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114

第114章

次辨其相。初功德中差别有五。一所不闻者而能得闻。二者闻已能为利益。三者能断疑惑之心。四者慧心正直不曲。五者能知如来密藏。五中初一是其闻慧。次二思慧。次一修慧。后一证智。初言不闻而能闻者。圣道佛性菩提涅槃三宝性相。诸余凡夫二乘法中所未曾闻。今因此经悉得闻之。是名不闻而能得闻。就思慧中初门成益。后门遣疑。所言闻已能为益者。闻此经已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能见一切诸法义理。自知得近无上菩提。具法具义二种无碍。于一切说得无所畏名为利益。断疑心者。以思义故于诸法中种种疑惑悉得永断。慧心正道直者。凡夫二乘虚妄分别斯名邪曲。菩萨依于大涅槃经修行圣行。见法实相邪曲永断。故云正直。能知如来深密藏者。菩提涅槃佛性业果是其密藏。依于此经穷证相应故曰能知。第二德中差别有五。一昔所不得而今得之。二昔所不到而今到之。三昔所不闻而今闻之。四昔所不见而今见之。五昔所不知而今知之。五中初二是其身通。次一天耳。次一天眼。后一他心及与宿命。昔所不得而今得者。是身通中转变神通。此通不与外道声闻辟支等共。名昔不得而今得之。云何不共。略有六种。一缘心不同用。虽百变都无分别。余人不尔。二心不随身异于余人。菩萨虽复变身为小心亦不小。化身为大心亦不大。余人不尔。三多少不同。菩萨一心一时能作五趣之身。余人不堪。四所入不同。菩萨能以广大之身入一尘中。余人不能。五应现不同。菩萨一身能令众生种种异见。余人不堪。六虚实不同。菩萨变化一切种物皆得实用。余人不能。昔所不到而今到者。是身通中飞行神通。菩萨神通一念能至恒河沙刹而无去心。余人不尔。昔所不闻而今闻者。十方诸声近远粗细一时悉闻而无分别。昔所不见而今见者。于十方界一切色像近远粗细一时悉见都无见想。昔时不知而今知者。于中有二。一他心通。能知十方诸众生心。二宿命通。从今现在及过去世他及自身八种事六种同行一切悉知。第三德者。所谓菩萨无缘大悲心如虚空无所分别。而能普益一切众生。第四德中差别有十。一根深难拔。二于自身生决定想。三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四修佛净土。五灭除有余。六断除业缘。七修清净身。八了知诸缘。九离怨敌。十除二边。十中前二起行根本。后之八种所起行德。起行本中根深难拔明能立始。其体是何。谓菩萨不放逸根。般若离过名不放逸。能与无上菩提为本。故说为根。又与一切诸行为本。亦名为根。解穷实相目之为深。能增信戒施闻智慧忍进念定一切善法。不为恶败名为难拔。于自身中生定想者明能趣终。自念己身于未来世必为无上菩提法器。心亦如是终无异求。名于自身生决定想。就后八中前五是其摄功德行。后三是其摄智慧行。摄功德中初二是其净佛土行。后三是其起法身行。净土行中不观福田及非福田者明能等施。此即是其舍秽土行。以修等施故离凡夫障碍秽土。修净土者明能持戒。此即是其严净土行。以修十善离十恶故。得佛之时具众生来生其国。法身行中前二是其舍秽身行。后一是其严法身行。舍秽身中灭有余者离残苦也。断业缘者除残业因烦恼缘也。此等通时俱名有余。故涅槃中说余有三。一烦恼余报。二者余业。三者余有烦恼。余报就凡夫说。一切凡夫贪嗔痴慢增上力故堕于地狱。从地狱出于畜生中受种种身。乃至人中受恶果报犯四禁罪。言余业者就学人说。须陀洹人受七有业。斯陀含人于欲界中受二有业。阿那含人受于色有无色有业。言余有者就无学说。罗汉辟支无业无结。而有结业二家果在。更须转灭故。经说言。无业无结而转二果。此三种余菩萨皆舍。问曰。