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22600000081

第81章 股肢宰辅(4)

也许是因为刘伯温的上书借用了上天的名义,皇帝不便发作,使者复命时也没有添油加醋。刘伯温平安地度过了这次侦查。加之,此时执掌中书省大权的汪广洋,比杨宪、李善长、胡惟庸等宽厚得多,并没有在皇帝面前说刘基的坏话,非要置一个远离朝廷的老人于死地。

刘伯温总算在家乡过了两年清静安闲的日子。

然而,没有害人之心的汪广洋,连防人之心也没有。直到不祥的阴影,笼罩到了头顶上,他才感到处境的险恶。

汪广洋的同僚胡惟庸,虽然官阶比他低,是他的属下,但此人狡黠嫉忌,野心勃勃,拉扯攀附,无人能及。再加上他的背后又有强大的淮西集团支持,因此胡惟庸从来就没有把汪广洋这个顶头上司放在眼里。而朱元璋对中书省始终不肯放手,对丞相戒心很重,更使他畏首畏尾,不敢雷厉风行地做事。汪广洋估计,皇上所喜欢的,是中书省无所作为。这样,恰恰合了自己懒散偷闲的脾气。于是,他便学着汉朝继萧何为丞相的曹参的样子,喝酒,写字,吟诗,下棋,打发清闲的日子。中书省内的事情,听凭胡惟庸去定夺。对皇帝,他既不进什么谏言,也不推荐什么人才,一副胸无大志、好好老先生的架势。

起初,朱元璋并不在意。久而久之,觉得此人素餐尸位,无所作为,便心生厌恶。洪武六年正月,把他贬为广东参政。七月,提拔胡惟庸作了中书右丞相。但很快便觉得降了老实人的官于心不忍,又将汪广洋调回,升为左御史大夫。

胡惟庸却是官运亨通。洪武十年,终于爬上了文臣的顶峰——左丞相。汪广洋同时被任命为右丞相,与胡惟庸上下倒了个个儿,成了他的副手。朱元璋的目的是想让汪广洋牵制胡惟庸,但汪广洋自知不是胡惟庸的对手,抱定缄口恭顺、明哲保身的宗旨。中书省的大权,便完全落到了胡惟庸的手里。

胡惟庸,安徽定远人,在和州投奔朱元璋,是渡江前的淮西旧人。占领集庆后,由元帅府宣使调任宁国县主簿,不久升为知县,迁吉安府通判,擢升湖广按察司佥事。善于钻营的胡惟庸,利用同乡关系攀结上了李善长。背后有了左丞相这棵大树,便步步高升,一帆风顺。旲元年被推荐为太常寺少卿,很快便去了“少”字,成为太常寺卿。洪武三年,入中书省任参知政事,成为李善长的左膀右臂。洪武四年正月,李善长罢相,左相空缺,汪广洋提升为右丞相,胡惟庸接替汪广洋左丞职务,成为中书省二号人物。当汪广洋外放广东参政时,胡惟庸递补右丞相,旋即升为左丞相,坐上了中书省的头把金交椅。

胡惟麻才华横溢,泼辣干练。很多复杂的事,在别人是调棼理乱,颇费周章,到了他的手里,则条分缕析,游刃有余。他不怕挑重担,事情越多,干得越有条理。他超人的才干,出色的效率,省却了朱元璋许多烦恼和精力。凡是朱元璋想到的事情,只要一声吩咐,唾手立办,因而得到朱元璋的倚重与宠信。

不幸,聪明反被聪明误。胡惟庸是那种有相才无相器的人。许多大事反而坏在他自己的手上。他热衷权势,奉行的信条是:“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他曲意奉上,千方百计揣摩皇帝的喜恶,费尽心机邀恩固宠。自洪武六年到洪武十年,整整五年间,他独任首相,一手把持中书省。大小政务,生杀黜陟大权,几乎都握在他的手中。许多重大事情,他甚至敢于不奏明皇帝而自行处理。内外臣民所上的密封奏章,他也敢于拆封阅看,有不利于自己的内容,便扣留下来不使上达。一时间,权压群僚,炙手可热。那些想求官、升官的,落职后想复职的文臣武夫,都奔走在他的门下。金帛、名马、古玩,时好……不计其数的财宝,竟相“孝敬”到他的府上。胡惟庸的心胸还特别狭窄,些微恩怨始终牢记不忘。他不能容忍冒犯自己的政敌,更不能忍受有人挡在自己的前面。不论是敌人,还是威望功勋在他上面的武将,他都要加以排挤,甚而想方设法搬倒踢开。

这样,刘伯温和徐达,便成了胡惟庸的眼中钉,肉中刺。

武七年,刘伯温在家乡听说胡惟庸被任命为左丞相,感到十分忧虑。他对两个儿子和家人沉重地说道:

“该厮擅权,国家百姓难逃一场灾难。倘使不被我言中,乃是苍生之福也!”

