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是现代医学的一大难题,曾经有人将它看成是“医学的失败”。
癌就是平常所说的恶性肿瘤,人体除了毛发和指甲外,其他任何组织和器官都可能发生癌。目前世界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于癌症,令人不寒而栗,甚至谈癌色变,闻癌生畏。
最初的记载
人类究竟什么时候发现癌的,已很难追溯了。人们只能从古人留下的文字记载中,探索与癌斗争的历史。
中国古代医学中关于肿瘤的发现和记述不仅最早,而且内容丰富。在殷虚甲骨文中就有“瘤”字出现。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中记载有关治疗瘤的专科医生,称为“疡医”。受这一影响,日本和朝鲜至今仍将肿瘤学科为“肿疡学”。此后,从《黄帝内经》到各家论著,许多都有关于肿瘤的记述,内容涉及极为广泛。从对肿瘤的命名到肿瘤的病因,从临床表现到治疗措施,都有明确记载。
良性肿瘤,中国古代医学多称“瘤”,如血瘤、骨瘤、脂瘤等。恶性肿瘤命名较复杂。古语中的“岩”与“癌”通用,特别是乳房中长出的高低不平、坚硬如石的肿块就被形象地称作“乳岩”,即现在的乳癌。其他还有“肾岩”、“舌菌”、“茧唇”等。
为什么会出现癌肿?古老的中医学认为,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调,邪气便有机可乘,就可能发生癌肿。至于临床表现的记述,更为形象具体。如“咽喉生肉、层层如叠,渐渐肿起,不疼,多日乃有窍,出臭气,逆废饮食”。显然,这是咽喉部位的恶性肿瘤。
宋代的医学论著中,已开始使用“癌”字,并对癌作了记述。明代医书《医学正传》中已对乳癌作了更具体的描述:“乳癌有核,肿结如鳖,棋子大,不痛不痒,五七日方成疮……如成疮之后,则如岩穴之凹,或如入口有唇……” 此种表现和现在乳癌基本相同。
此外,关于肿瘤的预后、治疗措施记述也很多。如“喉旁结肿发紫如浮萍,症属喉菌,极难调治”;“初帝且有瘤疾,使医割之”;除手术治疗外,还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等等。
古埃及医学家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就记载了有关肿瘤的症状,但大多只限于体表的肿物和不能治愈的溃疡,而其中有些无疑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癌肿。
希波克拉底的贡献
真正发现癌肿,并有科学记述的,当推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出生于大约公元前460年爱奥尼亚地区柯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柯斯是一个有着悠久医学传统的小岛,医生在那里受到特别尊重。希波克拉底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据说他到处求学,是智者高尔吉亚的学生。成年之后,他便在希腊各地为人治病,曾提出著名的“体液学说”。由于他在医学方面的杰出贡献,雅典特别授予这位外邦人以雅典荣誉公民称号。
希波克拉底的最大贡献是将医学从原始巫术中拯救出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病、治病。他不仅以医术高超著称,而且以医德高尚为人称道。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希波克拉底及其领导下的内科医生们,最先开始认识了发生在乳腺、胃和子宫等处的肿瘤现象。
希波克拉底根据多年的研究,首先将这类难以治疗的疾患定名为癌(Cancer)。Cancer是从希腊词Crab(蟹)引申而来的。希波克拉底选用这一词,可能是因为有些乳腺癌类似蟹爪那样四处突起,扩张到邻近组织;或者由于患者所遭受的疼痛,好似蟹螯刺伤那样难忍。为了消除肿瘤,他曾尝试过用烧红的铁去烙,犹如今天用电光凝固肿瘤和激光炭化肿瘤的方法一样去治疗癌症。
时间过了500年之后,希腊医学集大成者盖伦,他在希波克拉底业绩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希腊医学自希波克拉底以来的成就,创立了自成体系的医学理论。他把癌的问题提到新的理论高度,同时提出一种分类方法。他的分类方法,与现在我们分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基本一致。
探寻癌症根源
现在人们似乎感到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因之死亡者的比例似乎也在增加,这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慌。随着近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家发现肿瘤在生物界普遍存在而且种类繁多。如植物中常见的冠瘿病肿瘤、创伤性肿瘤,烟草类中的遗传肿瘤等。在动物中,从鱼、蛙到小鼠常见的有表皮样癌、腺癌、神经母细胞癌等。当然,人体之癌那就更多了。
那么癌究竟是怎么引起的?1775年,英国的内科医生波特首先提出癌与环境的关系。他发现凡是从小当童工清扫过烟囱的工人,成年后容易得皮肤癌,特别是得阴囊癌的人很多。他分析煤烟中可能有致癌物质。
1855年,德国病理学家维尔和指出:“所有疾病,包括癌症,归根结底都是细胞的疾患。”因为他发现,癌多发生在溃疡和裂伤周边;并认为慢性刺激是癌产生的诱因之一。
