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前,世界经济是多中心的,中国是中心之一。近代,中国从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之一逐渐沦为边缘,成为欧美国家制成品的销售地和原料产地。同时在中国国内,由于缺少先进的交通工具、运输费用昂贵、厘金制度阻碍、西部产品质量不佳等原因,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大,西部内陆成为东部沿海制成品的销售地和原料来源地。这样,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间也形成了中心—边缘关系,于是东部沿海成为半边缘区。随着中国经济卷入世界市场,对外贸易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很大的拓展,大部分对外贸易需要通过海上运输,这样位于半边缘区的各港口承担了货物中转的重任。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改变了港口发展的大环境,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港口发展的区位条件,使中国沿海港口的重要性凸显。因此,只有深刻认识这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才能更加深入地考察中国沿海港口在近代的发展历程。
除了在全球尺度和国家尺度呈现“中心—边缘”格局外,在区域尺度,中国沿海相邻港口之间如营口—大连、烟台—青岛、上海—宁波、广州—香港也呈现了“中心—边缘”的转变。虽然不同相邻港口之间的关系各有不同,本章也简单地把这些港口之间的关系分为此消彼长型、后来居上型和独立发展型等三类,但是,宁波港在近代开埠之前一直是长三角港口体系中最重要的港口,上海港在开埠之后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两港之间的空间关系演变非常剧烈,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以上海、宁波两港的空间关系为个案,深入分析演变过程及形成原因,能为中国沿海其他相邻港口空间关系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