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点睛
人际交往之中,与人交谈时难免会出现双方言语或思想不合的情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时,该怎么办呢?除了宽容和大度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地消除矛盾,自我解嘲也好,为自己打圆场也罢,总之办法有很多种,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装糊涂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花言巧语”摆脱尴尬处境
在现实的交际生活中,有时是对方有意依仗亲密的关系公开揭你的短,或讲述你过去的傻事;有时是对方无意地,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你的隐痛之处。但这些都很可能让我们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可见,尴尬是人们在生活中不愿碰到且不能不碰到的,那么我们应关心的关键问题在于怎样应付尴尬。所以,与人交往,必备一些化解尴尬的语言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战案例:机智化解尴尬
在美国第35任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过程中,肯尼迪年轻的外表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利条件。众议院发言人萨姆·雷伯恩就攻击肯尼迪是“乳臭未干”的几个民主党领导人之一。面对这样的攻击,肯尼迪却哈哈一笑说:“萨姆·雷伯恩可能认为我年轻。不过对一位已是78岁的人来说,他眼中的大部分人都年轻。”萨姆·雷伯恩顿时一脸灰色,无奈地闭上了嘴。
很多时候,当对方有意为难你时,如果你真的忍不住而动气,别人会说你没有涵养。而如果你放松心情,用一些“花言巧语”给予对方还击,不但可以轻松摆脱尴尬的处境,还会让大家对你刮目相看。那么,当我们遇到尴尬的情境时,如何用“花言巧语”来化解尴尬呢?
技巧点拨:
(1)当你已经判明来者不善,是怀有恶意,故意挑衅时,你可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有理、有利、有节、有礼貌而巧妙地回敬对手,针锋相对,“原物”顶回。
(2)要学会自我解嘲,因为对方可能是习惯了对谁都这样,这时你应该让心情放松,并把这种玩笑转移给大家。
(3)如果有人用过于唐突的言辞使你受到伤害,或让你难堪,你应该含蓄应对,或装聋作哑、拐弯抹角、闪烁其词,或顺水推舟、转移“视线”、答非所问,谈一些完全与其问话“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用这种委婉曲折的方法反驳对手,定会取得奇特的功效。
适时适度地拿自己开玩笑,是一种良好的修养,更是一种充满魅力的交际技巧。拿自己开玩笑,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让别人感到你可爱的人情味,有时还能有效地维护面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口才点睛
为自己打个圆场,扭转不利局面
在现实生活中,过于严肃和枯燥的东西往往不易为人所接受,所以人们会想方设法把它变得灵活些、有趣些。人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打圆场”。其实在交际场合中也是一样,如果某个较为严肃、敏感的问题搞得双方都很尴尬时,我们同样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语言技巧给自己圆场,从而轻松化解尴尬,使交际活动得以顺利推进。
实战案例:为自己打圆场
有一次,一位着名演员及其丈夫举办一次敬老宴会,请文化艺术界许多着名前辈参加。一位90多岁的老画家由他的看护陪同前来。老人坐下后,就拉着一个年轻女演员的手目不转睛地看。过了一会儿,老人的看护带着责备的口气对老人说:“你总看别人做什么?”老人不高兴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老人这么一说,女演员顿时脸红了,这也使得大家很尴尬。此时这位演员笑着对老人说:“您看吧,我是演员,不怕人看。”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尴尬的气氛也一下子被化解了。
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猝不及防的意外事件,往往会让当事者遭遇不必要的尴尬。这时如果利用突发事件及事物与语言间的关系进行机智巧妙地转移给自己圆场,不但可以让自己轻松摆脱尴尬,还会让气氛变得更加热络。那么,当我们遇到尴尬时,该如何为自己圆场呢?
技巧点拨:
(1)如果因某个较为严肃、敏感的问题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时,我们可以通过幽默的解说来给自己打圆场,从而把原来闹得很僵的局面搞活,让交谈顺利进行。
(2)人际交往中,当因自己的一个不合理举动而使自己陷入尴尬局面时,最为行之有效的打圆场方法莫过于找一个视角或借口,以合情合理的依据来证明对方的举动在此时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这样一来,个人的尴尬解除了,正常的局面也得以继续下去。
在交际活动中,尴尬往往是因交际的双方或局外人由于彼此不甚了解,进而做出一些让对方迷惑不解的举动而引起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故意曲解的策略,假装不明白尴尬举动的真实含义,从而给出有利于局势好转的理解,进而一步步将局面朝有利的方向引导过去。
口才点睛
智慧的自我解嘲,活络气氛
谚语说“自作聪明者笑别人,真正聪明者笑自己。”自嘲其实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智慧,在我们面临人生中的尴尬与矛盾时,不妨一笑置之,以一种自我嘲解的智慧,让尴尬化解于无形之中,让你的人际关系锦上添花。
实战案例:自我解嘲化解尴尬
“二战”时期,丘吉尔到美国寻求援助。有一次,丘吉尔刚洗完澡什么也没穿便走进房间,这时候罗斯福总统却突然摇着轮椅进了屋。看到丘吉尔赤条条的样子,罗斯福总统很是尴尬,但丘吉尔却幽默地说:“罗斯福先生,您瞧,我这个大英帝国的首相,可是什么也没有对美国总统隐瞒啊!”说完,两人哈哈一阵大笑,一切尴尬都在那坦诚的笑声中解决了。
生活中,难免会有尴尬。面临人生中的尴尬与困境,我们可以一笑置之,用“自嘲”这个工具,自我解脱、自我安慰,以求以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走过充满风雨的人生道路。那么,如何巧妙运用自嘲化解尴尬呢?
