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夫差的使者往而复来,言辞更加卑谦,容颜更加恭顺,礼物也更加丰厚。勾践的心又动了,意志犹豫,又想答应吴使的请求。范蠡又劝谏说:“多年来,我们早早上朝而很晚罢朝,含辛茹苦,劳神焦思忧劳国事,谋划了20年,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灭吴吗!同我们争夺三江、五湖之利的,难道不是吴国吗?二十多年的辛苦经营,难道能够就这样毁于一旦吗?一旦捐弃前功,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君王一定不可答应啊!”勾践说:“我是想不答应,可是觉得很难答复夫差的使者。你去为我答复吧。”于是范蠡当机立断,左手提鼓,右手拿槌儿,前去答复夫差的使者,说:“过去上天给我们越国降下灾祸,将越国的命运委制于吴,可是吴国不接受。现在上天反其道,又将吴委制于越,我们是必将要改变你们过去的错误方针而报复过去我们所受的灾祸。我的越王又怎敢不听从上天的命令,而听从吴王的命令呢?”吴使说:“尊敬的范先生,前人说过这样的话:‘不要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吉祥。’现在天降灾于吴,致使吴国连水稻、螃蟹都没有留下,而您还要助天为虐帮着灭我吴国,你不忌讳这样做是不吉祥的吗?”范蠡回答说:“越国是个蛮夷小国,我们的先君从前在周王那里是连子爵也够不上的,因此立足于这东海之滨,与鱼鳖相处,跟青蛙杂居在水边。我们虽然长着人的面孔,却自愧不如人,又哪里懂得巧言花舌者的诡辩之辞呢?”吴使说:“看来范先生是一定要帮助上天干坏事了,这样做很不吉祥。我也只好这样回去回复我的君王了。”范蠡说:“我的君王已经把这件事委派给我了。你回去吧,不要让我得罪你!”吴使者流泪而去。范蠡还没有向越王报告,就击鼓下令对吴的残余势力发起最后的攻击。
不久,越军攻人姑苏城,灭了吴国。勾践派人对吴王夫差说:“寡人考虑到昔日之情,可免你一死。你可以到甬东(会稽以东的一个海中小洲)去,统治一百户人家,作为衣食之费用。”夫差辞谢说:“我已经老了,不能服侍君王了!”于是决定自杀。临死前,夫差悔恨交加,哭着对左右人说:“我深悔当初不听伍子胥之言,死后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呢!”于是以布蒙面,在姑苏山上自颈而死,吴国也就从此灭亡了。勾践命人以侯礼葬夫差于阳山,同时下令诛杀了奸臣伯嚭。
勾践灭吴之后,野心膨胀起来,也步夫差的后尘,北上争霸中原。他率兵渡过淮河,和齐晋等诸侯国会盟于徐州(在今山东滕县东南)。勾践向周室进贡。周元王派人赐给他祭肉,命他为诸侯之伯。当时的越兵横行于江淮之间,确实威风了一阵,诸侯都向越王庆贺,尊称他为“霸王”。
六、功成身退,陶朱经商
范蠡辅佐勾践实现了灭吴和称霸诸侯的愿望,官居上将军。回到越国后,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而且勾践的为人,可与共患难,而难与处成功。如不及早激流勇退,日后恐无葬身之地。
范蠡即日就向勾践辞别,说:“君王好好努力吧!请允许我从此辞去,以后我将不再进入越国了。”勾践说:“你现在提出要离我而去,是什么意思呢?”范蠡说:“我听说,做人臣的,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从前君王受辱于会稽,而我之所以不死,就是为了隐忍一时而辅佐君王成就今天的事业。现在君王已经成功,而我该接受在会稽使君受辱之罚了,我愿辞官,退隐于江湖。”
勾践说:“越国如果有人不原谅你的缺点,不赞扬你的成就,就将死而不得葬身于越国!你听我的话,不离我而去,我将与你分享越国。如果你不听我的话,我就将处你死刑,并且把你的妻子也杀了。”
范蠡辅佐越王多年,对于宦海沉浮、世态炎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于勾践的挽留,他只是说:“我已经听到君王的命令了。君王当依法行事,而我则依自己的意志行事。死生唯王,我不顾虑什么了。”
范蠡下朝回家。不知在什么时候,便携带家眷私属悄然离开了越国。有人看见他乘一叶扁舟,出三江,入五湖而去。
勾践得知范蠡已走的消息,万分感慨而又惋惜。他召来文种,问道:“可以追得上吗?”文种回答说:“范蠡有鬼神不测之机,恐怕是难以追上。”勾践追念范蠡的功绩,命工匠为范蠡铸一尊铜像,经常向铜像行礼,以示对他的尊敬和怀念。勾践还把会稽山周围三百里的地方划作范蠡的封地,并下令:“后世子孙,有敢侵犯范蠡这块封地的,就将使他死而不得葬身于越国,皇天后土和四方神祗都将惩罚他!”