1895年,德国科学家发现从事苯胺染料作业的工人膀胱癌发病率很高。研究证明,苯胺染料危害并不很大,而是中间产物萘胺等有很强的致癌性。据此,有人认为在两千年以前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后来衰败灭亡的原因,可能与铅有关。因为古罗马人习惯用铅制炊具或酒器,食物和酒接触中,可能产生了致癌的中间产物。
生物实验证明,人类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化学物质、有毒的化工废料以及杀虫剂等,都可引起细胞发生病变,从而诱发癌症。
近代科学研究中发现,除了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癌症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印度西南海岸的人有一种嚼槟榔子烟的习惯,结果当地人口腔癌发病率就很高。
日本和冰岛都是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原来,日本人最爱吃盐腌的食物;冰岛的居民却喜欢吃熏制食品。盐本身虽无致癌性,但若与亚硝胺类致癌物相遇,则可增强亚硝胺类的致癌性。
吸烟是许多人茶余饭后的一种嗜好。大量资料表明,吸烟与很多种癌都有密切的关系。科学家对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100万以上的人群进行了7次大规模对比观察,就肺癌发病率来说,吸烟者为不吸烟者10.8倍。从肺癌的年死亡率来看,不吸烟者每10万人仅12.8人,每日吸烟10支以下者上升到95.2/10万人,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高达235.4/10万人,比不吸烟者高18.4倍。
此外,吸烟也是引起喉癌,甚至胃癌的重要因素。
科学家在探讨细胞出现癌变的诱因中发现,细胞中的癌基因则是来自人体内部致癌元凶。医学研究证实,癌基因不仅存在于癌细胞中,正常细胞内也有。人一出生,体内细胞中就含有与膀胱癌、结肠癌和肺癌有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对人体早期的成长,曾发挥过有益的作用。它们平常沉默“按兵不动”,一旦细胞分裂调控失常,它们就会像“脱缰之马”无节制地分裂,从而转变为癌细胞。
向癌宣战
癌症患者的死亡率虽然高达50%,但科学家认为,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1/3可以预防,1/3可以治愈,有1/3在发现时虽已属于晚期,但也能通过积极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命。
世界众多科学家在发现癌、探索癌的起因和实质的过程中,也努力寻求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方法。
手术治疗是最为古老,然而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这在古医书中早已有了记载。当肿瘤在局部生成尚未扩散之时,将其彻底切除,斩草除根。对许多癌症,如乳腺癌、子宫癌、胃癌等等,在其初期施行摘除,效果是比较好的。
放射性治疗也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自1895年法国科学家发现X射线以后,人们发现这一射线不仅有透射功能,而且对于细胞生长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1899年有人开始用X线治疗皮肤癌取得了一定效果。1901年到1903年又先后有人用镭88治疗深层恶性肿瘤,使得瘤体大大缩小,生长滞缓。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高技术的电离辐射,这才真正显示出放射方法的威力。
1923年奥托王尔布格医生利用外援性天门冬酰胺静脉注射,治疗白血病、淋巴肉瘤,缓解了病情,开创了化疗的先河。1940年女性激素被用于治疗前列腺癌;1942年氮芥用于治疗淋巴肉瘤,随后更为有效的药物被用于化疗。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医生劳莱尔和米斯特采用细胞杂交的方法,在实验室将一个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另一个小鼠正常脾细胞杂交。杂交后的细胞能分泌非常纯的特异抗体,被称为单克隆(clone)。单克隆能凭借肿瘤抗原识别癌细胞,因而对癌的早期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随后诞生的单克隆抗体“导弹”疗法,对肝癌等一些较难治的癌症起到很好的效果。
令人高兴的是,最近科学家们发现,用一类名为细胞分化因子的药物,能有效地诱导某些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1987年,美国纽约市斯罗安——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试验用一种细胞分化因子治疗癌症患者时表明,这种药的确能促使癌细胞“改邪归正”,成为对机体无害的健康细胞,而且其副作用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也微乎其微。试验还证明,癌细胞一旦“改邪归正”,也不会“死灰复燃”,因为癌细胞的转化是永久性的。
此外,治癌方法中还有免疫疗法、冷冻疗法、干扰素、中草药等等治疗方法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特别是抗癌新军——抑素的发现,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