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玄鸟卵子孙的五百年
秦的起源,要从一个传说讲起;虽然这故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只是大秦王朝本来就是一个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谜团的朝代,于是有关其传说也就不足为怪。秦人的老祖宗原为西方(即今以陕西、甘肃为主的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部落,当居住在我们辽阔的中国土地上的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的时候,在一些水草茂盛的区域,散布着一个个原始氏族部落,秦,就是其中之一,秦的祖先是黄帝之孙颛顼的一个支系,以燕子为图腾,作为他们部落的标志。据说颛顼孙女女修织布时,吞了一枚玄鸟卵,不久就生下了儿子大业。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秦人还处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大业之子大费担任的是驯兽员的角色,辅佐舜帝调驯鸟兽,鸟兽竟然都十分听话。舜赐姓大费嬴氏,从此秦的祖先有了一直延续下去的姓氏,而秦的后继者们也使其一度成了中华大地上最有影响力的姓氏。
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王朝,秦人便在它的控制之下。夏代末年,大费的后代费昌脱离夏桀,投奔商族,并参加了商首领汤发动的推翻夏朝的战争。商朝建立后,费昌为汤驾车,其后代世世为商做事,社会地位比较高。殷商末期,秦的后裔蜚廉誓死捍卫殷纣王。当他知道自己无力改变战局时,便在霍华山为纣王设坛祭拜,之后以死表示其对旧主的绝对忠诚。周武王为其忠心所感动,赐其石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蜚廉以死尽忠,这些人实在是可敬却又可悲!蜚廉对于殷纣王的尽忠,虽然得到了周统治者的钦佩,但无疑连累了他的儿孙们。无论如何,周天子对这样一个家族是充满防范之心的。
周武王死后,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发动了叛乱,包括嬴姓氏族在内的一大批氏族部落均参加了这次叛乱,西周统洽者用极残酷的方法惩罚参与叛乱的人们。秦人的祖先就是在这时从黄河中下游被赶向西方荒凉的黄土高原,在周的西部边陲守边,整个氏族都沦为奴隶,受西周奴隶主的驱使和奴役。因此,当西周势力逐渐强盛,一步步向东发展时,秦人部落被摒弃于西周统治中心之外,默默无闻地徘徊于茫茫的黄土高原。
好在这个部落有一项祖传的技能,那就是精通马术,传说周穆王曾经到西方巡游,同西王母相会于瑶池,最远曾到达中亚和欧洲,为他驾车的就是秦的造父。由于造父技术精湛,赶的车一日千里,很讨穆王的欢喜,被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周孝王时,为了对外战争的需要,对养马业十分重视。他听说秦人首领非子特别善于养马,就把非子召来,让他在汧水和渭水会合处(今陕西宝鸡一带)的平原上主管养马之类的事宜。由于非子对马调教有方,马群繁殖很快,周孝王对非子十分赏识,便被赐姓为嬴,有人说是恢复嬴姓(又称秦嬴),封为附庸,与以秦邑。地盘虽非很大,却毕竟有了一片可安身之所,也算是其后来几百年辉煌创业的“第一桶金”。秦的主要任务,就是抵御西戎入侵。而此后,秦的命运就开始与西戎纠葛在了一起。秦后期的壮大,实在是应该感激这个一直与其征战的“老朋友”。
到周宣王时,西戎实力逐甚为强大。宣王颇受威胁,便以秦部落酋长秦仲为大夫,以讨伐西戎。然不久,秦仲在前线被西戎所杀,从此秦与西戎之间便不仅仅是争夺土地的战争,秦仲的后代更要复仇。他的长孙世父就立下了铮铮誓言:“不杀戎王绝不回秦邑!”此后,秦庄公及昆弟5人,奉周王命,率兵7千,大破西戎,被称为“西垂大夫”。
至西周末,秦襄公始在本土建立奴隶制国家。当时,昏君周幽王宠爱妃子褒姒,即典故“烽火戏诸侯”之男女主角。周幽王试图将原太子宜臼废去,而引起太子外公的不满,申侯与西戎遂联合进攻周室。可此后西戎又背信弃义,竟伺机侵占周室领土。秦襄公继续抵御西戎,将其驱逐,使周室免此一劫。
但周平王(即上文提到的太子宜臼,公元前781?—公元前720)始终惧怕西戎再度来袭,于是迁都洛邑(即今河南洛阳),东周(都城与统治中心在今河南、陕西交界一带)历史开始了。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平王从“大夫”提拔为“诸侯”,并宣布把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赏赐给秦。从此,秦正式成了一个诸侯国,可以同别的诸侯国平起平坐了。要知道,岐山本来就是周天子开创伟业的发祥地;而西北一带又是西、东周朝数百年来的统治活动中心。可见,周朝是多么重视秦国,秦国得到的地盘又是多么重要。“近水楼台先得月”啊!这就为后来秦国在春秋、战国时候各诸侯国里一直是实力最强盛的几家之一,并最终崛起于天下,结束数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中国,建立大秦帝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秦襄公更是将其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与西戎的战争中。因为他知道,这将是秦嬴家族事业辉煌的开始。周平王的话时时回荡在他耳边:“秦如果能击退西戎,那么就可以占有其土地作为自己领地。”这对于曾系亡国之臣的后裔而言,无疑是最大的诱惑。秦襄公一心要将岐、丰这片土地纳入自己控制,壮大秦嬴家族。而他最终亦死于征战西戎的军营中,可谓竭尽所能,死得其所。
春秋时期,秦德公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秦国真正进入关中,离周天子的都城越来越近。至此,秦方有今陕西省域,故今习惯简称陕西为秦。同时,这也离将来秦国的统治中心、秦朝的统治中心越来越近。真可谓一次英明、睿智的战略转移!