这本是一句私房话,不知怎么让胡惟庸知道了。五年前,刘伯温曾经当面向皇帝说他是一头要把车弄翻的“辕牛”,此时又说他当政后,“国家百姓难逃一场灾难”。岂能容得!旧仇加新恨,在胡惟庸的心中翻腾。他咬得牙齿咯咯响,决心寻找把柄进行报复。

功夫不负有心人,把柄终于被他抓到了。

刘伯温的家乡青田县迤南一百七十里处,有一个叫淡洋的地方。山崇岭峻,地势险要,与瑞安县毗邻,是私盐贩子、逃军和躲避陚役之人等的藏身匿迹之所。当初,方国珍就以此处为根基,举旗起事,成了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早在洪武三年,刘伯温的长子刘琏去京城时,就奏请皇帝在淡洋设立巡检司,盘查来往行人,维护地方治安。朱元璋深为赞同,当即批准,马上设立。

不料,洪武六年,这里发生了周党山领导的山民暴动。地方官害怕获罪,隐瞒不报。刘伯温不敢隐瞒,立即派长子刘琏去京城禀报。刘琏和弟弟刘璟与宋濂的儿子宋燧等人,跟太子朱标弟兄自幼一起长大,很得朱元璋的苒爱,甚至有一种家人父子般的亲昵。因此,他可以随时面见皇帝。刘琏越过胡惟庸,径直向朱元璋作了汇报。这就更加惹恼了胡惟庸,决计借这个题目做文章。

他派人去青田,唆使地方官上了一个奏章,说刘基看准了淡洋这个地方有王气,一心想得到它作为墓地。百姓不愿意给,他就请求设立巡检司,以便顺理成章地达到驱逐百姓的目的。

胡惟庸毕竟聪明过人。他选择“王气”这个题目做文章,可谓是抓住了要害,一下子刺到了朱元璋的痛处。

“怎么?那刘基想死后埋到一个有王气的地方?他的野心不小哇!”朱元璋拍案而起。

他不由想起,以往对刘基的屡屡嘉奖:

“居则每匡治道,动则仰观乾象。察列宿之经纬,验日月之休光,发踪指示,三军无往不克。”这是赞赏刘基勋劳的一个诏书中的话。

“仰观乾象,慎候风云,使三军避凶趋吉,数有利贞。”这是册封刘基为弘文馆学士诰语中的话。

“睹列曜垂象,每言有准,多效劳力。”这是封刘基为诚意伯诰旨中的话。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怵然一惊:刘基既然能以神妙的术数辅佐我朱元璋得天下,他就能为自己的子孙留一条成大事的路!那样一来,我们朱家的天下,岂不是就要改为姓刘?

“不管所奏是真是假,断断不能不防。留下这个老家伙,后患无穷!”于是,朱元璋急忙下诏降罪,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

朱元璋这是投石问路,试探刘伯温如何应对,然后决定下一步的对策。

飞来之灾,突降头上。刘伯温被膜惊得几乎晕倒。送走捧诏使者,他瘫坐在椅子上,流泪不止。

老父无端蒙冤,两个儿子悲怆莫名。刘琏愤愤说道:“那胡惟庸忌妒父亲的智葸功勋,百般加害,也就罢了。皇帝怎么也这般昏庸,连忠奸都不分了?”

“真真气死人!”刘璟咆哮起来,“他娘的!奸贼当朝,国无宁日。我恨不得现在就进京去,一剑刺死胡惟庸那奸贼,然后找皇帝辩理!”

“这口气,确实难咽呀。”刘琏双眼含泪,声音哽咽,不过,莽撞行事,更不是办法。”

“他娘的,我豁出去了。明日我就进京去会会那厮!”刘璟挥起了拳头。

“住口!”刘伯温无力地挥手制止。然后痛楚地说道:“嘿嘿,削去俸

禄算什么?那不过是身外之物。有祖传的几十亩薄田,能饿死人?你们对剥勋削爵都不能忍耐,一旦更大的灾祸降临,怎么承受?”

刘璟粗鲁地反问:“莫非父亲还犯下死罪不成?”

“璟儿,你别嚷。坐下来,听为父慢慢跟你们说。”刘伯温坐正了身子有气无力地说道,“皇帝要谁死,谁就有罪。这封降罪的诏书,不过是动手的先声。孩子,只怕杀头灭门之祸,就在眼前呀!”

