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代表学生讲话,我称之为我的自白书。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家长们:
我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在初二六班就读。我是一个来自外地的农村孩子。没见过多少世面。
我在老家也是一个有凝聚力的老大,一群小伙伴围着我转。但是来到新的城市,我孤苦伶仃,
在这个城市立足,我需要保护自己,不被打,不被欺负。单靠我一个人,可能吗?
人与人是永远有矛盾的,哲学课本里,我学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一旦产生矛盾,大个子同学希望把小个子同学拉进墙角揍一顿,小个子同学希望得到老师的公平处理。
然而,出了学校呢?大个子会揍小个子一顿,拳头大是强者。小个子会请求更大的个子帮忙保护。事情会越来越乱。
我在此郑重建议:无论是同学还是家长,请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是指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见义勇为核心便是勇敢:勇敢地做就是做了一些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有勇气才能办到,即常人不太能忍受或者成功概率比较低的事情。见义勇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行为;第二类是抢险救灾的行为。见义勇为既可以是正当防卫行为,也可以是紧急避险行为,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可以是保护自己利益,而见义勇为则是保护他人利益。
见义勇为是要建立在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上的,有人落水,你不会游泳而去救是不明智的,见义勇为,不是冷漠,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所有同学,遇到学生在外面受欺负。不要强出头,报告老师,报告警察,甚至拉一个强壮的路人,都可以制止争斗。所以,所有家长,请你们再遇到学生争斗,请制止。为了孩子。请制止。
如何制止?假设,我们见到有人打架,A打B,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打A?如果我们这样做了,然后,可能马上就会有人“见义勇为”地来打我,还可能有第四方第五方源源不绝加入……为什么呢?因为,别人也在“见义勇为”啊,而A其实一直在“见义勇为”啊!其实,这是一种暴民的行为。暴力是不能制止暴力的,否则暴力就不存在了。而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A和B分开,制止他们继续伤害,就是了。
如果我们有能力处理,那已有勇;如果我们能力不够,就拿出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修补它,也是勇,知耻近乎勇。但如果我们不愿意面对自己这个怯懦、这个漏洞,那我们则无法处理我们有可能面临的危险;再进一步的话,如果我们都不能勇敢制止“不义之举”,则我们便是“不义”本身的帮凶,是在给自己制造了危机。是真正的懦夫。
我举几个例子,几个痛心疾首的例子。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因此,网友对于从小悦悦身边路过的十八个人命名为“冷漠路人”。
我们痛骂这些路人,你们的孩子遭遇危难,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吗?
比如在公交车上遭遇了歹徒,保护受害者的第一时刻还得靠我们自己,谁敢担保自己永远不被攻击?旁边的乘客有责任吗?
对乘客不该道德谴责,更不能要求他们奋勇,毕竟他们有理由担心被报复,或者一旦见义勇为受了伤,谁来保障?更有人说,保护乘客是政府的责任,最该指责的是政府部门伸手不及时、保障不给力。不能说这些说法毫无道理,但政府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防范得了所有犯罪;见义勇为流血又流泪的例子,确实也有,但更多的还是见义勇为被褒扬。政府力量触及不到的地方,我们需要抱团取暖。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有关见义勇为的立法,对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奖励。
西安市一个成年男子殴打一个小孩,在男童被殴打过程中,数名路过的市民对此不理不睬,他们的极度冷漠亦令人齿冷。面对成年男子残忍暴打男童的恶劣情形,这些人为何不敢挺身而出,冷漠的外表下究竟藏着哪些个人心思和处世心理?
“与我无关”、“害怕被打”、“万一打坏了歹徒要赔偿”等等,这些路人也许有许多理由为自己的冷漠辩解,但却无法掩盖他们丧失正义感与勇气的事实。然而,是谁让这些人变得如此冷漠,面对暴力恶性事件不敢于出手?学者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前法律法规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力度不足,见义勇为者权益保护条款在实际执行中更是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冷漠的路人”群体的形成。
大家都说网民都是热血的,路人都是冷漠的。到底是网民从来不上街,还是路人从来不上网?”有网友如此调侃“键盘党”。我们确实应该有一颗正义的心、勇敢的心,在网上敢于义愤填膺,在线下也热血沸腾,何时何地都不让邪恶张狂。
在此时此地,我再次呼吁。无论是同学还是家长,请见义勇为。
您救下一个孩子,孩子父母会感激您,孩子的父母会回报社会,孩子的身心不会受到创伤。您的孩子在危难时,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最后一次呼吁,无论是同学还是家长,请见义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