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爱德华·克林顿曾说:"AK-47突击步枪及其系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种最普及和最著名的射击武器。"
苏军失败的反思:必须要有新武器
"二战"后至今,短短六十多年,AK-47成为枪王之王,创造了武器神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而有关AK-47出世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它的发明创造还要从一场战争说起。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签署"巴巴罗萨"计划,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同年7月3日,斯大林发表演说,号召全苏联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反抗法西斯侵略,苏德战争全面爆发。红色社会主义头号强国加入了反法西斯战争。
1942年年底,德国部队中一支名为"大剪刀"的突击队前往苏军后方侦察。这支部队是德军最为著名的突击队之一,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屡立战功,是德军的楷模,与后来奉希特勒命令救援墨索里尼的特种部队一样赫赫有名。
此次,它奉上级命令,绕过苏军阵地,深入敌后侦察,寻找进攻苏军的突破口。然而,当他们在白俄罗斯普里皮亚特沼泽中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却被巡逻的苏军发现。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双方随即交火。由于"大剪刀"突击队作战经验丰富,苏军巡逻队不是德军的对手,无法将这股德军歼灭。不过,苏军随即又调来了更多的部队,采取了围堵战术。后来,能征善战的"大剪刀"突击队被苏军团团包围,他们只能凭借沼泽地形,节节败退。从战场形势上来看,不管是人数还是武器,"大剪刀"突击队都没有优势,看上去他们的下场除了投降之外便只有战死报国。
不过,"大剪刀"突击队并没有投降。队长一边组织队员抵抗苏军的进攻,一边呼叫德军总部,报告了具体情况,并请求武器支援。德军总部得到突击队被围的消息后,马上派遣运输机前往突击队被围地点,空投了一批武器。对于德军的这一举动,苏军丝毫不放在心上。在苏军看来,被围得水泄不通的这支德军部队再怎么挣扎最终也只有被消灭的命运。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战局会因为德军空投武器而发生变化。"大剪刀"突击队在得到武器后迅速扭转了局势。他们不再被动防守,而是对人多势众的苏军发起了进攻。德军的这一举动让苏军大吃一惊。他们没有想到"大剪刀"突击队会反攻,不过,他们还是奋力反击。战斗开始后,苏军都懵了。他们发现,"大剪刀"突击队的武器像是得到了"兴奋剂",火力猛烈,时刻压制着他们,他们每次发动进攻都遭到德军猛烈的抵抗。经过短短几小时的交锋,"大剪刀"突击队撕裂了苏军重重防线,顺利突围出去。
德军突击队从包围圈中突围,这对苏军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然而,这仅仅是开始,不久之后,苏军在战场上屡屡遭受德军猛烈火力压制,受尽了苦头。苏军指挥部勃然大怒,命令前线苏军指挥官尽快找出根源。
后来,苏军终于弄清楚了德军突围的根本原因。原来,一直压制苏军火力,屡屡扭转战局的德军武器便是德国新研制的MP43(StG44)突击步枪,即后来我们常说的德国44型突击步枪。当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突击步枪,被誉为"突击步枪之父"。
突击步枪是"二战"的新产品。事实上,突击步枪的问世并非偶然,可以说它是战争催生的产物。
"一战"后,世界军事强国都对"一战"进行分析总结。许多国家认识到,冲锋枪和现有步枪都不适应未来战场的需求。
冲锋枪虽然具有较高的射速,但它的缺点是威力不足、射程较近(有效射程200米),无法阻挡敌军重武器和轻机枪的威力;而步枪虽然威力大,射程远(最佳射程1000米以上),但是却不适用于近距离作战。因此,他们认为未来的战场必须要生产出更适合中距离作战的武器。
在这些国家中,德国研究成果最为卓著。经过分析,德国军事专家发现,90%的战斗都在400米以内进行,即武器最佳有效射程最好在500米以内。一旦超过500米,士兵将不能看清目标,无法进行准确射击,除非他们使用狙击步枪。所以,他们便开始研究一种介于手枪弹和大威力弹之间的中距离子弹及其新型枪械,以便填补战场中的这一个空白。随后,德军开始秘密研制新武器。1942年,德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7.92毫米×33毫米子弹和相应的自动步枪。
