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感觉对关羽之事做的天衣无缝,可别人都不是傻子,估计朝中有很多人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只是隐忍不说而已。廖立嘴快,说了出了。诸葛亮一听能不慌吗?廖立是自己集团中的人物,他说的话是有一定权威性的,这要是从他口中传播出去,原来不知道内情的人,现在知道了;原来对此事产生怀疑的人,现在证实了。这对诸葛亮可太不利了。他的政敌很可能就会拿此事扳倒他。身边有廖立这样一个人,诸葛亮能自在吗?干脆顺便找个借口打发了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诸葛亮上书刘禅,以诽谤先帝罪名把廖立贬为庶民。
客观地说,当一个人说了真话之后,会产生一种结果。也就是说,真话只有在需要听、愿意听的人听明白了以后,才会产生明确的效果。因此,说真话固然需要勇气,而听真话才可谓是珠联璧合、有所作为,才能形成明智的选择,才能有最终好的结果。用一句过去常用的套话,就是说不说真话算是态度问题,而听不听真话才是水平问题。这就是说真话与听真话之间的关系。
陈寿在《三国志》评论中说:“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廖立确实很冤。说真话没错,关键是他没有选对听真话的人。
后继无人
中国有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蜀国发展到后来,人才凋敝,后继无人。为什么刘备打江山时人才济济,鼎盛时期武有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马良、李严、刘巴,可是发展到后来蜀国为什么没有人才出现了呢?为什么只留下一句讥讽的话“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多少年来,人们在形容一种形势的无奈时,往往用一句话来概括: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句话,含义多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句话的语意中,含有强烈的、明确的无奈因素。说白了,是否可以理解成为:这个蜀国真的找不出人来了吗!怎么连廖化这样的居然也当上先锋官了?
廖化的基本情况,《三国志》中这样记载: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先主薨,为丞相参军。后为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称。官位与张冀齐,而在宗预之右。咸熙元年春,化、预俱内徙洛阳道病卒。
廖化在《三国演义》中出场次序是,第二十七回……且说关公来赶车仗。约行三十里,却只不见。云长心慌,纵马四下寻之。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关公听言,乃拜谢廖化。廖化欲以部下人送关公。关公寻思此人终是黄巾余党,未可做伴,乃谢却之。廖化又拜送金帛,关公亦不受。廖化拜别,自引人伴投山谷中去了……”而廖化真正跟随刘备是在第六十回中介绍的:……玄德曰:“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孔明应允。于是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镇公安。玄德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玄德自与刘封、关平在中军。庞统为军师,马步兵五万,启程西行。临行时,忽廖化引一军来降,玄德便教廖化辅佐云长以拒曹操……。从此以后,廖化就跟随关羽。直到关羽走麦城。
廖化也曾有过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时候,不过他不太走运,没有成功。在第一百三回他与张翼截杀司马懿,“廖化当先追赶。看赶上,懿着慌,绕树而转。化一刀砍去,正砍在树上;及拔出刀时,懿已走出林外。廖化随后赶出,却不知去向……”可以说在第一百一十四回以后,廖化则开始作为蜀国后期的重臣身份出现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病死。
廖化从出世跟随关羽到终老病死,他经历了蜀汉从兴到衰的全过程。根据他的经历也能看出蜀国人才凋零的原因。廖化从以前的名不经传的小卒,随着蜀汉人才的缺乏而逐渐备受关注起来。用一句不太儒雅的话形容则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蜀国人才凋敝,新老接济不上,出现断代现象。除了它地理位置的客观原因外,其中很大程度是人为因素,为什么刘备活着的时候还是人才济济,等到刘禅接任就没人了呢?究其原因这跟统内外一切事物的诸葛亮不无关系。
刘备去世后,蜀国内部有能之人已经几乎所剩无几。五虎上将只有一个赵云,文臣只有诸葛亮。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备受瞩目,他上台执政辅佐刘禅,开始选拔第二批官员。刘备去世后诸葛亮选拔的官员,归纳起来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子承父业类。比如张苞、关兴,他们是将门之后,“举贤不避亲”,另外他们自己确实有些能力。他们参政无可厚非。
