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工业在西北等地回族中有着较好的发展,创办了一些有影响的企业。1919年,哈锐等人成立了天水炳兴火柴公司。哈锐(1862-1932),字蜕庵,号退轩,回族,甘肃天水人。八岁起入私塾读书,十四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三十一岁得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曾在北京、四川为官。辛亥革命后他辞官寓居重庆六年,后回家乡天水,与胡子瞻等人成立天水炳兴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哈锐任经理,胡子瞻为副经理。
炳兴火柴公司的成立,创甘肃民营工业之先声,引起远近瞩目。1920年正式投产,首先以质量优于陕西宁羌“松鹤”牌火柴而夺得陇南市场,渐次扩及陇东、河西一带,销路日旺。其次在产品上加强翻新,在生产适用于农村多风地区的“雄鸡”牌黄磷阴火火柴之外,又生产适用于城市发火快速的“山羊”牌硫化磷阳火火柴,受到省内外消费者的普遍好评。
炳兴公司的生产能力,从1921年到1930年的十年间逐年稳步上升。由日产七箱到日产二十箱上下。每箱一百包(每包六小封,每封七十二盒,每盒百枝火柴),价值六十元,年总产值达十五万元以上。除成本、税捐、工资、杂支外,获利甚丰。每年农历四月按股分红,每股红利常在十八至二十元之间浮动。
1926年前后,随着业务的发展,炳兴公司还在外厂附近红崖创办铁厂,生产铁锅、铁铧,在三岔设立炼磺厂,在甘泉寺开办杂货店,运用多种经营巩固公司经济地位,同时,在内厂开办职工子弟讲习班,在厂区邻近创办炳兴小学,招收街道居民儿童入学。至此,炳兴声誉日增,“翰林办厂”,传为佳话。
1937年,马辅臣在临夏西川堡子村创办了民生火柴厂,请外地技工作技师,雇当地群众作普工,生产黄磷火柴,商标为飞马牌。由于火柴在当地营造,价格较低,一般人家能够买得起,普遍用上了火柴,改变了许多人家一直用火石打火或转家掏火做饭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该厂于1953年合并于甘肃天水火柴厂。
20世纪30年代,镇江回民金子如投资于江西九江设立大中华火柴厂,产品主要销售湖北、江西等长江中游省区。
纺织工业
纺织业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手工业之一,进人近代,由于采用大型机器进行生产,纺织工业便逐步发展起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回族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辛亥革命时期,南京回族实业家蒋家淦(字瑞生)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将商业资本投资于苏州苏纶丝厂、苏州丝厂、南通大生纱厂和安徽芜湖裕中纱厂,开回族经营纺织业之先河。其祖蒋翰臣,于清代咸同年间,靠在长江中游贩卖食盐而发家致富,后经营绸缎业、典当业和房地产业等,遂成江南巨商,为后辈从事实业打下了坚实的资本基础。
1919年冬,河南回族商人鲁连城投资10万元,在武陟县木栾店独资创办成兴纱厂,采用千佛阁牧童人像为商标,生产12-20支纱,产量3800绽。这是河南纺织工业中较早的纱厂之一。1932年开封回民杜秀升出资租办了该厂,采用二仙阁牌商标,工厂改名为钜兴纱厂。1920年前后,天津回民马泽民创办吉庆公号,于竹竿巷生产麻袋。
