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0100000015

第15章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

———《春秋毂梁传》后主刘禅都声称自己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三国志》卷三十三《后主传》注引《魏略》观诸葛亮用兵,在战略上均只见其正,不见其奇,则无可辩护者,至于演义小说谓诸葛用兵神奇莫测者,乃无根之言耳。

———台湾军事史家李震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赵藩

投机取巧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也把这个人的战略思想带出来。在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名造一时的还有他跟刘备讲的“隆中对”。草堂之中的这番话语,可非同寻常,“隆中对”中包含着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往后看,整个三国演义中,蜀国从始至终都是按照它里面所讲述的步骤去做,尽管有时没有全部按照自己的意识去走,但是大体上没有脱离主线。那么“隆中对”是否真真像人们所想像那样,高深莫测呢?诸葛亮为什么向刘备抛出“隆中对”?“隆中对”是否真是一个完整的战略指导纲领呢?如果是为什么蜀国没有统一华夏,反而是三国之中最先灭亡的。如果不对,那刘备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怎么就欣然应允了呢?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二十七岁。在自己隐居的隆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式作出了细致的分析,摘自“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对话如下: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隆中对》在千百年中看来确实是极伟大的战略构想,不仅将当时中国的整个局势分析得明白透彻,也把刘备应该采取的步骤设计得有条不紊。但《隆中对》的确也存在缺陷。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具体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一条是从汉中出兵关中,指向陈仓(今宝鸡)与长安。另一条是从荆州北部出兵中原,指向南阳与洛阳。毛泽东评点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毛泽东作战的战略讲究集中优势兵力,“一个拳头打人”,在敌强我弱情况下,这种办法是上上策。中国兵法上也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二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诸葛亮这二分兵力作战思想理论上就是不可取的。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偏差,一是曹操来得太快,不等刘备吞下荆州就来了;二是孙刘联合抗曹,荆州成了孙刘联盟的软肋,最终导致关羽被杀,刘备托孤白帝的悲惨结局。

诸葛亮在给刘备的战略图上轻描淡写加了一笔,看似不经意,却对刘备起了非同寻常的影响,这一笔写的是:按照我的思想做,等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时然后寻找机会,就可一统中原。这段话可说是一颗惊雷,刘备要的就是得天下,不为这还不求贤呢。可是就是最后这句话,最能打动刘备的心。刘备想做刘秀第二,诸葛亮恰恰正好看懂刘备心思,当然不能说诸葛亮包藏祸心,毕竟《隆中对》是他精心研究出来的,只不过是把他卖给了最应该得到的买主。

诸葛亮制定这个“隆中对”为的就是等一买家高价卖出。他跟刘表有亲戚为什么不把它献给他。他哥哥在东吴谋职,为什么不送给吴主。偏偏等刘备来了,才拿出来。因为诸葛亮一直在观察时局,观察刘备,他必须找一个适合他的主子。

《隆中对》的策略也不是多么高深莫测,其中所走路线也是挪移前代人所走的路子。

我们细心翻看历史就不难发现,诸葛亮制定的路线与当年刘邦和刘秀夺取天下的战略有相似之处。首先,他伐魏路线和当年刘邦出川的路线如出一辙,几乎就是拷贝刘邦的,但三国时期的中原和楚汉争霸的中原已经完全不同。

楚汉争霸之前,咸阳(也就是三国时期的长安)长期作为秦国的都城,一直是秦国的政治中心,尤其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即使项羽刚刚灭掉秦国时,这种政治中心的转变不可能马上就能行通。加上当时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粮草丰富,所以说刘邦出川首当其冲要打下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不但如此,刘邦还收降了关中地区守将章邯的二十万秦军,这也是日后刘邦争天下的根本。

反观三国时期的情形,东汉时一直以洛阳作为都城,而曹操挟天子就以许昌为都城,直到诸葛亮出祁连时已经有近半个世纪了。诸葛亮制定隆中对时,许昌作为曹操的都城已经一段时间了,加上刘备还要夺荆州、益州、汉中三地,到北伐时中原的政治中心早就转移到许昌。这样即使蜀汉出汉中攻下长安,对曹魏不会有致命的影响,等出了汉中的山地后,曹魏的骑兵对蜀汉的步兵有天然的优势,曹魏强大的国力又是蜀汉不能比拟的,这样占领长安的后果只是进不能攻,退不能守,蜀军被钉死在长安,慢慢的消耗殆尽。而放弃长安也不是容易做出决定的,毕竟长安对于蜀汉发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至少在国土上。

