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内蒙之前,我便知道我无法看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象了。因为季节不对,而且又在城市里。但是对草原的那种梦幻般的感觉还是被一路上的蒙古歌给勾了出来,腾格尔的歌只有在这通往草原的路上才会真正让人心动。
我们在呼和浩特只呆了三天,有两次机会走进蒙古包。城市里的蒙古包已被改良得跟间屋子差不多了,但我们还是被门口小黑板上那句暖人的话吸引进去,那句话说:“包里暖和。”
我从没见过这么亲切稚拙的广告语。“包里暖和,”大家跺着有些被冻木了的脚说,“咱们快点进去吧,包里暖和。”
这间蒙古包很大,老实说给我的印象并不算太好。一挑门帘子走进蒙古包,迎面便撞见那台被金属支架固定在半空中的大彩电。那台彩电真的很时髦,少说也有二十九寸,也许更大。蒙古包内部的墙壁是用带棱角的银白玻璃装饰成的,一进去明晃晃的一片,转着圈的圆弧里哪儿哪儿都是你的脸。这不像蒙古包,倒有些像太空舱,像一间正准备飞往火星或者别的什么星球的圆型飞碟。
我们这一伙远道而来的人,围坐在“飞碟”中央惟一的一张大圆桌旁等着上菜。这儿的节奏很慢,和我们心急火燎的性情有些不符。第一道奶茶上完之后,领了菜单的小姐就不见了,仿佛是从“飞碟”的某个出口消失了。奶茶由另一个女孩负责倒,一杯又一杯。茶杯不能空,你刚一喝完就有人给你续满,体现出蒙古人热情好客的民族习惯。
奶茶的颜色呈淡褐色,有点像冲得浓淡适宜的麦乳精。味道可不像,淡中做成,我们同来的有的人不适应这种味儿,只用嘴唇碰碰杯子边儿,就再也不敢问津。伊沙便是最秀气的大汉,闻不得那种味道,鼻子一皱一皱的,一脸很为难的样子。徐江对这种蒙古奶茶则有一种久旱逢甘雨的感觉。徐江当时正感冒,手捧热呼呼的奶茶,一股暖流直往上冒。送茶的小姐就立在他旁边,像是给他灌药,一杯接一杯,一气喝了八大杯。再不敢把那杯子喝空,生怕喝空了人家再倒。
菜上得很慢。手抓羊肉赤条条地上来,颜色很自。抓起一块来尝尝,味道极好,是一种很纯粹的肉味。那种鲜不是放了味精以后的鲜,而是食物本身诱人的鲜美。吃起来很直接也很干脆,肉就是肉,别让花椒胡椒之类的来捣乱。
大彩电里放着最常见的MTV,而不是蒙古歌,这好像和吃手抓羊肉的氛围不太搭调。我们请那个蒙古女孩唱个蒙古歌,歌词我们听不懂,声音很高亢。
第二回进蒙古包是在某一天的晚上,我们出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内蒙古的夜晚显得很神秘,幽静中略带一点沙沙的风声。车内的灯光很暗,把车窗外的城市衬托得剔透玲珑。每一座房子都好像是用透明的冰雕琢出来的,让人看着忍不住喜欢。
内蒙的街道都是又直又宽的那种,很少有弯来弯去的羊肠小道,所以车子走得特别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