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仪器和方法,生物参考区间,临床意义,干扰因素
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手工方法,1.常染色体病:由于1~22号染色体先天性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它涉及到数十、百、甚至上千个基因的增减,故常表现严重多发的先天性异常或畸形。常染色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先天性非进行性的智力异常,生长发育迟缓,常伴有五官、四肢、内脏等方面的畸形。按照染色体畸变的特点可分为单体综合征、三体综合征、部分单体综合征和部分三体综合征四大类,即某号染色体仅含1条所导致的疾病谓单体综合征,某号染色体有3条所导致的疾病谓三体综合征,某一条染色体某一区带有缺失所导致的疾病谓部分单体综合征,某一条染色体的某一区带有3份所引起的疾病谓部分三体综合征。2.性染色体病:由X和Y染色体先天性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至今已记载性染色体综合征6个。包括Turner综合征(45,X等)、X三体综合征(46,XXX等)、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等)、47,XYY综合征、Mosaics(嵌合体)(46,XX/47,XXY等)、Chimaera(开米拉)(46,XX/46,XY等)。性染色体综合征的共同临床特征是:性发育不全或两性畸形,有的患者仅表现出生殖力下降、继发性闭经、智力稍差、行为异常等。3.多倍体精子或卵子均仅含有单倍染色体(n),合子则含有2倍染色体(2n),凡含有3倍或3倍以上染色体的个体谓之多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多发现在自然流产胚胎中,极少数在活婴中发现,多在出生后一周内死亡,有的可活过2岁。其共同的临床特征有: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内、外生殖器发育不良等。4.携带者:是带有染色体结构异常但表型正常的个体。可分为易位和倒位两大类。其共同的临床特征是:在婚后引起流产、死产、新生儿死亡、生育畸形或智力低下儿等妊娠、生育疾患;有的类型分娩畸形儿和智力低下儿的可能性高达100%:1.标本污染、凝血、溶血将导致细胞培养失败。2.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标本应在离体后4小时内接种培养。3.特殊药物及放射线会抑制细胞增殖或致染色体畸变,从而影响结果分析。因此,患者应提供特殊药物及射线等接触史。
肿瘤细胞染色体检查,手工方法,,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Ph染色体,大多为t(9;22)(q34;q11),少数为涉及3条或更多染色体的复杂易位。CML急变期少部分患者保持46,t(9;22)核型不变,大部分患者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常见的为2ph,+8,i(17q),+19和+21等。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CLL的染色体异常呈现较大的异质性,其中B细胞性染色体异常有+12、+3、+18、13q+、14q+、t(11;14)(q13;q32)、t(14;19)(q32;q13)、del(11)(q22~23)、6q—、17p—等;T细胞性的特征性染色体异常为inv(14)(q11q32)。3.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染色体重排:t(8;21)(q22;q22),大多可有额外异常,以性染色体丢失最多见,其次为9号染色体长臂中间缺失。t(15;17)(q24;q21),只见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该型白血病高度特异性的细胞遗传学标志,t(15;17)的有无对疾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几种少见的变异易位有t(5;17)(q32;q21)、t(11;17)(q13;q21)、t(11;17)(q23;q21)、t(17;17)(q11;q21)。inv(16)(p13q22),常有显著的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或形态异常,构成一种独特的临床亚型—M4EO,细胞遗传学有4种类型:inv(16)(p13q22)、del(16)(q22)、t(16;16)(p13;q23)和ins(16)(q22p13.1p13.3),其中以inv(16)最多见,三体8和三体22是常见的继发性改变。t/del(11)(q23),约见于22%的AML—M5。其他少见的染色体重排:t(6;9)(p23;q34)、t(8;16)(p11;p13)、inv(3)(q21q26)、t/del(12)(p12~13)、t(9;22)(q34;q11)、t(16;21)(p11;q22)、t(1;22)(p13;q13)。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染色体数目异常有>50的超二倍体、47~50的超二倍体、假二倍体、亚二倍体/单倍体、近三倍体或近四倍体。结构可分为三部分:B系列有t(8;14)(q24;q32)、t(4;11)(q21;q23)、t(1;19)(q23;p13)t(9;22)(q34;q11)、t(12;21)(p13;q22)等。T系列有t(11;14)(p13;q11)、t(10;14)(q24;q11)、t(1;14)(p32;q11)、t(8;14)(p24;q11)和t(11;14)(p15;q11)等。