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桂发迹史
宁远(今辽宁兴城市)因为有过袁崇焕而光荣,因为有过吴三桂而耻辱。这个小城就像是一个炼金炉,人人都可以进入锻炼,但炼出来的是金子还是垃圾,就要看材料了。吴三桂,这块被崇祯皇帝看错——也只能看错的材料被宁远城锻炼成让后人唾骂的垃圾。
吴三桂能有后来不要脸的开关请敌一事,他的家世功不可没。其父吴襄是1622年的武进士,在军中历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高级职务,在辽东拥有一支家族亲军。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这三位镇守辽东的重要将领,同时也是他的舅父投降满清对他后来的影响很是深远。
出生在武将家庭的吴三桂从小就喜欢武枪弄棒,崇祯初年中得武举,事实上,这个时候的武举的真正意义已经不大,吴三桂能中武举并不是他真有武举的才能,而是因为他有个好父亲和几个好舅舅。
面对这样一个新起的吴家后生,吴家的人真是倾尽心血,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开始为他做广告。这些广告词在当时很可能起到了大效果,但在今天看来,通过吴三桂后来的表现,我们可以说,这是假广告。这些广告词很让人惊羡吴三桂,甚至有些人是怀着嫉妒的心来看的。“聪俊绝人”、“纯忠极孝”、“夷夏震慑”等等等等,中国文字中最让人熟悉的四个字的褒义词或是成语都用在了他身上。
如果把这称为硬广告,那么,吴氏家族为他做的软广告就是,让他结识一切可能结识的人。对于中国人来讲,结识一个圈子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你有本事进入这个圈子。吴三桂太容易了,脑袋上顶着辽东世家的牌子和那些成语,在他父亲和舅父们的炒作下,驻守辽东的高级军政领导人如总监宁锦军马的太监高起潜立即成为他的“义父”,经略辽东的方一藻和洪承畴也被他拜为恩师。崇祯十二年,随着洪承畴经营辽东事宜,他的弟子吴三桂也随之而起,在他升任辽东团练总兵官驻守宁远那年,才28岁。这个概念相当于今天的我们在15岁就拿到了大学本科毕业证。
但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北京皇帝希望每个军人都能成为独挡一面的勇夫时,一个团练总兵官实在不值得一提。让吴三桂走到政治舞台最显要位置的一场决定明清生死存亡的战争,这就是松锦之战。
吴三桂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起到他应起的作用,相反,这场战役倒是为他以后有资格放清兵入关提供了条件。
松锦之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皇太极脑袋一热,认为自己有问鼎中原实力的结果。当然,历史证明,他的幻想后来成功了。但在当时,我们实在不敢肯定皇太极知道自己一定能赢得松锦之战的胜利。在他渐渐地向锦州运兵并且形成合围之势时,北京的崇祯皇帝立即把剿匪有方的洪承畴调到锦州,守卫宁锦防线。这道防线是明帝国花了十年时间辛苦建造而成的,从理论上来讲根本就是不可能攻破的防线。
洪承畴的走马上任更是为这道防线加注了必可守住的砝码,但,这一切在不久之后由理论的不可能攻破变成了现实的被攻破。
当时,被围困在锦州的最高指挥官是吴三桂的舅父之一祖大寿,皇太极围攻锦州并不能让他的幻想成为现实。因为祖大寿和宁远总兵吴三桂与前屯卫总兵刘肇基三方加起来的兵力有六万多人,这些士兵分别驻扎在山海关外的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宁远、前屯卫、中后所、中前所八城之间。这就是明朝经营了十多年的宁锦防线,这道防线的主力部队在中前所。所以,锦州被包围,只不过是这道防线其中一个点被包围而已。洪承畴如果想救锦州,只需要下令其他任何一城的兵力去救援即可。
但是,这种局势很快被皇太极打破了。他久困锦州,始终攻不下,这除了祖大寿不算太白痴外,明军的火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皇太极永远会记得自己的祖宗被大炮炸得气死的那件事,当他认为凭借着自己军队的破烂大刀弓箭不可能取胜时,就围而不打,同时准备干掉经常来援助锦州的松山与杏山明军。
这个时候,吴三桂出场了,他和刘肇基同时被命令各率马步兵五千余人去松山和杏山阻击清军。但这一次阻击以失败告终,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指挥不当。他广告宣传的那些成语在这场战役中一点都没有得到体现,得到体现的是:在他愚蠢的指挥下,几千名士兵丢掉了性命,他狼狈逃回宁远,他的老师洪承畴不但没有怪罪他,还认为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因为他死了不少人。他狼狈逃回宁远的这一天是崇祯十三年五月十八日,两个月后,洪承畴统领两个总兵赶往杏山,又与两个败将吴三桂、刘肇基共四镇兵两万余人与清军再战杏山。
奇迹发生了,吴三桂在这场战役中,似乎是为了洗掉自己两个月前的耻辱,大呼小叫,奋勇厮杀。清军没有办法,只好逃跑。