不过,刚研制出来的自动步枪并没有得到德军司令部的赞赏。因为它并没有投入战场,具体威力如何谁也不知道。后来,"大剪刀"突击队被围,希特勒雷霆震怒,要求德军总部援救这支精英部队。德军总部便制定了作战方案,希望能支援该部队。可是他们发现这支突击队已深入敌后,遭到苏军层层围堵,德军想要救援这支部队,则要冲破苏军主阵地,付出巨大代价。最后,他们决定派出运输机运送一批自动步枪前往支援。
后来,突击队凭借自动步枪的威力成功突围。成功突围之后,希特勒笑容满面,他到部队检阅这种新型枪械。见识到这种步枪的威力后,他才意识到德军军部专家的心血。随后,希特勒欣然用自己最喜欢的"突击"一词来命名这种新型自动步枪。于是,枪械家族从此又多了一个新成员-突击步枪。紧接着,突击步枪迅速装备了德军各个部队,投入到战场之中。
这种突击步枪结合了冲锋枪和步枪的优点。它射程大约500米,能自动连发子弹,威力猛,火力密集,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敌军造成较强的杀伤力。当时,围困"大剪刀"突击队的苏军使用的武器却是非自动步枪和冲锋枪。众所周知,非自动步枪虽然射程远但是却没有连发功能,威力不大;而冲锋枪虽然威力大,但是射程近(有效射程200米),对中远距离的目标威胁小。所以,当"大剪刀"突击队队员手持突击步枪在400米左右的位置开火的时候,苏军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
这次战役的失利让苏联人清楚地意识到,想要打败德国就必须也拥有威力巨大的新武器-突击步枪。为了战争的胜利,苏联加快了研制突击步枪的步伐。历经波折,享誉至今的苏联突击步枪-AK-47问世。
AK-47的抄袭风波
现如今,武器界公认,StG44式突击步枪是"二战"中最早的突击步枪,它对"二战"后突击步枪的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可以说,在突击步枪史上,它作为"步枪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德国有突击步枪,苏联在不久后也研发成功。不过,据传言,苏联1943年制造的7.62毫米×39毫米M43中间型子弹是模仿德国制造的,更有传言,享誉世界的AK-47是仿制德军突击步枪而造的。
我们都知道,枪与弹出现的先后顺序关系是一大问题。是先有枪后有弹,还是先有弹后有枪呢?这一问题正如鸡与蛋的问题一样困扰了许多人。不过,对突击步枪来说,则是先有弹再有枪,德国和苏联研制的突击步枪就是典型的例子。
1943年,也就是德国研制突击步枪成功后的一年,苏联也研制了7.62毫米×39毫米的M43中距离子弹,并先后研制出CKC-45半自动步枪和AK-47自动步枪。然而,对于苏联的研究成果,人们却抱着怀疑的态度。
很多人都认为苏军研制的中距离子弹是抄袭德军的7.62毫米×39毫米中距离子弹。人们认为,苏军研制的中距离子弹时间比德军晚,就说明苏军抄袭德军,这种说法持续了近三十年。的确,从时间上看,苏军中距离子弹研制成功的确要比德军晚一些。但,这就能说明苏军抄袭德军的武器吗?可是,如果苏军没有抄袭德军,那么真相又是什么呢?
20世纪70年代,苏联权威的武器弹药杂志公开了苏军研制自动步枪和中距离子弹的真实情况,澄清了"苏军武器抄袭德军武器"的事实。根据档案资料,"一战"后,苏联也根据"一战"战场实际情况,对步枪大威力弹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提出了中距离子弹可行性的理论研究。
1939年,苏联著名军事专家叶利扎罗夫和肖明开始研制中距离子弹。苏联军事专家研究中距离子弹的时间与德军研究中距离子弹的时间其实相差不多,不过,研制成功的时间却有先后。1942年德国成功研制出中距离子弹,然而苏联经过4年的辛苦研究,才在1943年成功研制出7.62毫米×39毫米的M43中距离子弹。
众所周知,在武器界,研究成功时间的滞后并不能说明研制武器是抄袭这一说法。比如后来AK-74枪族专门使用的5.45毫米枪子弹并非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研制,相反,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就已经着手研究这种子弹了。所以,单从研制时间上说苏军研制的中距离子弹是抄袭德军中距离子弹的说法显然是难以服人的。苏联报道这一事实后,有关苏军中距离子弹抄袭德军中距离子弹的质疑声音便销声匿迹了。
但真相又是什么呢?
