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两家决战日近,女娲娘娘不敢大意,便掐指算来,却推算不出来人的出处,心里更是有所戒备。喊来子晴后,让她去城外相见,见机行事,不可疏忽。
子晴稍有迟疑地问道:“娘娘,能否是昆仑山来人寻我?”
女娲娘娘摇着头,说:“我与那昆仑山同气连枝,若是他们遣人前来,必先参拜与我,而不会独找你而谈,由此而看,断然不会是那元始天尊所派之人。”
“那就放心了,晴儿舍不得娘娘,暂时还不想回去。”子晴抚着胸口,长舒了一口气。
女娲娘娘笑着说:“多住些时日也无妨,真若是那昆仑山找到南诏来,我与他们说辞,你安心长住即可,不用多想。”
“多谢娘娘成全。”子晴深鞠一躬。
“好了,去见城外来客吧,不必担心,我在暗处保护着你。”女娲娘娘催促道。
来到城门口,子晴见一老一少立在门外,面孔很是陌生,白须老者目光沉静,似有期待之情,而那个妖魅的姑娘眉眼之间,狐媚勾人,朝着守城之兵频飞眼波,打眼一瞧,不像是个善类。
老者见到子晴步出城门,赶忙迎了上去,面现欣喜之色,抚须笑道:“你便是子晴?”
“正是,我们认识吗?”子晴虽感觉那老者有些亲切,但从未谋过面,不禁问道。
“呵呵呵,你自然不会识得老夫,但是你小时候,却在老夫的怀中撒过欢呢。”老者笑着,周身打量着子晴。
子晴感到莫名其妙,自小就被抱到昆仑山,难不成眼前的老人家会与那昆仑山有啥纠葛,但又听女娲娘娘说他们与昆仑无关,便回道:“老人家莫开玩笑,我小时候住在昆仑山,怎能与你相识,何谈抱过我啊。”
老者身边的女子抢白道:“抱过你,就是抱过你,难道我们骗你不成?”
老者眼神犀利地瞪了那姑娘一眼,又笑着说:“你家可是在那秦岭之北的终南山?”
子晴并不知自己来自何处,也没听师尊们谈起过家人,便模棱两可地点点头。
“那便对了,我与你父母皆住在终南之东,那可是天下第一福地啊,终日耕种不息,苦中作乐,倒也快活。”老者笑呵呵地瞅着子晴,眼光慈祥,话语温情。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后世也成为道教发祥地之一,老子曾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时人所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便是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众生们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留在当今的楼观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之处,于是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你真识得我的父母亲?”子晴心中只装个两件事,一桩便是那假面人,久郁成结,而另一桩就是自己的身世之谜,听到老者之言,忙问道。
那姑娘眼珠翻白,扭动下身子,有些不耐烦地言道:“既然他乡遇到故人,连口茶都不给,你想就这么站在城外叙旧吗?”
子晴心里惦记着亲生父母,便连忙相请,躬身退到一边,说道:“快请二位入城相谈。”
三人一同来到南诏宫,子晴将老者和姑娘安顿在偏房的会客堂,奉上香茶,这才又急切地问道:“请老人家说说我的爹娘,晴儿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他们,不知他们是何样貌?”
“晴儿,晴儿,”老者心头默念几遍,才答话说,“莫急,莫急,老夫此行是受你父母之托,先是去了昆仑山,问询你的状况如何,才知你在南诏国,又转路来到这里,路途遥远,饥渴难耐,先让老夫喝口热汤,再与你细细说来。”
子晴只好抬手相让:“先请喝茶,我不急。”
老者慢悠悠地呷着热茶,定定地瞅着子晴,久不发声,那姑娘却沉不住气了,扭头愠怒道:“别墨迹了,说完事,咱们赶紧离开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去办呢。”
“唉,你别介意,我这女儿被我娇生惯养,不识大体,言语若是冲撞,还请不要介怀为好。”老者叹道,又瞪了那姑娘一眼。
“没事的,她有爹爹疼爱,羡慕还来不及呐。”子晴只想着打听到父母的情形,对那出言不逊的姑娘毫不在意。
女娲娘娘在隔壁开启知微之功,暗自观察着老者和姑娘,虽不敢断定老者的身份,却明显推算出那姑娘便是魔界之人,定是来者不善。心中又思忖着,这两人为何要找上子晴说事,那子晴身家清白,父母皆为老实巴交的农夫,只因当年遭遇灾荒,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双双饿毙,只留下年幼之女,被昆仑的广成子出山访道所遇,抱回昆仑收养,而且她的家也确实住在终南之东,老者之言也并非虚妄。
那为何老者与那魔界之徒混在一起,莫非他们与子晴梦中提到的魔生有关,女娲娘娘不敢确定,只好留心倾听着他们的谈话。
老者终于将茶碗放回桌上,开口说道:“你的爹娘亲与我相邻而居,种地为生,相互帮扯而活,那年若不是遇到百年大旱,你也能承欢在你父母膝前,可叹啊。”
“那我爹娘究竟怎样了,为何他们不亲来看我,而是托付于你?”子晴已是急不可耐,连忙问道。
老者岔开话题,又道:“你小时候很是乖巧,逢人便笑,邻居们都爱不释手,争相搂抱,还曾尿过我的衣襟呢。”
“请说说我的爹娘吧。”子晴眼睛湿润,急忙求道。
“知道你为何唤作晴儿吗?那是因为你娘生你那时,乌云遮天半个多月,随着你的一声啼哭,天却放晴了,于是乎,为你起名叫晴儿。”老者没有理会子晴的哭求,而是说起了子晴名字的来历。
子晴此刻已然是预想到父母的去处,便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老者安慰道:“莫哭,你乃是幸运之人,被那昆仑的道士收养,否则早就殒命而去了。”
“那,那我父母亲倒是如何了?”子晴托着哭腔问道。
“旧事不堪回首啊,那年你也仿佛不过三岁,遇到大旱之年,庄稼皆毁,食粮无着,老夫我便带着家人出去讨饭,而你父母因你年幼,恐怕扛不住路上的颠沛流离,才固守田园,未曾背井离乡而走,老夫走到半路,怕你父母挨不过饥荒,便原路而返,等回到家中,才发现你父母..唉。”老者叹口气,老泪纵横,说不下去了。
子晴痛楚地摇着头,泣不成声,问道:“我能挺得住,说吧。”
“我来到你的家中,见你父母骨瘦如柴,早就气息全无,而你却被你娘搂在怀中,嘴里叼着干瘪之乳,已无乳汁可吸,满口皆为鲜红之血,我猜是你娘亲临死之前,割破那养你之乳,以自己体内之残血才延续了你的生命啊。”老者哽咽着诉说,听得子晴大叫一声娘亲啊,便昏死过去。
老者轻轻地拍着子晴的后背,缓了许久,才醒转过来,盯着老者,口不能言。
老者又道:“把你父母亲埋葬之后,老夫便想将你喂养成人,正预抱你去追赶逃荒的家人时,却遇到一位道士,那人说你有善缘,便被他带去了昆仑山。连日来,你父母总是托梦于我,让我去帮他们瞅瞅,你过活的咋样,这才一路寻你到了南诏国。”
老者口中的这段往事感天动地,就连隔壁听声的女娲娘娘也不由得泪如雨下,除却老者身边的姑娘可疑之外,其他所言皆为属实,子晴所遭之苦,确是如此,许是那老者的女儿被魔徒所惑,才误入歧途,修身成魔,若是点化一番,或许能迷途知返,也算作是功德无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