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对境论。问曰。为望所杀所盗所淫等所而发律仪。为于一切众生边得。答曰。一切众生边得。若望别境。但得不善不名律仪。以其律仪类通故尔。由类通故。杀一众生得二无作。一恶业无作。二律仪无作。望余众生。但得一种律仪无作。问曰。已知不善律仪。普于一切众生边得。为于现在众生边得。亦于过未众生边得。论释不同。若依毗昙。唯于现在众生边得。过去未来不可杀故。若依成实。通于三世众生边得。三世皆得起恶心故(此三门竟)。
次明得舍成就之义。先明其得。依如毗昙有二种得。一者作得。二受事得。言作得者。有人生在屠杀儿家。未杀已来未得律仪。一杀已后得恶律仪。乃至尽寿。更无新得。言受事者。有人生在非屠杀家。作如是言。我当尽寿杀生自活。尔时即得不善律仪。乃至尽寿。更无新得。盗等皆然。若依成实。随行恶时。念念皆得不善律仪。不局前二。问曰。七种具作具受方得律仪。不具亦得。毗婆沙说。具足乃得。若不具者不名律仪。毗昙成实不具亦得。故成实言。若具不具皆得律仪。杂心说言。不能言者。得身律仪。非口律仪。明知不具。次辨其舍。依如毗昙。有四时舍。一受善戒。二者命终。三得诸禅。四二形生。设有众生。发深善心。作永断意。若不受戒。皆不能舍成实法中。有三时舍。一受善戒。二者命终。三发深善心。要期不作。此三时中。舍恶律仪。得禅舍者。彼论不说。二形生者。论言不舍。故彼论言。不能男等亦得律仪。云何二形能舍律仪。问曰。有人受八戒时。舍恶律仪。至明清旦。舍八戒已还复得彼恶律仪不。有人言得。复有人言。受八戒时舍恶律仪。得善律仪。至明旦已舍善律仪。亦更不得不善律仪。以无作事及受事故。舍义如是。次辨成就。问曰。几时成就恶戒。依如成实。未舍已来现在时中念念成就。以恶律仪念念生故。过未不成。毗昙法中。最初一念现在成就。第二念后。若未当舍。念念之中现在成就。及成过去。非心法故不通未来(此四门竟)。
次就形趣分别其相。趣谓五趣。五趣之中。唯人成就。余趣之中。但有业道无恶律仪。故成实言。但人成就。毗昙亦尔。问曰。成实宣说龙等得善律仪。何故不得恶律仪乎。以善律仪从师而受。以缘强故。所以得之。恶不如是。所以不得。趣别如是。形别如何。依如毗昙。男女二形。得恶律仪。余皆不得。成实法中。不能男等亦皆得之。不善律仪。略之云尔。
八种语义
八种语者。所谓见闻觉知而说不见不闻不觉知说。相状如何。今先明其见闻觉知四种心异。后明见等发语差别。见闻觉知分别有三。一随根分别。如毗昙说。眼识随生见。耳识随生闻。鼻舌及身尘到方知合名为觉。意识名知。二约境分别。如成实说。六识之心。得现境界。名之为见。故论说言。见名现信不现境界藉教而知。说之为闻。故论说言。闻名信于贤圣之语。于彼不见不闻境界。依前见闻。譬度知者说以为知。故论说言。知者比知前三心。后重分别心名之为觉。云何分别。先因见已后重思惟起于见想。或忘前见起不见想。此则是其见后觉也。闻知后觉类亦可知。然此觉心。非直从于见闻及知。三心后起。盖亦从于不见不闻不知后生。如先不见。后忘不见生于见想。此则是其不见后觉不闻不知生觉例然。此是第二约境分别。三就四心随义分别。识心名见。得现境故。想心名闻。境不现故。又复想心知于假名。故说为闻。受心名觉。觉违顺故。行心名知。强分别故。四心如是。次明见等发语不同。要略唯八。广则众多。广相如何。若依毗昙所说。见等发语不同有三十二。十六正语。十六邪语。是故通合有三十二。十六正语者。心境俱实有其八语。境虚心实。复有八语。故有十六。心境实者。有人实见亦生见想。他问见不。答言。实见。闻觉知等。亦复如是。即以为四。有实不见不见生不见想。他问见不。答言。不见。闻觉知等亦复如是。复以为四。通前即为八种实也。境虚心实八种语者。有实不见后忘不见便生见想。他问见不。答言实见。其境虽虚以心实故亦名实语。闻觉知等类亦同然。即以为四。有人实见后忘此见生不见想。他问见不。答言不见。虽不称事。以心实故亦名实语。闻觉知等类亦同然。复以为四。通前为八。此前十六。是其正语。就邪语中。心境并虚。有其八语。境实心虚。复有八语。是故通合有十六语。境心并虚八种语者。有人实见还生见想。他问见不。答言不见。闻觉知等类亦同然。即以为四。有实不见生不见想。他问见不。答言。实见。闻觉知等亦复如是。复以为四。通前为八。境实心虚八种语者。有人实见后忘此见生不见想。他问见不。答言。实见。虽当前事。以心虚故亦名妄语。闻觉知等类亦同然。即以为四。有实不见后忘不见便生见想。他问见不。答言。不见。虽当前事。以心虚故亦名妄语。闻觉知等亦复如是。复以为四。通前为八。并上八种合为十六。彼成实论所明见等发语差别。人释不同。有人释言。见闻及知。此三是本。各别发语。