刘璟又嚷起来:“哼!杀人总得有证据。咱们也长着一张口,可以给自己辩诬,绝不能任其宰割!”

“璟儿,你还年轻,你认为那些被杀死的人,个个罪有应得?他们难道都没有一张口?可是,哪个敢喊一声冤?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何况,还有个胡惟庸在那儿盯着。他对为父的诬枉,死无对证,没有办法说澝楚。唉!即使说得清楚,也不能去证明。”

“那是为什么?”刘琏问道。

“那不是在证明:自己是,而皇帝非吗?皇帝岂能允许人证明他有过错,那样不是更糟?而胡惟庵之流,正是希望咱在皇帝面前进行辩解,以便惹恼皇帝,招来更大的灾祸呀!”

一家人沉默了许久。刘璟又问道:“那该怎么办呀?”

“为父考虑再三,只有进京向皇帝请罪了。”

“怎么?还没有屈打,咱们就成招?”刘琏也不理解。

“是的,除了无罪认罪,自己骂自己,再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呀。”老人的双眼中,滚出了浑浊的泪水。

刘琏哽咽着说道:“父亲,你的身体这个样子……怎么能吃得住长途奔波?”

“孩子,没法子,吃不住也得吃。”

“孩儿跟你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刘琏唏嘘不止。

“我也去。”刘璟流巷泪叫嚷。

“璟儿,你不能去,你去会把事情搞得更坏。”“我事事听从父亲的教导,还不行?”

“不。你一定要留在家里。闭门读书,对谁也不准说什么,更不准到处乱走,静待京城的消息。你听明白了没有呀?”

刘璟极不情愿地答道:“孩儿听明白啦二天,刘伯温带上长子刘琏,昼夜兼程赶往京师。

五天后的正午,赶到了应天。朱元璋当即召见了他。一见风尘仆仆,脸色枯黄的老臣,朱元璋故作惊讶地问道:

“哎呦呦,老先生!看你的脸色,身体欠佳呀。你不在家乡养病,来到京城为了何事?”

刘伯温跪到地上答道:“微臣专程进京,向皇上谢罪来了。”

“你犯下什么罪过呀?”

所谓淡洋选阴宅的事,本属子虚乌有。刘伯温无法往自己身上拉。只能含糊地答道:

“罪臣胆大冒渎,惹得皇上生气,实在是罪该万死!”

“唔,知道自己有罪就好。朕一向宽大为怀,不再降罪。回府歇息去吧。”

刘伯温的自遣自责,反倒使朱元璋无从下手了。他原来设想,刘伯温智恝超人,一定会慷慨陈辞,为自己伸冤辩诬。那就治他个洁己污人,己是国非的罪过。现在反倒无所借口,只得暂时把事悄搁下。

转念一想,刘基毕竟救过自己的命。而且,接连处置了宋濂和李善长,已经落下了滥杀功臣的恶名。还是慎重一些,缓一步再说吧。

“皇帝圣明,罪臣当诛!”做臣子的口头禅,永远是这句话。聪明的刘伯温深谙个中三昧。于是,不惜自污自毁,以退为守。果然,消弭了朱元璋的愤怒,并唤起他爱虚荣、想作明君的念头,暂时把耍威风、滥杀人,搁到一边。

朱元璋再次答应刘伯温回家养老。并假惺惺地给刘伯温一份《赐归老青田诏书》,为自己解脱。诏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朕闻古人有云: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当初。加尔以显跨,以垂名万年,随枚归老朵梓,以尽天年。何期祸生有隙,是使不安。念劳绩葙著,国有议勋之条,故不夺其名而夺其禄,此国之大体也。然若愚蠢之徒,必不克己,将谓己是而国非。卿善为忠者,所以不辩而趋朝。一则释他人之佘论,况亲君之心甚切。此可谓不洁其名者欤?恶言不出者欤!

