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三十一门(五愿义 五戒义 五品十善义 五停心义 五圣支定义 五圣智三昧义 五智义 五忍义 五种菩提义 五种方便义 五种善法义 五行义 五生义 五无量义 五德举罪义 五种教诫义 六波罗蜜义 六念义 六种决定义 六妙行义 六种善法义 六和敬义 六修定义 六三昧义 六摄义 七善律仪义 七净义 七财义 七种大乘义 七地义 七戒齐义)。
五愿义
五愿之义出地持论。求义名愿。愿别不同。一门说五。五名是何。一发心愿。二者生愿。三境界愿。四平等愿。五者大愿。五中初一是自利愿后四利他。发心愿者。菩萨自为发菩提心求大菩提名发心愿。后利他中言生愿者。求利他身。为众生故愿未来世随善趣生以道益物。名为生愿。问曰。何故不愿恶趣。释言。愿心有其二种。一为拔苦愿生恶道。二为授善愿生善趣。善趣众生堪受道故。境界愿者。求利他智。愿未来世成就五种无量之智。正知五种无量境界名境界愿。五无量者。一众生境无量。二世界无量。三法界无量。四调伏界无量。五调伏界方便界无量。此义如后五无量中具广分别。平等愿者。求利他行。愿未来世一切菩萨四摄之行平等成就名平等愿。言大愿者。正求利他。愿未来世于众生以四摄法平等饶益。名为大愿。故论释言。大愿者即平等愿。用前等行广利人故。五愿如是。
五戒义五门分别(列名解释科简废立一 遮性分别二 得有分别具三 就时分别四 约就人趣形报分别五)
言五戒者。所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不饮酒是其五戒也。此五能防故名为戒。前三防身。次一防口。后之一种通防身口。护前四故。问曰。身中打缚等事并是不善。何不说离。释言。打缚是杀眷属。但言离杀则已具摄。故不别论。又此过轻世人难持。故不说离。问曰。离杀离盗之中不言离邪。离淫之中偏言离邪邪。释言。杀盗唯邪无正。有皆须离。是故不须以邪别之。淫则不尔。有正有邪。自妻为正。侵他为邪。为简正淫故说不邪。问曰。何故余戒法中有淫皆离。五戒之中偏离邪淫。释言。五戒被在家者。在家之人自妻难断故偏离邪。又成实言。若淫自妻不堕地狱。是故简之偏言离邪。问曰。八戒亦被在家。以何义故有淫皆离。不说离邪。释言。八戒是在家人持出家法。故似出家者有淫皆离。又复八戒时短易持有淫皆离。五戒尽形时久难持。故偏离邪。以难持故。乃至在家初果圣人亦不能离。问曰。口过乃有四种。以何义故偏离妄语不离余三。龙树释言。妄语重故偏说离之。又复妄语故作心起。余则不定。或有故作。或不故作。又复妄语摄余口过。两舌等罪不应法故皆名妄语。若说离妄余者皆随故不别论。又两舌等在家难持故不说离。故杂心言。出家之人尚不能离。况在家者。问曰。饮酒不恼众生。何故须离。论言。饮酒是放逸门多生罪过。是故须离。问曰。一切歌舞等事何不说离。以过微故又。在家者难常持故。所以不说(此一门竟)。
次辨遮性。五中前四远离性罪。后之一戒防禁遮恶。前离性罪是其戒体。后离遮恶是助戒法。又前戒体是其所护。后一助法是其能护。所护如果。能护之者如似园墙论说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得戒。有分有具。有人说言。五戒之法具受乃得。有人宣说。不具亦得。若依毗昙具受乃得。分受不得。门曰。若言具受得者是义不然。如经中说。优婆塞义差别有五。一者一分。二者小分。三者多分。四者具足。五者断淫。若具受得云何得有一分等异。毗昙释言。此据持中宣说一分小多分等。不关受事。于五戒中具受得竟。若于一戒名为一分。若持二戒名为小分。若持三四名为多分。若具持者名为具足。若于自妻亦不淫者名为断淫。若依成实分受亦得。量其分齐或受一二乃至具足。故彼论言。随受多小皆得。据极说五。以分得故经中宣说一分多分乃至断淫。大智论中同成实说(此三门竟)。