范蠡离开越国后,派人给大夫文种送去了一封他的亲笔信。信中写道:“先生您还记得这样一段话吗?‘飞鸟射杀完了,好弓便被收藏起来了;狡猾的兔子猎取完了,猎狗就该被煮吃掉了。’越王脖子长得很长,嘴巴尖得和鸟嘴一样,这样的人,可以和他共患难,而不可以共享安乐。现在他已功业成就,先生您为什么还不及早离开呢?”文种看罢,似有所悟,但仍然觉得范蠡思虑过多。
勾践称霸之后,与旧臣日渐疏远。文种想起范蠡之言,如梦初醒,便假托有病,不复上朝理政。然而勾践还是起了猜疑之心,他认为灭了吴国之后文种已经再无用处,但他一旦为乱,便没有人可以控制。恰巧此时又有人进谗言,诬告文种图谋作乱,于是勾践赐给文种一把剑,说道:“先生您教给我进攻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用了其中的三条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条深藏在先生心里呢,请先生您去追随地下的先王,让先王也试试那些计策吧。”文种无可奈何,自刎而亡。
后人评论说:“文种善图始,范蠡能虑终。”范蠡凭借本人出色的智慧,适度掌握着进退之间的步伐,造就了春秋晚期吴越争霸的传奇式历史,后人单赞范蠡说:“始有灾变,蠡专其明,可谓贤焉,能屈能伸。”相对而言,文种的结局就有些悲凄。正因为如此,也就更显出范蠡迷人的智慧之光。如果说范蠡助勾践灭吴称霸,是他政治生涯中最有光辉的一幕,那么其后的急流勇退隐逸五湖,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表现了他异乎寻常的冷静和明智。语云:“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历代君王总是对天下独尊的地位怀着深深的忧虑。文种、范蠡二人的不同结局,足证范蠡见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的远见卓识,确实非一般智士可比。
范蠡助勾践复罔称霸,固然是他一生中极富光彩的一页,但如果仅此而止,那么他最多也不过是一个像管仲、赵衰那样的人物。实际上,范蠡更具异彩的一页,就是他弃官经商后,竟又开辟出另一个生活世界,“三致千金”而成为名垂后世的实业家,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飞跃。
据说范蠡离开越国后,浮海北上,来到齐国,改换姓名,自称鸱(音chi)夷子皮,同他的儿子努力经营产业,发展到几十万钱的家产。齐国人听说他很有才能,便送来相印,请他出任宰相。可是范蠡认为:“居家则致千金,做官则处卿相,这已是布衣平民发展的极点,久受这样的尊名,不祥。”于是他交还相印,尽散家财,分给朋友和邻里,自己只带少数几件珠宝,离开了齐都。后又迁移居处,来到陶地(今山东定陶县),而自称陶朱公。
相传范蠡乘舟过太湖后,曾迁徙到宜兴鼎山的山村隐居,因见当地泥土斑斓,富于黏性,适宜制陶,便设坊建窑做起制陶的营生,这便是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紫砂壶的起源了!这个传说有今宜兴鼎蜀镇的蠡墅(范蠡隐居的村子)、蠡河和施荡桥为证。不过,紫砂做成壶,却是明武宗正德年问以后的事情,发展到今天,可谓巧夺天工了。
范蠡来到陶地后,认为陶居天下中心,四通八达,便于交易,便在陶地继续经营产业,每日买贱卖贵,取百分之十的利润,又很快发家,以致家资臣万,成了天下的首富,因此陶朱公闻名天下。