何处菩萨能舍。谓。初地上。地前虽舍而未能尽。舍初二种犹是向前断除业缘。舍后一种犹是向前灭除余有。修净身者修行十善远离十恶。得诸相好名修净身。于十善中一一各以五心修习。谓。下中上上中上上则为五十。始修五十终成五十合为百福。以此百福成于一相。如是具修三十二相。为破世间事八十神修八十好。下修智中初一摄治。后二离障。了知缘者知因缘法空无所有。不取因相不取生相。不取灭相不取一异。无有等相名了因缘。离怨对者有八种魔。是菩萨怨。菩萨离之。言八魔者一烦恼魔贪嗔痴等。二者阴魔。谓五阴身。三者死魔。谓身灭坏。四者天魔。第六天子无常无乐无我不净。此四倒心复为四魔。通前说八。魔罗胡语。此云杀者。此八害善故名杀者。又复四地已还菩萨观诸烦恼悉是己怨。常修远离。五住已上得不住道。随世化益不以一切烦恼为怨。随而受身化众生故。唯用诽谤方等经者以为大怨畏而离之。经说如是。离二边者生死有果是其一边。爱烦恼因复为一边。菩萨皆离。第五德中差别有五。一诸根完具六根不缺。二不生边地常处中国际化随物。三诸天爱念。四为一切人天大众恭敬供养。五得宿命智。初二是报中二是福。后一是智。第六德者谓金刚定。如前金刚三昧章中具广分别。第七德中差别有四。一近善知识。二专心听法。三系念思惟。四如法修行。以此四种对治诸过。故经说言。譬如病人至良医所医为说药。至心善受随教合药服之病愈。病人喻于起行菩萨。至医喻于近善知识。受教喻于专心听法。合药喻思。服喻修行。病愈身。乐喻得涅槃。第八德中具有八门。一断五事。二离五事。三成六事。四修五事。五守一事。六近四事。七信顺一实。八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断五事者所谓五阴。阴义如前五阴章中具广解释分别。菩萨推求知无所有。故能断之。离五事者所谓五见。身边邪见戒见二取是其五也。此义如前十使中释。菩萨离之。成六事者谓六念心。念佛法僧戒施及天是其六也。亦如前释。修五事者一是知定。所谓初禅。彼有觉观故名为知。二者寂定。谓第二禅。彼灭觉观故云寂定。三身心乐定。谓第三禅。彼乐殊胜故云快乐。四无乐定。谓从四禅乃至非想彼绝四受故云无乐。此四事定。五首楞严是其理定。首楞严者此名一切事竟。严者此云坚固。守一事者谓菩提之心。亦如前释。近四事者谓四无量。亦如上解。信一实者谓一大乘随化说三。实唯一大故云一实。心慧脱者灭贪嗔痴心得解脱。于一切法知无碍故。慧得解脱。灭贪嗔痴即是五住性结亡也。所得名为真谛心慧。于一切法知无碍者。即是事中无知尽也。所得名为世谛慧脱。第九德别差别有五。一者信心二者直心三者戒心四者近善友五者多闻。故经说言。修大涅槃初发五事。以初发故判为胜进。信者谓信三宝二谛施有果报及善方便究竟一乘。此等犹是地持论中信八解处。三宝为三。言二谛者地持论中名真实义。施有报者地持名为种种因果。善方便者地持论中名得方便。究竟一乘地持论中名为得义。彼菩提因名得方便。菩提之果名为得义。此中略无诸佛菩萨神通之力。言直心者于自所犯发露悔除。无藏过意故名直心。又以实心覆众生过赞其善事。所谓佛性令其发心亦名直心。戒者菩萨坚持禁戒。正向菩提心无异求。不受外道乌鸡戒等。近善友者诸佛菩萨是其善友常亲近之。言多闻者凡有六种。一为涅槃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书写供养名具多闻。二除十一部唯持方广名具多闻。三除十二部但持涅槃名具多闻。四除涅槃具足全体。其唯受持一四句偈名为多闻。五除一四句偈但持如来常住不变名为多闻。六除是事若知如来常不说法亦名多闻。云何不说经。自释言。诸法无性。虽说诸法常无所说。第十德者所谓菩萨三十七品。是义如后道品章中具广辨释(此二门竟)。

