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识了字,那么他从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快乐就是读书了。“仓颉造字,天雨粟,夜鬼哭。”可见古人对文字和文字拥有者的崇拜程度。
我喜欢临睡前躺在床上静静地捧一卷书,在郁郁的书香中沉沉睡去……我以为这样的生活是安详的。
我小的时候,一个北京知青到村里落户,发现这里上厕所不用手纸,用学生的作业纸、废报纸,甚至土坷垃,村里的小卖部里也没有卖卫生纸的,只好把随身一套旧的《安娜·卡列妮娜》当手纸用。一次我跟当队长的父亲到他那里玩,我翻着书,有些爱不释手地说:“书还好好的呢。”父亲知道儿子的心思,就在一旁帮腔说:“这么好的书当手纸用,太可惜了。给小军吧,让娃娃没事时念念书,认认字。”于是,我拿了几本用过的作业本跟他换。作业本的背面是光洁的,当手纸时比两面都是字的书好用,他自然同意了。在银川上学时,我学业之余,做勤工俭学,为学校整理图书馆的图书,每天在书堆里摸爬,濡染了不少书香。毕业上班,我在城里站住了脚,就帮父亲开了家书摊,一来维持没有收入的父母的生计,二来我经常去银川、兰州等地的书市进书,读书的视野大为开阔。
喜欢读书,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或者如黄庭坚所说的“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兴味,就像每天吃饭和睡觉一样,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是自然天成的生命需求,也是我的人生乐趣所在!
宁静的夜晚,捧一卷书,墨香氤氲,无酒却有茶,自多一分雅致。古人说:“雪夜读书如寻春。”我一直认为,夜深人寂,灯下静读,乃是一种纯粹而安详的生活。喧嚣尘世,浮华的热闹,可能带来暂时性的刺激,让人释放出某种久积心底的郁闷,使身心得到某种程度的舒缓。可这热闹,毕竟像水中花,镜中月一样,瞬间飞逝,留不下哪怕一星半点的慰藉。随着光阴的流逝,生命中的一切都会渐行渐远。但那些捧着经典名著研读和赏玩的日子,那些在灯下静静读书的时光,都会成为美好而温馨的记忆。那些读过的书,也会像老朋友一样,时时勾起我的牵挂和回忆。正如培根所言:“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有福的,是一种享受,没有书读是人生一大苦闷。闻一多被喻为“书痴”,他在清华大学做教授时,天一亮就起床,脸尚未洗先坐下来读会儿书,晚上总是他房间的灯熄得最迟……他说,一日不读书,心头不舒服。钱钟书一生在书海里遨游,他的《管锥编》《谈艺录》堪称国学力作。钟书读书成瘾,其夫人杨绛在《干校六记》有这样的记述:默存过菜园,我指着窝棚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默存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爱书若此,想不成学问都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有书卷捧在手,便是人间好时节。我乐意成为一个借读书与时光同行的人,在无聊中多做些有益的事情,在有限的生命中,在书籍的海洋中把生命的视野拓宽延长。
书是心灵的熨斗,听着书页掀动的声音,嗅着由人类的群体才智结晶而成的生命芬芳,不知不觉,心头的褶皱都被熨抚得平平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