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隆的劝阻确实一点没有错,阿、犹的冲突越来越频繁。成立不久的联合国正在试图解决这一争端,曾经狂妄一时的英国当局也开始感到无能为力。战争或许是真的难以避免了。
伊休夫的每一位成员都在致力于建立犹太国的最后努力,刚刚到任的犹太办事处防务委员本——古里安还是犹太建国协会执行机构主席,由他领导军事让拉宾感到十分欣喜。可是本——古里安到任的一席讲话让大家如梦初醒一般地感到一阵恐慌,他说哈加纳拥有的全部武器仅仅是10073支步枪,186挺重机枪,444挺轻机枪,两英寸口径迫击炮672门,三英寸口径迫击炮96门……战斗力颇强的“野战军”——哈加纳仅有几千人的帕尔马契可以打硬仗训练有素,一支“游击队”式的武装怎能与机械化装备的阿拉伯强敌拼杀?更可悲的是许多战士是十几岁的大孩子,根本连坦克、大炮、飞机都没见过,因为伊休夫还根本没有过这些武器。善良的犹太人在二战结束前接受了英国人的意见,不但未发展军事力量,反而裁军50%,裁下的不少优秀的帕尔马契战士还在本——古里安的鼓励下开赴欧洲战场,参与英法协同对德军作战。拉宾认为本——古里安犯了这样一个粗心的错误,实在令人遗憾。然而,拉宾却也是一直十分敬重这位领袖,本——古里安近乎神奇的政治远见、坚定的信念和敢干能干的劲头让拉宾十分敬佩。拉宾与其他犹太青年人一样把本——古里安看成是当时威信极高,无可争议的领袖。
1947年10月,被英国抛弃的犹太人又被美国人拉过去,联合国早期一直是由美国把持的,支持犹太人的还有苏联以及在美国施压下的拉美诸国。11月29日,联大分治决议通过,以色列国建立得到联大的认可,立时,几十万犹太人欢欣鼓舞,拉宾这时已是帕尔马契的副司令员兼作战部长,在特拉维夫的欢庆活动中,拉宾与大家一起欢呼雀跃,确实,久遭磨难的人们就要拥有自己重建的国家,脑海里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第三圣殿”……
阿拉伯人被联大的“大国政治”激怒了,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首先受到阿拉伯人的袭击,有1/6的犹太人居住在这座圣城里面,阿拉伯人来势汹汹,欲先取老城,再攻全城,还未建国,强敌即已兵临城下。以色列为换得盼望已久的分治决议,竟在分治决议中妥协地接受把耶路撒冷作为一块“飞地”,而阿拉伯人并未接受这一协议,犹太人只能被动地防备而不敢去轻易出击,战争的主动权在阿拉伯人手里,更何况大部分的其他犹太人都居住在地中海沿海平原和北部加利利,仅有一条路过阿拉伯人居住区的70公里公路与耶路撒冷相连,阿拉伯人占尽天时地利。
这一次拉宾要指挥帕尔马契战士保证70公里的“生命线”能够畅通无阻,“畅通”只能是奢望,因为阿拉伯人抢先占据了两处关键地段——成为难缠的“死亡点”。一处是公路在阿雅隆山谷中拉特隆一段,另一处就是再往东的阿雅隆山谷出口,这两处一处是需汽车曲折爬升的高地,另一处是通路极其狭窄的谷地,平庸的狙击手都敢保证在这两处伏击成功,因为军车开到这里必然会减速行驶的。生命线连接着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耶城的一切补给食物,弹药、武器甚至饮用水都有赖它去完成,因而两处“死亡点”给拉宾出了极大的难题。
拉宾得知战友为运送物资在拉特隆车翻人亡,心中十分烦闷,然而确实没有可行的办法。因为“敌强我弱”这是犹太人对阿各个冲击点的共同之处,要么硬拼要么就是用计了。年轻战士建议把钢板焊到驾驶仓两侧。但施行不久,拉宾又难受地看到了运回的随车战士的尸体,在交叉火力射击下,为了保护司机,年轻人牺牲了。许多战士绝望起来,拉宾亲自参加了多次的护送,使战士们又振奋起来。拉宾找来更多的钢板把货车变成土造装甲车,可是不久对方又制出土造穿甲弹,阿拉伯人以逸待劳,“生命线”还是一再告急。
