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末,我及其他三人跟随罗教授来到新疆,为了研究华夏历史中被湮没的古国遗址。早在一年前,我们通过研究考证突然发现了一本古籍记载了昆仑是华夏龙脉的发源地,孕育了华夏千年文明,是华夏的守护之源。据传言,昆仑山上的某处,有一本神秘的上古纪事,记载了华夏的旧闻和走向,是上古时代留下的一本手记。
但是古籍年代久远,未记录清手记的确切所在,但是罗教授觉得虽然希望渺茫,还是要试一试,毕竟如果找到手记,对历史研究将是突破性的。
昆仑山地处新疆,横贯西藏,直至青海,山上地形气候较为复杂。我们三天前到了新疆的喀什,今天是第四天了,我们打算再详细准备一下再上山考察。
远远望去,昆仑山高耸如云,不时隐匿在滚滚的云雾中,山上的积雪经年不化,在阳光下闪着夺目的光,几座山峰萦绕着云雾,雪山有灵,不露真颜。
我翻开地图看了看,指着一个山峰:“教授,如果地图没错的话,应该就在那座山峰。”
陈辉默不作声的拿出指南针,又看了看表,淡淡的看了一眼远处的山峰:“明早再上去吧,今天时间是肯定来不及了。”
罗教授点头:“这里离市区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先回市区,明天买些必需品,后天一早就上山吧。”
几个学生点头,开始收拾东西,杨辉和张伟去找通往市区的车,我打开定位仪看了看,瑜文掏出笔记本记录了经纬度。我看着昆仑山,思考了片刻:“教授,您说,那本手记的传言是真的吗?”
罗教授叹了口气:“传言毕竟是传言,但既然有记载,想毕也不是凭空捏造,况且,昆仑山确实是华夏的龙脉之源,地脉之气横纵东西,确有包罗万象的气势,往往这样的地势,孕育文化是极有可能的,即便找不到手记,我想找到一些古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我点点头,瑜文见杨辉招手让我们过去,转头叫了罗教授和我。在飞驰的车上,我想了想,打开笔记本记录:
2010年7月8日晴新疆喀什
今天是我们第四次到达昆仑山脚下,线路和装备还有些欠缺,早上研究了几条路线,都不尽如人意,我们决定再准备一天,预计后天(10日)一早上山。我打算和瑜文再按照书上的记载再完善一下大致的路线,回到市区就按各自的分工开始准备。
罗教授是Z大的历史系教授,50岁不到,短发,微微留着点胡子,显得十分干练。这次实践课,罗教授只带了四个学生,我喜欢考古,几篇论文都得到了几个教授的认可,这次实践机会来之不易。
说起那本有记载的古籍,是一个民间收藏者祖传的,因为书卷缺乏保护,边角几乎已经朽烂,他才迫不得已送到博物馆,罗教授是博物馆邀请去参与修复和保护工作的专家,有幸看完了这本名为《昆仑志》的古籍,我和陈辉辛苦了一个多月才把内容全部拓印出来,以便我们研究。
《昆仑志》的第三章上确实记载了关于一本《昆仑古纪》的书,据说,在昆仑山的某一个地方,建有一座宏伟的瑶宫,里面藏着那本古纪。但是瑶宫隐蔽在昆仑山深处,昆仑洞后的云雾中,据传是上古时期神祗的居处,但是因为昆仑山地形气候的多变,千年以来,没有任何人到过那个秘境,因此,那本手记也在那里存放了上千年,这是上古时期一位异人所著,记载了自洪荒之初之后千万年历史。
罗教授起初一直研究古国文化,得知这个信息,虽然他有所怀疑,但是他仍然决定赴昆仑山一探究竟,因为华夏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如果得到这本手记,无疑可以弥补很多上古时期的历史文化。断代历史,传闻,这些埋没在千古历史中的谜团都应该被人所知。
我和陈辉大二开始交往,作为信息的发现者,我理所当然跟随,陈辉是罗教授的得意门生,自然也被选中,被选中的还有陈辉的朋友张伟,以及张伟的女友瑜文。
虽然,我知道这是一个传闻,但是我还是期许能够顺利,毕竟,考古专业另我很担心自己毕业后的前程,有了这本古纪,自然事半功倍,它记载的内容无疑也是我们很关心的。
但是,我并没有想到,这次昆仑之行,会给我带来人生的巨大转折,我失去了曾经相处甚密的朋友,但是我们的发现,足以震惊整个中国考古界,而那本手记所记载的内容,也并不仅仅只是历史预言这么简单,它包含的内容,奇幻玄妙更是超乎我们认知的范畴。
也许,这就是有得必有失吧,我们看到了别人也许穷尽一生也无法看到的景象,得到了人类穷极千万年而不得的秘密,虽然有些遗憾,但我们,并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