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二十一门(十想义 十一切入义 十圣处义 十种慰喻义 十愿义 十种供养义 十无尽藏义 信等十行义 十明义 十忍义 十无生忍义 十住义 十行义 十回向义 十地义 十功德义 见性十法义 涅槃十因义 菩萨十力义 菩萨十无畏义 三乘共十地义)。
十想义五门分别(释名辨相一 体性二 就处分别三 就人分别四 约受分别五)
初释名辨相。观心于法取相名想。想别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无常想。二苦想。三无我想。四厌食想。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死想。七不净想。八断想。九离想。十灭想。亦名尽想。无常想者。观有为法迁流非恒。故曰无常。无常有三。一分段无常。六道果报三世分异。于中有二。一者有余身死名在。二者无余身死名灭。二念无常。有为念念四相迁变。三者自性不成实无常。有为之法因缘虚集。无有定性。生即无生。灭即无灭。如龙树说。见身尽灭。即是第一分段无常。新新生灭。是念无常。生时无来。灭时无去。是其自性不成实无常。以此三观能灭烦恼。问曰。有人由见无常更增烦恼。惧盛年不久。深起染著。今云何言无常之想能灭烦恼。龙树释言。如是见者名少分见。不名具足。若具见者则破烦恼。云何具足。如佛昔告舍利弗言。当具修习无常之想。无常故空。得空之时无常亦无。生住灭等不可得故。见生住灭不可得时名为究竟自性无常。性既无常。何乐可贪。问曰。若言得空之时无常亦无。何故佛说无常之义为苦谛实。论言。佛为邪见之人谓世间常。故说无常为苦谛实。不为无常是实故说。言苦想者。观有为法无常故苦。苦有三种。所谓苦苦坏苦行苦。是义如前四谛章中具广分别。问曰。若言法皆是苦者。云何得有苦乐及舍三受差别。如涅槃说凡夫苦中妄生乐想。理实是苦。问曰。若法无常故苦。圣道无常体是苦不。龙树释言。无常故苦。为于有漏五受阴说。不为圣道。所以然者。道能破苦与空无我实义相应。故虽无常而非是苦。问曰。圣人五阴无常。五阴坏时圣人苦不。龙树释言。有著心者法坏则苦。圣人无著故虽无常而不生苦。问曰。若言圣无苦者。如经中说舍利弗患风病苦。毕陵伽婆蹉患眼病苦。罗婆那比丘患痔病苦。云何言无。论言。圣人但无心苦。非无身苦。问曰。圣人若无心苦何故灭智而取灭度。释言。无者但无追变败坏之苦。非无苦苦厌行之苦。无我想者。有为之法无常苦故不得自在。故无有我。又一切法皆无定性。故无有我。无我有二。一众生无我。二法无我。此义如前无我章中具广分别。问曰。现见有所为作。云何无我。论言。但是五阴和合因缘起作。实无有我。问曰。无常苦与无我为一为异。体若是一不应说三。体若是异佛不应说无常即苦苦即无我。论言。事一随义分三。五义分之。一随观分三。为无常行。所观察者说为无常。苦行观者说之为苦。无我行观名为无我。二所为分三。修无常想为不入三界。修习苦想为知三界过。修无我想为舍三界。三治见说三。修无常想对治常见。修习苦想对治乐见。修无我想对治我见。四除障说三。修无常想断除爱心。修习苦想断除慢高。修无我想断除诸见。五本末分三。论说。五阴是其无常。无常是苦。苦是无我。以此诸义故分三种。厌食想者。观所食物多从不净因缘而生。如肉从于精血而生。乳酪之属从于血生。余食多为虫鼠垢污。种种污秽至其口中。胸涎流下与唾和合。入腹成粪。无可贪乐。又观所食多功力得。为求是食受种种苦。故应厌离。复应观察食贪罪过。生地狱中吞铁饮铜。生饿鬼中受饥渴苦。生畜生中食诸粪秽。如是一切无量诸苦多由食生。故应生厌。一切世间不可乐者。观诸世间皆无常苦。无可贪乐。此世间中有其二种。一众生世间。二器世间。众生世间有五种事。不可贪乐。一具八苦故不可乐。二具无量烦恼结使故不可乐。三具诸恶业故不可乐。四难具好事故不可乐。或有行善而身苦恼。或身安乐而行不是。或好施而贫。或有富而悭。或柔濡而贪。或少欲而多嗔。如是一切难可具备。五难称可故不可乐。或见卑下而谓谄曲。