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眼腈作为动物的视觉器官,早在脊椎动物出现以前就已经进化出来,可以说,至今所有的正常脊椎动物都是有眼睛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无眼的鱼呢?原来,这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下生物演化的结果。这些无眼鱼全都生活在我国南部洞穴的地下河流中。洞穴内部是一个完全黑暗无光的世界。
对于在这里生活的鱼类而言,眼睛便成了一种多余的器官,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退化消失。这些无眼鱼在洞穴中至少生存了数万年之久,世世代代的繁衍,逐渐使它们的体态适应了洞穴中的环境,形成了与地面水体中的亲缘鱼类不同的种群。
由于洞内黑暗无光,又没有绿色植物,食物匮乏,水温恒定,环境封闭,无眼鱼在眼睛退化的同时,触须等感觉器官却进一步发展,一些高度特化的种类还生出了奇形怪状的派生感觉器官。如许多类无眼鱼头背部都生出锥状突,可能就是它们为适应新环境演化出来的特殊感觉器官。它们在失去了视觉能力的情况下,依靠这些感觉器官,探寻食物,寻找伴侣,顽强地生存和繁衍后代。
不容置疑的是,洞穴中的无眼鱼类因数量极为稀少而形态独特已经成为我国的珍稀鱼类。也是研究生物演化、生物形态与环境等等一系列问题最典型、最直接的范例。许多抽象的生物学原理,诸如“趋同现象”、动物器官的“用进废退”等,只要看看无眼鱼自然会一目了然。
但是,这些鱼类是怎样进入洞穴来的呢?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在生物界弱肉强食的压力下,一些本来生活在地面水体中的小鱼为寻找安全的环境而另找出路的一种选择。也有人认为,是由于环境的变迁,如本来通向地面的河流因洞口的崩塌而被隔离,于是河水中的鱼不得不在洞中生活并适应新的环境。对此科学家们尚无一致的说法。
不会游泳的鱼——管鳗
20世纪50年代,人们在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沿海考察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奇怪的不会游泳的鱼——管鳗,后来又在红海出现了它的踪迹。
它们像一根根细长的“海草”,丛生在沙滩和海底。这些奇怪的鱼随波逐流,在水里摇来晃去。
当人们朝“海草”游去的时候,这片草地一转眼就不见了;可回头一看,刚才游过的地方又长出了一片草地,等再往回游,草地又无影无踪啦,就像变魔术一样。
管鳗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它是鱼却不像鱼,属康吉鳗科。它的外貌像一根海草,只不过在“海草”茎的上端长着一只张开的嘴,两只亮晶晶的小眼睛,有两片鳃盖和两片很小的胸鳍。
小管鳗出生不久,就在海底建造自己的家啦。别看它的个子小,本领却挺大。它能在沙滩上挖掘一条长30~50厘米的管道,一边挖,一边从体内分泌出一种奇特的分泌物,粘在洞壁上,这样一来,它的家就塌不了啦。
别看管鳗不会游泳,更不会四处找吃的,可它有独特的捕食本领。每当风平浪静的时候,它们就从洞里探出大半个身子,像一根海草随水漂动。它张着嘴,等待着猎物找上门来。
当海里的浮游生物或别的小动物游过这些“海草”的时候,管鳗就一口把它们吞下。如果平静的海水受到扰动,管鳗感到危险来临的时候,它就迅速把整个身子缩进洞里,还会用一股细砂把洞口掩盖起来,不留一点儿痕迹。
由于管鳗把管道当“家”,所以人们才给它起了这个名字。
管鳗这个海中“魔术师”身手不凡,有着奇特的生活习性和巧妙的伪装方式,所以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庐山真面目。即使是发现了它居住的地方,也是可望而不可及。
海洋生物学家为了见它一面。费尽了心机,最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发现管鳗的居住地以后,就把麻醉剂注入它们可能藏身的沙窝里,这些海中“隐士”才摇摇晃晃地从洞里钻了出来,露出了尊容。
由于管鳗的生活方式特别隐蔽,人们对它的一生知道得还很少。
管鳗是怎样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它的幼年是怎样渡过的?