这场战役之后,吴三桂的军队成了洪承畴的最爱。在这位老师看来,弟子不久之后就会有飞升之举。可是,皇太极没有给他的弟子机会。当皇太极在沈阳闻听杏山之败后,就改变了策略。那就是死困锦州,只困锦州。他想从锦州打开一道口子。这种策略真让焦急的崇祯帝想要吐血,他可不想与清军玩持久战。但远在前线的洪承畴却认为,在这个时候只能玩持久的。他想在保住锦州的同时,稳扎稳打,把满人逼回辽东。
可他不明白,形势不允许他这样做。崇祯皇帝在北京的大殿里坐着不是,站着也不是。农民武装们正在中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万”呢,而曾经剿匪的你却在那里和清人玩持久,这绝对是不可能的。朝中的那些言官们也觉得这绝对不可以,这些言官们似乎和任何一个主持辽东军事的官员有仇一样,前面已经被他们拿下了好几个,这一回又轮到了洪承畴。
崇祯皇帝下令,洪承畴立即进兵,不得有误。洪承畴肯定骂了一顿娘,然后,准备进兵。
崇祯十四年三月,朱由俭逼着洪承畴把大明江山送进坟墓,着令他不管用什么方法立即把清军赶出辽东去。
洪承畴召集八城最高指挥官,集合兵力十三万步兵、四万骑兵驻扎宁远,准备发动一次明军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向清军发动的进攻。
七月,在崇祯皇帝几乎是撒娇似的催逼下,洪承畴只好坐镇松山统筹指挥。将步兵列于松山东北,又将骑兵与松山东西北三面。
这个消息马上就传到了沈阳,皇太极当时正在东北肝火茂盛中,鼻子天天流血。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连血都顾不得流,把能拿得动木头棒子的男人都招集起来,昼夜赶往锦州与当时围困锦州的多尔衮汇合。
当他登山高山,看明军的火把冲天时。他的鼻血忽然被吓了回去,不再流出。我们不得不承认,皇太极是个牛人,他只看了一晚上,就发现,明军的部队全在防线上聚集。也就是,一旦切断明军的后路,这些人的粮草供应不上,只能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他立即命令部队在明军部署薄弱的松山与杏山之间驻扎,并且横截大路。当洪承畴发现自己这个低级错误时,已经晚了。粮饷再也无法从宁远经由塔山、杏山运到松山了。
不过,洪承畴并没有为这个低级错误而懊悔不已。因为在松山以东还有一批随军粮草,如果作战顺利,这批粮草完全可以撑到战役结束。
但是,苍天往往在这个时候开始瞎眼。皇太极在根本不知道那里有粮草的情况下忽然发现了那批粮草,他乐了,简直就差一点乐疯。
洪承畴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慌张,他准备派人突围回宁远,带来粮草再和清人理会。他召开了军事会议,在会议上,他自己留下两镇兵力,其他六镇分为两路,突围回宁远。吴三桂被安排在了突围军的右路,并任总指挥。
如果这次会议所决定的突围成功,即使不能把清军赶出辽东,但绝对不至于丧失宁锦防线。可是,事实却是,宁锦防线就从这场会议之后不足四十八小时内永远不存在了。
让这一切成为事实的就是吴三桂。军事会议刚一散,吴三桂就迫不及待地率部提前逃跑。当然,他发出的信息是:提前突围。他不知道,自己一提前突围,其他五路总兵闭着眼睛也明白他是在逃跑。结果,大家纷纷效仿他,领着自己的士兵纷纷提前突围。
洪承畴的计划被彻底打乱,清军乘势追杀,明六镇兵损失惨重。洪承畴仅率万余人退守松山城,被清军团团围困。使得在1642年二月,洪承畴被叛徒擒获,七月,杏山、塔山被攻破,关外八城只剩了四城,松锦之战结束。
至此,明朝在辽东的精兵猛将丧失殆尽,清军入关基本已成定局。而导致此次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个脑袋上顶着许多成语的大将吴三桂率部逃跑,他美其名曰:提前突围。
许多人都认为,这可能是吴三桂最不要脸的一次举措。但是,任何一个人想要做出一件让后人刻骨铭心的不要脸的事情,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从吴三桂从军以来的种种行为,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他的这次不要脸举措是以前不要脸经验积累的结果,是一次质变。
早在1632年,他那位可爱的舅父祖大寿被后金军围困在大凌河城,他随父吴襄救援时,他就选择了临阵脱逃,明军四万余人因为他的逃跑而溃败直接导致了多数被杀、大凌河城失陷、舅父祖大寿被迫投降清军的结果。
三年后,他奉命救授宣府、大同,大概是厌倦了临阵逃脱的把戏,索性就没有上阵。六年后,他又玩起了“提前突围”的把戏。
这件事后,他非但没有被刻薄寡恩的崇祯杀掉,反而继续驻守宁远。这个时候的宁远可不是松锦之战前的宁远了,它是关外四城与清军最近的前沿城堡,对于这样一座城池,大明帝国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守住。他立即被倚为国家干城,如果在这个时候,他投降清朝,辽西走廊的大门就将全然为清军打开,八旗铁骑便可直取关门。所以,崇祯皇帝对这座城池的总指挥——吴三桂更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拉拢并且开始盲目地敬重了。
哪个鸡蛋最硬?
