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53300000029

第29章 依循佛理,护心养性(1)

禅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特殊的体验,一种靠领会、靠心心相印、靠觉悟才能相通、抵达的境界。简单地说,是一种觉悟。

人们总觉得一个人开悟很容易,看禅宗历史上许多公案,无非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事,就开悟了。实际上没那么容易,从先天来讲,你有没有慧根?从后天来讲,你此生都干了些什么?如果这些都没有,则开在何处,悟在哪里?

谛听

李祥林

在甘肃张掖大佛寺,我似乎听到了一种洞穿亘古的声音。

确切地说,我发现了一种更富诗意的生活方式一一谛听。谛听宇宙万物,谛听尘世百态,同时也谛听自己的心灵律动。

大佛侧卧在殿内,以臂代枕,双目微睁,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这一卧,就是亿万斯年;这一笑,就是滚滚红尘。

奔走在红尘中的每一天,许多事令人无法释然。我们不知疲倦地四处诉说,忘记了谛听。但在拜谒大佛的一刻,在大佛蕴涵禅机的一笑中,就会感到一枚松果铅华洗尽,从额头倏然脱落。是的,仅仅是一次不经意的对视:佛与人。

导游兴致盎然地讲解着卧佛的历史和地位。我不是佛教信徒,但生活在佛教盛行的国度,生活在禅机遍布的地方,我不想对灵魂深处的一种皈依替自己开脱。的确,信仰是灵魂的方向,没有方向其实也是一种方向。我曾在草原上见过不远万里膜拜大佛的信徒,每走一步,便低头默祷,然后扑倒在大地上,双臂伸展,头颅贴地,对于大地,这既是拥抱,又是贴肤的谛听,暂且不用俗人的眼光评判信徒,那一天我是真切地理解了一个形容词:虔诚。这是个具有魔力的词,很重。

我无心留意卧佛周围形态各异的众多弟子和十八罗汉。那一瞬间,只感到大佛的眼神摄人心魂。在没有被后人发现时,大佛应该斜卧在漠海深处,在久远的年代里笑看这片土地上的繁华、战乱、荒败,甚至一草一木的荣枯,谛听那来自远古的、当前的和未来的声音,大佛始终浅浅地笑着。大佛无语,笑是代替了谶语的一种方式。

在老庄的无为人生和魏晋隐士的醒醉人生之间,卧佛似乎在向人们暗示着另一种状态:醒睡人生。大佛本身睡千年而不醒,就好像参禅者参到了空甚至连空也不存在一样,在这里,睡即是大醒。六祖惠能曾在禅机闪烁时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见禅的大境界是毫无修饰的。

大佛寺有一株古杨,虬枝纷乱,耸入云天。风中哗哗作响的树叶似乎在阐释着某种意绪,与寺内的泥塑大佛相伴,是一种辉映,更是一种牵引。

走出大佛寺,已经没有兴趣再看木塔和钟楼了,穿行在有着古典韵味的现代城市中,我们的视线里满是纷繁的车流和楼群,当然,还有城郊那一片颀长而随风摇荡的芦苇。卧佛引发的哲思,只在脑海中流星般划过,甚至连一些记忆也未曾照亮。毕竟,我们只是凡人,身在红尘,心牵红尘,情也系着红尘。但在红尘之中,请留一只灵性的耳朵,谛听万物的声音。

禅思禅悟

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在于一分一秒中,它如流水般消失,永远不会复回。而在如此短暂的宝贵生命中,我们却被种种痛苦围绕着。痛苦是由于我们的无明造成的,因为不能看清生命的实相是无常、无我的,所以我们执着于生命,并相信生命是恒常的。由此,烦恼便产生了。若我们明智地认识到,生命本无常,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东西,那么,便更能体会生命之美。正如李大钊所说: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

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

佛陀不执着于任何事物,所以他总是生活在安详、喜悦和自在之中。他的唇间总是带着微笑,他的存在为周围营造出了一种清静的气氛。佛陀不害怕美好的事物,因为无论是美丽的事物还是丑陋的事物,他都能看清它们的无常性。他不追逐事物,同时也不逃避它们。

但是禅宗的“诸行无常”并不意味着我们该用消极懒惰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无常、无我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的真相,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从对具体琐事和目标的执迷中超脱出来,从而以放松的心态和变通的方法去做每一件事。