鱼类学家们还在继续研究和探索这些未解之谜。
没有头的文昌鱼
文昌鱼是我国的特产,早已享誉世界。
文昌鱼是世界上稀有的脊索动物,全身有一条脊索贯通全体,没有头骨,也没有脊椎骨、鳞片,体形似小鱼,侧扁,两端尖。前端有眼点,下面为前庭和口,前庭外缘有须多条。文昌鱼细细长长的,长约4~5厘米,身躯柔软,而且是半透明的。
文昌鱼虽然名为鱼,却比鱼类更低一等。它有点像鱼,却跟鱼有很多不同。没有胸鳍和腹鳍,只有背鳍、尾鳍和臀鳍,腹面有一对皮褶。
文昌鱼栖居海底,常常钻在泥沙里,只露出头端。它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活动时经常扭转身躯,摆动尾巴,在水中作射箭般地游泳。
文昌鱼在6~7月间产卵,卵在海水中受精,经过孵化变成小鱼。它们特别怕光,白天躲进砂子里,到晚上才浮游到海面活动。长大后的文昌鱼,就生活在水深10多米的砂子里。
文昌鱼喜欢在较松的砂砾地方生活,而砂中最好混有少量的贝壳碎片和棘皮动物的碎骨片,便于它的钻动和呼吸。而且还要求海水有一定的咸度,水温冷暖适当,水流不太急,风浪不太大。
文昌鱼对生活环境要求很高,因此分布范围不广。主要分布在我国厦门、青岛和烟台沿海,此外世界上只有爪哇等沿海地区有零星分布。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海峡,受到台湾暖流的影响,是亚热带气候,海水盐度较高。海底地质较复杂,但以泥沙为主。这种地理环境为文昌鱼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厦门地区的同安刘五店一带沿海和鳄鱼屿周围海区是主要产区,每年可产5000~10000千克。
文昌鱼是名贵的海味,我国福建、广东人,海外侨胞和东南亚各国人民,把它作为佐餐佳品。厦门鼓浪屿制作的文昌鱼标本,畅销欧、美各国。
60年代以来,由于厦门地区修筑海堤,围海造田等原因,使江河淡水注入海区的径流量受到影响,使港道变浅,海流变慢,—使海底泥沙逐渐变成烂泥底,文昌鱼原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鱼资源出现了减少的现象。因此,保护文昌鱼的生活环境,选择适宜的海区进行文昌鱼的移殖,开发新渔场,是很必要的。
“物以稀为贵”这是文昌鱼珍贵的又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文昌鱼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一个中间阶段,它成了动物进化研究中的活化石。
吃蛇的鳜鱼
在自然界里,蛇凭着毒牙和缠绕绞杀猎物的本领,也算是动物中凶狠的了。可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蛇也有很多天敌。黄鼠狼是蛇的丧门星,蛇雕是吃蛇的猛禽,老鹰、鹭是蛇的克星,连刺猬也喜欢吃蛇。
奇怪的是,鱼儿也有吃蛇的。
在我国许多淡水河湖中,栖息着一种鳜科的鱼,名叫鳜鱼,它同鲈鱼、石斑鱼是同一族。
鳜鱼又叫娃鱼、桂花鱼,体侧扁,背部隆起,小的长30厘米,大的达60厘米。身躯呈湖绿带银灰色,缀有黑色的斑纹。它头呈三角形,宽嘴大眼,下颌突出,背鳍一个,硬棘发达,胸鳍卵圆形,腹鳍三角形,臀鳍也有硬棘,尾鳍略呈长方形。鳞小,圆形。
鳜鱼是凶猛鱼类,捕食鱼虾,也喜欢吃蛇。
鳜鱼肉细嫩鲜美,是我国名贵淡水食用鱼类之一。《本草纲目》中说,鳜鱼的味道如豚,故名水豚,又名鳜豚。鳜豚就是鳜鱼的别名。《乐府诗集》中唐代张志和的《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说的就是这种鳜鱼。
从春到秋,次第花开,正是鳜鱼在水中最活跃的时候。在清澈的水中,一条条鳜鱼在碧波间游弋,忽儿潜进水草丛中,忽儿浮向水面,宽嘴张翕,圆眼窥视,或摆动尾鳍,拨水怡游,或作假死状,侧身浮躺于水面一动不动。
惊蛰以后,水赤链、水蛇等纷纷出洞,也同时游栖在水中。当水蛇发现了鳜鱼,在旁觊觎着,鳜鱼依然在怡游。说时迟,那时快,一条凶恶的水蛇像离弦的箭飞射而去,碧澄的水面微微扬起水波。转眼间,水蛇已缠住了鳜鱼,它们一起徐徐下沉。眼看着蛇用劲地收紧它的身体,舒展它绞杀猎物的本领,鳜鱼毫不挣扎,好像听凭摆布似的。
突然,水中有一团东西在翻滚转动,不久,从水下冒出一股股殷红的血来,立即向四周扩散。一条鳜鱼从血水中穿了出来,扬起背上的硬棘刺,一见尾巴又游进了血水中去。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水蛇将鳜鱼用力盘紧后,鳜鱼迅速张开背后部和臀部的棘刺,将蛇肚划剖、铡断。撕碎的蛇段沉人河底,成了鳜鱼享用的美餐。
会钓鱼的鱼
大西洋的海底里生活着一种叫“海洋羽毛”的鱼,它简直不像是鱼,像一根长长的钓鱼竿。它一头插在海底淤泥上,外一头顶着一只“圆碟”,周围伸出了许多触手。
鱼竿会发出耀眼的蓝色荧光。“圆碟”也跟着闪闪发光。
海洋羽毛是那么细长,可不要小看它,还是捕食小鱼的能手哩!
