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张骞出生在西汉文、景鼎盛时期,当时匈奴屡屡进犯汉朝成为边患。公元前138年,张骞辞郎应募,替汉武帝去联络被匈奴打败西迁中亚的大月氏国,目的是结成同盟夹击匈奴。张骞一行以奴隶出身的匈奴籍堂邑父(甘父)为向导。100多人行至河西走廊时,被匈奴所俘,扣留十余年。张骞与堂邑父藉匈奴内战逃脱,继续“亡乡月氏”,经大宛、康居、大月氏等国去完成出使任务,劝说大月氏国与汉朝结盟实现共同反击匈奴的大业,未果。却到大夏国的蓝氏城,对西域安息等国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了丰富的情况和资料。
张骞回国时,吸取了西行路上走北道被匈奴扣留的教训,改走南道“欲从羌中归”,沿昆仑山北麓,经祁连山南麓又被匈奴所获。年余趁匈奴国内发生内讧之机,于公元前126年,同甘父终于逃归汉朝。张骞把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物产风貌及所见所闻,向汉武帝作了禀报,成为研究古代西域各国的珍贵资料。后来被司马迁收入《史记·大宛列传》中,成为汉朝联络西域各国人民,交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友好往来的重要途径。
汉武帝看了这个像神话故事一样的新奇报告,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知道了大汉帝国以外,还有一个热闹繁华的世界。同时也给西汉群臣、百姓增添了西域的地理知识。懂得了还有中国更广阔的大千世界。正如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把张骞的毕生事业放在一个宏观的历史序列去观察,认为他使中国种族“第一次知道中原以外还有广大的西方世界,从而开辟中国史上政治和经济之新时代”。①这对引导人们从思想领域中向深层次认识张骞所开辟的“丝绸之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张骞向汉武帝所作的报告,启迪着人们的智慧,让人们向深层中考虑社会发展问题。就像张骞一样睁眼看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信仰,平等相待,吸取各民族的先进思想,为我之所用,被后世人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张骞同李广率领万余骑兵,从右北平(今辽宁凌源西南)出发,阻击左贤王的援军,策应霍去病在河西走廊反击匈奴战斗的胜利。因张骞率军迟到,贻误战机,按西汉军事法律的规定:率军迟到,贻误军机,当处以死刑。但也允许用钱赎罪,于是张骞就出钱以侯赎罪,免于死刑,成为庶人。
汉武帝为了彻底解决西北边境之患,巩固反击匈奴的胜利成果。适应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必须联合西域各国,孤立匈奴。汉武帝想到了出使西域的张骞,即召见张骞,询问西域诸国的情况,骞曰:“天子(汉武帝)既问大宛、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张骞接着又说:“而故浑邪王地空无人(乌孙人留恋他们的故地),蛮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弊乌孙,招以益东,居浑邪王之地,(让他们东迁到原来浑邪王居住的地方)与汉结(为)昆弟,(汉朝把公主嫁给乌孙国王做夫人),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汉武帝)欣然。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便)遣之(他)国旁。
张骞劝乌孙人,东归故地祁连山,与汉朝联合共同抗击匈奴的建议,被乌孙王昆莫婉言谢绝了。但愿派使者随张骞去长安与汉朝建立友好关系。于是张骞分别把副使派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扞罙及诸旁国,这些使节带上丰厚的礼物,代表西汉政府与这些国家建立了直接的外交关系。张骞主张引进,平等互惠,告诫大家谦虚和蔼,戒骄戒躁,热情邀请各国派人去汉朝联络。随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各国的副使引领着对方派遣的使者来到长安,他们将汉朝地大物博、丝织手工业发达的消息带回西域各国。各国都先后再次派出大批使者来汉朝参观考察访问。“自此始,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这些副使也先后完成了这一广交朋友的任务。从此,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通道正式打通,史称“博望凿空”(探险)。这条路,就是被德国学者李斯霍芬拟定名的“丝绸之路。”但张骞“凿空西域”所带来的事实却是中国和中亚各国第一次正式通使和通商,从而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适应历史潮流的开放,打破了习惯上和观念上的封闭与保守,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这种交往,不断向深层次发展,使各民族之间相互吸取对方的先进思想、科学发明成果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本民族发展生产相互借鉴。对人类进步与社会文明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2年在西安召开了“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提议将“丝绸之路”列入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名录。②这将对东、西方人民继承前人智慧、铸造明日辉煌提供宝贵的启示。
本世纪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兴起,对张骞事迹的考证评价也日渐成为热门。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在谈到张骞的活动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时,都曾给予高度热情的称赞:
——“綦(qí)其……重要性,绝不亚于美洲的发现在欧洲史上的重要。”(原苏联狄雅可夫著《世界古代史》第一编“古代东方”引原苏联汉学家毕丘林语)③
