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公元前?──前114年),汉中人,建元中为郎。”索隐,骞,汉中城固人①。城固县历代父老传说,张骞是城固县白岩村人,终年60岁。他的出生年月和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史书上很少记载。从张骞出使西域和他去世的时间推算,他大约出生于公元前174年(汉文帝前元六年),到汉景帝公元前156年即位,他已经进入青年时代了。
张骞诞生地──城固县白岩村
昔日的白岩村位于城南汉江之滨,地势较高,被汉江水长期冲刷的堤岸陡峭如壁。
张骞自幼勤学好问,想像力丰富,思维敏捷,聪明能干。他喜欢阅读《穆天子传》②、《山海经》③等书,书中描写西域壮丽山河的词句,引起了他无限的神往和遐想,使他从小就产生了飞越秦巴山岭、寻找王母瑶池、探求西域的理想。张骞在私塾读书时,就爱涉猎各种知识、喜爱音乐及体育活动,课余时常和顽童角抵(摔跤)取胜。农忙时在家放牧牛羊、学干农活,他从小就在酷暑、寒风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历练,使他有了一副强健的体魄,也磨练了意志。
张骞在青年时代,精通农活,是个行家里手。一次,割稻子歇气时,他顺手在田边掐了一穗稻子,打算数一数有多少粒,却发现稻皮黄黑,疑惑不解。他剥开稻壳一看,原是黑米。张骞感到很奇怪,就仔细观察周围,再也找不到第二支稻穗。他就单独收藏,来年专畦育苗,移栽大田,秋收后果然是黑稻。张骞继续扩大种植,不几年黑稻就传遍了全县有水田的地方。黑米煮粥,清淡味香,爽口怡神,胜似琼浆玉液。据《洋县县志》记载:“博望侯张骞在湑水河畔觅得黑稻,并精心培育而成,后将其珍品贡奉汉武帝享用。武帝大喜,遂令黑米列为贡品。”至今人们食黑米强身的习俗,盛行不衰。
初仕为郎
《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载:“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郎是西汉朝廷的一种官称,职务是殿廷的侍从。郎官的种类很多,任务不同,俸禄也不一样,没有定额。他们没官署,却能常在皇帝身旁出主意、提建议。他们接近皇帝,在政治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做郎是进入最高政权机构的重要途径。而张骞是何时进宫为郎的?担任什么职务的郎?笔者试从汉代郎官的途径,做些探索。
西汉入朝为郎,据史书记载,走这个“终南捷径”的人大概有五种途径可走:
1.“任子”:所谓任子,就是推荐。要在西汉朝廷为官,且年官秩二千石以上,任期满三年以后者,可以推荐自己的兄弟或子侄一人为郎。
2.“赀选”(赀zī,同资是财物):是有一定资产为官的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赀为郎……后世称以纳赀为官者为赀郎。所谓赀选即为捐买。凡家产满五百万钱并向政府交纳一定资财的人(市籍商人除外),可以自备车马服装,到京师听候朝廷选用为郎。
3.“良家子”被选为郎。据《史记·李将军列传》④载:“良家子,非医、巫、商贾、百工也。”《汉书》记载:“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颜师古注:“六郡谓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也。”张骞籍贯不在六郡之内,不可能以良家子为郎。
4.有一定特长,被皇帝看中,赏赐为郎。“司马相如写了《子虚赋》为武帝所赏识,因得召见,又作《上林赋》武帝用为郎。”⑤
5.举“贤良方正”为郎。即有一定特长,被皇帝看中,或皇帝书面提些问题,应对自如,皇帝认为正确,就直接赏赐,或诏遣进京为郎。
贤良方正:“汉文帝二年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为科举名目贤良方正所自始,见史记孝文纪。唐宋皆有贤良方正科。”《辞源》⑥“汉文帝(刘恒)二年(公元前178年),白以告朕,及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饬(chì:饰令)其任职,务省繇(yáo:同徭)费以便民。朕既不能远德,故闲然念外人之有非。”(《史记·集解》驷案汉书音义曰:闲然,犹然也,奸非也。《史记·索隐》苏林云,闲,寝视不安之貌,盖近其意。余说皆疏,音下故反。)⑦
“惟十有五年九月壬子,……皇帝曰(汉文帝……故诏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郡吏,各帅其志。以选贤良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⑧晁错及大臣在回答汉文帝的诏策(时)曰:……“五伯之佐之为人臣也,察身而不敢诬,(各察己之材用、不敢逾越而诬上。)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矜为伐也。)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亡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为方正之士矣。”⑨
汉文帝为了削弱汉初封王的势力,改革前朝死气沉沉的吏制。实行“举贤良方正”,不拘一格从全国郡、县选拔文化知识渊博、德才兼备的各种能人,充实朝廷各级官吏。汉景帝、汉武帝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从张骞的生平事迹推断,他从小好学,知识丰富,聪明能干,能言善辩,有胆量有魄力、有远见、有理想,又富有超越现实生活的先进思想和勇敢拼搏进取的精神。张骞可能在汉武帝建元初年,“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⑩从举贤良方正的途径,被诏遣进宫为议郎的。所谓议郎,就是皇帝的谏议官,他对朝廷的大事可向皇帝提出有理有据而又切实可行的建议。由于张骞才智超人,在皇帝和群臣中享有较高的威望而受到尊敬,被视为汉武帝手下举足轻重的人物。
注:
①《史记·大宛列传》,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50页。以下凡引用《史记》内容的注释均出于此书,不再注明出版单位、时间。
②、③、⑤《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1757页、第785页、第107页。以下凡引用《辞海》内容的注释均出于此书,不再注明出版单位、时间。
④《史记·李将军列传》第91页。
⑥《辞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697页。以下凡引用《辞源》内容的注释均出于此书,故省略出版单位、时间。
⑦《史记·孝文本纪第十》第78页。
⑧《汉书·爰盎晁错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290页。以下凡引用《汉书》内容的注释均出于此书,故省略出版单位、时间。
⑨《汉书·爰盎晁错传》第2294页。
⑩《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