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5年,计算机制造者的先驱弗尼伐·博什就产生过一个奇妙的想法。他提出要有一个设备——“全新的个人图书馆形式”,把一部《不列颠百科全书》缩成一部像火柴盒大小的书,把一个有百万册书籍的图书馆压缩到写字桌上,而且所有的资料能够很快被查找到。但限于当时的电子技术水平,他的妙想没有变为现实。
40年后,这种“全新的个人图书馆形式”出现了,它是以博什想象不到的形式出现的。人们是以密纹唱片(又称“光盘”)的形式来完成博什的妙想的。
密纹唱片一直是音乐的高保真的记录者,现在它为知识宝藏做了同样的工作。
一张新一代的唱片能容纳25万页书的内容和几千张彩色图片。人们叫它为“可读储存密纹唱片”。这种唱片必须放进连着计算机的可读储存密纹唱片阅读机上,才能使用。
美国格罗尔电子出版公司出版的这样一张唱片中,20卷本的《美国学术百科全书》,共900万字的内容只占了直径约11.94厘米唱片的1/5左右。并且读者只要在键盘上输入所要科目的名字,阅读机就能迅速地在所有20卷中找出关于这一科目的每一条内容。
大量信息需要贮存,同时又必须迅速地找出所需的信息,利用可读储存密纹唱片是当今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理想工具。例如,美国落基山毒药中心将从前保存的37万种毒药及其解毒药的资料,拍制成缩微胶卷。当一个受毒昏迷着的孩子躺在急诊室时,医护人员要通过缩微胶片查找有关内容,所花的时间对于病危的孩子来说是十分可怕的。现在该中心用可读储存密纹唱片的形式来贮存毒药目录。使用时,只要一个医务人员把某种毒药的名称输进计算机,相应的治疗办法就会迅速出现在荧光屏上,再输入中毒的小孩的体重,该系统就能很快计算出正确的解毒药剂量来。
现在,美国的几家图书馆,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卡片目录转向使用可读储存密纹唱片系统了。此系统的应用比起缩微胶卷和卡片目录,确实是一种更高级的检索技术。
所以我们可以说,一张唱片就是一部大百科全书,一盒唱片就是一座藏书百万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