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对于棉花的需求增多。为便于棉花的运销,1932年由西安回民白楚珍、冯梦麟、马屏甫等人集资于渭南创办西安棉花机器打包公司。打包公司拥有19个弹花车间,一个仓库,回汉工人近千人,及从德国礼和洋行进口的打包机,并聘请苏联人尤尔柴夫作技师。打包公司工作效率较高,每天能打包六百多件,每件重250公斤,在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均有较大影响。
面粉工业
民国时期,从事面粉工业的回族实业家较多,在各地创办了一些面粉加工企业。其中颇具规模者,有开封益丰面粉公司、西安华峰面粉公司、呼和浩特真光面粉厂等。
1924年河南开封回民杜秀升接办经营原创办于1912年,因营业不佳而倒闭的开封永丰面粉公司,将其改名为益丰面粉公司。杜秀升任经理后,改进经营管理,更新设备,营业日渐好转,获利颇巨。抗战爆发后杜秀升移居陕西西安。
1939年,杜秀升在西安自强路创办华峰面粉公司,是西北最早的面粉加工企业之一。该公司以生产和经营面粉为主,日产面粉四千袋(最高曾达到六千袋),产品质量上乘,畅销西北各地。1与1年,杜秀升任陕西省面粉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协调各会员厂的关系,接受当时政府的军粮生产任务,给各会员厂分配生产指标、挖掘生产潜力,保证了抗战时期的军需民食,为全民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6年,呼和浩特回民孙文魁在呼和浩特回民区前新城道九号创办文魁堂磨坊,以马拉石磨从事米面加工,雇工五六人。次年改为电动石磨,雇用工人20余人,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同年冬天,他又以实物付款方式,用1000袋(每袋44斤)面粉,买进天津产钢磨一台,于1948年初安装完毕,厂名更为“真光面粉厂”,含意为“清真”和为回族争光。产品定名为“望月楼”面粉。几个月后投产,产品很受欢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势头,利润也比石磨高出数倍。由于生产发展和利润提髙,于1948年4月间又动工盖了二层楼厂房、粮仓和库房。并请天津面粉机器厂刘安熙经理来呼和浩特谈妥增购两部钢磨及附属设备,并由该厂负责安装。全部设备购置、安装费用大约相当于一万袋面粉款。1949年解放后,“真光面粉厂”更名为“真光恒记面粉厂”,并在新组成的股份公司的领导下开业,为发展当地回族面粉工业做出很大成绩。后真光恒记面粉厂发展为呼和浩特市第二面粉厂、呼和浩特市面包厂。
制皂工业
用牛油制皂和制烛,是较普遍的回族手工行业。起初用土法制造,数量有限,仅供本族使用。如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天津回族穆成泰、穆成春兄弟创办了长元德喜寿花烛店,店址设在水陆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的西头湾子驴市口大街,前店后厂,制作销售蜡烛。产品以羊油为原料,选料精、工艺细、斤两足,规格齐全,驰名远近。到了民国时期,南京、开封、扬州、汉口等城市,有了较大的制皂作坊,甚而出现像汉昌烛皂厂无限公司这样的近代企业。
汉昌烛皂厂无限公司是由回族实业家陈经畲创办于湖北汉口的。陈经畲(1880-1968),名庆纶,以字行,为江苏南京人,1901年起到汉口经商创业。1915年,在抵制美日货物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斗争中,陈经畲集资二万四千两白银,于汉口投资创办了汉昌烛皂厂无限公司。“汉昌”初建时规模不大,建有老式五开间厂房四进,职工四十多人。购置煮皂锅、镔铁冷桶、晒皂架、脚踩手捶木模打印机、铜模脚踩打印机、拉条机及其他若干设备,生产七星牌、军人牌、禄字牌肥皂,生产周期一般需要7-9天。