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轨道决定了你的目的地和高度
说个很形象的比喻:早上你坐上了第一班车,你早到了公司;我坐了第二班车,没有早到公司。这个说明你早一点找到了轨道,你早成功了,并不一定是你的能力比我强。如果是早上闹钟把我们都闹醒了,你起来了,而我没有起来,这才能说明在意志方面你真的比我强一些。如果我坐了第二班车,赶上司机的技术和胆量都很厉害,并且超到你前面去了,这个不是我的能力强,是我运气好,搭到一个好的轨道,我和你一样,站在车上没有动,但是我早一步到公司。
在百度公司上市之前,它的前台姑娘和其他公司的前台姑娘一样,拿同样的薪水。而百度公司上市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人家是百万富姐了(前提是参了股),不是说她的能力多么多么强,而是她处在一个很好的轨道之中。
我们应该很清楚,在2006年到2007年,整个中华大地到处都是股神,那叫一个神奇,似乎都是风云人物,尔后一切牛鬼蛇神又都灰飞烟灭,为什么?前面的神奇是因为轨道向上(牛市),后面销声匿迹是因为轨道向下(熊市),仅此而已!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就是这样!你要成功,最重要的是轨道,知道什么是你适合的轨道,找到适合你的轨道,在必要的时候,再换一个更高层次的轨道。
你的轨道决定了你的目的地和高度,就是这样!
我们总是被裹挟,裹挟的力量异常强大
有天中午我跟随别人一起去一家饭馆吃饭。本来不想吃鱼香肉丝,但是我的同事坚持,我也就跟着一起吃了。回来我不想喝可乐,想喝绿茶,但是别人已经买了可乐,我也随行就市,这就是被裹挟。
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是经常这样被裹挟呢?
裹挟这个词我早就知道,什么意思也明白,但是没有什么震惊的,被裹挟也不是什么大事啊!中午是吃鱼香肉丝还是宫保鸡丁,喝可乐还是绿茶,事情都不大嘛!让我震惊的是一次在看一篇关于当年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里面的一次行军记录显示,他们实际的军队武装只有五万,而被裹挟随行的老百姓就达到了三十万,浩浩荡荡去进军。那可是在打仗啊,是造反,是一个玩命的行为,不是去旅游踏青,人们怎么可能被裹挟着去呢?
再回头看看我们自己,我们会被裹挟吗?不对,准确地说,我们还有什么没有被裹挟?
你要吃的包子,因为有很多人吃,或者只有这个吃的了,于是你就吃了。你要喝的豆浆,因为很多人认为有营养,或者说专家说有营养,于是厂家就生产了,你也就喝了。表面上是你选择了,实际上你是被选择了,或者是被迫选择了。于是,你被裹挟了。
你喜欢一个歌星,评价女朋友,买房子,等等一切,好像很多都被裹挟,在环境、背景、社会规则、拥挤的人群中,我们是多么的无力,我们只有随波逐流。
那么我们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呢?
很遗憾,我们人生的目标都被裹挟了,或者至少被裹挟过!我们也从来没自己的理想,都是父母或老师或他人带给你的理想。不相信,你可以盘算一下,你的目标,有几个不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群而设计的?你早上穿衣服是否照镜子,是否在意周围的人的看法,是否努力表现自己,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如果都是,那就是了!
要摆脱裹挟,只有跟随本心
怎么样才能不被裹挟得太厉害呢?那就只有跟随自己的心了。具体你的心是什么样的,我不清楚,你自己琢磨,只要你能够一直真诚地追随它就好了。
我的第一理想是当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二是筹划成立一个公益组织,帮助弱势群体;第三是当一名培训师,传播先进的文化和技能,推进社会进步;第四是当一个业务团队负责人,训练一批优秀的人才。乍看上去好像相互不搭,经过仔细琢磨分析,原来我的理想就一个:影响他人,尽可能给身边的人更多的正面、积极、阳光的影响。
有了这个琢磨结果,以后做事情就知道目标了,即使和一个人聊天,也是很有成就感的,我是在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记得在1990年的时候,父亲给我规划了一下人生,计划安排我停学后去学烙烧饼,一个烧饼5分钱,一天能挣个10块8块的,生活有着落了。父亲还强调了一下,烙烧饼天天有热水用,过日子很舒服,不被风吹雨打,冻不着饿不着,也应该知足了。我很不以为然!
