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明其大小不同。不同众多。今此略以十一种门以辨其异。一依地不同。二体性不同。三常无常异。四漏无漏别。五缘心不同。六浅深不同。七粗细不同。八修起不同。九行利不同。亦得名为所为不同。十治障不同。其第十一得果不同。言依地者地别十一。欲界八禅未来中间。成实说十除却未来。依如毗昙初禅一地具三十七。余悉不具。依未来禅及第二禅具三十六。未来除喜。是故但有余三十六。何故无喜。未出欲恶未得根本喜不生故。二禅地中无正思惟是故亦有三十六支。何故无思。正思是觉局在初禅。故彼无之。依中间禅三禅四禅具三十五。除喜正思。余者具有空处识处无所有处具三十二。无喜正思正语正业及与正命。是故但有余三十二。无喜正思义在可知。正语正业及与正命。此三是戒。于彼宗中戒是色法。四空无色。为是除之。问曰。若使四空无色须除戒者。彼处无色。依何得有身念处观。释言。彼地虽无有色圣人生上。不失下地无漏之戒。依之起观。故有身念。若尔何不即用彼戒为空处等正语正业正命法乎。释言。不得。能观之智是无色心。故无色界得有身念。所观之戒是下地法。是故不名无色界中正语业等。问曰。八正在于见道。毗昙法中依无色定不入见道。彼无色处云何得有正念正定正见正进。而言空识无所有处得具三十二道品乎。释言。八正约位别配在于见道。理实一切圣人通修。今所论者修中八正故得有之问曰。若使修道门中得有八正说为正念正定等者。与七觉中念定精进择法觉支有何差别而得分为三十七。释言。同体义分异。初为正念正定正见及正精进。后为觉支。故得具有。非想欲界具二十二。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是二十二。彼非想地虽无无漏。得起有漏念处正勤如意根力。是故得具二十二道。彼地无色。云何得有身念处观。义同前释。圣人生彼。不失下地无漏净戒。依之起观。是故得有。欲界所起亦是有漏。问曰。毗昙欲界无定。云何得起道品观乎。释言。欲界虽无禅定而用思慧分别观察起身念等。故得有之。问曰。欲界既无禅定。云何得有四如意足定根定力。释言。此亦思慧住法名为如意。无别定体。欲界善心相应定数名定根力。无别禅定。毗昙如是。若依尊者瞿沙所说。欲界有定。彼应具起三十六品。除喜有余。与未来同。余似毗昙。若依成实欲界有其如电三昧。彼说电光****四禅并四空中下三无色。皆悉得入见修两道。齐应具起三十七品。通说有漏具三十七。唯论无漏除喜有余。何故无漏偏除喜乎。彼论释言。喜心由于取假名生。著我故起。圣人已断。为是除之。故彼论言。觉支有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有漏有喜。无漏则无。问曰。喜心在初二禅。余禅无喜。云何得有喜觉支乎。彼论宣说。忧喜随心至于有顶。所以得有。问曰。若喜得至有顶。何故经中偏说初禅二禅有喜。彼隐显门非尽道理。如说安慧在于三禅。岂彼独有。喜亦如之。问曰。若喜实通上下。经就何义偏于初禅二禅地中建立喜支余禅不立。以初二禅喜心多故。创舍欲恶初得胜静。多生喜悦。为是偏说。又初二禅定内有喜。定外亦有。故初二禅说有喜支。三禅已上定外有喜。定内则无。故三禅上不立喜支。以三禅上定外有喜故。得说彼有喜觉支。问曰。正思是其觉数。觉至初禅云何得有正思。成实宣说。觉观二数遍通三界。以是心之粗细相故。经中偏说初禅有者。盖亦是其隐显门说。以彼初禅创背欲恶。多须其力为是偏说。非上不有。以上有故得有正思。又彼宗中正思是慧。慧义遍通故上有思。正语正业及与正命。此三色业依无色定云何得起。彼宗宣说。戒非色心故上得起。问曰。无色无身无口云何得有正语正业。释言。无色适无身口二种作业。止业无妨。以得定道二无作故。毕竟不起身口恶业。故得说有。中间禅者成实亦说。故彼文言。初禅梵王能至中间。摄属初禅更不别说。非想如何彼说。非想虽无增观断结无漏非无顺旧游观无漏。故彼宣说。于非想地无漏心后入灭尽定。于中粗分但有七觉。修道摄故。随义细分具三十七。理亦无伤。大乘法中始同毗昙。究竟终成始从欲界乃至非想一切具起三十七品。问曰。欲界乱地无定。云何得起三十七品。释言。大品说欲界中亦有禅定。故龙树云。三昧有四。一欲界系。二****系。三无****系。四者不系。明知欲界亦有禅定。又龙树云。佛常住于欲界定中。名无不定。以有定故依之修起。问曰。欲定性是有漏。云何能起无漏道品。释言。上界世俗净定虽是有漏能生无漏。此亦如是。何足可怪。又欲界定亦通无漏。故龙树云。十八不共悉是无漏。佛常在于欲界定中。名不共法。明通无漏。通无漏故得起道品。问曰。非想无其无漏。云何能起无漏道品。释言。大乘说非想地亦有无漏。故龙树言。云何菩萨非想处定与实相俱。是名菩萨非想处定。与实相俱。明是无漏。有无漏故得起道品。问曰。正思体是觉数。觉在初禅。上云何有。释同成实。又复于理审观名思。义无偏局。故上有之。又问。喜支在初二禅。云何上有。释同成实。又经宣说。修喜无量生于识处。明上亦有。又证圣处庆悦名喜。遍通一切。何得约彼世俗净禅喜相局别。又问。正语正业正命体是色业。依无色定云何得起。大乘宣说四空有色。故得修起。依地不同辨之略尔(此一门竟)。
