衷,使得教育的难度不断加大。他们心中只有自己,对于母亲的眼泪、老师的苦心全然不顾,动辄离家出走,甚至以死要挟。其共性,就是思想上无所寄托,生活上丧失信心,对亲友无牵挂感。
归属感的丧失,还使很多孩子患上“抑郁症”,其表现为:对日常活动及周围的人群和事物,丧失兴趣;精力明显减退,出现无原因的持续性疲乏;思维迟滞,精神活动减少;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一筹莫展;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或失眠或嗜睡,甚至会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的行为。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归属感,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归属感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1)给孩子以温暖,并使其明白温暖的价值。《诗经》里有一首诗歌,说的是主人像大老鼠一样,只知道贪吃他们的劳动果实,而不关心他们的疾苦,因此,他们将逃离这里,走向远方。这说明,归属感首先来源于个体对他人的心理依赖,是和温暖、幸福相关联的。培养孩子的归属感,首先就是要让他在家庭里获得安全和可以依赖的心理感受。做父母的人,不仅仅是给孩子以物质资料,更重要的是和孩子经常谈心,即使孩子知道家庭生活的真实状况,增强孩子的感恩心,又使孩子将家庭看做心灵的避风港和能够倾诉苦衷的地方。这样,孩子便会由幸福感而形成依赖感,进而形成归属感和责任感。
(2)培养孩子对集体的情感,支持孩子健康向上的行动。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要使孩子拥有良好的社会归属感,就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热爱集体,乐于为集体奉献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班里开晚会需要录音机。那时,因为经济原因,我也只有一个竞赛获奖得来的小小录音机。但是,当孩子说其他孩子家里有,却没有人愿意拿给班级用时,我从她的目光里,看到了那种令人欣慰的渴望神态,于是,便主动支持她将家里的录音机拿给集体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都沉浸在为集体做了好事的愉悦心态中。孩子中学毕业那一年,南方发大水,在家里看赈灾晚会时,孩子提出要将自己的500元钱捐给灾区,我就立即陪孩子一同赶到省电视台去捐款。我坚信,一个对社会和他人都有爱心和责任的孩子,在家庭里更会是一个有情感的人。
(3)坚持用正面理论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社会有光明的一面,也会有黑暗的一面。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首先用正面的东西教育孩子。先教给他什么是善良,然后再告诉他什么是邪恶。如果在孩子尚未具有思辨能力之时,就告诉他社会是黑暗的、人都是利己的、周围的人都是不可信的,这样,就造成了孩子对周围一切事物的不温暖感和不信任感,也就没有了归属感。以“小人”之心,是不可能培养出有“君子”心态的“正人”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具有归属感,是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当然,也是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2007—11—0105:56:38)
感悟与感言
北方井里之蛙:
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个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兄弟姊妹,所以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霸道。我女儿就是这样,只要她手里拿的东西,一般不愿意给别人。后来在我和妻子的劝说下,才慢慢愿意与小朋友共享了。
我觉得应该经常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流。我喜欢看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小区里的小孩子一个个都像出了笼子的小鸟一样,他们聚在小区的院子里,一会儿滑旱冰,一会儿骑自行车,一会儿跳皮筋……那种快乐,那份和谐,让我每每想起,都觉得可爱、可羡。
应该让孩子有几个合得来的小伙伴。我邻居家里有一个小女孩,和我女儿同龄。这两个小家伙能玩到一起,也处得特别好。我女儿和别的小朋友还有时耍小脾气,但和这个小女孩从来不。她两个就像姐妹一样,在我家等上饭就一起吃,在她家有好吃的也是相互挂念。有时,两个人在一起,到了晚上还不想分开。在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让孩子多几个朋友,让孩子多与小朋友相处,对孩子的性格完善和发展很有帮助。
鼓励孩子多与小朋友交往。与人交流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培养。我女儿有时到楼下玩一会就回来了。我问她原因,他总是说其他小孩子惹了她了。我经常告诉她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不要在意别人怎么样,要自己学会和小朋友协调关系,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与小朋友发生的矛盾,不要回避矛盾。后来,女儿就很少因为与小朋友闹矛盾再跑回来了。
无论动物还是人,都是需要有群体意识和归属的。人不但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只有在社会中与人相处,在社会中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要经常培养孩子的与人相处的能力,让孩子有一种归属感,有群体意识,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2007—11—0121: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