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纷纷报道了一大学生开办家政中心的消息。据悉,四川一应届大学毕业生自己开办了一家家政中心,所雇成员均为在校大学生,许多老师和学生对此表示赞同,接受服务的客户也表示比较满意,但也有部分人持有异议。高校老师认为,由于社会经验太少,大学生创业要从长计议。
该生是今年7月份刚毕业。他在9月份登记注册了一个家政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医院陪护、家教、温馨伴老等业务,收费与市场价基本持平。自开办以来,已有30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近百名客户接受了他们的服务。
无独有偶,25岁的王佳朋毕业后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就业,但他辞职了,因为他发现“如果待在一个安稳的环境里,自己会失去创业的斗志”。辞职后,他选择了一个维维家政公司。
维维家政公司总经理刘艳与王佳朋有着相同的经历,大学毕业后几经风雨,面对就业压力,她选择了自主创业。尽管公司刚刚起步,一切都在摸索之中,但刘艳认为,直接就业比较被动,基本上听命于人,而创业能抓住最好的机会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不言而喻,从事家政工作,关键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或许一些人觉得做这个丢面子,可是只要自己放开了,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个工作,就能处之泰然。做家政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能够锻炼与人相处的能力,一些比较内向、腼腆的人也会变得活泼、开朗。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过服务的客户大都对他们比较满意。一雇主这样反馈,大学生素质高,比较文明,感觉服务就是好。他请了一个大学生做家教兼家务,每小时25元,不但为孩子找到了家教,而且解决了家务问题,一举两得。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早已是人人皆知,甚至新的“读书无用论”也浮出水面。当然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工作已经越来越难找了。广大毕业生旧的价值观念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期望值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
那些从事家政工作队的学生,正是注意调整就业心态,敢于抛开传统的就业圈子,成为剑走偏锋的代表。
不管这条路是否能坚持走下去,这种就业勇气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超越。其实,把家政中心发展壮大,也未必不是一条好出路。而创办家政中心的典范,无疑给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打开思路,树立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标本,对更多的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也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