次辨时分。于中有二。一约要期以辨时分。二约法辨时。言约要期辨时分者。要期有三。一者要期尽一日夜。所谓八戒。二者要期尽于一形。所谓五戒出家戒。等三者要期尽未来际。谓菩萨戒。言约法者如毗昙说。有佛法时受戒则得。无时不得。以戒必依佛法受故。若先受得佛法虽灭成就不失。成实法中乃至法灭人十岁时受戒亦得。问曰。尔时既无佛法。依何受得。释言。尔时虽无人授但自要期。结誓断恶亦能得之(此四门竟)。
次就人趣形报分别。趣谓五趣。依如毗昙五戒唯在人天中受。不在余趣。成实法中人天鬼畜一切皆得。趣别如是。言就人者。依如毗昙佛弟子等得受此戒。外道不得。成实法中外道亦得。阿含经中宣说。外道得受八戒。当知五戒亦应得受。涅槃经说。供养外道持戒之者得无量报。明亦得受。人别如是。言就形者。依如毗昙男女得受。余皆不得。依如成实律仪品中黄门无根不能男等皆得之。不局男女。五戒之义略辨如是。
五品十善义四门分别(一释名 二开合辨相 三约就人位辨其通局 四所治同异)
第一释名。五品十善出地经论。顺义名善。顺有三种。一顺益上升名之为善。若从是义下极三有人天善法齐名为善。二顺理名善。谓无漏行。若从是义下极二乘所修善法皆名为善。同顺理故。三体顺名善。谓真识中所成行德。相状如何。法界真性是己自体。体性缘起集成行德。行不异性。还即本体。即如不乖称曰体顺。若从是义唯佛菩萨体证真行是其善也。良以所对恶有三故善分此三。言三恶者。一违损名恶。若从是义唯三涂因及人天中别报苦业是其恶也。翻对此故宣说初善。二违理名恶。取性心中所造诸业皆违法理同名为恶。若从是义上极凡夫有漏善业犹名为恶。翻对此故说第二善。三体违名恶。一切妄心所起诸业违背真体同名为恶。若从是义上至三乘缘照无漏齐名为恶。妄心起故。翻对此故说第三善。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第二门开合不定。总唯一善。简凡异圣。分之为二。圣别大小。通凡说三。小中开分声闻缘觉。二种善异。通余说四。大中离其佛与菩萨。两种善别。通余说五。凡中别分人天善异通余说六。广则无量。今据一门且论五种。开合如是(此二门竟)。
次约人位辨其通局。人有五阶。所谓凡夫声闻缘觉菩萨及佛。通局如何。善有二种。一者善法。二者善行。此二何别。别有四种。第一义者。法通理事。行唯在事。第二义者。法通有情及与非情。行唯在有情。第三义者。法通善恶及与无记。行唯是善。第四义者。法通自他行唯局别。法云何通。他人所行得为己法己之所行得为他法。行云何别。己行不得说为他行。他行不得说为己行。有斯差异故分两门。今先就法辨其通局。义别有四。一随人别分。凡夫善法唯就凡说。乃至佛善唯就佛说。无相通理。二简胜异劣。于此门中下不兼上。上得兼下。以是义故凡夫最劣。唯有凡善无余四种。声闻次胜。其有声闻凡夫善法无余三种。缘觉转胜。具有缘觉声闻凡夫三种善法无余二种。菩萨具四。无其佛善。如来具足一切善法。三简大异小。凡夫二乘是其小故下不兼上上得兼下。备如向辨。菩萨及佛是其大故并皆具足一切善法。精粗为异。以并具故。二地菩萨摄五十善为善摄善戒。四就实通论。凡夫二乘菩萨及佛一切皆具五品善法。此就真实如来藏中十善法门以论具矣。凡夫心中即具法界一切善法。今虽未现法实常有。二乘亦然。菩萨小见。至佛圆见。良以法界无增减故一切皆具。法之通局辨之粗尔。次就善行以论通局。于中有三。一随人别分。二简胜异劣。三简大异小。与前法中初三相似。行唯在事不同法。故阙无第四凡圣皆具。通局如是(此三门竟)。
次明所治同异之义。五品十善所治之障义有同异。所言同者。莫不皆离十不善业。所治既同。何缘得分五品善别。释言。离之有远有近。故得分为五品善别。凡夫十善离之最近。乃至佛善去之最远。所言异者。凡夫十善正离业道。余之四种离业根本。五住烦恼是业根本。声闻缘觉同治四住。声闻解劣见法粗昧。所治不精。缘觉智胜见理深明。所断精尽。菩萨及佛同灭无明。菩萨智浅离之未穷。佛智圆极断之毕竟。有此差别故分五品。五品十善辨之略尔。
