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我去超市买牛奶,看见码得琳琅满目的,于是随手就会拿上几盒。回到家要放冰箱里,这时候才想起看一下出厂日期,一看还有三天就要过期了,提醒自己记得喝啊,否则过了保质期就浪费了,一不小心,终于还是有两盒没有喝完,扔了。以后每次上超市买牛奶,我都仔细挑选,确认出厂日期,不会再发生以前发生的事情了,这样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可是问题是,摆在货架中间的,我正好看清楚的,顺手能够拿到的,都是快到保质期的。要挑一下很麻烦的,要看,还要翻,倒腾,最后才能拿到,真是麻烦。商家为什么要这么干,不是故意耽误大家的时间吗?
当然不是,至于是否浪费了客人的时间不好说,商家肯定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人家这样做肯定是有道理的,否则奸商的帽子怎么就能扣得上去呢?
为什么快到期的牛奶都是放在最容易看到和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官方术语是“与眼睛平行及向下三十度的区域”,因为这个区域对于顾客来说,最容易看见和拿到,多厉害。可见做了多少工作了,费了多少心,那么他们为什么这么费心呢?他们不会是为人民服务吧?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要把快到期的牛奶尽快卖出去,但是他们没有从牛奶入手,也没有从自己入手,而是研究起顾客来了。通过研究顾客的习惯,最终找到了顾客的需求点,然后根据这个需求点,达成自己的愿望。把牛奶放在“与眼睛平行及向下三十度的区域”,顾客找寻和选择的成本是最低的,这样就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也达成了自己的愿望。我们是好人,不是奸商,但是这样的方法我们也是可以学习的,否则我们怎么应付得了这个世界?做坏人要聪明,否则就坏不起来,做好人要更聪明,否则,好人就都会被坏人欺负了!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是要首先关注自己,先给自己方便,而是要先从我们的顾客的角度出发,先方便他们。等满足了他们之后,我们的目标也就自然达成了。当一个领导,也是一样,先关心别人的需求,满足别人的需求,别人才能满足你的需求,最终达成你的目标。
影响力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有
人们一直把影响力当作一个神秘的、高不可攀的东西,其实它很简单,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有,只不过有大小高低之分,有用和不用之分,就是这样。影响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影响力人人都有,童叟无别。
我在培训课堂上,如果一旦发现有人打瞌睡、睡觉、玩手机、心思都远离教室了,我就要采取行动了,不能按照原来的计划开展课程。也就是说,原来的课程的影响力不够,要增强发挥我额外的影响力,要想有改变有效果,这是必须的!我总不能看着我的课堂松懈下去吧,那将是一堂糟糕的课。
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当我们发觉我们的人生开始松懈了,我们就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了。做出改变,加大动力,以保证航道和航速都是我们需要的。
最低一个层次,我会提高音量和大家说:“请大家注意听讲!”
虽然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有些人可能还会抵触,但是也会有一些效果的,事情还是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高一个层次,我会提高音量,继续讲解我的课程,不是口头请大家注意听讲,把我的手势放大一点,走到学员当中去,我讲课更加投入神情,整出一副被内容感染了的表情,激动得敲击白板,不断强调有实力才有影响力,逐步凝聚内心潜能。
我讲的内容的重要性,能够大家带来什么益处。这样,我不仅动了,而且整个身心都动了,收获自然高一些。
再高一个层次,我要提前设计,根据数据统计,一个成人的注意力最多能连续集中20分钟,超过20分钟就会分神。没有办法的,现在人们的脑子里乱七八糟,尤其是成人,要思考的现象、追求的东西、路上的诱惑等等太多了,能集中20分钟已经算是用心了。那么我就每隔18分钟就安排一个问题、一个练习、一个案例、一个故事,这样大家不会走神了吧!
我们的人生也是,努力是一部分,规划也是一部分啊!这些都不是最高的层次,最高的层次是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
要想一个课程整个的过程都能很满意,不会出现什么松懈的现象发生,我们一般都会做一个调查。来到的都会是什么样的人,带着什么问题来到,人数、学历、性别、民族、年龄、单位、岗位、职务、工作年限、特别业绩等等,还有就是大家有什么问题,明面上的答卷,需要解答什么样的问题;还有他们单位的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在领导的眼里还有什么需求,这样下来,基本都能搞清楚了。
搞清楚了就好办了,解决问题不难,知道了问题的所在,只要针对问题提出几个方案就可以了,然后选择一个最适合当下的方案,就能搞定了!所以,解决问题不难,难的是清晰地界定问题,即使我们没有最好的办法,我们只要找到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了。这样,我们的课程基本有了保证。
如果我们的人生能这样,我们的人生基本也就有了保证。
接受你是别人的需要,不是你的魅力
一见钟情又叫一见倾心,是说一男一女第一次见面,四目相对,撞出火花,热血沸腾,情不自禁,便把心甚至身都交给了对方,谈情说爱的过程在瞬间完成,共同制造了一场浪漫与辉煌。可是结果却往往是悲催的,在大家接触了以后,一旦双方加深了了解,却发现事实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的。好一点的是各自离开,不好的可能给对方带来了伤害,于是他们就告诫后人,一见钟情不可靠!