头几年年产量约二万箱左右,后不断提高质量,开拓销路,于是汉昌所生产之七星、金钱、婴孩肥皂,很快在省内外获得良好信誉,产量亦随之增加。1930年以后,生产发展较快,资金增至10万两,到1935年猛增至30万两,为其扩大生产更新设备创造了条件。1936年下半年进行工厂扩建工程,1937年向上海购买整套生产肥皂的机器设备,同时向德商“谦信洋行”订购一套甘油机,运回武汉安装。1938年9月,日寇占领武汉前夕,“汉昌”的手工生产设备及部分职工搬迁入川。1939年8月于重庆开业,日产肥皂百余箱。1940年8月,工厂遭日机轰炸后遣散职工歇业。抗战胜利后,汉昌于1946年7月在武汉复业,其流动、固定资产仅相当于1935年的三分之一,惨淡经营,直到解放。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公私合营,汉昌后来发展为武汉化工厂。
1921年,天津回民马泽民在张家口建厂,购置设备试制肥皂,产品行销包头、北平等地。1923年,马又亲至包头投资设厂,所生产清真肥皂迅速占领北平、兰州乃至整个西北市场,深受各族人民特别是穆斯林群众的欢迎。
制药工业
制药工业是在回族传统手工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白敬宇眼药厂。白敬宇是蒙元时期的回回名医,曾以阿拉伯制药方法,制作眼药及各类膏丹。其后人继承祖业,于明代永乐年间在定州(今河北定县)开设白敬宇眼药铺,专治各类眼疾。民国时期,其第16世孙白泽民(1905-1972)在传统制药的基础上,采用西方近代技术将手工作坊改造为近代企业,专制眼药。由于白泽民经营有方,白敬宇眼药厂业务发展很快,在北京、南京.、汉口、长沙、郑州等地设立分厂,成为全国最着名的生产眼药厂家之一。
制茶业
天津回民穆文英于清嘉庆年间创办的正兴德茶庄(初名正兴号茶庄,1857年改此名),到民国年间已发展成集工贸于一体的企业。它在湖南、福建、浙江、河南、安徽等地采购茶叶,在河南商水、浙江杭州、安徽安庆、六安、黄山及福建福州等地设厂就地加工,然后北运销售。不仅在天津设总店一处、分店三处,在北京、保定、沧县、泊镇等处设有分店,而且还在内地各省、市设代销处多达800余家,几乎控制了华北的茶叶市场。全盛时期的正兴德,年销售茶叶330余万斤,经营总额达200余万元,平纯利润按10%计算,则每年可获纯利20余万元。
机械工业
1916年,天津回民穆成波于北营门福泉里创办盛立合桅灯厂,产品十分畅销,该厂迅速扩大到五六百人规模。20年代,德国商人以商标相似逼其停产,穆成波以此唤起工人爱国之心,改进生产,后以航空牌为商标,生产更进一步得到发展。
1939年,西安回民陈正光、马福泽、傅子和各投资2000银元,于大麦市街中段回族聚居地区创办建国机器制造厂。该厂设机械加工、锻压制造、钳工装配、烧炼四个车间,生产手摇电话机、汽车轴承、炼制供汽车用的轻质植物油等。这些产品为解决抗日部队的通讯、运输等起了很大作用。1945年5月因大量美货冲击中国市场,建国机器制造厂遭严重亏损,被迫关闭。
皮革加工工业
甘肃临夏皮革加工业的历史比较久远,清末民初,就有加工经营者,兼搞土法制革,加工车马挽具、皮绳等。至1946年,皮货制革业约八九户,工匠30余人。以牛、马、骡皮为原料,年加工皮件8000件左右。至1949年,皮革业增至57户,从业者600余人,约有资金21万余元(硬币)。
河南孟县桑坡村几乎家家从事皮革加工。新中国成立前,桑坡“兴盛玉”号皮作坊,皮货做工讲究,货真价实,言不二价,在南方信誉很高,每年皮货运到汉口,有8家皮商销售,足见桑坡皮货和皮革制品的质量之高。
1936年,穆伊光于天津创立长元德皮革厂,由于穆技术熟练,善于经营,生产迅速扩大。“七七”事变后,日军将牛皮划为军需物资,该厂陷于停产状态。1939年,穆伊光增设橡胶制品设备,更厂名为长城橡胶厂,生产自行车内外胎、三角带和皮鞋胶底等橡破制品,销路逐渐打开。1947年生产日益扩大并设立分厂,获利颇丰。
