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礼让对方。有个女孩,不管参与任何话题,都会说到自己身上,令人难以忍受。问她:你是不是很关心对方?她点头称是,因为关心,所以急于将自身经验分享给对方。而在对方听起来,却只一味听到她在谈论自己。在交谈中,应以对方为中心,处处礼让对方,尊重对方。强出风头,开小差,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或借机把谈话主题引到自己的事情上,一心二用,任意地加入自己的观点做出评论和表态等,都是很不尊重对方的表现,比不听别人谈话产生的效果更加恶劣,一定要避免。确实未听清楚,要等对方说完后再有礼貌地请对方重复。
当你与人交谈时,请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是他们自己!把这几个词——“我,我自己,我的”从你的词典中剔除出去。用另一个词,一个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词“您”来代替它。你是否对谈话感兴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听众是否对谈话感兴趣。当你与人谈话时,请谈论对方,并且引导对方谈论他们自己。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最受欢迎的谈话伙伴。
(第四节)适时提问,会听还要会打破沉默
一个阶段后准确地反馈会激励谈话人继续进行,对他有极大的鼓舞。包括希望其重复刚才的意见,因为没有听懂或未重点表达,如“你刚才的意思或理解是……”但不准确的反馈则不利于谈话,因此要把握好。
在今天,人们观看电视新闻时,经常可以看到记者们特别是女记者们活跃的身影,她们中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提问,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正在深入现场……她们专注的倾听与睿智的提问,展示着职业女性的魅力,令无数观众折服。董卿就被誉为“最会倾听的提问者”。下面,我们针对如何在倾听的过程中提问,谈些浅显的看法。
1.把握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时机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当对方正在阐述问题时不要提问,“打岔”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二是在非辩论性场合应以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不具任何限制的、不加暗示的、不表明任何立场的陈述性语言提问。有些领导在开会一开始就讲:“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立场是……请问大家有什么意见?”“这项计划基本上不再做什么更改了,诸位还有什么建议”等等。这种过早带有限制的提问,往往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人们会认为既然领导已经决定了,自己表态还有什么意义呢。三是在辩论性场合要先用试探性的提问证实对方的意图,然后再采用直接性提问方式,否则提问很可能是不合时宜的或遭致对方拒绝。如谈判者可以说:“我不知自己是否完全理解了您的意思。我听您说……您是这个意思吗?”如果对方肯定或否定,谈判者才可以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您为什么不同意这个条件呢?”等等。四是有关重要问题要事先准备好(包括提问的条件、措辞、由谁提问等),并设想对方的几种答案,针对这些答案设计好己方的对策。五是对新话题的提问不应在对方对某一个问题谈兴正浓时提出,应诱导其逐渐转向。
2.要因人设问。提问应与对方的年龄、职业、社会角色、性格、气质、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生活经历相适应,对像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提问是否应当率直、简洁、含蓄、委婉、认真、诙谐、幽默、周密、随意等等。
3.讲究提问的技巧。
①审慎组织语句。在谈判活动中谈判者为了获得有利的谈判地位或显得尊敬有礼,对谈判语言进行语序及结构的变换,使听者产生语意判断上的错觉,并对之进行积极呼应。如不少国外谈判理论着述中都举过的一个典型例子:一名教士问主教:“我在祈祷的时候可以抽烟吗?”主教感到这位教士对上帝极大的不尊,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而另一名教士也去问这位主教:“我在抽烟的时候可以祈祷吗”主教感到他念念不忘上帝,连抽烟时都想着祈祷,可见其心之诚,便欣然同意了。后一名教士的请求之所以获准,正是由于他审慎组织语句,玩了一个以谓语与前置状语“调包”的游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难以接受那些对自身带有攻击性的、违背社会规则的、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或事物。如果人们感觉到别人对其说话的方式和意图是善意的、和缓的、尊重的,就愿意接受。那后一名教士利用语序变化在自己真实目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语意,使听者产生错觉,在态度上形成积极的呼应,减少对抗、戒备、敌视等不良反应。这种技巧不仅可用在提问当中,在陈述、演讲、说服等语言中都可以加以运用。