花香弥漫的深山古寺

南北

为了撰写一篇关于佛教建筑方面的文章,我在一座山中古寺里住了一段时间。古寺因为藏在深山中的缘故,“文革”中没有遭到太多人为的破坏,文物建筑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也因为山深路远,云遮雾罩,所以这里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没有一般寺院那般的热闹,香火也不及其他寺院那么好。一般寺院进去都售门票的,这里却坚持不售门票。香客游人,以及周围小村庄里的山民,都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随便进去散步游转。

古寺的方丈却很年轻,才三十多岁。他是大学毕业后出的家,不久就去南方的一个佛学研究所深造,又去斯里兰卡等上座部佛教国家参学数年,直到他师父圆寂后,当地有关部门及居士坚请,他才留下来接过师父的衣钵,升座当了方丈。我们的相识是在他出家之前,颇有交情。知道我要写东西,他就安排我住在寺院最后面的藏经楼旁,说那里既安静又可以方便地查阅佛经典籍。但几天后,我就要他给我换个地方,原因是那里太静了,静得有点怕人。方丈就又让我住到了大雄宝殿一边的一间厢房里。于是,我认识了馨云居士。

每天,大约是上午九点左右,便有一个年纪六十多岁,穿着与附近山民一样朴素但却干净整洁的女人,到大雄宝殿里去。但她却不像其他香客那样烧香叩头,而是将一束鲜花供献在佛像面前,合掌礼敬,然后退出,在寺院里走走看看,或小坐一会儿,然后便离去了。我在窗前每天见她如此来去,时间一久,便不禁好奇,就问方丈。方丈说,你说的是那个优婆夷(佛经里指在家修行的女众)吧,她叫馨云,是我的一个皈依弟子。她原是镇上学校的教师,退休后去年皈依了佛教。她家就在寺院边上的村子里。我对方丈说,这位居士很独特,与别的居士不一样啊。方丈笑起来,说,是不一样啊,但她这样是最符合佛法精神的么。我便故意问,何以见得?方丈说,你一定读过一些佛教经论吧,像《苏悉地羯罗经·供花品》、《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及《大智度论》,里面有关香花供佛的文字都不少,而烧香叩头不过是咱们汉传佛教结合了道教和民间习俗后形成的“中国特色”而已。在如今的东南亚上座部佛教寺院,还是以鲜花供佛的。

我和方丈正说话的时候,恰巧那位馨云居士又手持一束鲜花,到大雄宝殿去供佛,方丈便在她出来时叫住了她,招手让她过来。馨云过来了,方丈却有人找,匆匆走了,于是我和这位鲜花供佛的优婆夷聊了起来。她原名叫李庆云,是当地镇中学的英语教师。早在皈依佛门之前,她就读了不少佛教方面的书,甚至还找了英文版进行对比。皈依之后,与师父十分投缘,就从镇上搬回老家的房子里住。她说她房前的院子很大,就种了许多的花草树木。一年之中,几乎每个季节都有花开,她就采了鲜花来供佛,也送给师父。她说着笑起来,问我,你要不要鲜花,要的话,我也可以送些给你啊。我说我当然想要,但你要供佛的鲜花,我怎么敢领受?

她又笑起来,像一个小女孩一样,连脸上的皱纹都在笑声中平展了起来。她说,你还迷信啊?佛经上不是说了么,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自性真佛么?哦,别担心,我当然是先供佛,然后才送师父你们,既合情又合理,行吧?

此后,馨云果然每天都带一些鲜花,先送一束到大殿供佛,然后把另外的鲜花,有时给我,有时给方丈,有时又给随便碰到的哪位师父。渐渐的,我发现不但她,而且别的居士,甚至寺院里的僧人们,也都到山间或自家院落里采了鲜花供佛,焚香化纸的反而少了起来。山中古寺,在这个秋天,花香弥漫,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离开那座古寺后,我常常会想到馨云和她的鲜花供佛。后来,我阅读一些佛经资料,知道鲜花供佛,是佛教一个十分久远的传统。据佛经记载,可以供佛的物品,计有52种,其中以香花供养最为普遍,也最为高贵。在南传佛教里,信徒们每天都采摘鲜花供佛。如在斯里兰卡,每日清晨,稀疏的晨星还在天边闪烁,信徒们便纷纷起床,手提花篮,去采鲜花供佛了。我国西双版纳的上座部佛教,也和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传佛教地区的情况基本一样,信徒们不烧香,而以香花供佛。

