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位永远存在两种人:一种会来事但不太会干事,一种会干事但不太会来事。
所谓会来事,就是善于领会精神,揣摩意图,投其所好,上司没想到的要想到,上司已想到的要做到。尤其在上司八小时以外的个人生活方面,要头脑活泛,考虑周全,让一切符合或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显得顺其自然、理所当然。要会说话,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要会办事,能办的办好,不能办的办巧。总之让上司舒心、省心、放心,不必为八小时以外费心,从而一心扑在八小时以内的工作上。
所谓会干事,就是工作上吃得苦,业务上过得硬,掌握上情,了解下情,善于总结经验,能够创造政绩。大凡人的事业心、责任心都很强,没有不想出经验、出政绩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上司也要有人帮。上司运筹帷幄,你要决胜千里;上司率先垂范,你要紧紧追随。特别是在上司提升、晋升职务的关键时刻,在上司面对上级、应对下级的敏感时刻,要能拿出真本事和硬成果。
会来事的人一般不懂业务。因为业务差,自觉无才可恃,无物可傲,前途不妙,于是放下架子,独辟蹊径,苦心经营,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前因;又因为善于来事,赢得上司信任,讨得上司欢心,获得更多实惠,发现天生我材必有用,哪管他人论短长,于是再也不想学业务、搞业务,从而更加不懂业务——这是后果。
会干事的人一般不通人情。因为常常钻研业务,只顾琢磨事,不会琢磨人,一心难以两用,人事不能两全,故而与上司站不成一线,与群众打不成一片,上司印象不太好,群众基础不太牢,人际关系不太协调;又因为业务强,自觉胸有成竹腰杆硬,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愿委曲求全图上进,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终不免曲高和寡,孤芳自赏,到头来发现总是外行领导内行。
事业成功离不开干事者,但干事者未必风光,有时流汗流血又流泪。正如俗话说的:“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因为干事者全身心投入工作,把事业看得神圣,不愿意在人际关系上花费精力和时间。干事者容易招嫉,伴随着成绩和荣誉,常常是令人可怖的诬告陷害,诽谤中伤。干事者刚,不干事者阿。干事者追求真理,刚正不阿,敢于坚持原则。干事者难免有误,不干事者无处生误。干事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又总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失误。
会干事的人一贯看不起会来事的人,认为对方是奴才。会来事的人逐渐也看不起会干事的人,认为对方是呆子。两种人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而且,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干事者受抑,平庸者通达。有一位领导痛斥“不干事者得志,干事者受气”的社会现象时说,这就叫“小人得志,好人受气”,“这是非常可怕和非常危险的”。领导者讲正气、讲公道,是对干事者的最好支持。有时干事者最需要的,倒不是奖励提拔,而是道义上的支持,工作上的理解。在他们最困难之际,一句公道的评价,一句温暖的话语,就足矣。
虽然也有绝顶聪明之人,“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讲求干事的艺术,干事的方法,既会干事,又会来事。但以我观察,这种人少之又少。如有,则是人中龙凤,不仅是人才,简直是天才。高明的领导既喜欢会来事的,也离不开会干事的。故清宫戏里,乾隆皇帝的身边总少不了和砷和刘罗锅两个人。
最近,听到一个笑话:讲的是某单位要提拔一个科长,有四个人选。他们分别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式的人物。众人对上述人选进行酝酿讨论。有人说,不能提唐僧,说这个人人妖不分,将来会造成损失。有人说,孙悟空也不能提,说他虽然本领高强,能干大事,但这个人无法无天,不容易控制。有人说,沙和尚虽然人品好,能吃苦耐劳,但太老实,缺乏灵活性。最后大家谈及“猪八戒”。有人说此人虽然好吃懒做,喜欢吹牛拍马,但能随机应变,八面玲珑,能说会道,适应时局变化能力强。最后大家一合计,就提拔这个“猪”科长。
清人《庄谐选录》云:“今日做官,灵巧圆滑四字缺一不可。有机必觉之谓灵,随缘能转之谓圆,用术不穷之谓巧,遇难不滞之谓滑。苟精熟此四字,做官无不得意者。”又云:“今日官事,应之之道有三:曰应酬,曰对付,曰敷衍。应酬者,宦途进步之所系,得失存亡之所关,不得不以全力赴之也;对付者,己心所不欲而意有所惮,其事不能利我而足以害我,不能不因缘而与之上下也;敷衍者,神思之所不注,利害亦不甚关,然有是事有是名,则不得不聊且敷衍取塞责而已。”
在许多单位存在三大定律。一是尴尬定律: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因而上去的不一定是能力强的,原地踏步的不一定是低能的。二是不公定律:能干的总有干不完的活,不能干的总是没有活干。干得多的人犯错误的几率就高,到头来往往吃力不讨好。少干或不干的人,往往因没有错误可犯,给上司的印象却是个好同志。三是竞争定律:能写的往往不如跑腿的,能干的往往不如能吹的,能说的往往不如会送的。踏实本分的不如擅长张扬的,遵守制度的不如听话的,坚持原则的不如会变通的。
一个同学曾经颇有抱负,想当年他“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称给他一个杠杆,可以撬动地球。最近在一个饭局上碰到他,问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他说,在机关上混呗。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更有甚者,干的越多带来的问题越多,落得埋怨越多。这样的费力不讨好的事你会一直做下去吗?不会,你只能选择逃避、推诿,得过且过。他还给我讲起了自己的“混经”:“混日子”好比穿外套,成色并不重要,宽松就成;“混人缘”好比穿内衣,款式无须花哨,舒服就好;“混待遇”则好比穿裤衩,不管别人如何评论,只要自己觉得受用就行。
还有一个同学在机关做副职,深有体会地说:“副职的工作原则是:不干工作没意思,干点工作意思意思,干得多了没啥意思,干得太好什么意思。”
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曾经大声疾呼:“中国人有一个很不好的思维习惯就是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没错。这是作孽。”鲁迅先生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因此,人们大可不必为自己不会“来事”而苦恼。实干是“金”,没有一个单位不喜欢能干、肯干和会干的人,没有一个单位不欢迎工作做出成绩的人,是金子无论放到哪里都会发光。
在崂山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副对联:“吃苦是良图,做苦事用苦力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终成废人。”我觉得凡是不想虚度此生的人,都应以此为座右铭,铭刻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