耶城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那里甚至还有亲阿的英驻军在捣鬼,他们按联大决议要到1948年5月14日才能撤走,战争、生活必需品的匮乏已使城中的犹太人难以维持。这时,哈加纳才增援拉宾部队搞了一次“纳契松行动”,以强攻把敌人暂时驱离公路,而趁机连续6天抢运300多车的物资补给,可增援一走,拉宾又被赶了出来,“死亡点”又在阿拉伯人控制之下了。
4月15日,拉宾被任命为帕尔马契新建“哈雷尔旅”上校旅长,部下官兵增至2000人,然而本——古里安在任命通知之后,又通知伊扎克·萨德将率部增援拉宾再搞一次大规模的运送行动,拉宾认为阿拉伯人上一次的退避可能是预计不足,这一次少不了一场恶战了。然而这场恶战并未打成,因为他又收到本——古里安的另一道命令,命拉宾率部于20日凌晨开赴耶路撒冷。拉宾知道此行或许比打通生命线更加凶多吉少。因为本——古里安是得知英军可能提前撤出耶城才出此计的,拉宾对这条消息是怀疑的。
350辆卡车组成的长龙天才蒙蒙亮便出发了,果然在拉特隆遭到了阿拉伯人的袭击,本——古里安亲眼所见20辆卡车被击毁,20多名战士倒在了硝烟中,拉宾后来使出了最后的本钱——两辆从英军那偷来的装甲车,才打退了敌人。耶路撒冷的援军赶到时,本——古里安和拉宾以不同的感受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援军战士说,英军根本没有撤出。本——古里安和拉宾的额角却渗出了汗珠,趁英军撤出而抢占地盘已经不可能,而且这次面对的是英驻军和阿拉伯人两个敌人。本——古里安没有与拉宾商量,攻城的“杰布西行动”就开始了。拉宾是军人,而军人注定要服从,拉宾、萨德、沙梯各部都投入了这次行动,但英军确实是一个强敌,拉锯战进行了一些日子,拉宾一方的补给已经见底,于是向特拉维夫的哈加纳总部告急。回电是召去拉宾商讨对策,可开车经过拉特隆无异于送死,这次本——古里安把一架旧的轻型飞机让他坐,这架飞机蹦跳着飞到特拉维夫,总算把拉宾安全送到了。总参作战部长伊加尔·雅丁很快与他见面,二人商定的权宜之计也只好是再去试图打通“生命线”。拉宾来不及去见先行返回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他正在筹措5月15日的开国圣典。
拉宾又回到了耶城,从耶城向拉特隆艰难推进,战争的艰难已使整个“哈雷尔旅”没有无伤的战士。一周的恶战,只推进到距拉特隆仍有一段距离的阿雅隆山口,最后的战争异常残酷,伤亡惨重,哈加纳派来补缺的战士,竟是清一色十五六岁的大孩子,此时拉宾对本——古里安的许多厌恶感一骨脑集聚了起来,他诅咒那些连军队建设的远见都没有的“政治家”。
5月14日,是英军撤出耶城的日子,以军一枪未发即攻占市中心,阿拉伯人盘踞在橄榄山至锡安山一带,久攻不下。将士们在马拉赫·哈哈米基布兹里难得偷闲休息一下,许多累坏的战士都睡着了。突然,收音机里传来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建国的庄严声音,大家都醒了,许多战士兴奋地流下了眼泪,拉宾在一旁默默地望着锡安山,对以色列国,他拥有的的确是像对自己母亲罗莎一般的崇敬与爱戴,而拉宾也知道,多灾多难的民族还有更多的磨难,在战场上听见建国的消息使拉宾心中泛起一丝丝的苦楚。他熄灭了烟头,拍了拍身边战士的肩膀说道:“我们的国家终于建起来了,我们要保卫好它,明天我们还要血战,要拿下拉特隆!”
