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注释]
“放臣”句:是说自己已经退职,如同古代的放逐之臣,没有再入都城之门的希望了。放臣,放逐之臣,古代称屈原为放臣。修门,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原指战国时楚国郢都的城门,后泛指国都之门。“河潼”二句:是表达陆游对中原的怀念和要收复中原须先经营关中的意思。河,指黄河。潼,指潼关。周汉,指西周、西汉;西周、西汉皆建都关中。
[点评]
此诗也作于庆元元年(1195)冬,时作者在山阴。诗写自己虽然罢废在家,形同放逐之臣,但仍不能忘怀国事。首联以屈原自况,说自己既然已被罢废,回京无望,就只能寄身于江畔黄叶遍地的村庄了。颔联写自己在“黄叶村”借酒浇愁的日常生活。颈联则点明自己天天“愁对一灯昏”的原因——“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这也就是说,诗人虽然身在江湖,但心悬国家大事,想到中原大地不该永远地放弃,朝廷应该筹划北伐恢复“周汉规模”的大计,一想到这些,他就彻夜难眠,经常愁对孤灯,只好喝酒解闷了!末联就景抒情,进一步表达对中原失地的怀念——自恨还不如云间大雁,它们每年南下的时候还能飞过中原!全诗用委婉的笔调自诉心曲,将满腔报国无门的悲怆之情抒写得十分深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