技巧点拨:
(1)当你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不合理的评价,自己又不便直接抗争时,不妨运用自嘲,以委婉暗示的方式,表露出心中的郁闷和不满,让周围的人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以起到直抒胸臆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2)当对方问及一些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时,为了避免尴尬,可以适当地自嘲,如可以说:“我文化水平低,这个问题太高深了。”自然对方也不好意思继续追问。
(3)自嘲往往是夸张地、形象化地揭示自己的缺陷,能很好地表现自己的真诚和坦率,因而也易于得到他人的好感和信赖,在社交中取得主动。
自嘲不是一些人的自我作践,而是一个成熟的人所必备的交际手段。懂得自嘲的人往往也能正视自己的缺陷,给人留下自信的形象,从而得到别人的敬重和爱戴。比如你正在画一幅山水画,但是却没有取得应有的画面效果,你不妨自我嘲笑说:“我这个业余的绘画爱好者功夫还是不到家呀,这哪儿是画画啊,分明是在信手涂鸦,专业画家见了会为我这种业余的水平而感到丢脸啊。”这时候,大家就会原谅你的状态不佳,也就不会去想挖苦和嘲笑之类的话题了。相反,当你明知不能继续的时候,还要装腔作势,设法掩饰,就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尴尬,导致无法收场。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大胆地进行自我调侃是一种聪明的行为,它不仅能给自己寻到一条后路,还能引得别人的亲近。
口才点睛
用幽默化解尴尬
在一些意外的场合,常常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果处理不好,着实使人尴尬万分,而此时要化解难堪的局面,不妨假装糊涂一些,随之产生的幽默效果将有助于你轻松化解尴尬,让交际双方皆大欢喜。
实战案例:幽默的应聘者
有一次,地家旅馆招聘侍者,前来应聘的人很多。老板想考考他们,便问:
“有一天当你走进客人的房间,发现一女子正在裸浴。你应该怎么办?”众人都抢着回答,有的说:“对不起小姐,我不是故意的。”有的说:“小姐,我什么都没有看见。”老板听后不停地摇头,这时一个小伙子走上前说:“对不起,对不起先生。”结果他被录用了。
这个老板其实就是想考考前来应聘的人处理尴尬问题的口才技巧,而这个小伙子巧妙地使用了糊涂的语言,使客人得到了心理上有安慰,同时也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不能回答但又不得不回答的尴尬问题,这时候巧妙地使用糊涂语言进行对答将是你化解尴尬的最好手段。
技巧点拨:
(1)很多时候,有些问题不回答会尴尬,如实的回答会更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答非所问,让对方无法追问。
(2)遇到意外的尴尬情景,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故意说错话,就像例子里的那个小伙子,故意把“女士”说成是“先生”。
(3)对别人的话进行歪曲、荒唐的解释,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将两个表面上毫不沾边的东西联系起来,有时也可以将尴尬引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难保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在交际场合中谁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在遇到尴尬的事情时,没有必要去抱怨自己的时运不济或者先天缺陷,而是要学会用幽默的自嘲形式来给自己寻找一个台阶。这样,既避免了别人的捉弄和嘲笑,又能体现你的自信和成熟。社交中所处的劣势,也常常能够在你的自嘲之中变为优势,使你最终取得意想不到的交流效果。
口才点睛
谈笑间,打破窘困的局面
在社交场合中,往往会遇到令人发窘的尴尬问题,在这种时候我们往往要学会处乱不惊,寻找从狼狈的境地中解脱的办法,将自己的思想调整到自由、活跃的状态,并用机智的语言来为尴尬的各方打圆场,打破窘迫的局面。
实战案例:谈笑间化困窘于无形
金亚楠和老板陪一个外商用餐。老板热情地请外商点菜,备受感动的外商在看了菜单之后,一时兴起,说了句中国话“tutousi”,讲完之后又朝着老板笑了笑。谁知老板却火冒三丈,当即指着外商大骂:“你,洋鬼子死!”原来,外商在说“土豆丝”的时候因为发音不准被老板误听成了“秃头死”,正好老板是光头,而外商的微笑也让老板误以为是嘲笑,因此就气冲冲地朝着外商大骂了起来。
当金亚楠告诉老板老外的真实意思时,老板顿时暗自后悔刚才的冲动。而外商对老板的斥骂感到不解,同时对他的粗鲁也面露愤怒。双方陷入了巨大的尴尬之中。
为了避免因误会而错失机会,金亚楠便用英语向对方解释道:“在我们中国有‘打是亲,骂是爱’的俗语,刚才我们老总的行为其实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他并不是要骂您,而是运用了一种示好的方法。可能是因为您对中国文化不太了解的缘故,对他的举止感到不喜欢……”
外商听到之后,转怒为喜,笑着说:“这实在是太有趣了,不过,我可不可以不死啊?我还以为你们老板不喜欢吃‘秃头死’呢……”外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而老板听到“秃头死”这三个字却总感到不舒服。
金亚楠便继续开玩笑说:“我们老总很喜欢‘秃头’,就是不喜欢‘秃头死’啊!”
“哈哈,那就只喜欢‘秃头’好了,‘秃头’真的是很不错的!”外商继续哈哈大笑着,老板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