然而15日耶城的战局先发生了变化,约旦阿拉伯军团大举侵入市区并攻下许多有利地形。拉宾旅已难抽身于此,司令部的一道命令倒是把拉宾逼了出来,他受命要掩护一支补给车队进入耶路撒冷。拉宾旅士气仍然很高,加上阿拉伯军队主力已迁往耶城周围,“死亡点”拉特隆很快就在拉宾控制之下了,又经过一番苦战,16日夜“生命线”全线打通,可等了整整一夜,迎来的只有哈雷尔旅自己的侦察装甲车!拉宾在听到运输队指挥官特拉维夫的解释时大发雷霆,他们说特拉维夫的组织工作出了问题发车被耽搁了。拉宾深信一定是他们对拉宾能够血战拉特隆而打通生命线表示怀疑。
耶城的战局已渐趋颓势,耶路撒冷旅旅长并未听拉宾的劝告而把突破点放在了敌人火力最强的雅法门,拉宾一直主张围城之计,弹尽粮绝再攻打,但这位沙梯尔旅长已听不进任何建议与劝告。拉宾最后把两个连借给了他,作为沙梯尔他们攻雅法门时转移目标的一支力量,让他们去佯攻锡安山。战斗打起来了,沙梯尔的计划一团糟,雅法门固若金汤,拉宾借他的两个连也被围困在锡安山上。以军耶城失守已成定式,拉宾与每一位战士一样实在于心不忍让这样一座犹太人的圣城失去,但终已无力回天。战区指挥部的撤出命令已发出,阿拉伯人从锡安山冲入老城,后撤途中,拉宾在一座山头上,居然看见城中打着白旗的犹太人队伍正向约旦人走去,心中一阵剧痛。
拉特隆此时又已在阿拉伯人手中了,6月9日本——古里安下达一定拿下拉特隆的死命令,可拉宾等人居然没听他的。
盛怒的本——古里安
拉宾在16日夜里,曾得到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那辆开回的侦察装甲车司机告诉拉宾,还有一条拉特隆阿拉伯人火力难及的便道可走,在这条战线总指挥的阿隆和美国人马可斯上校默许下,拉宾派人再次勘查,并借机让久战的士兵们可以休整一下。拉宾还受命前往本——古里安那里解释情况。
本——古里安对帕尔马契的军官素有成见,他总认为这是一些“左”而“红”的人。他更希望哈加纳不把帕尔马契宠坏,将军永远都是一些不参与政治的,绝对效忠的军人。本——古里安听不进拉宾的解释,勃然大怒,甚至失去理智一般大叫要杀掉阿隆,拉宾在本——古里安的大骂中战战兢兢地低着头捱过了两个小时,终于等到本——古里安“熄火”,拉宾才温和地再次解释拉特隆血战并无意义,而新的通道会开创新的局面,本——古里安终于挥手批准了他们的计划,打发拉宾走了。本——古里安的暴怒并非没有理由,因为以军当时确实有个别将领有令不执行,散漫自由,譬如16日晚的运输指挥官,本——古里安一股火已经憋了好久,这下都发在了拉宾头上,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本——古里安毕竟是已经开始注意这位年轻人。
拉宾在6月11日开始组织力量利用以约停火期间那条便道开辟了通往耶路撒冷的新路,使耶城老城以外的以军供给开始得到比较稳定的保证。捷克在苏联默许下提供给以军不少军火,不足一个月的休战使以军实力大增,7月9日再次开战,仅10日,“以色列国防军”就把阿拉伯联军打得龟缩到老城里,战争又处于僵局了,只是以色列这一次处于了优势。
拉宾的指挥工作十分繁忙,千头万绪常使他透不过气来。这时那位热心美丽的姑娘莉赫又走到他面前。拉宾想起他们的初识,那是1944年,在什么地方他记不清了,两人眼光的偶然相遇使拉宾一见钟情。莉赫被拉宾的目光看得很难为情,再抬头时,两人眼中都是激动的泪花。拉宾掏出满是汗味的手绢要替她擦眼泪,莉赫却拿过手绢跑开了。第二天很早的时候,拉宾就看见了眼圈微微发青的莉赫,她把洗得干净平整、喷过香水的手绢递给拉宾,手绢上还绣了一颗心。拉宾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一把将莉赫搂在了怀里。
他们是深爱的,但拉宾总担心自己危险的任务会连累莉赫,所以一直并不十分接近她。她深知他的这一想法后,千方百计地“设法”编入帕尔马契,成为拉宾的部下,俩人这才真正开始了罗曼史。战事频繁使拉宾这对恋人把婚期一直拖到1948年,第二次停火,一对恋人终于在特拉维夫完婚了。