五停心义四门分别(一释名辨相 二治患不同 三三善分别 四就地分别)
就初门中先释其名。后辨其相。名字是何。一不净观。二慈悲观。三因缘观。四界分别观。五安那般那观。此五经中名五度门。亦曰停心。言度门者。度是出离至到之义。修此五观能出贪等五种烦恼到涅槃处。故名为度。又断烦恼度离生死亦名为度。通人趣入。因之为门。言停心者。停是息止安住之义。息离贪等制意住于不净等法。故曰停心。名字如是。相状云何。不净观中略有二种。一厌他身观他不净。二厌自身观自不净。观他身中有其九相。一者死相。二者胀相。三青瘀相。四脓烂相。五者坏相。六者血涂相。七虫敢相。八骨锁相。九离坏相。大智论中加一烧相少一死相。此义如后九相章中具广分别。观自身中有五不净。如大智论说。一种子不净。是身过去结业为种。现以父母精血为种。二住处不净。在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两界之间安置己体。三自相不净。是身具有九孔常流。眼出眵泪。耳出结[月*寧]。鼻中出洟。口出延吐。大小便道流出屎尿。四自体不净。是身具有三十六物所共合成。如大智论说。一发。二毛。三爪。四齿。五皮。六肉。七骨。八髓。九筋。十脉。十一牌。十二肾。十三心。十四肝。十五肺。十六大肠。十七小肠。十八胃。十九胞。二十屎。二十一尿。二十二垢。二十三汗。二十四泪。二十五结[月*寧]。二十六洟。二十七唾。二十八脓。二十九血。三十黄阴。三十一白阴。三十二肪。三十三[月*(冉-土+二)]。三十四脑。三十五膜。三十六精。于此门中要唯二种。一皮等观。二除去皮肉为白骨观。骨观有三。如毗昙说。一者始业观察自身。从头至足除去皮肉作其骨相。二已习行观彼骨锁。以渐宽广周满大地。又观彼骨展转相对大风飘搏变为雪聚。修此骨相极令纯熟不作心想任运现前。三思惟已度于彼骨锁。以渐略之还至自身。于其所缘清净寂静唯观一色。此是第四自体不净。五终竟不净。此身死已埋则成土。虫啖成粪。火烧成灰。究竟推求无一净相。名终竟不净。慈悲观者。普缘众生作其与乐拔苦之想名慈悲观。于中广有七品修习。如前四无量章中具广分别。因缘观者。于彼生死十二因缘分别观察。是观不同。略有二种。一顺。二逆。逆顺不同略有两门。一前后分别。从前向后次第观察名为顺观。从后向前次第推之名为逆观。二空有分别。有观名顺。顺法相故空观名逆。逆诸法故。五度门中因缘观者。就初门说。界分别者。依如毗昙为六界观名界分别。言六界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空。六识。如论中释。地为水界润故不相离。水为地界持不流散。火成熟故不淤坏。风动飘故得增长。以空界故食等出入。识界合故有所造作。此六差别无我人故。若依涅槃经观十八界名界分别。十八界义如上广释。于此分别知无我人。数息观者。观自气息系心数之无令妄失名数息观。于中分别略有四种。一者增数。以一为二。二者减数。以二为一。三者乱数。出作入想入作出想。四者等数。以一为一。心散乱者。为前三数。心不乱者。为后一数。数之至几极不过十。于彼十中不满心忘还从一起。若心不乱至十便回。何故唯十不增不减。论自释言。畏心散故不得过十。惧心聚故不得减十。出入息中数何为十。是义不定。内气增者偏数出息。内气小者偏数入息。气息调者入出俱数。如杂心说。入五出五合为十也。出入息中先数何者。如论中说。先数入息后数出息。良以生时入息在前故先数入。命终之时出息在后故后数出。相状粗尔(此一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