第二类是诸葛亮的嫡系。马谡、蒋琬、费、杨仪、董允、郭攸之、向宠等,其中诸葛亮最喜爱的将领当属马谡。马谡是马良之弟并和诸葛亮情同父子。他经常和马谡“每见引论,自达昼夜”,真是言传身教,关心备至。为了给马谡铺好似锦的前程,甚至欲使其立功“违众拔谡”。
第三类是刘备以前的旧部,也可说是诸葛亮讨厌的那些人。如李严、廖立、魏延等,这一类人是先帝旧臣,有的与诸葛亮貌合神离(如李严、廖立,魏延),有的相互之间勾心斗角,这批人诸葛亮自己不放心不说,他们之间也无法形成合力。
还有一个人,算是后来加入诸葛亮集团内的应属于第二类,不过这个人有些特殊,那就是魏国降将姜维,因为姜维终究是降将,诸葛亮信任,蜀中父老未必能信任。所以在诸葛亮死前他还不算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据有学者统计,诸葛亮执政时期共计提拔不到七十个高级领导人,其中二十八人是荆楚集团的,这本不算什么,如果我们将这二十八个人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诸葛亮所亲近并一手扶植起来的年轻一代真正掌握实权的,其实就是继其执政的蒋琬、费祎、姜维,在用人上任人唯亲,近亲繁殖,是蜀国走向衰亡的开始。
刘备死后,诸葛亮专权,排除异己,妒忌人才,以至后来“蜀中无大将”的后果。
首先,诸葛亮排挤和他并列的“托孤重臣”李严。长期不让李严接近政治中心———成都,使其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小,最后逐渐被人遗忘。
第二,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在出祁山过程中,对魏延提出的,用五千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的建议不屑一顾。本来魏延久经沙场,提出这个是绝好的建议,想到自己不被重视,当然会有怨言。殊不知结果却被诸葛亮当作谋反的把柄,借别人的手杀了他。
第三,诸葛亮用人唯嫡系并非唯贤。诸葛亮所亲手扶植起来的年轻一代,不外乎继其执政的蒋琬、费祎、姜维,都是他的嫡系。
蜀国最后走上人才断代现象这步路,除了诸葛亮刻意为之之外还有不可避免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在隋朝确立以考试选拔官员之前,中国一直没有一种有效的官员选拔录用制度。汉朝时所采用的是“举孝廉”制度,说白了就是县里、省里谁名气大,谁就可以被推荐出来做官。
这种制度本身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到了后来大家都想着法子来出名了。东汉时的民谣,对这种体制作了深刻的揭露: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诸葛亮不喜欢或者说不重用魏延,除了说他“脑后有反骨”之外,还有其中一个原因是诸葛亮看不起魏延的“部曲”出身。而诸葛亮喜爱的姜维是什么出身呢?《三国志》记载“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且根据张大可的《三国人物新传》考证,姜维祖先是天水姜氏大族。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惧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费祎,字文伟,江夏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当然不是所有出身好的官员诸葛亮都爱用,都喜欢,不过那就是牵扯到政治斗争上了。
到了三国后期,也就是曹丕、诸葛亮、孙权的后三国时代,三个势力的用人标准全面向门阀世家靠拢,出身不好的人已经很难有出头之日了。蜀汉未必没有人才,可是为什么到了诸葛亮执政后期,特别是姜维时期感觉老是那几杆子枪在那里耍来耍去?就是应为诸葛亮的用人标准全面向门阀世族靠拢,蜀汉占据不过一州之地,能有多少门阀世族?而曹魏人才之胜。一方面因为九品中正制、前期还能发挥积极作用有关。但是重要的是曹魏占据整个北方,门阀世族数量比蜀汉,东吴多很多。基数大了人才自然也就多了。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是后人对蜀汉政权人才缺乏的形象描述。蜀汉人才缺乏,固然与其地域狭小、人口稀疏有关,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诸葛亮对一批文武精英人才的摧残。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摧残蜀汉的一批人才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这批人才是诸葛亮成就个人志向的阻力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清除这些对手,诸葛亮就无法实现自己一匡天下的“管、乐之志”。益州之地犹如一个小花盆,只够种下诸葛亮这株硕大的刺玫瑰,却再也容不下其他的花朵了。诸葛亮自己聪明绝顶,又事必躬身,办事多不听从他人意见,故他并不需要什么能人相助,而只需要几个便于指使的“完人”当配角就足够了。正如现代人徐文华写的《武侯叹》中所说:“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