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近代工业企业的融资方式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工业革命,它加快了中国封建社会向新的社会体制转变的过程,为中国社会开始向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洋务运动时期,西方企业制度形成对近代中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中国人开始了创办新式企业的实践活动,近代中国企业在制度形式上获得了突破和发展,与之相适应,近代中国企业融资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中国企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军用企业到民用企业的发展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企业的组织形式以及经营环境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而与企业组织形式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企业的融资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中国企业的融资方式呈现出政府主导下的由政府独资向社会融资转化的过程:
(1)与近代军事工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相适应,其融资方式以及融资渠道也表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倾向,来自政府的资金成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从而政府资金也就成为早期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融资渠道。因此,近代军事工业企业的融资过程便明显地具有政府主导下的外源融资特征。
(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兴办民用企业。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涉及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等。随着洋务运动时期民用工业企业的兴起,近代企业制度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企业的融资途径以及方式也由此突破了单一的国家资金渠道,进入了社会融资阶段。
然而,此时出现的股份公司及融资方式具有浓厚的封建官僚与买办色彩,再加上清政府的控制,很多股份公司都是“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而其中的商股又绝大多数是买办资本。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没有改变这种状况,民族资本始终处于软弱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3.1.2 新中国成立后的企业融资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着旧中国极其混乱的金融市场、恶性的通货膨胀以及趋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中国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来恢复国民经济。首先清理了旧中国的金融体系,接管了官僚资本银行,迅速投放人民币占领市场。为了吸引和引导社会游资,缓冲对金融市场的压力,又先后在天津和北京成立了证券交易所。正是由于成立证券交易所的这一特定目的,所以当1952年经济状况好转、目的已经达到时它就被撤销了。从此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融资活动基本不复存在,投资与融资高度集中,都由国家包揽,企业只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
3.1.3 改革开放后企业的融资方式
财政拨款型融资的历史局限性在70年代后期变得十分严重,突出表现为国有企业缺乏活力,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为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后,政府开始了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政府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投入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拨改贷”),让银行担负起为企业提供资金和监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任务,试图从融资方式上割断政府与企业的直接联系。至此,银行信贷主导型的融资体制逐渐形成。
1.银行取代财政成为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持续向个人倾斜,企业的留利额不断增加,财政收入来源大大减少。1979~1996年间,除了1981年(财政盈余37.8亿元)和1985年(财政盈余0.57亿元)略有节余外,财政一直处于赤字状态,财政收入中能够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越来越少,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融资体制难以为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的迅速提高。在国民储蓄总额中,1979年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分别占23.55%、33.65%、42.8%,到1995年,三者比重分别变为70%、25%、5%①。个人收入的迅速增长,使居民部门成为社会总储蓄中最大的储蓄部门,由此带来银行系统集中财力的迅速增长。
鉴于银行资金来源不断扩大,国家开始从制度上对财政与银行职能进行调整,主要内容有:财政不再向国有企业增拨流动资金,银行对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允许银行涉足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即允许银行开办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等项目。
经过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财政已无法胜任向国有企业提供资金的角色,而银行对企业融资过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中,国家投资所占比重由1981年的28.1%下降至1994年的3%;相应地,银行贷款比重由1981年的12.7%上升至1994年的22.4%。与此同时,银行在供企业流动资金方面的作用也不断加大,1980年银行对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为2067.6亿元,相当于企业全部流动资金的61.4%,到1994年该比例已上升至95%。
2.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从无到有得到稳步发展
从1984年末至1985年初,一些国有企业开始进行股份制试点,公开发行股票。1987年以后,各地股份制企业的试点迅速增多,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始股票融资的尝试,使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1983年3月,国家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企业债券的发行、管理开始走向正轨。同年,在27个试点城市开放了企业短期债券市场,并允许企业短期债券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截至1995年底,中国各类企业累计发行各种股票、债券2147.06亿元,其中股票119.78亿元,约占5.58%;企业债券2027.28亿元,约占94.42%,以债券为主、股票为辅的直接融资结构基本形成。债券和股票这两种直接融资方式的出现,
有助于企业扩大投资资金来源渠道,缓解企业自筹投资项目的资金约束。
90年代以来,我国直接融资发展很快,股票市场规模日益扩大。1991年,我国上市公司只有14家,到了2006年底,上市公司已变为1421家;股票市场的筹资额也由1991年的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204.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