次对五行定其位分。言五行者一是圣行。二是梵行。三是天行。四是病行。五婴儿行。此义如前五行章中已广解释。通而论之五行十德皆遍始终。是诸菩萨常所修故随相别分。五行地前。十德地上。云何得知。五行地前。如涅槃中说。初地上不动之地堪忍无畏极爱之地空平等地为五行果。明是地前。云何得知。十德地上。如经中说。菩萨十德不可思议非是世法。世间所无。明非地前。十德如是。

见性十法义

见性十法如涅槃说。一者少欲。二者知足。三者寂静。四者精进。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解脱。九赞叹解脱。十以大涅槃教化众生。此十名中备含多义。如来自以五番释之。于中义杂难以别名。第一番中少欲知足相对辨释。经中先对不善之法辨明菩萨少欲知足。后对善法明其菩萨多欲不足。就不善中四义辨异。其一义者少有所求名为少欲。若有乏少但念善法。心无愁恼说为知足。第二义者不从他求。亦不自取名为少欲。得少之时心不悔恨说为知足。第三义者未得法中能破三欲名为少欲。得而不著说为知足。言三欲者。一是恶欲。欲为一切大众上首。令一切僧随逐于己。令我所说四众信受一切天人尊敬赞叹供养于我。二是大欲。欲令世人咸皆谓已得须陀洹乃至罗汉。得住初地乃至佛果。得禅解脱一切功德。三是欲欲。愿生刹利婆罗门家。愿生天上乃至梵天。第四义者不求他敬名为少欲。所得之物不为积聚说为知足。上来对恶辨明菩萨少欲知足。今次对善明其多欲不知足义。四句辨之。一少欲不知足。谓须陀洹求小涅槃故。学心未止名不知足。且论须陀洹。斯陀那含类亦同然。二者知足而非少欲。谓辟支佛于自所得生究竟想故名知足。辟支化人但现神通不知说法。求说心多故非少欲。三亦少欲亦是知足。谓阿罗汉更无所求名为少欲。自谓究竟故曰知足。四不少欲亦不知足。所谓菩萨求大菩提无量善法故非少欲。于自所得不生足想名不知足。然此二行有善不善。凡夫所行名为不善。求他知故。圣人行者名之为善。所行不欲令他知故。言寂静者泛论有四。一者身静而心不静。谓有比丘在空闲处。而心积聚贪嗔痴等。二者心静而身不静。谓有比丘亲近四众心无烦恼。三者身心俱不寂静。谓余凡夫。四者身心二俱寂静。谓佛菩萨。身寂静故离杀盗淫。心寂静故离贪嗔痴。又复菩萨三业无过亦名寂静。三业策勤离过。修善名为精进。具六念心故云正念。得胜三昧名为正定。观诸法空说为正慧。断诸烦恼名为解脱。为诸众生称美解脱常恒不变名赞解脱。断烦恼故得大涅槃。不舍大愿力故教化众生(此一门竟)。

同类推荐
  • 三论元旨

    三论元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谈龙录

    谈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八十一难经注义图序论

    黄帝八十一难经注义图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十种曲春芜记

    六十种曲春芜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绝色练丹师太妖孽

    绝色练丹师太妖孽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超强特工却被他人陷害一朝穿越从此练成丹欲万兽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通通被他踩在了脚下只是某神尊,你可不可以把你的猪蹄从我的腰上拿开某神尊表示自己的媳妇要抓牢
  • 种田修仙快乐无边