如若集中优势兵力,全军压进步步为营,也许三国历史就要重写。关羽以荆州的地方军就可以围困襄樊、水淹七军,使曹操欲迁都邺城以避其锋芒。若以蜀汉全国的兵力攻襄樊,曹操能选择的只能是亲率大军在襄樊对峙刘备,至于战况如何,那还真就不好下定论了。尽管这样的方针也不是最好的,但是,总比诸葛亮出兵路线要好一些。当然,诸葛亮北伐时,荆州地盘已经不归蜀国统治了,被迫只能从汉中出发。但是这也不能抵消诸葛亮的战略漏洞。

接着再看,走光武帝刘秀的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各地诸侯和农民纷纷起义,刘秀作为刘汉天下后裔(汉高祖九世玄孙),夹杂其中,但他没有立刻打出他是刘氏贵胄旗帜,而是韬光养晦,养精蓄锐。正当大家筋疲力尽时他再各个击破,一统天下,恢复大汉。

真正能够成功的人,并不是必有非凡能力的人,而是能够灵活运用周围环境使自己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力量。做事张狂,容易引起周围人们的注意,当别人跟你做同样事情时,他就会处处留意你,处处提防你,处处阻碍你。刘秀做得好,他成功了。刘备学的太像,失败了。梅兰芳大师曾经对学他唱戏的人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说跟我学戏,学我的唱功,学我的身,眼,手,法,步。要从精髓上下工夫,要有创新,如果你学习的跟我一模一样了,那你就是失败了,用梅大师的话说你在艺术上就等于是死了。刘备学刘秀在基础上是没有什么错的,可他学的不够技巧,他学死了。当天下群雄并起之时,刘、关、张三兄弟的大名早入诸侯心中,不管现在他怎么掩藏,也挡不住其锋芒。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就已经看出,天下能称上英雄的就只有曹操和刘备。

其实,从军事地理学和外交学的角度来说,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也不能成功,可能我们现在说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不过,诸葛亮制定吞并荆州之举欠妥,荆州是一个功伐之地,无险可守,况且离吴魏两国都很近,荆州又未经过大战争破坏,相对富庶。那样的话,荆州必定成为另外两个国家的抢夺目标。毕竟一块肥肉放在那,谁见了都想尝两口。

“隆中对”成为蜀国建国的纲领,给正在处于迷茫中的刘备以光亮,可它的指导思想,把本已处于弱势的蜀国无意中分散了势力。因此说,在一开始蜀国就走了一个错误路线。“隆中对”只不过是诸葛亮投机取巧,针对刘备想寻找立足地的急切心理,打了一个心理战,用几句大话蒙蔽了刘备。

欺上媚主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篇《出师表》感动了千万人,据闻唐宋两代,为官者读《出师表》而不落泪,便是不忠!可见《出师表》在人们眼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也是这个《出师表》暴露了诸葛亮“醉翁之意”。《出师表》中诸葛亮到底隐藏了哪些秘密?

中国汉字一词多义,一意多词,极赋魅力。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则能引出不同的意义。不然也不会引出文字狱这样的冤假错案了,当然它也能带来难言启齿的好处。

清朝的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他不得不上疏皇上表示自责之意。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他手下有个幕僚正好看见,于是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败仗,反而还表扬了他。“屡战屡败”强调的是每次战斗都失败,成了常败将军,有指挥不利,失职之罪;而“屡败屡战”却强调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和作战的勇气,虽败犹荣。

曾国藩运用文字游戏为自己赢得利益。早在他千年之前的诸葛亮也制造了一次文字骗局。

诸葛亮写过两个《出师表》,习惯分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初中课本里曾收录过《前出师表》,是一篇语言比较优美的文言文。也是两篇《出师表》中比较有名的一篇。

