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就是在云中降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用飞机在云中或云体周围播撒催化剂,以便产生一些降雨的条件,促使降雨发生。
目前,人工降雨分冷云降雨和暖云降雨。
冷云降雨是靠冰晶效应的原因,它主要取决于冰晶的有无和多少。催化冷云降雨,目的是补充冰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在云中引入致冷剂,如干冰,使云中的水分剧烈冷却而产生冰晶;②在云中引入人工冰晶,如碘化银。等当云中的冰晶足够多时,云中的水滴很容易与冰晶相碰,并附着在冰晶表面,使其越来越大,这就是冰晶效应。当冰晶增大到一定大小以后,就会下降。在下降过程中,由于冰晶之间的不断相碰合并,同时空气中的水分也会不断地在冰晶表面凝结,所以冰晶将不断增大,直至上升气流承托不住时,冰晶便将降落。在离地面一定高度上,冰晶因受热而溶解成水,从而形成降雨。
暖云降雨主要取决于云中大水滴的多少。催化暖云降雨,目的是要创造形成许多大水滴的条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引入吸湿性物质,如盐、尿素等,这些物质能不断吸收云中的水分而形成水滴;②直接引入大水滴,让这些大水滴与云中的小水滴,相互碰撞合并,从而形成许许多多的大水滴以达到降雨目的。
我国常用的催化剂有干冰、食盐、尿素、碘化银、介乙醛和四聚乙醛等。其中介乙醛价格便宜、原料来源容易,催化效果明显,是比较良好的催化剂。
各地区每次进行人工降雨应播撒哪种催化剂及播撒量多少,可因天气情况及地区的特点而异。
人工降雨时,用运输机、轰炸机、歼击机等来播撒催化剂都是可行的。我国的人工降雨工作是1958年开始的,实践证明效果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