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流通网络中的空间节点。海港是港口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交往的门户。海港的发展会进一步刺激海港城市的发展。今天,一些大的海港城市已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
中国的海港城市大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对这些海港城市进行历史梳理,对了解港口的兴起、港口与城市、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对港口史及港口城市史的研究多限于单一的港口或港口城市的研究框架,较少从区域港口体系的角度审视港口的发展。实际上,一个港口的发展不仅受其自然条件和腹地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也受到周边港口发展的影响。换言之,在一个区域内部存在多港口的情况下,港口之间的相互关系必然会成为影响港口发展的重要因素。王列辉博士的《驶向枢纽港——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研究(1843—1941)》一书正是从区域港口体系这一独特视角,以长江三角洲两个历史悠久的海港——上海港与宁波港近千年来空间关系的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把港口城市史的研究纳入到区域发展与港口间分工合作的宽阔视野中进行考察,从而使不同港口城市间之兴衰变化,港口地位与功能之变迁等各项比较研究得以更加深入地进行。
作者从唐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港口形成及分工的过程入手,从三个层面对上海与宁波这两个重要港口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从历史的长时段分析了长三角首位港口空间转移的大趋势。作者通过文献疏理和考证,得出了长三角首位港口经历了从两翼(唐代的扬州、宋元明清的宁波)向中心(上海)转移,直至近代形成“一体(上海港)两翼(宁波港、镇江港)”的空间大格局。第二,分析了上海、宁波两港历史上的功能转变。作者认为开埠之前的宁波港是朝贡贸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港口,国外的商人也积极寻求在宁波通商,港口的发展态势是外向化的;相比之下,上海港在历史上长期以国内贸易为主,其发展态势是内向化的。但在开埠之后,随着贸易网络的变化,上海港成为国际性的大港,宁波港的进出口大多通过上海港中转,其发展态势趋于内向化。第三,分析了近代以来两港分工关系的演变。20世纪以后,上海港逐渐成为远东地区的枢纽港之一,宁波港成为上海港的支线港。当前,上海、宁波两港形成枢纽港和大型深水港的空间关系,而在今后,两港可能会形成双枢纽港模式。显然,本书在研究的时间与空间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已突破了以往研究中比较常见的断代史、政治事件史的时间束缚与单一城市史的地域约束,强调从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全中国的港口体系、贸易网络的形成、分工及演变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来考察上海与宁波这两座城市的空间关系的变动,这使得本书的论述更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和说服力。
与前人或者强调区位优势或者重视历史、经济、制度等不同,作者尝试运用“区位优势—自我增强”的思路来分析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原因,对近代以来上海港取代宁波港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中国第一大港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见解。作者从历史经济地理学的角度,从百余年历史时段入手,结合国内外社会经济变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自然条件、陆向海向腹地、临港集聚和港口制度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考察两港开埠之后新的空间关系形成的原因,得出一系列新的结论,分析精致深入。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作者运用历史地理学、经济史学的新近成果和制度经济学、港口地理学等分析工具,在大量使用传统地方志等文献资料之外,还运用海关档案、贸易报告、传教士笔记等经济和社会档案资料,多侧面多层次地展开论述,使剖析更加透彻,论证更为周详,新意盎然。
我参加了王列辉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对其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本书是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而成的。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将对进一步推进中国港口及港口城市的研究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我希望作者今后在港口演变规律及港口与城市发展关系等方面能作进一步的研究,出更多的成果。
宁越敏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009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