系列非特异性的有6q—、9p—、12p—等。5.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RL):烷化剂所致的TRL,常以—5/5q—或—7/7q—为其特征。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所致的TRL,以累及11q23和21q22为其特征。烷化剂或羟基脲治疗所改的17p缺失综合征。6.MDS:常见或特殊异常有del(5)(q12~14q31~33)、—7、17p—、20q—、1q三体、t(1;7)(q10;p10)、idic(X)(q13)、t(3;5)(q25;q34)、t(5;12)(q33;p13)等8.淋巴瘤:大多B细胞淋巴瘤涉及14q32的IgH重排,而大多数T细胞淋巴瘤则往往涉及14q11、7q34~35或7p15等TCR位点。9.多发性骨髓瘤(MM):数目异常:+6,+9,+17提示预后良好,+8常提示病情进展。结构异常:14q+,del(13)(q14),del(17)(p13),1.标本采集须在初诊时或者末次化疗结束两周以上抽取,抽取量2~8mL。2.骨髓抽取量应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之高低而定。实验室建议:对于所有骨髓三系减少的患者应采集8mL以上标本。3.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总数>10×109/L,原、幼细胞百分比>10%时,也可采用不加PHA的外周血培养来检测白血病细胞染色体核型。4.标本污染、凝血、溶血将导致细胞培养失败。5.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标本应在离体后1小时内进行直接法接种,否则将会因细胞活力下降而得不到分裂相;远距离运送的标本必须在24h内投入培养,且此标本不能用于直接法。6.为确保染色体检查的成功并提高异常核型检出的机会,最好同时采用直接法和培养法来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7.淋巴瘤则采用淋巴结穿刺液或淋巴结活检标本制备染色体,只有当晚期侵犯骨髓时方可采用骨髓进行研究。
淋巴细胞转化率检测,手工方法,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60~80%,淋巴细胞转化率试验是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经典试验。通过动态观察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作为观察病情、疗效,推测预后的参考值标。目前多用于癌症病人、放疗和化疗、口腔溃疡、免疫缺陷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监测:1.标本污染、凝血、溶血均影响细胞培养,导致结果不准确。2.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标本应在离体后4小时内接种培养。
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手工方法,,1.常染色体病:由于1~22号染色体先天性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它涉及到数十、百、甚至上千个基因的增减,故常表现严重多发的先天性异常或畸形。常染色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先天性非进行性的智力异常,生长发育迟缓,常伴有五官、四肢、内脏等方面的畸形。按照染色体畸变的特点可分为单体综合征、三体综合征、部分单体综合征和部分三体综合征四大类,即某号染色体仅含1条所导致的疾病谓单体综合征,某号染色体有3条所导致的疾病谓三体综合征,某一条染色体某一区带有缺失所导致的疾病谓部分单体综合征,某一条染色体的某一区带有3份所引起的疾病谓部分三体综合征。2.性染色体病:由X和Y染色体先天性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至今已记载性染色体综合征6个。包括Turner综合征(45,X等)、X三体综合征(46,XXX等)、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等)、47,XYY综合征、Mosaics(嵌合体)(46,XX/47,XXY等)、Chimaera(开米拉)(46,XX/46,XY等)。性染色体综合征的共同临床特征是:性发育不全或两性畸形,有的患者仅表现出生殖力下降、继发性闭经、智力稍差、行为异常等。3.多倍体精子或卵子均仅含有单倍染色体(n),合子则含有2倍染色体(2n),凡含有3倍或3倍以上染色体的个体谓之多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多发现在自然流产胚胎中,极少数在活婴中发现,多在出生后一周内死亡,有的可活过2岁。其共同的临床特征有: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内、外生殖器发育不良等。4.携带者:是带有染色体结构异常但表型正常的个体。可分为易位和倒位两大类。其共同的临床特征是:在婚后引起流产、死产、新生儿死亡、生育畸形或智力低下儿等妊娠、生育疾患;有的类型分娩畸形儿和智力低下儿的可能性高达100%:1.标本污染、血性羊水、胎龄较大(>24周)将导致细胞培养失败。2.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避免过冷或过热,室温保存。3.特殊药物及放射线会抑制细胞增殖或致染色体畸变,从而影响结果分析。因此,患者应提供特殊药物及射线等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