拉宾还在蜜月中,便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本——古里安终于撤销了帕尔马契司令部,它的三个旅划归各军区和总参指挥。拉宾知道这是本——古里安一次十分明智的决断,因为帕尔马契本来就在哈加纳指挥下作战,并常常分散辗转于各地,一个独立的司令部确实有些画蛇添足。但这位从士兵到旅长的老帕尔马契对它可是别有情感的,同时他也本能地感到帕尔马契或许会有一次“大清洗”。
这时的以色列总参已将全国分为北方、耶路撒冷、沙隆(沿海平原地区)、南方四大军区,拉宾是南方军区司令阿隆的部下。拉宾想以全力投入打击埃军的计划制定而冲淡本——古里安和帕尔马契给他造成的烦恼。这将是一次由阿隆指挥的“约阿夫行动”战役。埃军已经占领内格夫和加沙地区,十分满足地按兵不动。以色列要收回内格夫和加沙想让埃及先开第一枪,这是本——古里安的旨意。拉宾想出了一条妙计,第二次停火协议规定以军车队可以穿越埃及军防区向内格夫犹太人据点运送物资,但任何人都知道这并不可能,以色列没干过。这一次倒可一试,用空卡车引出埃及的第一枪想必并不会很难。拉宾已全身心投入这次战斗了,果然空卡车的喇叭吓坏了一个出营房小便的埃军士兵,“叭叭”两枪便有了。以军按计划周密地向埃军空袭,步兵也立刻发起进攻。仅仅7天,特拉维夫到内格夫的通道打通了,内格夫重镇比尔谢巴亦夺回。埃军在阿什克隆到阿什杜德海滨地区近乎被切断后路,另一股埃及援军则被骗进以军精心设伏的“法鲁加口袋”。以军“约阿夫行动”大获全胜,不甘就此罢休,想趁机再杀一杀阿拉伯人的威风,一个以赶尽内格夫、加沙埃军的“霍雷夫行动”开始了。
战场上一直炮火隆隆,后方的本——古里安也忙得不亦乐乎,他以一个政治家的嗅觉感到犹太武装力量太复杂的成分绝非犹太人之福,除了听命政府的哈加纳,还有持不同政见的“伊尔贡”和“莱希”,这是两个极右的激进的组织,本——古里安一直把它们当成一块心病。帕尔马契是哈加纳的主力,其中许多成员都是“巴勒斯坦统一工人党”成员,本——古里安担心这些社会主义思想很浓的军人会建成一个以色列的“红军”。上一次阿隆的违命使本——古里安开始了砍掉“左右派”的行动,首先以“阿尔塔勒纳”号事件收编了伊尔贡,又于1948年9月宣布,刺杀联合国调解员福克·伯纳多特的“莱希”为恐怖的组织,并勒令解散。对于帕尔马契,取消司令部那仅仅是个开始,一个将于1949年停战后遣派出国或退役的帕尔马契高级军官的名单已经定好,其中就有伊扎克·拉宾。
刚刚整编的以色列国防军被坏脾气的本——古里安狠杀了“游击作风”,树立了令行禁止的上下级指挥权威,这些使以军的战斗力极大增强了。北方军区对北加利利的战斗也十分顺利,拉宾在看到这些战争捷报时,又开始敬重、佩服这位开国总理本——古里安了。他更加热心于他自己设计的“霍雷夫行动”。拉宾率部仅用5天就推进到以埃边境了,他又乘胜夺取了埃及西奈的交通枢纽阿布奥格拉。而拉宾这次胃口太大了,未经总参批准就向埃及沿海重镇阿里什逼近了。这时已经到了1949年1月。一月的中东正是黄沙漫天的季节。1月6日拉宾部竟然受到英国皇家空军飞机的轰炸,后来还有以军飞机的一次轰炸,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人通知他们阿布奥格拉以南、以西的仍是以色列部队,拉宾的“先斩后奏”马上被总参得知并制止。本——古里安确实是一位冷静的政治家,因为他已收到英国要求以军从埃及撤军的最后通牒,英以矛盾不能再激化,然而当时27岁的拉宾还不可能想到这么多,不过本——古里安十分赞赏拉宾的这股闯劲,或者又想起那次对拉宾发的火似乎有些过分,爱才的本——古里安把伊扎克·拉宾的名字从那个裁减帕尔马契的名单中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