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是折腾出来的,潜能是激发出来的。人需要给自己立一个稍高的目标,让自己格外努力才能够得着。唯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
有人说,赚钱是会上瘾的,挣了1万就想10万,挣了10万就想100万,欲望无止境。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贪婪”,这恰恰是成功人士都遵循的一种成功法则。不去挑战更高的目标,怎么超越自我呢?有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停滞不前,早晚要落在人后。想成功,想进步,就得不断挑战更高的目标,激发自己的潜能。
徐凡是个典型的80后。读中专时,徐凡学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他学起语文、数学什么的就呵欠连天,但一上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就立即兴奋起来,脑瓜儿也转得飞快。要是聊计算机、IT话题,他可以唾沫横飞地侃个三天三夜。“我不做陈景润,不当周树人,要做就做中国的比尔·盖茨!”这是徐凡的经典语录。
在同学们还在拼命背程序设计指令时,徐凡已独立为自己所在的学校设计了一套学生管理系统软件。软件得到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实用性很强!由此徐凡获得学校通报表扬以及200元奖励。那一年,徐凡17岁。他成了校园大名人,还赢得一个足以让他骄傲得一飞冲天的雅号:“盖茨”——盖过比尔·盖茨。
小小的成功难以满足徐凡,他寻思着像比尔·盖茨一样开一家软件公司。他和几个铁哥们一起拟了公司章程、工作分配表,还印了名片,印传单、发传单,跑写字楼,他们还学着当时流行的信件营销,写了大量的信件到处邮寄。
少年徐帆就此开始了他追逐梦想的脚步。期间,他推销过传呼机,赚了大钱;卖过手机,被代理商骗得血本无归;他又进入重庆大学成教院学习,恶补企业管理知识。这个“莽娃儿”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曾忘记自己的“盖茨梦”。终于,在2005年,徐帆的“重庆旭帆电脑公司”正式开业。徐帆以“诚信为本,用心周到服务”为理念,小心翼翼经营自己的公司。2006年春节前夕,徐凡又投入20万元扩大经营规模,预计3月将再投50万元,以完善和扩大渠道建设。单算扩张这笔“小”账,年纪轻轻的他身价已不小于百万元。
当然,这离比尔·盖茨的财富还很遥远,但是徐帆还在努力,他相信水滴总能穿石。他不可能一步登天追上盖茨,但是,他能不断超越自己,创下一个又一个财富纪录,刷新自己的成绩表。人就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向榜样学习,向目标靠近,挑战自己,挖掘潜能。就像寓言故事里的小马过河一样,老牛说河水很浅,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小马只有自己亲自下河去走一走,才知道能不能过。倘若小马偏听偏信,而不去亲自尝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高度”,更无法到达理想中的对岸。
成功锦囊
如果你想考试得到60分,就要冲着80分努力;如果你想跳高超过1.5米,就要用2米的横杆训练。努力拔高自己,才能得到更好的成绩,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