我常想,我们的汉传佛教也应该实行鲜花供佛,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鲜花并不难得,主要是看我们是否有心。馨云居士能做到的,其实大多数人也都能做到。更重要的是,鲜花供佛不但洁净庄严,还可以消除佛教寺院中普遍存在的因焚烧香烛而发生火灾的隐患。

当然,鲜花供佛,还有更多的好处。鲜花不仅仅馨香悦目,还可以让人通过观想,从中体味出人生的诸多道理。因为鲜花的美丽,人们会想象到许多美好的事物,希望生活如同晨露中的鲜花一样美好,馨香纯洁;又因为鲜花的脆弱娇嫩,朝开夕落,会令人想到生命的短暂无常,更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去为自己的事业努力;更因为鲜花的馨香弥漫,令人想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会像鲜花一样令人感到喜悦和敬爱,从而获得永恒的价值。

禅思禅悟

佛陀教导我们,凡事无常,没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每一样的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即使是同一条河流,也没有一样的东西可以保持永恒,只要耐心,只要等上一些时候,那些叶子将会流走,那些泥沙将会再度沉淀,那些水就会再度变得纯净。一条河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有时,生活里会有很多烦恼,但是我们也应该多一点耐心。

在哲蚌寺看晒佛

于坚

俗人到西藏去是要有缘分的,那是海拔平均在4000米左右的地区,要冒生命危险。而到了西藏,要看到一年一次的晒佛更要有缘分。即使到了西藏,也遇到了晒佛,也未必就与佛有缘。晒佛的日子不会在报纸登广告,这事已经搞了千百年,当地的人都知道。知道的就知道了,不知道的就不会知道。

和我同去的一个电视小组,整天在拉萨采访,却没有人告诉他们晒佛的事。

在西藏人看来,这是一件太阳到一定时刻必要升起来的事,没有必要特别地告诉人。这个小组没有拍到晒佛,是因为他们凡事都要“知道”,所以老是不知道。

我也问,我觉得在西藏这样的地方,一个俗人还是保持一种问的身份,不知道为好。但问也有两种,一种是问“什么”,一种是问“如何”。像“为什么要晒佛”这样的问题,其实是不会得到回答的。

我的问是关于“如何”的,是问路,而不是问道。我问,如何才能到哲蚌寺去?于是我得到了回答。即便我今天写晒佛的事也不是要回答,我不知道,我只是描述途中所见。即使知道了晒佛的日子,也不表明你就有缘分,和我一起问路的几个同事,其中有两人,一个在晒佛的前一天,接到家里的长途电话,说他的父亲病危,他只好当天乘飞机回去了;另一人则连夜闹肚子,直闹得浑身虚脱,在黎明前送到医院去了。在西藏这样的地方,有些事你不能不相信。这种事你也许会觉得不过是偶然,但如果你是在一个海拔4000米的地区,一个人人都信神的地区,又是一年一次的盛事,你也许就会相信一切都有神在安排了。

1994年8月9日凌晨5点我在拉萨的一家旅店里起床,在一片漆黑中混入一群人,跟着走。这是一群浑身散发着酥油味、沉默不语的人,在黑暗中,我闻着他们的味道,跟着他们往一个方向去。那个方向是北方还是南方我不知道,周围充满很重的脚步声,听得出来有很多的人从不同的方向在汇集到一个方向。我的脚在动,并逐渐吃力,在走了一个小时之后,我发现我们已经离开了平地,上了山。仍然是一片黑暗,但已可隐约看出一些石头一样的黑色背脊。

山不陡,但海拔在一厘米一厘米地升高,我呼吸急促,肝部不适。走几步就要停一阵,我最先跟随的那些人早已弃我而前,但同样的气味又成为我的向导,我看不清是谁在引领我,我只知道是一种混杂着酥油味、羊皮味、汗味的气体在引领我。但随着山的升高,光也开始彰显被黑暗所遮蔽的事物和动物。我渐渐看出,我已置身于一座石头山的中部,在南方大约四五公里的地方,圣城拉萨正在从黑暗中上升。拉萨河呈现为一条银色的光线,环绕在拉萨的腰部。