在呼和浩特畜产品加工业中,较大的是德义成皮革厂。该厂是1939年舂季,由回族知识分子刘万山等操办,在旧城北门外和合桥组建的一家皮革加工厂。厂房分前后院,占地2500平方米,有办公室、车间、库房、工人休息室、厨房等。旺季工人可达三百多人。该厂由当时的满蒙毛织厂(现内蒙古第四毛纺织厂)与回族中的张秉和、马永祥、王有恒、逯廷相、刘德荣、刘德富、哈勇、张福等人为股东合资兴办。刘万山任总会计兼经营厂长。德义成皮革厂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从“协盛西”、“玉兴堂”等大皮毛店(这些皮毛店的货源来自丰镇、集宁、卓资山、旗下营、武川、达茂旗、乌兰花、察素齐等地)以及本市的屠家中购进生皮,牛、马皮加工成底皮、鞋面皮、皮件、皮箱及皮带皮,羊皮主要用于制作皮裤等。牛、马皮制品除在本市销售外,还远销山西、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
别具特色的回族运输业
一、河州脚户走天下
一溜溜山来二溜溜山,三溜溜山,脚户哥们下了四川;若要我俩的婚姻散,海炼干,太子山摇给者动弹。
这是流传至今的一首河州脚户唱的花儿。脚户,是西北地区人们对驾驭骡子、马、牛、骆驼等大牲口,从事长短途运输的人的称呼。历史上,西北回族中从事脚户业者颇多,其中尤以河州脚户最为有名。
河州,即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中国黄土髙原和青藏髙原的镶嵌地带,自古就是中原文化和西部边疆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之一。河州四面环山,地理环境甚为复杂,交通十分不便,长途远行和物资流通基本依靠畜力驮运。从清末起,因商贸活动日渐频繁,河州脚户业得到很大发展,在各民族物质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河州的脚户,主要分布在河州城四周郊区,有回、汉脚户数百家,运畜上千头。据《临夏回族自治州志》记载,民国17年(1928年)前,临夏西川邓家庄、胡家庄、尕青寺、拜家庄、辛家河、罗家堡、石头洼、格子、聂家庄等处有运畜五六百头;东川罗家湾、娄聂家、费家、金家大庄、林王家约有驮畜两三百头,南川杨妥家、祁宋家、乔家、徐贾家、何家湾约有驮畜三四百头;北塬上石家、观坡头、下石家等地约有驮畜百余头。驮畜有骡、马、驴等,以骡为主。骡子是马和驴杂交而生,它本身不能繁殖,具有力量大、骨架硬、耐力好、料口小等特点,所以深受脚户们的青睐,是主要的运输工具。骡子因父母的不同可分为二种。草驴(母驴)所生的叫“驴骡”,骒马(母马)所生的叫“马骡”。其中“马骡”大于马,耳朵小,腰部灵活,蹄腿较细,多作为拉车用的辕骡;驴骡耳朵长,腰部力量大,蹄腿粗短,具有耐粗饲的优点,多用作驮骡。
在甘肃河州地区,脚户们出门,一般随机组成驮队集体远行。一来相互沟通信息,保证共同盈利;二来相互有个照应,确保安全;三来相互鼓励,排解旅途寂寞之苦。驮队是一个集货物运输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商旅组织。
驮队按规模有大、小之分。大帮的驮队一般有十八、九头骡子,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保镖,保镖手拿刀枪,分站在驮队的两边。小帮驮队通常只有四五只骡子。由于道路艰难,路途遥远,土匪时常出没,为防万一,几个小帮驮队一般由四、五家掌柜的骡子组成团队行进。团队骡子数量不等,有五六头的,也有十几头的,他们随机组成一个大商队,分成头帮、二帮、三帮等。
其职责也如同大帮驮队,只是每个掌柜的负责自己的脚户。路上饮食也如同大帮驮队一样,几个人一伙。到了安全地带,又分散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