春秋末期,工商食官的现象已经有所改变,而且开始出现了个体商人。如范蠡之前的郑国弦高、孔门子贡等,后来的盐产家崎顿,冶铁家郭纵等,都是私营经商的巨富。范蠡正是这种商人中承前启后的一个。他凭借积累的商业经验,善于总结商业规律,故在实际运用中获利颇丰。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经商致富,遵循“积贮之理”,也就是要善于掌握经营之道,并加以灵活运用。范蠡的经营思想归纳起来呵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他认为,天体运行的循环规律跟物资生产的歉丰规律是一致的,因此提出了“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的观点,即在发生水灾的年头买车,大旱之年买船。丰年时百物落价,荒年时则物价上涨,这就要求经营者有预见性地做好物资的储备,然后根据时常需要不失时机地卖出去,这样就会从中赚取商品的差价从而致富。范蠡这种预作准备以待贫乏的经商原则运用到经济政策上,就形成了最早的“平粜法”理论。他认为谷贱伤农,谷贵则不利于工商业,因此提出了由国家在粮贱时高价收购,在粮贵时低价出售,从而达到“农末俱利”,此“治国之道也”。
范蠡的这一经营理论,逐渐升华为商业理论,创建了中国早期的商业贸易学说,成为以后中国封建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要及时了解信息,掌握好收购和销售的时机。他认为,商品的多寡与物价关系十分密切,物贵到极点必反贱,物贱到极点必反贵。因此必须积极了解市场情况。当某种商品便宜到适度时,就应该立即抛售出去,“贵出如粪土”,反之则“贱取如珠玉”。
第三,要加快资金的周转率,“使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充分发挥财币的作用。他反对同积居奇去抬高物价,提倡薄利多销,通过加速资金流动去获得最大的商业利润。
范蠡凭借自己的智慧,努力经营产,居陶地“十九年间三致下金”,后均慷慨解囊,“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周济那些贫困的乡党故旧,陶朱公因此闻名于世。
范蠡居住在陶地时,生了一个小儿子。小儿子长到壮年时,陶朱公的次子因犯了杀人罪而被囚禁在楚国。陶朱公说:“杀人偿命,这是本分。但是我听说,富贵人家的子弟,不会被杀在闹市之中示众。”于是就准备派他的小儿子到楚国去探视,并准备了一千镒(音yi,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黄金,装在粗布袋中,用一辆牛车载着。小儿子就要上路的时候,陶朱公的长子坚决要求要自己去,陶朱公不答应。长子说:“家有长子,称为家督(主管)。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大人不派我去,却派小弟弟去,那就说明我是不贤了。”并声明要自杀。陶朱公的夫人按常理帮长子说话,她对陶朱公说:“如今您派小儿子去,未必能救活次子,却反而要先白白死了大儿子,那怎么好呢?”陶朱公不得已,只好派长子前往楚国。临行前,陶朱公写了一封信让长子带好,到楚国时送给他的好朋友庄先生。陶朱公嘱咐大儿子说:“到了那里,把这千镒黄金送到庄先生家里,听凭他去办理,一切都要听候他的安排,遇到事情千万不要和他争论。”长子连声答应,私自带了数百金,然后上路。
长子到了楚国,看到庄先生家的住房靠贴外城,拨开一大片野菜,才能到他家门前,很明显庄先生的居住条件相当简陋。不过陶朱公的长子还是按照父亲的吩咐,把书信和千金送给了他。庄先生说:“你可以赶快离开了,千万不要停留。即使你弟弟从监牢里放出来,也不要去问所以然。”长子离开庄家,不再探望庄先生,却私自留了下来,并用自己随身带来的数百黄金去贿赂楚国的达官贵人。
