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91400000030

第30章 “十五”甘肃省粮食工作回顾(27)

为了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对全市粮食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体系和完善流畅的工作制度,市县(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认真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确定的职责,积极适应由管理国有粮食到管理全社会粮食的重大转变。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共审核发放了135户粮食经营者的粮食收购许可证,其中,国有粮食企业82户,其他经营成份企业13户,个体粮食经营户40户。在市场监管方面,粮食部门依法行政,积极主动地会同工商、卫生、质监、物价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加强对粮食流通活动的日常监管,有效地维护了粮食市场稳定和正常的流通秩序。“十五”期间,全市共出动执法车辆359台(辆),执法人员3905人(次),检查粮油经营户17083户(次)。

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十五”期间,根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稳步推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特别是把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粮食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从2001年起,按照原定西地委和行署的统一部署,坚持从我市粮食企业的实际出发,变身份,动产权,因企制宜,分类指导,通过全员置换、减员分流、竞争上岗、撤站并所、改组联合、资产重组、股份合作、退出国有等方式,稳步推进了“一置换一保障”(置换职工全民身份,所有职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三置换一保障”(置换职工全民身份、置换生产性土地使用权、置换企业净资产,所有职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市粮食局在深入调研分析、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安排意见》。市局建立了领导分片包县责任制,经常深入基层督查指导工作,帮助企业理清工作思路。在体制改革上,初步探索建立以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从“守业”向“创业”转变;在劳动用工上,全面推行了劳动合同制、岗位聘任制和责任风险追究制,打破旧框框,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内部管理机制,激发了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在收入分配上,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彻底打破“大锅饭”的分配体制,实行岗位与绩效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增强了积极性、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财务管理上,制定了《市属粮食购销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市属购销企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了结算中心、费用送审、投资审批三项制度,推行了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和责任保证金制度,强化了理财、核算和监管三个体系,将会计核算监督职能延伸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环节,有效克服了会计人员工作“职能”缺位的现象,加快了资金周转,控制了费用支出,盘活了企业闲置资产。2005年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后,全市粮食部门按照省局统一口径要求,认真清理核实了“三老”(老人、老粮、老账)底子,认定处理1998年6月至2005年历年政策性财务挂账11491万元,其中处理陈化粮价差损失2685万元,保护价粮价差损失7785万元,其他政策性亏损挂账1021万元,为粮食企业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2005年底,共置换职工身份1551人,内部退养101人,完成改制、撤销、破产、兼并各类企业111户。

六、依托市场,开拓创新,粮食行业得到健康发展

2004年后,全市粮食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发展抓项目的战略,结合粮食流通市场化的基本取向,坚持“本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场地、仓库、铁路专线等设施优势,通过招商引资、职工集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工生产项目建设的力度。市局制定了《2004-2010年粮食流通及加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划草案》,对市县(区)级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油加工转化、粮食仓储等粮食物流设施建设提出了总体发展目标,建立了“大项目班子抓、小项目专人抓、所有项目领导分工协调抓”的工作机制,靠实了工作责任,大力培植发展粮油龙头企业。临洮县城关粮管所搬迁工程、西源粮库仓容500吨的果蔬保鲜恒温库、通渭县日处理6万公斤小麦的面粉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经营加工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充分证明了我市粮食系统在探索行业建设、促进粮食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2005年市局又制定了《粮食系统项目建设考核管理办法》和《粮食系统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建立了以规划、制度、考核、责任制促进项目发展的管理工作机制。当年,全市粮食部门实际完成投资1686.8万元。另外,各县区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突破“买原粮、卖原粮”的模式,探索发展多种经营的渠道,开展住宿餐饮、粮油中转、马铃薯经营及马铃薯粗淀粉小加工、中药材经营及粗加工等项目建设,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推动了粮食行业的发展。

回顾“十五”历程,我市粮食部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探索进取,为全市粮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总结这一时期的工作,我们的基本体会有以下几点:一是始终坚持正确把握、理解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政策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二是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推动发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三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开展基层调研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四是始终坚持加强学习,完善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按照以上四个方面,严格要求,努力工作,推动我市粮食经济工作“更上一层楼”。

(执笔:郭润之初审:孙北龙张华李建林)