“应当公认,最先介绍西方事物的英雄是张骞”。又说“不管在古代卓越的地理学者间,关于中国流传着很多糊涂的思想,中国历史学家关于西方地理却有相当充分的认识。他们不只证实古代西方作者的一些记录,甚至在我们自己古典文献不足之处,还提供了补充知识……”④(注: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被司马迁收入《史记·大宛列传》,并证实《禹本纪》、《山海经》对西域的记载是错误的)。
我国从1949年以后,对张骞的研究探讨又向新的角度和视野发展。“著名历史学家向达着重从地理学角度探讨了张骞的杰出贡献和深远的文化意义;台湾学者郭廷则从开发新疆的角度,把汉代的张骞和清代的左宗棠作了纵深的考察比较。这无疑都使人们对张骞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⑤
上个世纪80年代,当中国从封闭落后、“十年动乱”中清醒过来后,遥望地平线,竟然发现华夏民族的航船已远远落后了。随着对外开放方针的确立和民族文化的开放,人们惊喜地认识到,2100年前的张骞及其精神遗产对今日中国历史性的启示。对张骞的研究又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层面。在首届张骞学术研讨会上的上百篇论文及发言中,不难看出一种向这种新的层次探讨的认识,有人认为,历史是客观的,不客观即不能成为科学;历史不能服从唯意志论,从而随意拿来为某种现实政治目的服务。但是,人们认识历史的能力必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在现实生活的启发下出现的。在今天的条件下重新认识张骞,使我们倍感亲切的是他率先倡导的开放主张,他主张开放与西域各国通商友好。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张骞所开辟的不仅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为后人开辟了一条思想观念上的使世界走向发达与文明之路。纪念张骞,赞誉这位首倡开放的古人,用意应在于此。
会上也有人认为,对张骞的研究还可以向更宽广的领域和文化史、文化比较史、社会心理史等方面发展,可以像“丝绸之路”那样,成为一门张骞学,并有待在这门学问上展开国际交流。为此,我们从张骞在同汉武帝交谈对话以及同西域人民交往的主张中,探讨张骞社会心理史的思想观念。
仁 政
汉武帝召见骞答曰:“天子(汉武帝)既问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国,兵彊(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且诚德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设,施也,施之以利,诱令入朝。不以兵革,施以仁义,诚信待之,得到万里疆土。)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言重重九遍,乃能通于中国,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汉武帝威德通遍四海。)”天子(汉武帝)欣然,以骞言为然。⑥为此,在张骞对待西域各少数民族施以仁政礼义,平等相待的思想影响下,汉朝得到万里疆土。也是古代传统文化遗产“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以上论仁)的思想感染下,使西域各少数民族愿意归附于汉朝。为尔后汉朝在西域建立都护府,管辖36国官员的任命,对西汉多民族的国家形成奠定了基础。
礼之用 和为贵
各国来使在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人所齎(jī,亦作赍,齎,谓将衣食之具以自随也。《辞源》第3600页。)持,大放博望侯时。”“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汉矣”……“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⑦(《史记·集解》如淳曰,质,诚信也。)为此,张骞与外国交往中颇重信义,“骞为人彊(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没有大民族主义思想,待人亲善,相互学习,互相尊重,平等善待的思想是古代传统文化遗产“礼之用,和为贵”(儒学《论语》)的思想熏陶感染下所产生的行为。也影响着历代志士仁人,走出国门与世界人民交往中运用诚信、平等相待的思想,向世界人民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文明民主社会的聪明才智、先进之思想,为复兴中华民族之所用。
张骞用《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在与人交往中,平等善待,相互尊重,诚信友好。被现代人们拓宽了它的涵义,认为和是张骞精神的内涵,也是中华文明的底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乃长治久安之道、和乃文明进步之道、和乃世界大同之道。和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构建人类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
2.张骞开拓进取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后代的启迪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国(今土库曼斯坦)与其结盟反击匈奴的侵略,途中被匈奴所俘,后从匈奴逃出。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横穿了干旱的浩翰沙漠和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荒凉石滩,翻越了雪山冰峰的帕米尔高原,克服了沙漠缺水,高山缺氧,缺粮饥饿的各种困难。历经千险万难,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国。正如近代学者王儒卿说:“是张骞之出也,前后凡13年,跋涉于冰天雪碛之中,困顿于酪食毳衣之俗,往往数日或数十日不得食。备历艰险困苦,所至宣汉威德,西域诸国,始知有汉,骎骎(qīn)谋内属矣。史称骞为人(彊)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噫!此非坚韧磊落不屈不挠之慨,其孰能排万难,犯万险,以卒达其所志者耶!”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