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从军南山南,夜出驰猎常半酣。
玄熊苍兕积如阜,赤手曳虎毛毵毵。
有时登高望户杜,悲歌仰天泪如雨。
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
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丸澜。
雒阳八陵那忍说,玉座尘昏松柏寒。
儒冠忽忽垂五十,急装何由穿袴褶。
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
[注释]
闻虏乱:听说金朝发生内乱。据宇文懋昭《大金国志》记载,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时河东、河北大饥,流人相枕,死于道。冀、莫、泽、潞、绛、解贼盗大起,啸聚山谷,散而复合,有连十数村屠之,戮及无辜,而强壮迸逸,竟不能制。”这种“乱象”
,可作参考。南山南:终南山之南,指汉中。玄熊:黑熊。苍兕(si):青色的野牛。兕,犀牛。曳虎:打虎。曳,拖、拉。毵毵:毛茸茸的样子。户(hu)杜:户县杜陵的简称。唐刘禹锡《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诗:“爱君新买街西宅,客到如游户杜间。”户县为汉唐京城长安郊区之县,杜陵亦为长安郊外名胜,户、杜并称,代指长安地区。这里用以代指被金人占领的关中地区。“头颅”句:是说摸着头颅,自己揣摩年龄已老,知道仕途上发达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头颅可知,语本陶弘景《与从兄书》:“仕宦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即投簪高迈,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请,头颅可知。”[7]明主:指当朝皇帝。索虏:指金朝。在南北朝对峙时期,双方各有国史,皆以正统自居,南朝称北为“索虏”(北方诸族编发为辫,故以“索”称),北朝称南为“岛夷”,皆含蔑视之意。宋、金对立时期,宋人对金人亦援南北朝之例,称之为“索虏”。
丸(wan)澜:泪流很多的样子。雒(luo)阳八陵:指北宋的君主宣祖(太祖、太宗之父,追号皇帝,称宣祖)、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的陵墓,都在洛阳附近。雒阳,即洛阳。玉座:指洛阳的北宋诸帝陵墓中的御座。儒冠:读书人戴的帽子,这里代指作者的读书人身份。垂:将近,快要到达。忽忽:倏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垂五十,快五十岁了。陆游这一年四十九岁。急装:武装。因束缚紧俏,故称急装。《宋书·沈庆之传》:“上(皇帝)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靺缚袴入。上见而惊曰:‘卿何意乃尔急装?’
”袴褶(kuzhe):服装名。上服褶而下缚袴,其外不复用裘裳,故谓袴褶。名起于汉末,便于骑马,为军中之服。至魏晋南北朝,上下通用,兼为军服及行旅之服,北朝尤盛,作常服朝服,至施于妇女。唐末渐废,但宋代仪卫中尚服之。这里用作戎装的代称。老骥伏枥:曹操《短歌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处化用曹操诗句,表现自己年将老而不得志的苦闷。“宁作”句:古乐府有《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复还入?作书与鲂叙,相教谨出入。”此处反其意而用之,表达尽管处境困窘但也要继续前进的决心。
[点评]
这首诗作于乾道九年(1173)。所谓“虏乱”,指的是乾道八年(金世宗大定十三年)
,金朝统治下的河东、河北地区,由于天灾和女真贵族无情剥削的双重影响,发生了大饥荒,饥民活不下去,遂揭竿而起,啸聚山谷,散而复合,金朝派兵镇压,有时连十数村屠之,戮及无辜,但还是没有将饥民起义扑灭。这场“内乱”延长到乾道九年还没有停止。陆游听到消息,有所感而作此诗。全诗共十六句,均匀地分为前后两段。前八句忆旧,回首从军汉中的不平凡经历,对自己未能实现报国之志表示深深的遗憾。后八句感今,是全篇抒情言志重心之所在。其大意是说,近来听说敌人内乱,觉得我方有机可乘了,但自己已被从前线汉中调到了后方成都,失去了参加收复失地的机会,只能在后方数说从前的历史,这对一个战士来说是极大的耻辱。全篇实际上是重申自己一贯的从军杀敌、至死不悔的志愿,写得十分凄壮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