    种田修仙快乐无边

    一间茅屋,五亩仙田。养一条黄狗,喂两只云雀,忙来田里种种地,闲来庭院修修仙。细雨中,和喜欢的人一起下田捉泥鳅,微风里,和喜欢的人在田埂上玩玩玩泥巴。春天里,一起劳作。夏天里,一起观花秋天里,一起赏月。冬天里,一起玩雪。我本是那前世红尘里的散漫人,今生种田乐逍遥。PS:本书文风优雅轻松,适合各种场景阅读。
  • 花如故

    花如故

    紫菀花开了又败,天边云卷了又舒,海里潮起了又落,来来回回,无日不复。这是一个爱得疯狂,恨得彻底的故事。相信她会教会我们爱恨!
  • 揣着空间好修闲

    揣着空间好修闲

    文星穿了,虽说被亲妈厌弃,还把家里房屋地契田产等一切都卖了,这让老的老小的小咋活?好在还有一处旧房子起身,奶奶撑着个把力气养气了家,等着,咱还有无敌种田孔家,等咱长大些,就把空间里面丰富的物资拿出来,也让奶奶享享福,跟着咱一起宅着养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闪婚,陆少的宠妻

    豪门闪婚,陆少的宠妻

    一场医疗事故,一张亲自鉴定,将她推至风口浪尖。他是名门之后,身上光环无数。她是别人眼中弃之如敝屣的“假凤凰”。在外人眼里,陆予深是风华无双、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在苏澜眼里,陆予深是这样的……“大概是,见到你的第一眼,就想娶你为妻吧。”“第一次给老婆做饭,当然要做的很好。不是有句话说,想拴住一个人的心,得先拴住他的胃嘛!”“主人?”陆予深眼神黯然,但是正色道:“我是你的丈夫,不是你的主人。你到现在,都没有摆清角色吗?”当苏澜真正地摆正陆太太的位置,蓦然想起陆予深初见时的话,忍不住好奇。“你是不是很早就喜欢我了?”“大概在你十八岁的时候吧。”苏澜恶寒,惊恐往后退。
  • 冷花虐炫草

    冷花虐炫草

    转校生是一位不一样的美男子,吸引着学院上上下下数多人。但这神秘人的一来,影响了帮派与帮派的冷战,高中生活,唯美浪漫的拉开帷幕!帅男靓女们,真是欢喜冤家,看看我们的冷校花如何虐炫校草。恨的越深,爱的越深。谁知这样的绝配最后会分裂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唯叛魔

    唯叛魔

    为何世间如此排外?为何天地算计天庭?为何曾经百家争鸣?又为何现今天地哀鸣……曾经的荣耀已经失去,往日的王者将要归来。如果说天庭的成立象征着生机,那地府的建立又是何为?所谓:众世归墟上孤瘟,新闻天帝祭天坟。百家万道三千命,万族千宗竟如冥。五百年间天入道,得轮转魂开幽灵。要问此中是何事?诸君还请观书魂!Ps.第三版简介。前二次对现如今的书中内容有些弯曲了,所以改了。Ps.学无止境,相信自己会不断进步的。作者留。
  • 迷迭香

    迷迭香

    传说,地狱有一种花,唤做迷迭,粉白的花瓣,青色的丝蕊,香气馥郁而浓厚,加之忘情山之水,绝情谷之水稻熬制成粥,具有忘情绝爱之效。
  • 我又把反派养崩啦

    我又把反派养崩啦

    (快穿暖宠1v1)仙门大师姐唐昼被系统以苍绑定,目标养成各位面反派,保证位面稳定。唐昼疑惑歪头:作为魔界卧底,修仙位面最大反派,你让我把反派养正……???但好歹在仙门多年,应该不成问题。于是……唐昼接手前的反派:暴戾阴狠,不择手段。唐昼接手后的反派:无辜乖巧……背后捅刀。唐昼:大概……不成问题?身旁的反派低软笑,伸手:粥粥,陪我,我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