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理想也就是一月挣300元、500元、1000元的工资,要盖房子,穿新衣服,在同乡朋友面前显摆一下,认为这才是我的理想,烙烧饼不是。现在想起来,一样,都是追求一种相对富足一点的生活,只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的参照物不一样了而已。人们的理想、目标千奇百怪,其实综合起来都差不多,一个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几乎可以概括了。
你是否琢磨过自己的“心”,到底在追求什么?如果还停留在原地,就该反省了!
人生追求的三个层面:生存、生活、生命
发展是硬道理,但生存是发展的基础!
你是谁,不是因为你是什么叫什么,而是因为你做过什么;你有没有名气、有没有成就,是因为你做的事情,不是因为你有多么高尚,多么有才气,多么自负。
首先是生存。
活着是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在人类所有的权利中,生存权是第一权利,为了活着,你必须去做很多事情!
现在这个问题似乎不是问题,大部分人的生存都不是问题了,真的吗?如果我们离开现在的环境,不再需要任何人的支撑,我们还能有赖以生存的技能吗?
我们的世界是互相支撑而形成的,我们现在都在一个组织或者群体中有自己的位置,一旦我们离开现有的组织或群体,我们可能什么都不是。如果还能有一技之长,能够安身活命,就善莫大焉了。所谓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的饭,而是走到任何地方都有饭吃。很多的时候,这个一技之长我们可能都用不上,但是我们需要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自信,有了这份自信,不为生存担忧,做事情才可以从容、放得开、无后顾之忧。
其次是生活。
如果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遍尝美食,或者游历名山大川,或者期待四世同堂,抑或只想和一个心爱的人腻歪一辈子,这些都无可指责,大家都一样!还有一些人,活着就是为了孩子,就是为了吃喝,就是为了存钱,就是为了盖房子,也是一样,没有错,只是为了生活更好一点。大多数的人都这样过了,你说他们没有更高的理想吗?不是,他们有过,但是被生活拖住了,沉溺在这种生活当中,磨去了锐气。
最后是生命,这属于自我实现的阶段。
最简单也最难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何方?
绝大多数人都被这三个问题困惑了,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俗人。
不是俗人愚笨,而是他们来不及思考。生活五彩缤纷而又繁琐复杂,我们深陷其中,忙忙碌碌之中一辈子就过去了,甚至还不够时间,生活还没有享受够,生活中的艳丽纷繁还没有理清楚,生命就已经到了尽头。
有的人拥有了富足的生活以后,走向丰满的生命,这当然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所谓知行合一,获得完美的人生。还有一种人,生活不能富足,由于不愿意,或者不能够达到生活的富足,于是直接奔向生命的领域,身无长物,潜心钻研,实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这样的人是很值得尊敬的,我们的故事书里都是这样的人物,我们甚至崇拜过他们。但是实际他们在世界上存在的时候是很辛苦的,内心也很纠结。我尊敬他们,但是不想成为这样的人。我更希望是前者,达成生活富足,并且实现生命的意义。
其实个人也是一样,物质丰富了,精神更容易丰富,前者对这个世界的贡献更大,后者因为榜样的作用,他们的功绩效应被放大了。孔子为什么会成为师者的鼻祖?真的是因为所有人都没有他对教育的作用大?不是的,是因为他的学生有经商成为有钱人的,有做官成为有权人的,有当学者成为有影响的人的,于是彰显了他的业绩,于是大多数人尊敬他。
我们如果有高尚的心,有骄傲的头颅,是否就可以不用在意物质的东西,直接奔向生命的境界呢?不能!这不是比文学,也不是比艺术。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必须存在于现实之中,最多三天不喝水、七天不吃饭,否则就会虚脱。再说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你连基础都没有了,你还能建筑生命这么高级的东西吗?还想雕梁画栋,可能吗?先实现财务自由,再实现时间自由,最后才能实现心灵自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都对公益事业积极支持,2008年被称为中国的公益元年,我和几个朋友也在这时候投身其中,很想把公益事业做大。当时我们真是热血沸腾啊,一心一意地做,认为我们应该能够养活自己,也有一定的存款,周围大环境也可以,应该没有问题的,即使没有钱,我们也能够坚持下去!接下来的事实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耳光——没有后续捐款,钱很快用光。要知道,做慈善可不是玩的,没有钱什么都做不了,即使这件事情很纯洁、很高尚。
于是我们又退出来,继续工作挣钱!
有了财务自由,你的时间才真正属于你自己,你才能自由地支配,才可能时间自由。有了时间自由,你才可能心灵自由,没有束缚的心灵才可能有无限的创意。如果你还在琢磨下个月的房贷从哪找钱来还,你怎么可能有无限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