看吧:无端加罪,是“祸生有隙”,削了你的俸禄,是为了“国之大体”!趋朝而不辩解,不为自己正名,没有一句恶言,刘伯温方才逃过一场劫难。

刘伯温很清楚,过一个险关,也只是暂保头颅而已。皇帝的猜忌没有解除,胡惟庸势炎熏灼,迫害随时可至。可是,留京无益,回乡又不敢,只有掩门独坐,形影相吊。心中烦闷,他写下一首古体诗,表达眼前的寂寞和无奈:

饱食无一事,一日复一夕。倚门望圆穹,白云在空碧。来鴻与去燕,岁晚各有适。英英黄金花,桀粲好颜色,采撷贵及时,疵露以盈忧国忧民的老人,突然像囚犯似的,独守在房间里,只能望着长天白云,燕去鸿来,日升月隐,花开花落,而空自叹息。这时,他痛切地体会到了官场风云的险恶,真正理解了张良功成身退的远见卓识。往事如幻如梦,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后半生又当如何度过?”生性刚毅而倔强的老人,向自己发出了质问。可是反复想想,刘伯温又充满了自信。自己堂堂正正一生,无愧无悔。没有愧对祖宗,愧对圣贤,更没有愧对皇帝和天下百姓。他毫不怀疑,浮蜂浪蝶的一时喧闹,终不如松柏之坚贞。他所扶保的皇帝,虽有轻信枉杀的毛病,但不愧是一代明君。现在,不过是受到奸佞的一时蒙蔽,总有一天会醒悟的。

书生总归是书生,刘伯温仍然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哪里知道,他忠心扶保的朱皇帝,并没有因为他的忠悃而彻底罢手。

六十四岁的老人,经过此次沉重的打击,更是百病缠身。须发如霜,齿摇耳聋,左手痹挛,头晕眼花,一派龙钟老态,连下床走动都困难了。

就是这样,胡惟庸仍然不肯放过他。他的多愁多病身,反而成了胡惟庸表示亲近的借口。今天探望,明天送吃的,嘘寒问暖,倍极关注。精明的朱元璋分明看透了胡惟庸的心迹,命他带上御医前往诊视。皇帝派御医诊病,不仅是极高的礼遇,也是祛病健身的可靠保证。可是,吃了御医开的方子不几天,刘伯温的上腹便生出一个硬块。而且一天比一天涨大。他心下疑惑,让儿子刘琏扶着,面见朱元璋,如实相告:

“陛下,臣腹内结起一个硬块,且一天比一天肿大——恐怕好不了。”“是吗?朕再换个御医,给你好好看看。”朱元璋一副关注的神色。

“臣恳乞陛下,恩允臣将这把老骨头,带回家乡调养。”

将老骨头带回家乡,不就离人那块有王气的墓地更近了吗?刘伯温的随口回答,再次触动了朱元璋的心病。他连连摇头,答道:“乡下哪有好郎中?还是在京城治疗吧!”

刘伯温的恳求被顶了回去。

从这天之后,皇帝虽然不断派御医前去探视,但刘伯温的病,却一天重似一天,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三个月后,已是气息奄奄,连话也说不利落了。朱元璋心下一块石头落了地。重病的人经不住路途颠簸,他立刻颁下一道诏书,命刘基“回乡安养”。

洪武八年三月底,刘伯温虽然活着回到了老家,但已经是神智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四月十六日傍晚,刘伯温忽然回光返照,淸醒过来,他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清晰地嘱咐道:

“我死之后,不要成殓安葬。将尸骨用火焚化,骨灰撒到青田的山野司。”

“父亲,不能那样呀。自古以来,哪有这样的规矩?”两个儿子一齐痛哭恳求。

“不准啰唣,你们如果有孝心,就一定要遵办!不然……”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

为了彻底解除朱元璋青田有“王气”的疑忌,以保全他的家庭和宗族,刘伯温做出了痛苦的选择。他知道两个儿子最终是会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喘息了一会儿,他又嘱咐道:

“刘琏,为父珍藏的《观象》、《玩占》等书,等我死后,赶紧送给皇上,万勿转送给别人。”

“儿遵命。啊——”刘琏明白了一切,只能用失声痛哭,回答父亲的嘱咐。

刘伯温又将一封遗表交给次子刘璟,断断续续地说道:“璟儿,切切记住: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于修德省刑,祁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我欲修表上呈,但胡惟庸在,有害无益也。待胡惟庸失宠后,皇上必然思我。如有所问,以此表密奏之。”

说道这里,刘伯温忽然不再出声。眼珠上翻,两眼瞪得大大的,一代天才,撒手而去……

同类推荐
  • 铁胆将军巴顿

    铁胆将军巴顿

    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伟大人物的成长也具有其平凡性。正如日本著名歌人吉田兼好所说:“天下所有伟大人物,起初都是很幼稚且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名家并进而获得人们的崇敬。”所以,名人成长也具有其非凡之处,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 铁骨铮铮