"一战"爆发前,苏联著名自动武器研制专家费德洛夫成功研制6.5毫米×50毫米半底缘枪弹的半自动步枪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在未来战争中,单兵枪械演化可能出现两种武器:一种是冲锋枪和卡宾枪的合二为一,使用新子弹(短型突击步枪概念),一种是轻型自动步枪,使用威力较大的子弹(突击步枪概念)。"
当时,他的这番话并没有引起多数人的注意,但是他却成功预言了半个世纪后武器发展的状况。20世纪40-50年代,突击步枪迅猛发展,德国、美国、苏联纷纷发展突击步枪,一时间突击步枪成为战场的新宠,大量装备部队,成为士兵手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举世闻名的AK-47也是在这一阶段发明研制的。
7.62毫米×39毫米M43中距离子弹研制成功后,苏联便着手研制相应的枪械。西蒙诺夫经过精心研制,最终在20世纪40年代初制造出了CKC-41半自动步枪。西蒙诺夫是苏联著名武器专家,他跟枪械设计师费德洛夫学习,1926年研制了一款毛瑟枪,但是因为不适应战场需求而失败。不过,他并不气馁,经过认真学习,他终于在1941年研制出了被苏联称为"胜利武器"的TRS14.5毫米反坦克步枪,声名大噪。
后来,他根据中距离子弹设计了两种枪械:一种是14.5毫米反坦克步枪,一种是7.62毫米CKC-41式半自动步枪。很快,7.62毫米CKC-41式半自动步枪得到了军方的认可,被允许送到军工厂生产。可惜的是,德军初期进攻猛烈,苏联虽然顽强抵抗,但还是丢失了许多领土,许多军工厂被德军炸毁或者占领。没有足够的军工厂,便生产不了武器,于是生产CKC-41半自动步枪的方案便被搁置,而这一搁置就是3年。
3年之后,西蒙诺夫经过改造,研制出了CKC-45。该半自动步枪使用M43中距离子弹,是新型枪械。CKC-45投产后,深受士兵喜欢,它以节省弹药、精确度有保证而闻名。然而,由于时间紧迫,CKC-45没有经过认真改造,制造粗糙,后坐力强,许多士兵吃不消。此外该枪一扣一发,不是自动步枪,不能实施猛烈的火力压制,对德军形成不了威胁。因此,它很快因为不适应战场需求而被历史淘汰。
此时,战场需要火力猛烈,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的步枪。于是,苏联军事专家便潜心研制半自动步枪。其中托卡列夫设计了ABT-38、40式半自动步枪,西蒙诺夫设计了ABC-36半自动步枪。不过,这些名家之作此时却不适应战场需求,这些半自动步枪因为后坐力强、操作复杂而导致苏军士兵伤亡惨重。所以,这些武器最终也被战场淘汰。
眼见苏军士兵在战场上伤亡增加,苏军指挥部非常着急,便下令全军上下研制新型自动步枪。而AK-47就在这时应运而生。
AK-47:因为简单,所以经典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凡事有缘由,AK-47到底为何物?它的名字有什么来历?作为时代的符号,轻武器的传奇,它又是怎样"鹤立鸡群",缔造神话的呢?
如果我们按照一般思维去看AK-47,那么很自然我们会认为AK这两个字母是英文字母。这种误解是西化过度造成的,不仅英文字母表中有AK这两个字母,俄文也有。其实,AK-47中的"AK"并不是英文字母中的"AK"。
它们是俄语字母,有着不一样的意义。AK-47俄语全称为АвтоматКалашниковаобразца1947года,A是俄语里自动步枪的第一个字母,K则是AK-47设计者卡拉什尼科夫名字的第一个字母,"47"是出厂年份,因此,AK-47的意思便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动步枪"。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枪支更新换代频繁,按理说这种20世纪中期制造的武器早就应该被淘汰,至少也应被超越。可是,它却一直被复制,从未被超越,这使它成为轻武器的经典武器。这是为什么呢?这得从AK-47的构造和性能说起了。
AK-47得天独厚的地方在于各种元件的独特组合,AK-47能够经历灰尘、泥土、污水等考验,都源自于这些元件的组合。AK-47由枪管、机匣、机匣盖、枪机、击发机构、扳机、扳机护圈、机框、枪托、上护木、下护木、小握把、活塞、活塞连杆、活塞筒、瞄准装置、弹匣等组成。
从这些元件上看,AK-47很普通,但是组装起来的AK-47却可靠性高,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容易。该枪投产后,主要有两种型号,一种是固定式木质枪托,一种是折叠式金属枪托。两种型号都使用M43式7.62毫米中间型子弹。
AK-47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其膛线部分长369毫米,枪管镀铬。不管是在高温的沙漠还是在寒冷的北极,它的射击性能都很好。机匣由锻件机加工而成,弹匣用钢或轻金属制成,这就保证了AK-47可以在任何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
AK-47击发机构是击锤回转式,即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可以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其发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发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
在AK-47右侧则是快慢机。在快慢机装定处于自动位置时,单发阻铁的后突出部被快慢机下突出部压住,不能转动,扣不住击锤。因此,AK-47处于待击状态。
当使用者扣压扳机后,阻铁便解脱击锤,击锤通过回转击发。此时,如果扣住扳机不放,那么击发阻铁和单发阻铁都扣不住击锤,此时只有不到位保险阻铁卡笋能抵住击锤卡槽。当机框复进到位压下不到位保险阻铁传动杆时,卡笋即脱离击锤卡槽,击锤回转击发。此后,只要重复上述动作,突击步枪便可以实现连发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