(第二节)从来都是后来者居上
秦穆公(?—公元前621)时,秦国势强盛,成为诸侯大国,“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名任好,秦成公之子,在位长达39年。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贤臣,励精图治,国家的物质经济力量越来越强大。又用余谋伐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军事实力也咄咄逼人,为西方诸侯伯。
秦穆公初年,晋献公灭虞、虢。晋掠取了虞君及大夫百里奚,并将后者作为伯姬嫁给秦穆公的陪嫁媵人。穆公正值壮大秦国之际,求贤若渴,听说百里奚是位不世出的人才,欲重用他。然百里奚在来秦的途中逃到了楚国,秦穆公打算用重金将他赎回。可大臣公孙枝认为,这样将使得楚王得知百里奚的高才,反倒不会将其送回秦国。于是,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了日后秦国的名相,百里奚也因此得到了“五羊大夫”这样一个称谓。大概这五张羊皮称得上是历史上最昂贵的羊皮了。百里奚对秦日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个人高尚的品德也赢得了秦国百姓的爱戴。而且,他还推荐了另一个对秦国的发展也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好友蹇叔。蹇叔是一个颇具前瞻性思想的人才,在百里奚欲投靠齐君时就阻止了他,使其免于齐难;后来周朝王子颓想要百里奚去养牛,蹇叔又加以阻止,再次让挚友免于一死。对于虞君,蹇叔亦早有劝告,只是百里奚这一次没有听劝,后来才遭遇了一系列劫难。却也正是这一次偏执,才使得他于70岁时终于遇到伯乐,这一步恐怕是蹇叔当初没有预知到的。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秦穆公时期,从各个方面为日后的称霸做好了充分准备。在与各国的关系中,穆公以长远的战略眼光,运用灵活的外交政策,一步步储蓄实力,等待最后的爆发。晋国大臣里克发生政变,穆公支持王子夷吾,这种援助的背后是以丰厚的利益为前提的,毕竟人家出兵护送你回去,让你当王,自然要对自己有好处。夷吾也知趣,答应事成后割让河西八城作为答谢。只是夷吾当上君主后,却不愿履行当初落魄时的诺言。这样的背信弃义,自然引起秦国上下愤慨。大臣们纷纷要攻晋,秦穆公却选择按兵不动,一方面时机未到,另一方面对穆公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人就是他的妻子伯姬,而伯姬正是夷吾的异母妹妹。不久后晋秦交战,穆公欲重惩夷吾,又是伯姬以死相逼,才使夷吾得以返回晋国。实际上,先前伯姬与夷吾兄妹之间本有私怨,但在危亡关头还是展示了一心爱国、大仁大义的光辉女性形象,这或许亦是秦穆公一直敬重其妻的原因吧。
夷吾死后,公子重耳继位。历史似乎再次重演,又是秦穆公派兵将这位晋文公送回晋国,并在日后出兵帮助晋国围郑。然秦晋之间并未因此而长久维系和平。晋文公死后不久,秦军攻打郑国未遂,返还途中遭到晋的袭击,全军覆没。而此次领兵的,竟是百里奚之子孟明视、蹇叔之子西乞术以及白乙丙。在出兵袭郑之前,百里奚和蹇叔极力劝阻,认为两个年轻人眼高手低,言过其实,不能重用。然秦穆公固执己见,不改初衷。于是在出发当日,百里奚和蹇叔十分痛苦,并偷偷对儿子说,你们一定会在“殽”这个地方失败。这两位智慧老人再次显示了他们超乎常人的预见性。
而这次秦军惨败的战争,被称为著名的“殽之战”。三位大将的最终命运,竟然得益于秦穆公之女怀嬴,她是晋文公重耳之妻,她说服当政的晋襄公释放了三员大将。穆公此时早已对自己当初没有听从百里奚和蹇叔的劝告而后悔不迭,于是亲自迎接三员大将回国。之后,秦国一直希望报殽战之仇。穆公亲率军队伐晋,渡河之后将船全部烧毁,以示必胜信心。晋军不敢应战。秦穆公来到殽地,亲自埋葬在战争中死去的将士,为其发丧,大哭三日,并当众为其昔日的决定悔恨。如此明君自然赢得了全部臣民的效忠。
虽然如此,秦晋交战之中,秦国始终未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谁叫晋国在文公治理下已变得同样强大了呢?于是,秦国将其战略方向转向西边。在西部战场,秦穆公发挥其勇武的战斗精神,并且自然也带有对东进屡屡受挫的怨气,终于取得大规模的胜利,成了西戎霸主,总算是对自己的些许慰藉吧。
秦国的辉煌未能继续下去,穆公之后,秦无奈地走向没落。接下来的继任君主,只是在尽己所能以维持昔日势力。这样的局面到秦献公时才有所转变。在与晋的石门之战中,秦再次展现强大战斗力,大获全胜,史书上称此次战役中秦斩首6万晋兵。不久献公卒,其子孝公即位,这位年轻有为的国王自此开始了他的富国强兵之路。
战国时期,秦孝公(公元前381—公元前338,名渠梁,秦穆公十五世孙)任用法家商鞅实行变法革新,为封建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秦国更加富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而且是“七雄”之首。相关内容下节再详细解说。
从秦孝公到嬴政的100多年中,秦国的国力不断提高。在军事策略方面,他们改变了劳师远征而经常失利的战术,采用范睢“远交近攻”策略,逐渐蚕食并巩固其占领地区,实行有效占领。在军事制度方面,他们实行按郡县征兵,完善了军队组织,士卒勇猛,车骑雄盛,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远非其他六国可比。
周郝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秦国灭了东周,经昭襄王嬴则、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纪年。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史家仍以秦王纪年。