②对敏感问题提问要委婉。有时需要问一些对方敏感的、在公众场合下通常忌讳的问题,最好是在提问之前略加说明理由,这是人们避免引起尴尬的技巧。
③提问后允许对方有思考后作答的时间,不要随意搅扰对方的思路。复述对方的意见,可令对方感到放心。
(第五节)听出别人的话外之音
中国的语言异常丰富,既可以用非常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一种事物,也可以用类似“模糊数学”的方法,用隐藏在话外的意思来表达。比如,女人说“讨厌”的“话外音”就是“你真的太可爱”,说“别让别人看见了”的“话外音”就是“我同意了”等等。所以,我们听话的时候要学会听“话外音”。其实老百姓常说的“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话里有话”都是这个意思。
我们都有耳朵,在生理上,都是有听觉的,但实际上,正确地听懂对方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门大学问。有一种倾听需要特别的耳朵,那就是心。在交谈的过程中,应该全神贯注,用心思索对方的意图,感知对方的话外之音。
有一位晚辈诉说工作很苦很累,在城里生活很艰辛。我当时口气较为犀利,跟她说:好工作有,你干得了吗?口气很强硬。至今想想,当时自己并没有听懂她的真实意思,她也许只是想倾诉、释放自己身心的孤单、辛苦,而我主观认为她怕吃苦,给她顶了回去。那时候有太多主观认为的东西在里面,也就是说用我的想法去猜测、取代人家的想法,没有用心去倾听。
在招聘会上,招聘人员这样给你说:“如果叫你到别的岗位,你愿意吗?”这其实是向你发出了一个信号:你应聘的岗位也许已“人满为患”或“名花有主”了,但招聘单位对你兴趣不减,很想拉你“入伙”。面对这种提问,你应当迅速作出反应。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不错的公司,你对新的岗位又有一定的把握,不妨先入门再等待机会;如果对方情况一般,新岗位又过分“屈才”,当然干脆回答“不”。
前程无忧针对职场“话外音”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近1400名受访者中,超过九成的人曾使用或遭遇过“话外音”现象。显然,“话外音”现象在职场中很普遍,“话外音”俨然已成为职场人际沟通的必备技能之一。
理由很简单:若你意会不出或意会错别人带有隐含意的语言,轻则会把别人的鼓励当批评,把别人的嘲讽当做“补药”,重则会把错的事认为是对的,对的事反认为是错误的,从而直接影响你对事物或人的判断。这种情形特别容易出现在一些职场菜鸟们的身上,据本次调查显示,仅有27.2%的职场新人认为自己完全能听懂出现在职场的“话外音”,余下的近73%职场新人经常对前辈们的“话外音”摸不着头脑。
案例:小迪28岁公司职员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公司的员工常常要身兼数职。
工作1年多来,很少有准时下班的时候。今年年初,老板找我单独谈了一次话,起初他先把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和规划描绘了一下,还把一些预算和公司赢利都和我透露了。而后,又把我大大地表扬了一番,我以为涨薪的日子来临了。可是,整个谈话结束也没有出现这样的“苗头”,最后只是抛了句:“小迪啊,公司不会亏待你的,要好好努力哦。”当时,我心中喜忧参半,虽然目前加薪还没落实,但总算还有盼头,说不定再过段时日升职也不是没可能。就这样,我又拼命的干了大半年,直到觉察到老板对那些因不堪工作重负而跳槽员工的态度,我顿时觉悟了,他那句话的真正意思是:
“你们这些人都是靠公司培养的,已经待你们不薄,要加薪没门!
要走就是叛徒!”而资历还浅的我,对这一切只能选择默默承受,再也没有工作的激情。
不少职场人表示,真要学会听懂“话外音”,付点“学费”或吃点“亏”会是最直接的方式。
案例:小陈28岁企业职员
有一次老板和我谈话,他先是夸了我的业绩不错,认为我可以担当更重要的职责,然而又说最近行业不景气,利润比去年下滑得厉害,最后就问我如果我做部门主管的话会不会考虑裁员。当时我愣了一下,马上就第一感觉说不会,因为很多同事都一起出生入死的。记得当时老板脸色有点变,后来,我的同事升了部门主管的职位。事后我才想清楚,老板的意思就是想裁员,如果我不是凭个人感情用事,而是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那么升职的就会是我。
有了这个教训之后,我遇事多了一些思量,在不违背自己做人原则的基础上,也开始学着听老板的话中话。有一次老板要去欧洲出差,在此之前问我:你的英文和老外交流没问题吧?虽然我对英语不那么自信,但我听懂老板的潜台词就是,如果可以的话就和他一起去欧洲,那我当然就说没问题,果然我获得了这次公干的机会,而英文上的不足我就在回家后补。
和老板一起在意大利的时候,我们拜访一些老客户,老板对其中一位客户的产品明显很感兴趣,但价格有一点高。他用咨询的口气问我,我给他的回答是很不错,值得购买。其实我知道老板已经做好了买的决定,他来问只是确定一下,我可千万不能扫了他的兴。果然,老板兴高采烈地和这家公司签约了。
很多时候,听着老板的话,联系他前面的话语,看着他的表情,你就能知道他话外之意是什么了。这次我尝到了会听话的甜头——回国之后我升上了主管的位置。
有人与上司交往时,往往是只顾注意他对自己的态度如何,构思自己如何反应,而没有真正听清上司所谈的问题。正确的应该是,注意力集中在上司所讲的话的内容上,不必紧张,专心聆听。
你不仅要理解上司谈话的意思,还要理解他话里包含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