海洋羽毛捕猎的手段可狡猾啦!只要周围稍稍有点儿动静,“鱼竿”和“圆碟”就会突然发出蓝光来。小鱼被光亮引诱过去,它只看见发光的“圆碟”,却没瞧到黑暗中的触手。当小鱼刚游到光亮处,就被触手缠住,成为海洋羽毛的食物了。
这种会钓鱼的“鱼翁”还有不少呢!钓鱼鱼和穗鳍鱼是其中最有名的。
栖息在大西洋和地中海里,身躯圆圆的,嘴巴大大的。头部伸着一根又长、又软、又能活动的背鳍骨线,尖端长着一个发光的穗子,活像一根钓鱼竿。
海洋羽毛常常把身躯藏在泥沙里,把线伸出外面,模样儿真像一个提着钓竿的“老渔翁”。
太平洋万岛世界周围的深海里生活着钓鱼鱼,全身漆黑,长约10厘米。从头到尾,浑身长着刺,牙齿生在嘴唇上,可以灵活运用,能随着嘴唇向外翻。一旦猎物被吸进口中,马上咬紧牙关,闭起嘴来。
钓鱼鱼,顾名思义,是会钓鱼的鱼。它前额有一根细而长的肉柱,上面又有一只更细长的钓竿,它的顶端长有3只角质钩形爪子,每个爪子都长有一小块“肉饵”,能发出黄光。
这种天然的“钓竿”是靠体内的6条基本肌肉控制动作的。当敌害来袭时,它将“钓竿”朝前一挺,让“探照灯”逼射敌手,对方猛的受惊,钓鱼鱼就趁机逃跑啦。它们生活在水深1600米以下的深海里,很难捕捉到,特别珍贵。
菲律宾群岛海底岩石上,潜伏着一种体长9.5厘米的小鱼,身体凹凸不平,状似岩石,体表为奶油色,镶有褐色、红色和黑色花斑。口中伸出一条长2.7厘米的软天线般的触角——“钓竿”,顶端膨大,为一个褐色和白色相间的突起物——“钓饵”。
“死鱼”煮成了活鱼
1936年夏天,法国旅行家雷普在海上翻了船,被海浪卷到千岛群岛的伊都鲁普岛上。他身边只剩下了一只炊具袋,肚子饿极了,正想找些食物来吃。
在小河里,他突然发现有几条肚子朝天的小鱼。饥不择食,他急忙把鱼捞起来,接着架起锅子来煮鱼汤。
火在燃烧着。煮了一会儿,打开锅盖一看,啊!奇迹发生了:死鱼变成活鱼啦!它们在锅里游来游去哩!
这时候,水的温度至少在47℃以上。死了的鱼怎么会在热水里变活呢?这个谜一样的问题,他怎么也想不出个道理来。
后来,人们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个岛是个火山岛,火山口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湖泊。由于地热的作用,这个湖变成了热水湖,水温高达63℃。别的鱼都给“烫”死了,惟有这种鱼耐热本领大,没有死,活了下来。
令人奇怪的是,这种鱼慢慢地养成了在热水里生活的习惯。它一旦游到另一种冷水环境里,反而会“冻僵”,活不下去了。雷普发现的,就是这种奇怪的鱼。
热水鱼是很少见到的。可是,世界上有些地方也发现过几种热水鱼。在前苏联贝加尔湖附近的一个47℃的温泉里,发现过一种热水鲫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52℃的温泉里,发现过一种叫“鲁卡尼亚”的热水鱼。它们在热泉中,生活得挺自在哩!
在马达加斯加岛上,许许多多的温泉从首都塔那那利佛向东延伸。这些温泉由小溪和地下小河相联,隐没在长得很高的沼泽草丛中。这里的水温达到70℃。在这个热水湖上,那些颜色发黑的小鱼,悠然自得地在一串串从水底冒出的气泡中游来游去。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南约200千米、距海底2500多米火山口的附近,一条考察船意外地捕获了3条形如鳗鱼的鱼,其中一条是在靠近火山口热浪很近的地方捕到的。这种鱼是最新发现的奇鱼,全身呈白色,点缀着粉红色的斑点,长20~30厘米。牙齿小而尖。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3条奇鱼出水时就死了。因为它们是在北纬21℃附近捕到的,因此定名为“北纬21℃火山鱼”。它为什么能够生存在火山口高温的热浪中,至今还是一个谜。
雌雄一体的琵琶鱼
在南太平洋万岛世界周围的深海里,栖居着一种名叫琵琶鱼的小鱼。每当人们捕到这种小鱼的时候,都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琵琶鱼都是雌的,而没有一条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