次就体性以显不同。三十七品心为体性。心有三重。一者事识。谓六识心。于此分中心外有法。法外有心。心于外境分别观察为道品观。二者妄识。谓七识心。于此分中心外无法。一切诸法皆从妄想自心所现。如梦所睹。于已自心所现法中推求观察为道品观。三者真识。谓。八识心。于此分中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与法界同体义分。以同体故将心摄法。一切皆是一心中法。随法分心广备法界微尘数心。心于彼法从来无障。而为妄染说为隐覆。令息妄染内照实性名道品观。彼小乘中但有初门事识之观。说为道品。大乘法中初为事观。次破情相为妄识观。后息妄想为真识观。体性如是(此二门竟)。
次第三门就常无常以论不同。小乘所修始终无常生灭心识以为体故。大乘不尔。始修无常。终成是常。成处真心以为体故(此三门竟)。
次就有漏无漏之义以释不同。小乘道品通漏无漏。前二十二在见道前。名为有漏。七觉八道在见道上。名为无漏。菩萨所修初始有漏。究竟所成一切无漏。故涅槃中宣说。三十七菩提分为净梵行。迦叶白佛。有漏善法亦复能为无漏法因。何故不得名净梵行。佛言。有漏性是颠倒故非梵行。三十七品性是无漏故是梵行。以斯准验明知。终成一切无漏(此四门竟)。
次就缘心以显不同。道有二种。一者缘治。二者实证。分别之智观境破结名为缘治。灭观真心王情息虑契如不动名为实证。小乘法中唯有缘治全无实证。大乘不尔。始修缘治趣道方便。终成实证以为正道(此五门竟)。
次就浅深以彰不同。声闻所行教说不同。毗昙所论道行极浅。唯观四谛十六圣行。成实所辨唯观四谛名用虚假无性之空。菩萨所修于一切法不取有相。不取无相。不取有无非有无相。于离言说平等真义如实证知。故地持言。云何大乘三十七品。菩萨于身不起妄相。亦复不取一切非性。于离言说第一实义如实了知。如身念处如是余念及余道品皆亦如是。是名大乘三十七品。不起妄相明离有也。不取非性不著无也。此明离相离言说义。是真法性如实知也。龙树所说亦与此同(此六门竟)。
次就粗细以显不同。声闻所修于身念处但能粗知五根五尘无作色等不能微细。菩萨于身知如法界微尘色别。二乘不及。故涅槃云。所说色阴中智所知。分别是色无量无边。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我于彼经竟不说之。地持亦云。菩萨于身能为无量处方便观。如身念处余念余道亦复如是。声闻总观名之为粗。菩萨别知说以为细(此七门竟)。
次就起修以论不同。小乘法中义别有二。一随行不同作意别学三十七品皆悉别起。一向前后不得一时。二就同时心心法等随义以分。彼四念处取境别故一向前后不得一时。余得同时。以是义故初禅地中三十四品一时俱起。彼四念中趣一现起通余合为三十四品。余三念处前后别起。未来二禅三十三品一时俱起。于前初禅三十四中未来除喜。二禅除觉。余悉相似。彼中间禅三禅四禅三十二品一时俱起。于前初禅三十四中除喜及觉。余悉相似。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二十九品一时俱起。于前初禅三十四中除喜除觉及三种戒。余悉相似。欲界非想十九道品一时俱起。四勤如意五根五力念处之中趣起一种。是十九也。小乘如是。大乘法中亦有二种。一者修始三十七品作意别起。二者修熟三十七品同时顿起。故地经云。菩萨念念具足一切助菩提法。念念具起明非先后(此八门竟)。
次明大小所为不同。亦得名为行利不同。小乘所修偏为自利心无广兼。名之为小。菩萨所修兼利自他以兼利。故目之为大。故地经说。不舍众生修行道品。名护小乘(此九门竟)。
次明大小治障不同。声闻所修唯断四住不能穷尽。菩萨所行五住通断兼息缘治。以深广故(此十门竟)。
次明大小得果不同。小乘所修唯得声闻辟支佛果。菩萨所行能得佛果。又复小乘所修道品得方便果。不得性净。大乘所行具得性净方便之果。故涅槃云。三十七品能为烦恼作不生生因。亦为涅槃而作了因。方便菩提断障离染。能令烦恼毕竟不生。是道能起。是故为彼而作生因。性净涅槃道能显之。是故为彼而作了因。大小不同辨之略尔。上来通解道品义竟。
第二门中别解道品。先解念处。良以四念破四颠倒开实相门故先辨之。又复道品用慧为主。念处是慧。是故先辨。于中略以七门分别。一释名义二分总别。三明三种念处不同。四就有漏无漏分别。五论次第。六显观相。七释其文。名字是何。身受心法是其四也。色形聚积名之为身。领纳称受。能缘曰心。自体名法。守境名念。身等四种生念之处名为念处(此一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