或见端直而谓慢高。或见亲附而谓贪求。或见疏远而谓憎嫌。如是一切众生世间有是五事不可贪乐。器世间中亦有多种不可贪乐。或热或寒或水或旱或厄或险或增不善或多恐怖。如是一切故不可乐。问曰。前说无常苦等即是叵乐。何须别说一切世间不可乐乎。论言。观行有总有别。前无常苦是其总观。此是别观。又复前说无常苦等为呵法过。此不可乐观众生过。又前有漏此是无漏。又前见道。此是修道。故复说之。言死想者。观察是身。不久摩灭。当为无量狐狼野干之所食啖。不净想者。观察是身五种不净。一种子不净。是身过去业烦恼等以为种子。现以父母精血为种。二住处不净。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安置己身。三自体不净。三十六物集成己体。四自相不净。九孔常流。五终竟不净。是身死已埋则成土。烧则为灰。虫食成粪。竟无一净。断离灭想释有通别。所言通者如成实说。断一切行。名之为断。离一切行。说之为离。灭一切行。目之为灭。此等同体随义分三。龙树亦言。缘涅槃法断诸结使。名之为断。离诸结使。说之为离。灭诸结使。名之为灭。同体义分如苦无常无我法等同体义分。所言别者如成实中。五义辨之。一勤断已生未生之恶。名之为断。断恶业也。令其欲尽更不重生说之为离。离烦恼也。以断因故五阴不生。名之为灭。二断无明漏。名之为断。离欲漏有漏。说之为离。灭此二果。称之为灭。三断无明得慧解脱。名之为断。除离贪爱得心解脱。名之为离。断除离贪爱得心解脱。名之为离。得俱解脱灭尽痴爱。说以为灭。四以圣道断诸烦恼。名之为断。得有余涅槃。说以为离。得无余涅槃。称之为灭。五得尽智。名之为断。得无生智。说以为离。身智俱亡。说以为灭。依大智论三义辨异。一断三毒。名之为断。断三涂因。离爱名离。离人天因。苦尽名灭。灭五趣果。二修四现忍远离烦恼。名之为离。修无漏道断诸烦恼。说之为断。入涅槃时灭尽诸苦。说名为灭。三得有余涅槃断诸烦恼。名之为断。得无余涅槃灭尽诸苦。说之为灭。此二方便说名为离(此一门竟)。
次辨体性。于中有二。一就心法分别。如论中说。此十是其智慧自性。问曰。若此是智慧性何故名想。释有三义。一心心法更相受名。如四念处。体实是慧而名为念。此亦如是。体实是慧而名为想。二从伴为名。慧与想俱故名为想。故论释言。与观无常慧相应之想名无常想。余亦如是。第三义者随时受名。行有三时。初习善法受法不失。名之为念。修行之次转相转心。说之为想。言转相者转昔凡时所取定相。言转心者转先凡时定计之心。行修终成。于诸法中决定无疑。名为智慧。二就有漏无漏分别。论自释言。初三后三通漏无漏。初学有漏终成无漏。中间四种一向有漏(此二门竟)。
次就处论。处别有二。一禅地处。初三后三。若有漏者在十一地。谓欲界地八禅未来中间。若无漏者诸宗不同。毗昙法中唯在九地。根本四禅未来中间及三无色。成实法中在七依处及欲界电光。大乘法中在十一地。与有漏同。大乘欲界及非想地有无漏故。中间四种是有漏故。在十一地。二境界处。厌食不净唯缘欲界。余通三界。三道位处。如龙树说。初三见道。次四修道。后三无学。处别如是(此三门竟)。
次就人论。如龙树说。凡圣通起(此四门竟)。
次约五受分别十想。如龙树说。初三后三若无漏者喜乐及舍三根相应。在初二禅喜根相应。在第三禅乐根相应。在余禅中舍根相应。自余一切四根相应。除一切苦根。十想如是。
十一切入义四门分别(一释名辨相 二体性 三就处分别 四约对余门辨定优劣)
初释名辨相。一切入者。经中亦名一切处也。入者犹是处之别称。定心自在。能令所缘相无不在。名一切处。处别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若依涅槃去火一切。加无所有令以为十。行者初先系意。安静于己身分取少青相。极令明了如明镜中见诸色像。以渐广之。周满世界。同为一青。名青一切处。黄赤白等类亦同然。此青黄等。由四大造故次观之。始于自身观少地相。极令明了。以渐广之。周满世界。悉为一地。名切处。水火风等类亦同然。患色多过。次舍色相缘无边虚空。先缘咽喉鼻口等空。极令明了。以渐广之。见一切界。