人们已经汇合在一条通往山顶的黄土宽道上,大道的两旁,不时可见盘腿而坐的香客,有人在他们的面前投下钱币,也有人在大道中央兜售柏叶、哈达。

人群越来越清楚,从1个月的婴儿到90岁的老人都有;有藏族人,有僧人,也有汉人和外国人。天明亮了,是蓝天,我已置身高处,抵达哲蚌寺的门外。向下看看,哦,这么高,如果是在白天上来,我恐怕走两步就要歇一回,在半山就要躺下。黑暗可说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掩盖具体的事实,让人在幻觉中征服了许多他在事实中无法征服的东西。

晒佛是在哲蚌寺外边的另一座朝向东方的山上进行,人们绕过哲蚌寺,向那里集合。路上到处都有正在燃烧的柏叶,它的烟雾很好地创造了一种虔诚的气氛,但也呛得许多人咳嗽不止。我的肺像要撕裂一样,但我不能停下来喘气,因为行人都已经拥挤在一条狭窄的山道上,只能向前走,而不能停下或后退了。终于到了将要晒佛的那山上,那是一座巨石垒垒的山,山是灰黄色的,石头是灰白色的,有许多石头上刻了彩色的经文。

只见山坡上支着一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铁架子,那就是用来晒佛的。到达的人都在忙着找地方安顿自己,都要找那种既能清楚地看见佛像,而又舒适安全的所在,这样的所在很快就被占领完毕,后来的人仅有立足之地。天大亮时已有数万人聚集在山谷中。更多的人则聚拢在铁架下面,要挤到那里是很困难了。

人们在等待晒佛的时刻到来,一开始等待,不动,有了说的力气,先前在路上的沉默就打破了。

人们开始说话,藏语、汉语、英语交响回旋,互相不懂,但意义是相同的。

这时候的氛围有些像是一个在内地司空见惯的群众大会,但没有主席台,也没有标语。有一个高音喇叭在响,不是播送革命歌曲,而是一个讲藏语的人在指挥什么。等待也不是等待什么要人,而是等待太阳。那时才7点钟左右,太阳要8点左右才能越过群山,把光打到这座山上。

东方的天空已经呈现为金色,山谷里忽然响起了法号的声音,万头攒动,都在寻找那声音的起源。恍惚之间,我只觉得那声音是金光灿烂的,犹如狮子在吼叫。终于发现了声源之所在,一幅橘黄色的长幡在半山飘动着,下面是一排裹着红色袍子的僧人,秃顶浮在光辉之中。他们约四五十人,挑着一个很重的长卷在人群中蛇游而过。我看不出那是什么,我猜想那必是佛像了。

同类推荐
  • 医学信息学

    医学信息学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独立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本书首先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数据、信息、知识以及信息管理,医学信息标准化和医学信息系统工程等。其次,介绍了医学信息学各个研究和应用领域,包括生物信息学,医学影像和实验室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远程医疗,临床决策支持,社区卫生、区域卫生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中医领域的信息处理。最后,介绍了国际上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方向、新的理论和技术,以拓展读者的学术视野。
  • 中学生成长故事全集

    中学生成长故事全集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无论是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都有赖于课外阅读的滋养和沁润。阅读使人成长,文艺作品的影响力是无可估量的。一本好书能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他们的审美能力、观察力,想象力、知识的转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阅读的习惯和正确的人生理念能使孩子终身受益。阅读能让人心灵飞翔,会让你有很大不同的人生。阅读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阅读能有效培养儿童自主性格,这些影响将有可能伴随儿童一生。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秘密花园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秘密花园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雪橇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雪橇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克雷洛夫寓言(小学生爱读本)

    克雷洛夫寓言(小学生爱读本)

    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作家,一生共创作了200多篇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同古希腊的“伊索寓言”,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寓言”,18世纪德国的“莱辛寓言”构成了世界寓言的四大经典。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克雷洛夫寓言”以生动的形象、简练的文字、广泛的题材,刻画人生百态,评点世间丑恶,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这本《克雷洛夫寓言》是从200多篇“克雷洛夫寓言”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既有动物寓言,也有人物寓言,力求做到经典。
热门推荐
  • 末世纪年

