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辨其相。住有二分。一是修分。二是成分。于诸住前方便造修。名为修分。德成证实广大不动。名为成分。故经说言。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成则证实。分非可言。造修在缘。可以言显。故地持云。种性粗相我已略说。诸余实义唯佛世尊能决定知。修分不同略有二种。一者同相。二者别相。于佛所说一切法中解观成就。名为同相。故经于彼十住之中皆云。菩萨随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悟。一一住中所修各异。名为别相。发心住中相别有三。一发心相。缘佛法僧及缘众生起菩提心。二所成相。因前发心得十力分。从处非处乃至漏尽。三所学相。学十种法令菩提心转胜坚固成无上道。如经广说。治地住中相别有二。一利他行。于诸众生发十种心。如经广说。二自利行。学十种法始从多闻乃至安住。亦如经说。修行住中相别有二。一护烦恼行。于一切法十种观察。谓苦无常空无我等。二护小乘行。于众生界法界世界十种分别。生贵住中相别有二。一圣法中出生具足行。如彼经说。圣教中生修十种法。一信佛不坏。二究竟于法。三寂然定意。四分别众生。五分别佛刹。六分别世界。七分别诸业。八分别果报。九分别生死。十分涅槃。十中初一是同敬智。第二一句是自住处毕竟智。第三一句是真如智。后七是其分别所说智。二上求佛法无有厌足学十种法。谓于三世诸佛法中能解能修。堪能具足。即以为九。等观诸佛以为第十。方便具足住中相别有二。一化众生行。广有十种。谓救众生饶益安乐一切生等。如经广说。二知众生行。修学十种知众生法。备如经说。正心住中相别有二。一决定信。虽闻异说于佛法中正信不动。二决定智。学十种智观一切法无相无性不可修等。不退住中相别有二。一不退愿。虽闻异说于佛法中求心不退。广有十种。备如经说。二不退智。具有十种知一切法。亦如经说。童真住中相别有二。一得胜行。于十种法心得安住。谓身行净口行净意行。净随物受生知众生等。二净佛国土。于一切佛刹皆悉能知能动。能持能观。能诣能遍至等。法王子住中相别有二。一化众生行。善解十种化众生法。二求菩提行。于法王处学十种智。权顶住中相别有三。一度众生堪能修行。成十种智能度众生。二得甚深所入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菩萨不能测量。三所知广学十种智知一切法。十住位中旷备法界一切行德。略举斯耳。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定其位。位在何处。有人释言。菩萨十住即是十地。所行与彼十地同故。问曰。若此是十地者。何故经言是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经言种性明非十地。今正论之在于习种。良以习种离退之始故说为住。问曰。若尔何故所行与十地同。释言。地法上下同依。依之生信。说为贤首。依之生解。说为十住。依之起行。说为十行。依之以起如实正观。说为解行。依之证得。说为十地。故地经言。譬如一切书字数说皆初章摄初章为本。十地如是。是一切佛之根本也。行是能得一切佛法。以是所学虽是地法行在习种(此三门竟)。
次明起说因缘之相。六句分别。一明说时。经虽不论准依地经应在第二七日宣说。二明说处。在忉利天妙胜殿上。三明说人。法慧菩萨之所宣说。四明说人所入三昧。法慧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五明加人。十方各千佛世界外。各有千佛世界尘数诸佛。同名法慧。相与加被。六明证人。十方各万佛世界外。有十佛世界尘数菩萨。同名法慧。云集作证。十住之义辨之云尔。
十行义六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体 三修起所为 四起行所依 五定位 六起说因缘)
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恚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喜心行施亦令他喜。名欢喜行。以持净戒饶益自他。名饶益行。修忍离嗔。名无恚恨行。勤修精进广摄善法。名无尽行。常修定意远离愚痴虚妄分别。名离痴乱行。知法实相般若现前。名善现行。以无著心起诸所行。名无著行。成就种种殊胜善根。名尊重行。成就种种化他善法。名善法行。成就第一诚实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名真实行。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行体。行有二分。一者修分。随缘进习。二者成分。证实平等广大不动。故经说言。是菩萨行业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成分即实难以言论。修分在缘。易以言晓。今依修分次第辨释。欢喜行者布施为体。故经说言。行欢喜时为大施主。悉舍所有等施众生。但行施时生喜有二。一生自喜。故经说言。施已无悔。不以烦重而生忧恼。倍复欢喜我得善利。二生他喜。故经说言。修欢喜时一切众生欢喜爱敬。饶益行者以戒为体。故经说言。持戒清净于色声等心无染著。设有诸魔将诸天女及余乐具不起恶念。但持戒时所益有二。一者自益。故经说言。我持净戒离一切缠忧悲苦恼成就菩提。二者益他。故经说言。一切众生未度者度未解者解。如是一切无恚恨者以忍为体。故经说言。常修忍辱。设有无量无数众生一一各以无数舌无数手毁辱菩萨不生嗔恼。无尽行者精进为体。故经说言。勤修精进最胜第一大精进等。离痴乱者以定为体。故彼经言。第一正念未曾散乱。于一切行一切法中皆无痴乱。善现行者智慧为体。于中分别略有二种。一顺空行。成就寂静身口意业。知一切法皆无所有。故经说言。知一切众生无性为性。一切诸法无为为性。一切佛刹无相为相。究竟三世皆悉无性。如是一切。二随有行。故彼经言。亦复不舍菩提之心。不舍教化一切众生。增长悲慈。如是一切。无著行者。大方便慧发起胜行。以之为体。故彼经说。以无著心起诸所行。无著心者是方便智。于有不染。于空不住。故能起行。所起诸行即是发起殊胜行也。尊重行者。以一切种成就善根为体。故经说言。菩萨成就尊重善根不坏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无尽无退无比寂静乃至一切佛法善根。于中分别略有二种。一报行成。先修今熟。二发起胜。旷集众行趣向菩提。善法行者。以一切种化众生行为体。故经说言。为人天等一切众生作清凉池。具一切种陀罗尼门无碍辨才种种音声种种身等。真实行者。以所修习诸佛如来一切种德为体。故经说言。学三世诸佛真实语。入三世诸佛性。与三世诸佛善根等具佛十力四无畏等。如是一切。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所为。所为有四。一为厌有为故修诸行。二为求菩提满足佛德故修诸行。三为益众生欲于现在及未来世救度众生故修诸行。四为求实际为证法如故修诸行。故彼经言。欲知清净******故修行精进。理实诸行皆具此四。但经文中有说不说。隐显故尔。四中前三为求世法。后一求理。所为如是(此三门竟)。