觉者是前三种之后重分别心。无别所知。不别发语。若存此义。所发但有二十四语。见中有八。四正四邪。闻知亦然。是故通合有二十四。于中具辨与前不异。验求成实觉亦发语。云何得知。如彼成实八语品中。明见发语差别已竟。闻觉知等亦复如是。论中既以闻觉知等类同见心。明知觉心亦别发语。若存此义。所发亦有三十二语。与上相似。问曰。觉心云何发语。有人先来曾起觉心。亦生觉想。他问觉不。答言。实觉。此是初句。有人先来不起觉心。生不觉想。他问觉不。答言。不觉。此是两句。有人先来曾起觉心。后忘觉心生不觉想。他问觉不。答言。不觉。虽违前觉不违已想。犹名实语。此是三句。有人先来不起觉心。后忘不觉便生觉相。他问觉不。答言。实觉。以称想故亦名实语。此四正语。后四邪语。翻上可知。八种语义。略辨如是。
九业义三门分别(列名辨释一 三性分别二 就趣分别三)
第一门中。列名辨释。九业之义。出成实论。名字是何。如彼论说。欲界系业有其三种。一者作业。二无作业。三者非作非无作业。****亦尔。即以为六。无色有二。一无作业。二者非作非无作业。通前为八。及无漏业。通前为九。言作业者。谓身口业。无作业者。所谓身口无作业也。无作差别。泛释有九。一形俱无作。所谓五戒出家戒等二心俱无作。所谓禅戒无漏戒等。三要期无作。谓八戒等乃至一切善恶诸业。皆有要期。相状如何。如似世人。起要期心。我齐某时。常为此业。随所要期。分齐已来。无作常生。过期则止。故曰要期。四悕望无作。如有人言。我从今日常为此业。不作期限。自从悕心。未息已来。无作常生。心息便止。故曰悕望。五作俱无作。如人造作善恶业时。即有善恶无作随生。六从用无作。如人造作桥梁等事。随人受用。无作随生。名为从用。七事在无作。如人造作塔厕等事。未坏已来常有善生。名为事在。八异缘无作。如人手书而成口业。如是一切。九助缘无作。如人教他自得罪福。此前九种。身口无作。依如成实。更有一种。心法无作。唯从心生。毗昙无之。此无作中。除却心俱道共无作。余者皆名无作业矣。所言非作非无作者。所谓意业。思是意业。不同向前身口作业故名非作。不同身口无作之业名非无作。无漏业者。所谓无漏身口意业。道共无作。是身口业。无漏思心。是其意业。问曰。无色以何义故无其作业。以无身口造作业故(此一门竟)。
次就三性分别其相。言三性者。所谓善恶无记业也。欲界作业通其三性。****作业唯善无记。不通不善。若言寄起欲界恶业。得有不善。毗昙法中。悉无寄起。界地断故。欲界无作。唯善与恶不通无记。无记羸劣。不能发生无作业。故****无作其唯善业。若言寄起下界恶业。得有不善。无色无作与****同。欲界非作非无作者。该通三性。****非作非无作者。当界以论唯善无记。若言寄起欲界恶业。得有不善。无色非作非无作者。与****同。无漏业者。局唯在善(此二门竟)。
次就趣论。趣谓五趣。若依毗昙成实法中。人天二趣。具起九业。余之三趣。唯起欲界三种之业。自余六业。皆悉不起。依杂阿含天品之中。有鬼神母。名富那婆薮。佛为说法得入圣道。案如彼文。鬼道亦得起无漏业。方等经中。亦同彼说。然彼既能起无漏业。明知亦能起上界业。以无漏法依禅生故。九业如是。
十不善业义七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业起次第三 资料简宽狭四 作无作五 三毒分别六 界趣分别七)
第一释名。十不善业者。所谓杀生乃至邪见。多生相续名曰众生。隔绝相续目之为杀。于他资财。非理侵夺。故名为盗。奸行违礼称曰邪淫。此三身业。问曰。一切打缚等事。亦是身业。何故不说。以彼轻故。所以不论。又打缚等。是杀眷属助成杀业。但举正业助亦随之。是故不论。又十业道。唯论根本。彼是方便。所以不说。言不当实故称为妄。妄有所谈。故名妄语。言乖彼此。谓之为两。两朋之言。依于舌起故曰两舌。言辞粗鄙目之为恶。恶从口生故名恶口。前言两舌。此言恶口。绮互言耳。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此四口业。顺境染爱目之为贪。违境忿怒说以为嗔。迷正道理。邪心推求。故曰邪见。问曰。三根三毒之中皆说为痴。今此何故说为邪见成实释言。夫邪见者。痴中增上。畅思烦恼。必是增上。故说邪见。此后三种。是意业道。然此十种起作名业。能通曰道。总相如是。于中别论。释有三义。一对思以辨不善业。思能起杀等故名为业。杀等十种。通畅前思。名为业道。二对果以释。杀等十种。能起来报。故名为业。通人至果。称曰业道。三当相辨释。杀等十种缘中集起。故名为业。若望业思。通思名道。若望后报。通人至果。故名为道。名义如是(此一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