建兴五年,诸葛亮欲出岐山,北伐中原,临行前给后主刘禅递上《前出师表》,这是一篇表决书,也可说是一个军令状。文章之中陈述自己此去之决心,大谈自己走后刘禅需要做的事情。言辞恳切,感情真挚,让人读了眼圈发红。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立下豪言壮语:“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是臣下给君主的奏章,要对里面所说的事情负责。但是此次出兵并没有达到他所说的结果,他班师回朝后,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后主从之,乃诏贬孔明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前后一看,诸葛亮写的这篇文章典型的忽悠刘禅,是诸葛亮给刘禅灌的迷魂汤。

文章开篇就盖个大帽子,讲述先帝英年早逝,留下这个家业,不过也面临着危险了,朝中臣子仍然坚持不懈地辅佐你,是因为他们在报答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现在你要做的是恢复信心,广开言路,内外平等,重用臣子。首先就把危险系数调高,陈述事情的恐怖性。为他下一步工作做铺垫。

诸葛亮写这个《出师表》的真实情况,可不是他在文章说的那么好听。不妨细看,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他对政权的分配想法。诸葛亮出师走后,要刘禅处理内政是听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处理军政时多听从向宠。这些人都是先帝在世的时候特意培养留给你的,先帝也曾经说过这些人有能力,陛下可以放心用人。

诸葛亮大权独揽、权倾朝野,明显地时常对后主刘禅指手画脚,甚至还表露出咄咄一副逼人的威胁态度来逼迫刘禅,同时在他心里还有着许多忧虑。

他在《出师表》中,先说了当前是危急存亡之秋,形势严峻,而后话锋一转道:“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这其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说,就把刘禅的“宫中”和他开府的“府中”归成了“俱为一体”,将皇帝的宫中等同于他的丞相府。然后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就进一步地明确要求刘禅把宫中的事体也要交给他“开府”后的幕府来管,不用宫中的管理机构来处理了。而如若刘禅不答应的话,那就是“内外异法”了,那么“陛下”你就有不“开张圣德”,不“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而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并且有“偏私”和不“平明”的嫌疑。

诸葛亮罗列了许多不按照他说的去做将会产生的罪状之后,刘禅是不敢不应。诸葛亮吓唬了刘禅一通之后,接着又叙述自己出征的目的:“讨贼兴复”。诸葛亮一直打着这个旗帜,要挟刘禅,说这是先帝遗命,《出师表》中出现先帝一词就不下八处,在新主面前说老主,目的是为了使刘禅不要忘了,刘备死时说要视丞相如父。诸葛亮也真心实,偏偏真就以相父自居。

诸葛亮觉得这样还不够,诸葛亮又举荐了将军向宠“为督”,掌管京师的近卫军,此前近卫军头领是刘备的心腹赵云,刘备以赵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在进成都后升为翊军将军,翊,卫也,依然是刘备的头号保镖统领。而此刻诸葛亮将其带走出征,换成了自己保荐的向宠。

现在给刘禅身边全部安排上自己的人,让外人无可乘之机。最后还不忘了,重重加了一笔:“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实际上并不是那么档子事,诸葛亮给刘禅这些名单中,上面所说的人都是诸葛亮介绍的。换句话说都是诸葛亮的人。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是在打预防针。诸葛亮害怕他出征期间里发生变故,第一次北伐时,他最大的政敌李严还没有被贬,如果他在前方作战,后方被李严乘机夺了权,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明显的还有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明摆着告诉刘禅,我说的这些人都是贤臣,你要多亲近他们。朝中还有些小人,你要疏远他们。这些小人是谁啊!显然是我没提到的那些人了。你刘禅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要是不按照我说的去做,那你可要走后汉倾颓老路了。这跟诸葛亮在“隆中对”最后一句话作用一样,“隆中对”中诸葛亮就已经忽悠过刘备了,按照我的步骤走则天下可图。这次又来忽悠刘禅,按照我的步骤走可以兴隆。同样计谋都用在了刘备父子身上。

同类推荐
  • 云间笔会(2011)

    云间笔会(2011)

    本书是上海市松江区文联文学分会会员作品汇编,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形式,文笔流畅,内容健康向上。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体现出松江的地方文化氛围和创作状况。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本书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极高,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全部154首诗都集中歌颂了爱情、友谊与真善美。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十四行诗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去西藏·声声慢

    去西藏·声声慢

    本书是小说家鲍贝2005到2015年十年时间游走西藏的心灵文字记忆结集。是一位性情女子和神秘藏地的亲密私语。她足迹遍布西藏各地,其文字亦关涉西藏各地。本书设计精美,文字、图片均轻灵自在,布面精装、四色印刷。
  • 花非花梦非梦