可是这样的告诫有用吗?我说基本没有用。你没看见这样的事情一直在上演吗,循环往复,就连讲述一见钟情的电影都能够赚得盆满钵满的。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产生一见钟情呢?
我说一见钟情是你自己的错,你信吗?
当林黛玉进入贾府时,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见钟情,其理由是“这个妹妹我见过”。这种“见过”,《红楼梦》给出的解释是“前世姻缘”,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所谓的“前世”就是童年。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把自己所梦想的对象特征储存于大脑之中,就像为你把一些数据储存于硬盘中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张内心照片。这张照片最早由父母勾画,并不断受到外界的一些因素的修正与补充。年龄越大,照片越具体,男的心里是“白雪公主”的照片,女的心里是“白马王子”的照片。总而言之,就是在自己的内心已经有了一张未来伴侣的完美的图画。
这份“完美”往往是现实中不会有的,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然后,无论男女都凭着内心的照片到处寻找。由于某种契机而第一次与对方目光相触时,眼睛就捕捉到对方身高、体形、眼神、发色、发型、风度以及服饰等一部分信息,然后以每小时400千米的速度,通过我们的视神经传输给大脑。对方特征与自己所储存的照片越是吻合,这种感觉就越强烈。人会在脑中形成一种激素,引起诸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颜面发红等等变化,心中激情涌荡,即所谓的“一见钟情”。简单地说,一见钟情就是产生于一种熟悉的感觉上,在一个陌生人身上突然找到了自己有过的美好的感觉。
我们通常以为,当看到一个人时,我们看到的是容貌、气质和神情。其实,这只是意识层面上的“看到”,潜意识层面的“看到”更有实力才有影响力,逐步凝聚内心潜能。
加关键、更加丰富也更加重要,内心的熟悉感才是一见钟情的秘密。
可以认为,陷入一见钟情的双方,一般都伴有一定的亲近、愉悦、爱慕等情感的或生理的体验与感受,这正是异性相吸的“自然”基础,特别是对那些各方面条件都相当的男女更是如此。我们知道,初次见面就有好感或志趣相投的情形,在同性间也会产生,但这种感受是有别于彼此爱悦的异性在初次见面就有的那种体验。如果“一见钟情”是异性间首次相见便彼此爱慕的话,那么“一见如故”则可以说是同性间初次相识就情投意合。不过,这种情投意合既可能是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也可能是奸邪相爱、臭味相投。一见钟情与一见如故这两种心理现象虽然在心理过程上极其相似,但在情感内容与机理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而一个年纪大一点的人,有了一定经历的就很少有这样的冲动表现。原因不是他们没有了感觉,而是他们更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增加了解,以得到确认,确认对方就是自己心目中真实的“那个人”,一旦确认了,那么表现出来的情绪也是异样的激烈,丝毫不逊色于年轻的人们。
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就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既要把握好自己的机遇,又要避免可能的彩色陷阱。
靠什么来聚集力量呢?就是你的影响力
一个人学厨师,做了很多年了,手艺很好。有一天被升职为厨师长,大家都来祝贺。都会说,手艺你第一,你升厨师长是应该的。你心中想,我的今天都是因为手艺好,以后还要练习手艺啊!真的吗?
一个司机做了很多年了,技术很好,老板很欣赏,去哪里都带着一起,成了老板心腹,待遇不错,也很有地位。别人羡慕,都说,你手艺好,开车技术好,所以老板欣赏。你也想,是啊!我要继续练习技术啊!真的吗?实际的情况呢?做厨师长是要有技术和经验,但是有经验和技术就可以了吗?不是,最终他被推到厨师长位置的是他的影响力,不是他的技术,技术只能是你成为一个很好的工具,不会使你的位置上升。位置有多重要,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你懂得!
司机成为心腹,不是因为技术好,而是获得了老板的信任。技术是起点,信任是最重要的,如果在技术上继续下功夫,一旦丧失了信任,又会打回原形。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自己是靠专业的,以至于错过了很多很好的机会而不自知。记住,技能只是你的一部分,你的整个人才是你的全部。如果你不能增加你的影响力,并很好地发挥你的影响力,你只是发挥专业这一个元素,那么你永远都是一个工具,不可能有什么发展的。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一样,起点都是服务,终点都是领导,这一定离不开影响力,这是发展的规律,谁也逃不脱的。人生就是一部汽车,但真正懂得主动换挡的人没有几个。让我们主动起来,撬动世界的原点,让过去过去,让未来为我而来!有实力才有影响力,逐步凝聚内心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