    铁骨铮铮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它由盛转衰、内忧外患的三百年左右时间里,涌现了一大批杰出将领。时势造英雄,信哉斯言!在《铁骨铮铮:千古流传的大清武将故事》中,我们介绍了以下人物: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水师名将施琅;岳飞后人、镇戍边疆、功勋卓著的岳钟琪;忠勇无畏、抗击英法联军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彭玉麟……中国传统上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社会,除了西汉、盛唐等少数几个时期,中国一向是武备松弛的。中国的杰出武将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 兵家鼻祖壮国魂:孙武

    兵家鼻祖壮国魂:孙武

    本书记述了孙武的一生。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传说中的孙武、将门虎子、少年立志、潜心著作、军事生涯、进攻楚国、隐居山林等。
热门推荐
  • 我修的仙跟别人不太一样

    我修的仙跟别人不太一样

    什么?要加入我们宗门?还是第一天才?可以,不过你先交钱。什么?你要跳槽我们宗门当大长老?可以,先交钱。什么?第一美女想要嫁给我?可以,你有预约吗。什么有人来闯宗门?二狗子咬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预世仙魔录

    预世仙魔录

    当所有人口中的罪民后裔,撑起这倒下的一片天,人们只能看到他的光辉,却不知他也曾孤独无依。
  • 忘川之冥王殿下你走开

    忘川之冥王殿下你走开

    这是一个发生在冥界忘川,终结于黄泉路上彼岸花的故事。后来她想,若是自己没有遇到他,那么也不会成为他唯一的软肋,让他堂堂冥界守护神沦为冥界叛徒,为天地所不容。兜兜转转,两人终究是彼此不可逃脱的‘宿命’轮回。……此文前期还算欢快,中后期较虐,喜欢甜虐交加的读者,适合食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斑马线的秘密

    斑马线的秘密

    这个斑马线,并不是一般的斑马线。在这条斑马线的正下方,有一个水晶宫,里面住着一位马婆婆,马婆婆的具体年龄,是无从知道的,因为,她也并非人类,而是一个孤魂,她已经在这个水晶宫里呆了很多年了。
  • 仙道魔奴

    仙道魔奴

    背负着沉重业力的十三在这个世界出生了,他身怀两大神魔血泊,亦善亦恶:善时锄强扶弱,拯救苍生,恶时以暴易暴,杀戮梵天;悲天悯人的他,愤而与所有的修者强权斗争,是在替天行道,还是逆天而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且看一人之力,如何挡住那天降杀伐,苍狗苦厄!
  • 血之颂金色黎明

    血之颂金色黎明

    神秘的吸血鬼传说遥远的血族秘史流传至今的古老神话如果有一天这世界在你面前剥开它的一层层面纱把他最真实美好温柔残酷又鲜血淋漓的一面展现给你如果所有的传说变成现实面对无边的诱惑又有谁能真正守住自己?他说我给你选择的机会,是生是死,你自己决定他毫不犹豫的点头但他没想到,有一天他会后悔当初的抉择当苍老不再是生命的一部分绵延数年永无止境的时光忽然变得漫长而孤单从最初的懵懂到逐渐拥有的勇气他以为自己在为别人的错误而去努力挽回可到最后才发现他自己本身就是这个错误里的一部分那么他又该怎样救赎自己时间与空间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一切的尽头等待齐格非的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 临神者

    临神者

    神者,下到土地山神,是为神。神者,上至天神帝君,亦为神。神者,掌一方水土,掌天地灵气,掌日月星河。神,灵也。世间万物皆有灵。
  • 瑾遥何不入晏怀

    瑾遥何不入晏怀

    #惊爆!陆影帝出绯闻!#从入圈起没有任何绯闻的清冷影帝陆晏忱,竟然破天荒地和女明星闹出了绯闻,而这个女明星还是绯闻满天飞的绯闻天后程瑾遥。#精彩片段#“陆晏忱。”程瑾遥看着手机微博热搜上排行第一的那几个字,冷不丁的吐出了三个字。陆晏忱穿着一身西装坐在沙发上看书,听见程瑾遥喊自己立刻把书放下,屁颠屁颠的跑到程瑾遥旁边:“在呢,怎么了遥遥?”“你和我的事被狗仔爆料了。”程瑾遥的声音不高不低,让陆晏忱一时捉摸不透程瑾遥的情绪。陆晏忱从身后轻轻搂住程瑾遥,磁性的声音在程瑾遥耳边响起:“那我们不做点什么就太对不起他们了,遥遥,我们结婚吧。”程瑾遥闻声抬起头,推开陆晏忱,静静地看着他,良久,终于说话了:“陆影帝,戏精是病,得治。”本书又名【绯闻天后:陆影帝,有病得治】【自家媳妇太优秀怎么办】【男女主1V1双处,本文主要线路就是宠宠宠!甜甜甜!甜掉牙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