    花非花梦非梦

    这既是一部揭秘红楼智慧的随笔集,又是一本剖析人情百态的指南书,本书告诉你,红楼不是梦,而是真实的人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宝钗的高明,不在于进取,而在于退让,懂得何时收敛锋芒,悠然而止。她的进退有据、行止得体、是一种高明的政治家素质。宝玉深恨别人劝他留心仕途经济。宝钗和湘云都曾因此碰一鼻子灰。而黛玉则因从未如此劝过宝玉,而让他更加敬爱,引为知己。在少女时代,我一定会站在黛玉一边,但现在,经历过职场和人情世故的种种之后,我想,我也会那样劝宝玉,至少,是让他求得安身立命的一样本事。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爱恨都会渐渐变得圆融起来,就连悲哀,也会消磨成偶尔的怅惘。红楼梦人物分析。
  • 明诗三百首

    明诗三百首

    《明诗三百首》以鸟瞰式的介绍为主,略重“以诗读史”,没有一味着眼于名篇而落于窠臼。《明诗三百首》选诗三百余首,入选诗人以卒于1644年前者为限。金性尧先生以其深厚学养,秉持严谨之态,对这些诗作进行了言简而意深的注释,读者可从中一识明诗之风貌与精华。
热门推荐
  • 追星成瘾

    追星成瘾

    一场利益与美人的争夺,穆追星成为利益的牺牲品。一场善良与邪恶的斗争,成瘾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合二为一的牺牲品因为种种反目成仇,没有惺惺相惜,只有你死我活。
  • 天极之武尊

    天极之武尊

    玄之大陆,以武为尊,各类高手层出不群,一本《天万劫决》,两位古老的灵魂,能否带领主角走向巅峰之路
  •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选编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选编

    德育的短效,已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极为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德育效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个主体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学生的道德养成同样也是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不断建构的过程。学校德育应紧紧把握这一特点,构筑德育的网络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持续教化。
  • 施肥知识(中)

    施肥知识(中)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2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 宿主她可软可甜

    宿主她可软可甜

    林九兮,苏妲己的后人,继承了苏妲己让男人跪倒在石榴裙下的致命的诱惑力和引人犯罪的绝美容颜。然而,红颜薄命的她竟在十八岁生日当天被人陷害致死,至今未找到凶手。于是林九兮便开始了悲催的快穿之路~
  • 冰霜之痕

    冰霜之痕

    暴风雪的寒流刮起,巨龙冰寒的竖瞳倒映着蓝光。封寒睁开眼,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游戏之中,但是这反派一样的开局什么鬼!?
  • 妖怪醒世录之开启妖魔旅程

    妖怪醒世录之开启妖魔旅程

    根据若干真实故事改编,捉妖法师的家族的修身历程。
  • 遗弃世界OL

    遗弃世界OL

    每个人的每天,都只有24小时,该怎么活得看自己每天的心情如何!时间不是用来打水漂的,诚信不是用来开玩笑的!把一天分为三个时段周期——早中晚,各有24小时!如果让我们的小孩脾气无限循环,那将造就我们消极的每天!一个精彩的故事开始了,消极与积极与随和乐观……最终的结果将会是什么呢?这是个被遗弃的世界,里面的居民均为了时间而奋斗,为了梦想而改变!被世界抛弃的人,被遗弃的梦、凡是到了这个世界,怨气冲天的人总能强暴一片天!帝王制、世袭制、郡县制……亲情与兄弟就是王!各大家族纷纷扰扰,帝王制再遭不满,战争一触即发!有个叫张震的少年失足踏入,无知、乞讨、卖艺、纷争、绝望、自杀……这时、公主董妍的介入,让他重获新生,爱情的力量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为了生存,为了爱情,更为了强大,精彩由此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凝地

    天凝地

    水乃生命之源,乃万物之始。水可有形狂暴凌厉,亦可无形惑人心智。这是世间最恐怖的武器,这是万物最敬畏的力量。看普通少年寒凝如何与昔日强悍的自己逐步精神融合,并以得天独厚的体质寻得智囊猿灵,觅得龙魂、凤刃、麒麟护甲等天地奇物,并召唤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灵,位居生灵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