秦灭周后,又攻占了韩国黄河以东和以南地区,领土包括今陕西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和四川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史书上记载,当时秦在地理位置上进可攻,退可守,“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且军事力量远胜其他六国,“战车千乘,奋击百万”。这种优越的战略优势,为其统一六国打下了良好基础。相反,山东六国统治集团此时却内部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政局很不稳定,也非常有利于秦的统一和崛起之路。
公元前246年,秦庄襄王之子、13岁的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继位。嬴政于公元前238年(21岁)亲政。自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他先后灭掉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国。秦朝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嬴政也就成了大名鼎鼎的秦始皇。秦始皇在位11年(不含秦王时期的25年)。
只可惜,虽然秦国是个长寿的国家,可秦朝却是个短命的王朝(只在历史上突然崛起、辉煌了15个春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天下顿时混乱,经二世胡亥、子婴,江山才延续了短短4年,不久便亡国了(公元前206年)。
(第三节)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魔术”
历来的改革家,似乎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秦国的商鞅、秦朝的李斯、汉朝的晁错、唐朝的王叔文、北宋的范仲淹和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谭嗣同……不是被屠戮,就是被罢黜,或是被抄家,或是被贬谪。且一时间无人理解,遭人耻笑,孤独冷清。尤其是最早的改革家商鞅,死得最惨,受车裂极刑,五马分尸。近代谭嗣同在维新变法失败时,宁可被逮捕、杀头也不愿逃掉,这真是“湖南蛮子”的犟脾气了!且听他说:“自古来还未曾有因变法而牺牲的,那就从我开始吧!”真是太天真、幼稚了!古今因变法而牺牲的,真是太多太多了!因为变法就要改变以往固定的东西和模式,就要得罪那些有权的顽固分子,就要侵犯达官贵人们的既得利益,就要受到他们的阻挠和报复。这能不会有激烈的冲突、血腥的杀戮,能不是风云变色、江河呜咽?而这“第一个吃螃蟹者”、“众矢之的”,能有好果子吃?
但是,改革家们为实现远大理想,不畏牺牲,蔑视权贵,义无返顾,敢作敢为,在茫茫宇宙空间、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他们艰难而伟大的足迹。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了,还有啥可怕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他们的设想与措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强大进步和巩固统治者的地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历史进程中起着非常积极与重要的作用,所以历史最终是会记得他们的,人民最终是会感谢他们的。东方先哲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西方先哲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鲁迅先生道:“我以我血荐轩辕。”文天祥也表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则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古到今,这些“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如此。
为增强国力,统一天下,战国时期,“七雄”相继展开了各自富国强兵的变法活动。楚国令吴起变法,魏国任李悝变法,赵国有武灵王改革,但成效最大的还是秦国商鞍变法。此前,在“七雄”当中,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均略逊于中原各国。而从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业产量大为增加,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从河西打到河东,最后攻下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渐渐地,秦国的综合实力不断膨胀,最后成了“七雄”中的“大哥大”,并在英明君主嬴政手里消灭六国,统一中华。这也是因为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商鞅变法实乃秦国强盛之源、秦朝崛起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