    末世纪年

    2150,末日战争后,五十年。人类在废墟上重新建造了城市,恢复了科技,拾起了文明,制订了法律,维护着秩序。一切,都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着。然而,这只是在高高的钢铁围墙里面。在城墙外,目光所及之处,大地干裂,寸草不生,何止万里!科技的世界,科技的战争,带给人类的,就是科技的毁灭。已五十年,这世界还没有恢复,以为恢复得只是人类。
  • 神界吃瓜群

    神界吃瓜群

    众神之王奥丁在俯视中庭时,却发现魔族已经入侵了人间,但由于巨人的压力无法抽身。于是派出了在魔法和剑术都有极高成就的凯恩去往人间清除邪恶的魔族。但是当凯恩到人间时,却发现人间早已被魔族彻底占领,只留下了少数的人类。无奈之下凯恩直接奔向魔族的大本营向魔王决一死战……
  • 零际核心

    零际核心

    未来不可预测,过去无法揣度,但一切偶然,却源于必然,宇宙的观测者,正操纵着这场皮影。
  • 七国记

    七国记

    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传奇的故事代代传诵。不过,这和小人物有关系么?谁敢说没有关系呢?一个贪吃、贪财的小人物被迫走入历史,不得不成为传奇。
  • 谁控制我们的命运

    谁控制我们的命运

    从出生到死亡!我们命运早已经注定!我们只不过是活在生与死之间的可怜虫而已!结局早就注定!谁可改变!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这世界隐藏的一面!鬼!战魂!道术!佛法!…………这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命运就好像写好的剧本!有一天我赫然发现,这个编辑不一定是天!
  • 无极之霸世龙枭

    无极之霸世龙枭

    亘古大战,天帝陨落,谁又知道这不是天帝自己的谋划呢?大道回归,规则现世,地球末世降临,人类何去何从?人类的穿越,是谁在操作?乱世之中,大道规则之下,跨越时空,所有历史上的人物同存一个时代,盛世?乱世?谁是幕后的黑手呢?北冥寒,一个地球人,在九洲界,如何在这个诸国并列,强国虎视的大陆上,掌握自己的生死,带领人族走上人族复兴之路。君不见,霸王项羽铁骑霸州称雄,虎视八洲。君不见,秦皇君临天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大秦虎卫横扫九洲。君不见,汉武雄才伟略,意图称霸九洲,大汉羽林卫天下雄踞九洲,无人敢当。君不见,唐宗宋祖虎踞中原,八方来袭,神策军出,天下大惊。君不见,元祖明宗,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怯薛锦衣万军难挡。君不见,凰邪大军兵出潜龙,天下皆降????
  • 霸道总裁之重现人间

    霸道总裁之重现人间

    科幻,爱情小说,一颗七彩宝石引发的爱恨情仇
  • 安先生的橙汁

    安先生的橙汁

    两个世交家的孩子莫名其妙共赴了一场相亲会,一个刚刚失恋心神俱焚不再愿意恋爱结婚,一个是个不婚主义者的怪咖,就这样两个人在相互取暖中爱上了对方却不自知,他们将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希望喜欢我的亲一起去看看他们的那场恋爱吧!
  • 真情岁月之如沐春风

    真情岁月之如沐春风

    我们从父母哪里得到了生命,与父母结成了今世的骨肉情缘,又让父母含辛茹苦春蚕抽丝般的养大,面对父母如此厚重的恩情,我们该斩钉截铁,放下一切,用一生予以回报。因为是他们用最真挚的爱,让我们的人生如沐春风!
  • 如果爱,请天荒地老

    如果爱,请天荒地老

    "身为薛家的千金,薛微微被父亲像是礼物一样的送给了跨国集团韩氏的总裁做妻子。只是这个总裁的少爷脾气实在太重,婚后不但对薛微微要求苛刻故意刁难,甚至还弄毁了她交往一年的男朋友家里的公司!好样的,越是如此,薛微微就越是不服气,总裁少爷不爱我?我偏要让你爱上我!此后微微各种讨好,做早饭,虽然糊了,洗衣服,虽然混了颜色,整理文件,虽然最后一塌糊涂……不过就在薛微微以为自己成功的时候,他却递上了离婚协议,从此形同陌路。总裁先生请接招,就是要你爱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