做好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为改善陇南生态面貌立功

陇南市粮食局

退耕还林是“十五”期间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陇南市粮食局作为负责全面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工作的主管部门,自1999年10月退耕还林工程开始试点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紧紧把握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政策性强、供应量大、供应面宽的特点,制定完备的工作方法,保质保量完成了补助粮的供应任务。一是实行层层领导负责制。市、县粮食局长亲自抓、抓领导,分管局长具体抓、抓上手,购销企业一把手对辖区内乡(镇)的退耕补助粮兑现工作负总责,哪一级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一级领导的责任。二是面对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数量逐年增加,部分县(区)粮食库存出现缺口的问题,早研究、早部署、早安排。采取任务到人、工效挂钩、走村串户的办法,加大收购力度,增加粮食库存,确保退耕还林补助粮的及时兑现,五年共收购粮食4.05亿公斤;市粮食局积极与产粮县协调,召开专题会议,多方筹措粮源,帮助粮源缺口大的县,五年共调进粮食8000万公斤,弥补了粮食供应缺口。三是制定了“八个严禁”,严格供应纪律。即:严禁以任何理由给退耕农户打“白条”;严禁给退耕农户供应陈化粮和等外粮;严禁以任何理由给退耕农户折付现金;严禁擅自调整小麦、玉米8∶2的比例,串换供应品种;严禁代扣代缴各种税费;严禁乡、村、社干部代退耕农户领取退耕还林补助粮;严禁在退耕还林补助粮食供应中弄虚作假、优亲厚友;严禁任何部门和个人将退耕还林补助粮截留挪用。四是提高服务质量,热情为领取补助粮的退耕农户服务。承担供应任务的购销企业在供应期间不分上下班,退耕农户随到随供,并提供开水和休息场所。由于全市各级粮食部门领导重视,粮食购销企业职工积极努力,纪律严明,措施得力,服务周到,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截至2005年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87万亩,工程涵盖了所有乡(镇),累计兑现供应补助粮食2.05亿公斤。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已成为陇南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是与土地联产承包、扶贫开发、税费改革并列的、深受农民欢迎的“民心工程”。

通过五年多的努力,退耕还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已经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

(一)局部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退耕还林工程累计新增林地面积28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因之将净增1.5个百分点,特别是120.5万亩坡耕地退耕还林后,部分水土流失状况得到缓解。据有关部门测定,400毫米雨量的坡耕地还林后,每亩减少水土流失3—5吨,蓄水15立方米左右。就此,全市每年减少水土流失482万吨,蓄水1800万立方米。

(二)提高了粮食总产。五年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虽减少了100万亩,但通过精耕细作等措施,增加了单产,粮食总产增加了3.25亿公斤。

(三)增加了农民收入。五年间,全市有18万户农户、80万农民从退耕还林政策兑现中受益,平均每户累计补助粮食1139公斤;补助现金277元。如礼县马河乡姚杨村退耕户姚锐,共退耕39.6亩,年补助粮食5940公斤,年补助现金792元,仅此一项就完全解决了全家的吃粮和经济支出。实施退耕还林的农户,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和现金补助,而且可以腾出劳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拓宽了增收门路。2005年全市退耕还林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5万人,挣回现金5亿多元。

(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的实施,为我市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开辟了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大加快了用特色农业置换传统农业的步伐,全市特色农业进入了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五年来,通过退耕还林全市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净增100万亩,占退耕还林总面积177万亩的56%,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产业乡和专业村。尤其是花椒、核桃、油橄榄、银杏、茶叶、蚕桑等特色经济林纳入退耕还林生态林兑现范围后,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非常高,解决了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的问题,确保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成效。

(五)促进了非公有林业的发展。五年中,通过退耕还林,全市共发展私有林业大户200多户,面积达到30万亩,两当县就发展千亩以上的非公有林业大户15户,拍卖承包荒山荒坡造林近10万亩,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其它各县都涌现出了一批特色产业专业大户,示范带动了非公有林业的蓬勃发展。

(六)全民生态意识增强。通过广泛宣传和工程实施以及政策兑现,广大群众进一步认识到了国家以粮食换取生态的重要性,营造了全民造林护林、齐心播绿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进一步凝聚和激发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了抓生态建设促经济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

(执笔:李雁南初审:李正祥)

努力做好粮食工作助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临夏回族自治州粮食局

“十五”期间,临夏州粮食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粮食局的帮助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关于粮改的一系列政策部署和全州中心工作,按照“机关抓项目,企业抓改革,全系统抓营销”的工作思路,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为中心,以抓基础业务工作为重点,以抓企业改革为难点,以抓项目建设为突破,以抓职工队伍建设为基础,加强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真抓实干,保持了全州粮食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完成了各项粮食经济指标

按照省州政策安排,组织开展了粮食收购。2001年元月至2005年12月,全州粮食购销企业累计完成粮食收购9572.1万公斤,切实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

全力组织粮食销售,稳定了粮食市场。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全州粮食购销企业累计实现粮食销售16051.3万公斤,保证了城乡人民粮食供应。

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任务。1999年至2004年,全州粮食部门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6361.7万公斤,占省州下达应供计划6375.2万公斤的99.8%,切实保护了退耕农户的利益。

适时开展了军供、救灾等政策性粮食供应。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全州累计实现军粮供应596.1万公斤,完成救灾等政策性粮食供应138.2万公斤。

扭亏增盈成效显著。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全州粮食系统累计发生亏损5378万元,比“九五”末的7757万元减亏2379万元。特别是粮食购销在扭亏工作中,各项措施落实得力,较好地完成了控亏指标,遏制了亏损大幅度增加的势头,取得了显著成绩。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全州粮食购销企业累计发生亏损4027万元,比“九五”末的5459万元减亏1432万元,为企业减轻自身包袱,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2002-2004年我州连续获得了全省购销企业扭亏增盈二等奖。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十五”期间,特别是2004年以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政策规定以来,明确了进一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实施步骤。省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甘肃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粮食市场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以上政策法规的出台,标志着以新机制规范粮食流通的工作开始实施,对新形势下加强宏观调控,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全面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州粮食系统把切实贯彻落实以上政策法规精神作为解决我州“三农”问题和全面推进粮食流通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同类推荐
  • 被颠覆的村庄