庄先生虽然家贫,但是他的廉洁正直却是在全国出了名的,从楚王以下,国人都把他当老师一样尊重。至于陶朱公送给他的金子,并不是有意接受,只是想在事情办成之后再还给陶朱公作为信用罢了。所以金子送到后,他对妻子说:“这是陶朱公的金子。如果我病死了,来不及提前交给你,记着以后归还他,不要动它。”陶朱公的长子不知道他的意思,认为送他黄金不会别有作用。
庄先生找了个适当的时机进宫去见楚王,说:“天上某星的位置移动到了某处,这对楚国不利。”楚王向来信任庄先生,就问:“现在该怎么办呢?”庄先生说:“只有做了好事,才可以消除它。”楚王说:“先生休息吧,寡人这就照办。”于是楚王就派遣使者,封闭了贮存三钱(钱指金币。金币三等,或赤,或白,或黄,故称)的库房。楚国受贿的贵族惊讶地告诉陶朱公的长子,说:“国王就要大赦了。”陶朱公的长子问:“何以见得?”回答说:“国王每次大赦的时候,常要先封闭储存三钱的库房。昨天晚上,国王又派使者把三钱库房封闭了。”陶朱公的长子想:既然大赦,弟弟本当得到释放。他很吝惜那千镒黄金,认为白送给庄先生了,毫无意义。于是就又去见庄先生。庄先生看到他吃了一惊,说:“你还没有走吗?”长子说:“确实没有走。当初是为了弟弟的事情来的,现在听说商议大赦,弟弟自然就会得到释放,所以来向先生辞行。”庄先生明白他的意思是想拿回他的黄金,就说:“你自己进屋去取金子吧。”长子就自己进屋取出金子走了,还私自高兴。
庄先生被小儿辈出卖感到羞恼,就再次进宫去见楚王,说:“我上次说了某星的位置移动那件事情,君王说要用做好事来报答它。现在我在外面,听路人纷纷传说陶地的富人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囚禁在楚国,他家拿了很多金钱贿赂大王身边的人,所以大王并不是为了体恤楚国人民而实行大赦,而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的缘故。”楚王大怒说:“寡人虽然无德,又何至于因为陶朱公的儿子的缘故而施恩大赦呢!”就下令判决,杀了陶朱公的儿子。到了第二天,才下达赦令。陶朱公的长子终于只有带着他弟弟的尸首回家了。
到家以后,他母亲和街坊邻里的人都很悲痛,只有陶朱公一个人笑着说:“我本来知道他一去一定会置他弟弟于死地的!他不是不爱他的弟弟,只不过他有些舍不得花钱。他小时候和我在一起,受过苦,知道谋生的艰难,所以不轻易花钱。至于小弟弟,出生以来就看到我富有,只知道乘好车,骑良马,出外去打猎赶兔子,哪里知道钱财的来处,所以随便乱花费,毫不吝惜。原来我要派小儿子去,就是因为他舍得花钱的缘故。而大儿子却做不到,结果使他的弟弟被杀。这是事情的常理,没有什么可悲哀的。”
范蠡三次迁徙,驰名天下。他去哪里并不是随便去的,所到之处,一定有所作为,立功成名。后来终于老死在陶地,所以世人相传叫他陶朱公。他究竟是哪一年死的,已不可考。今山东定陶县还留有陶朱公墓。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晚年放情太湖山水,爱好养鱼”。柑传中国最早的养鱼著作《养鱼经》,就足范蠡所著,共一卷。因范蠡晚年居陶,称陶朱公,故该书又名《陶朱公养鱼经》、《陶朱公养鱼法》、《陶朱公养鱼方》等。唐初编纂的《隋书·经籍志》称此书梁代尚存,后来佚失了。现今传世的本子主要转引自《齐民要术》。本书现存400余字,以问对形式记载了鱼池的构造、亲鱼规格、雌雄鱼搭配比例、适宜放养的时间以及密养、轮捕、留种增殖等养鲤方法,与后世方法多相类似,是中国养鱼史上值得重视的珍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