明军与满清的松锦会战,让朱由俭还没有把汗捏在手里就告结束。事实上,朱由俭自从当上皇帝后,无论是与外寇还是与内贼的战役都很少成功,他失败的已经习惯了。失败就像是有了惯性,一直折磨着这位焦急而又喜欢发怒的皇帝。
吴三桂被任命为宁远最高指挥官后,或许是出于对崇祯的报恩,开始搜集散亡,招募兵勇,所部军队又增至四万多人。我们很为这四万人的前途担忧,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跟随的是一个经常逃跑的上司吗?
但这些士兵命还算好,自吴三桂第二次守宁远后,满清就停止了进攻。吴三桂想要施展他的那些绝技却苦于没有了机会。事实上,满清停止进攻宁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攻破宁远城并不那么容易。另外,随着祖大寿与洪承畴的甘心效命大清,皇太极觉得汉人的投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既然这样,何必要拿士兵的血去浪费呢!
他开始注意到了吴三桂,宁远城里,吴三桂正在抓紧时间训练他的士兵,以供守城和他逃跑时送死用。
皇太极开始招降吴三桂,但所使用的技巧简直可以用愚蠢来形容。他先把消息放了出去,大意是说,你舅父祖大寿降了我大清后又背叛,如今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弃暗投明。我们之所以不杀他,还不是因为你吗?因为你,他才没有死。
这个消息可以用一句话来讲:我给你面子所以不杀你舅父。
吴三桂笑了,他从来就没有过的聪明在这个时候全从他身体里冒了出来。那是一种对时势突然就看透了的聪明,是一种大智慧。他发现,如今的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宝贝,而抢夺他这个宝贝的就是崇祯皇帝与皇太极。
他有点兴奋,一个总逃跑的人居然成了人人想要争夺的宝贝,真有咸鱼翻身似的大惊喜。这种惊喜简直就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过不久,他舅父祖大寿的一位亲戚(也是他的亲戚,但很可能是八杆子打不到的)来到宁远,希望他能效忠皇太极。并且充分地发挥语言能力和联想能力将皇太极的英明还有他舅父的生活进行了演绎。
吴三桂什么都没有说,把亲戚送出了宁远。
他学会了不表态,这是一种最高超的为人处世的艺术。他在思考皇太极这个鸡蛋到底有多硬,能不能撑得住自己字上面跳舞。但无论如何,作为汉人的他肯定想过,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一双臭脚踩在异族的蛋上。
崇祯皇帝对自己不薄,但是,崇祯这个鸡蛋太薄了。
崇祯十五年,皇太极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吴三桂。在这封信中,皇太极以大清皇帝的名义跟吴三桂说,你舅父祖大寿在锦州时,你们的皇帝总以为他想叛变。不错,他的确叛变过。但一个人总有做错事的时候,难道一个人做了一件错事就不能原谅吗?由此可知,你们的皇帝简直就是个多疑的猪。但你们的皇帝为什么不惩治你的舅父,原因很简单,当初,你们家族兴旺,又占据锦州,你们的皇帝害怕他真的会造反。可是你看看你现在,你们的舅父们和你的师傅都在我这边,你已经是孤身一人,你们的皇帝想要收拾你真是太简单了。即使你们的皇帝不收拾你,你的国家的农民们正在帮我们攻击你的国家。到时候这群农民也会把你碎尸万断的,你的国家灭亡已是迟早的事。你为何如此固执,跟我过不去,打开城市的大门,让我进去。不然,我一发怒,兵临城下,你想归顺我,我都不答应了。
一封长长的带有警醒与威吓的信被吴三桂扔在了一边。吴三桂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告诉皇太极:那你就兵临城下吧。我正想看看你攻城的本领有多强呢。
皇太极见吴三桂还是沉默,就派出了投降他的汉人如祖可法、裴国珍从故旧和亲眷的角度来劝说吴三桂。这些人说的口干舌燥,吴三桂闭目沉思。
最后,他们说,一旦我们兵临城下,你想归顺都不能。
吴三桂依旧以一种沉默的方式表态:那你就来吧。
皇太极当然不攻宁远,他派人绕过山海关进入关内进行无耻的掠夺,并且进逼北京,崇祯皇帝大惊失色,急令吴三桂回京救援。可想而知,在这个时候,明帝国与满清所能战斗的军队也只有吴三桂这一支了。
吴三桂不辱使命,似乎是为了想证实皇太极那种招降方式对自己简直就是侮辱,他击败了进入关内的阿巴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