次明所依。所依有二。一依世谛修习诸行。二依真谛。如欢喜中依于施者受者财物修行布施。是依世谛。不见施者受者财物若业若果。如是一切名依真谛。欢喜既然。诸行类尔(此四门竟)。
次定其位。位在何处。有人释言。在初地上。所行即是十地法。故问曰。若此是十地者何故。经言。欲令菩萨种性清净愿种不转行种不断。以偈颂乎。经中说云种性清净。明非十地。今正论之位在性种。以性种中行种建立故名十行。问曰。经中直云欲令种性清净。云何得知。偏在性种。释言。文中虽无此判准说因缘。过前十住劣后回向及与十地。明在性种。问曰。若此是性种者何故所行与十地同。释言。此义前十住中已广分别。十地之法上下同依故。此所学虽是地法不妨成行。在于性种。位分如是(此五门竟)。
次明起说因缘之相。六句辨之。一明说时。文虽不辨准依地经当应亦在第二七日。二明说处。在炎摩天宫宝庄严殿。三明说人。功德林菩萨之所宣说。四明说人所入三昧。说此法时承佛威神入菩萨善伏三昧。五明加人。十方各过万佛世界尘数界外。各有万佛世界尘数诸佛。同名功德林。相与加被。六明证人。十方各过十万佛刹尘数界外。各有十万佛刹尘数菩萨。同名功德林。云集作证。十行如是。
十回向义四门分别(一释名义 二辨相 三定从 四起说因缘)
十回向义出华严经。回已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回向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救护众生离众生相者。就所回以名。菩萨修行六波罗蜜摄取众生。令离一切烦恼业苦安住菩提。名救众生。等救济不简怨亲善恶等别。名离众生相。回此善根有所趣向。名救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者亦就所回以名。如经中说。于佛菩萨及一切法得不坏信。名为不坏。回此善根有所趣向。名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者就所学为名。经言。菩萨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名等一切佛回向。于此门中上愿诸佛具一切佛十种快乐。谓不思议三昧解脱大悲乐。广如经说。次愿菩萨满一切行究竟佛德。下愿众生出离一切烦恼业苦。具菩萨行备佛功德。至一切处回向者。就其所成行益为名。如经中说。菩萨所修一切善根用以回向。以回向力令此善根至一切处。譬如实际无所不至。名至一切处回向。谓至一切佛法僧处无尽供养。至一切行处具足修习。至一切果处具足成满。至一切佛刹处具足庄严。至一切众生处具足摄化。至一切法处具足解知。如是等也。无尽功德藏回向者。就所回向为名。如经中说。回已所修无尽功德有所趣向。名无尽功德藏回向。亦得从于所求所成以立其名。求佛菩萨无尽功德能成无尽功德善根。名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者。从所成彰名。回已所修施等善根有所趣向。为佛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名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故经说言。住此回向为无量佛之所守护。得坚固法坚固善根坚固愿。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者。就所益彰名。菩萨增长一切善根回。以等益一切众生。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如相回向者。就所依彰名。菩萨所成种种善根同证一切。故曰如相。故经中说。种种善根一观不二。回此善根有所趣向。名如相回向。又复菩萨回向之心依于种种真如门起。是故亦名如相回向。亦可。此就譬况为名。随一切法以辨真如。如义无边。如经广说。所谓性如相如法如行如境界安立如量如充满如久住如等。回向善根同彼如相。于一切法差别异求名如相回向。故经说言。如性如善根亦尔。回向求知一切法性。如相如善根亦尔。回向求知一切法相。如是等也。无缚无著解脱回向者。就回向心以立名也。于一切法心无取执。名无缚无著。于法自在称曰解脱。菩萨不轻一切善法。以无缚无著解脱之心回向彼善法。求普贤行能具普贤一切种德。名无缚无著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者。就所求彰名。菩萨修习无尽善根。回之愿求法界差别无量功德。名为法界无量回向。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此十回向大别有三。一回向众生所修善根。回向施众生。愿令出离一切烦恼业苦。具菩萨行满足佛德。二回向菩提所修善根。求一切智。三回向实际所修善法。愿证实际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回向虽众要不出此。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定其位。随义通论回向之心无处不有。今此所辨在于解行。过前种性劣于十地。以此测寻明在解行。以解行中邻于出道故修回向。随顺趣入。位别如是(此三门竟)。
次明起说因缘之相。六句辨之。一明说时。文中不辨。准依地经当应亦在第二七日。二明说处。在兜率天一切宝庄严殿。三明说人。金刚幢菩萨之所宣说。四明说人所入三昧。入菩萨明智三昧。五明加人。十方各过百万佛刹尘数界外。各有百万佛刹尘数诸佛。同名金刚幢。相与加被。六明证人。十方各过百万佛刹尘数界外。各有百万佛刹尘数菩萨。同名金刚幢。云集作证。回向义广难以具论。今随宗要辨之略尔。
十地义四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体 三论位 四起说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