    被颠覆的村庄

    本书分为村庄表情、村庄审美、村庄文化、村庄政治、村庄意识、村庄未来六章,内容包括:一个村庄的记忆、一个村庄的风水、一个村庄的名字、一个村庄的政治等。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我想写一本有我自己特色的书,书里面的观点也是我独一无二的。”正在整理晚上节目文字稿的老舒慢悠悠的说道:“我的书会涵盖三个内容,一部分是绝对独家的东西,我的独家,我们栏目的独家,一些很好的观点,其次是我在栏目中说过,但是感觉还没有说透的,我在书中继续深入,最后就是某些不适合在电视上说的观点和事件,我也想探讨下。”借用了白岩松的话:“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舒中胜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寻找常识、与人共享”。
  • 媒体管理概论(第二版)

    媒体管理概论(第二版)

    随着我国媒体事业的飞速发展,媒体管理领域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管理方式。媒体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事业组织,其管理模式和组织目标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部门和非赢利组织。媒体组织的特殊性和其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媒体管理是一项跨学科、具有很大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媒体管理概论”课题组成立,并把该课题作为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媒体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子课题之一进行研究。该书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基础教育新视点(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基础教育新视点(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分析、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点、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要点、进一步普及“义务教育”、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学校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与规范办学、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中的师德建设等。
热门推荐
  • 我不是一只臭虫

    我不是一只臭虫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就算我是一只臭虫,依然心向星空。全息宇宙?超弦理论?平行宇宙?我看见,我征服!
  • 英伦骑士

    英伦骑士

    回顾亚瑟王时代的不列颠,恩斯特从小兵开始一步一步攀爬到亚瑟王的身边。为了王的荣誉,为了不列颠的光芒,拔起手中的剑起誓:我是英伦骑士,我是不列颠骑士,我发誓毕生守护不列颠!ps:本文为架空历史,毕竟亚瑟王也是神话传说,很多文人墨客都有写。我随便添加一点也可以理解吧。
  • 典论

    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牌宠妃:高冷王爷太凶猛

    金牌宠妃:高冷王爷太凶猛

    最强佣兵慕妖妖一朝重生成将军府人见人踩的三小姐,上有家族暗算迫害,下有个明目张胆和自己姐姐勾搭在一起的皇子未婚夫。经脉尽断?夺先机抢至宝,恢复巅峰!家族迫害?暗地下毒绊脚,算计死你!当众退婚?那本小姐就嫁你皇叔,做你嫂嫂!只是这皇叔为何如此凶猛?让她这个温柔善良不沾男色的好姑娘承受不起啊!“以后你就是本王的宠物了,要是和别的男子有接触,本王就把你皮扒了!”某王爷一脸凶狠。“那……我爹爹爷爷呢?”慕妖妖问。“小野猫,本王看你现在就是欠收拾。”某王爷危险的眯起了眸子。
  • 做首富从捡宝箱开始

    做首富从捡宝箱开始

    当妹纸的胸前出现了一个宝箱,你摸还是不摸?出现在各个妹纸身上的宝箱,只有林风一个人能看得见,也只有他一个人能摸得着!各种技能、道具、卡牌、药剂、金钱等等,宝箱里的奖励实在是太丰富了!可是,想要收取这些宝箱,必须将自己的手掌贴在宝箱上,然后静等十秒钟的时间,期间还不能被打断……
  • 单挑高傲王子(下)

    单挑高傲王子(下)

    [花雨授权]漂亮会惹来很多麻烦,所以让她努力变丑只是她不明白,如此“平凡”的她怎么又成了那些漂亮女生们的眼中钉?他帅,家世好,有魅力,所以他有高傲的本钱,这个丑小鸭似的女生,没家世,没容貌,怎么也那么高傲。更令他想不透的是……
  • 青泠语

    青泠语

    青梅如诗,霜泠似画。青泠泥泞,不言语之。一个人,一场千古传奇。两个人,一段世间佳话。凡人不凡,天人不神,看少年的崛起之路。
  • 穿越火线之刀神出世

    穿越火线之刀神出世

    一次网吧之旅让他再次接近CF,一次高中生涯让他成为了全国冠军,是什么打破了他3年不玩CF的决定,又是什么让他从高一到高三这短短的时间里成为了全国冠军。刀!刀!刀!
  • 校园全职高手

    校园全职高手

    "三好学生李奇,无意中激活了一块玉佩,获得了红颜系统,从此,面对各类美女,李奇只能抱歉的说一句,不是我不想低调,实在是哥们什么都会,看见有人显摆实在忍不住啊。
  • 大墓界

    大墓界

    望天涯,牵之挂。咏一曲,断芳华。多情路,恨天兀。问千夫,化枯骨。看往今,何封心?吟万古,不留人。………另类的传承,王者的争霸,在这片残破而精彩的世界中,挺起不屈脊梁。巅峰之战,凝望尔等,朝夕之梦,期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