同为一空。名空一切处。患彼空观外缘之恼。次舍空相缘无边识。始观一识。极令明了。所谓观于缘一空识。以渐广之。缘无边识。皆令明了。名识一切处。问曰。心识云何无边。论言。以其空无边故。缘空之识亦复无边。问曰。何故不观受等。成实释言。取于地等其唯心识。故偏观识。又识是主。故偏观识。问曰。何故偏说空识。为一切处。不说非想及无所有。为一切处。杂心释言。行者先入前三解脱。不能胜进。次入八胜。虽入胜处不能无边。故入青等四一切处。此青黄等何所依止。依四大造。故观地等四一切处。云何于此而得胜进。所谓觉知知无边空。此知依何。谓。依心识。识复何依。便无所依。故上不立。龙树释言。虚空广多。佛说虚空无量无边。故说虚空。为一切处。向前九种一切观中。皆有心识。心识能缘一切诸法。一切法中皆见有识。故说心识。为一切处。无所有中。略去多识。唯缘一识。一识不广。是故不说为一切处。非想地中。心志微细。而复精纯。难得取相。难可令广。故亦不说为一切处。又复空处方便道中。能缘下地无边之色。就之观空。识处方便能缘下地无边色空。就之观识。故此二地名一切处。上不如是。为是不立。涅槃何故除火一切。立无所有。为一切处。如增集论释。彼为事火婆罗门。故作如是说。若当宣说火一切处。增彼耶见。是以去之。无所有处。虽无多识非无少识。为成十数。故通说之。为一切处(此一门竟)。
次辨体性。于中有二。一心法分别。随相别分。前之八种是无贪性。贪欲治故。后二想性。通则十种皆想自性。假想观故。成实亦云。十皆慧性。以观法故。二就有漏无漏分别。此十有漏。意解观故(此二门竟)。
次就处论。处中有三。一禅地处。十中前八依第四禅。空处识处皆当地说。彼前八种依第四禅解脱道起。为防过故。后二是其空处识处方便道摄。方便道中能广缘故。二境界处。依阿毗昙及大智论。前八欲界净色为境。为防欲界贪欲过故。成实前八欲****中色法为境。故彼成实一切入品云。若缘欲界****之色复有何咎。后二皆缘当地之法。问曰。所缘为虚为实。论言。初实后则虚假。意解见故。问曰。所见与彼神通所作何别。释言。神通所作色像能令他见。此但自见。又通所作得实受用。此但意解不得实用。有斯异耳。三人位处。凡夫圣人皆得修起(此二门竟)。
次对余门辨定优劣。于中以初八一切处对八胜处及八解中初三解脱辨定优劣。依如成实一切处下。一向有漏。起在外凡。八胜为中。初学有漏。终成无漏。起在内凡。解脱最上。一向无漏。起在修道。若依毗昙前三解脱总相观。故说为最下。八胜次广。说以为中。一切八入者最为广观。说为上。大智论中亦同此说。故彼文言。下品之行名为背舍。中行名为胜处。上品之行名一切处。是义云何。始修背舍。五欲事中不须喜乐。未尽漏故。中间生结。爱著净色。复勤精进断此著心。知此净色从心想生。譬如幻师见于幻事不生著心。是时背舍转名胜处。然此虽胜未能宽广。是时行者。还取净相。以渐广之。周遍虚空。悉见青黄赤白等相。及见地水火风等相。是时胜处。转名一切处。十一切处。辨之略尔。
十圣处义
十圣处义如成实说。生圣之处名为圣处。又圣依处亦名圣处。圣处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断五法。二成六法。三守一法。四依四法。五舍伪谛。六舍诸求。七不浊思惟。八离身行。九善得心解脱。十善得慧解脱。断五法者。断五上分结。得阿罗汉。五上结义如前广释。成六法者。成六妙行。广如前解。守一法者。系念观身无常苦等。依四法者。依四圣种。尽形乞食。乃至有病服陈弃药。舍伪谛者。能达实相。断一切见。证得初果。舍诸求者。如彼论说。求有三种。一者欲求。求欲界法。二者有求。求上二界。三梵行求。求于学道。舍此三求。得无学果。名舍诸求。不浊思惟者。灭欲界中修道烦恼。得前三果。离身行者。除欲界结。获得四禅。心解脱者。谓得尽智。慧解脱者。得无生智。十中前二从阿那含。得阿罗汉。次四圣处。从外凡夫次第增进得阿罗汉。后四圣处。从须陀果终得罗汉。十圣处义略之云尔。
十种慰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