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自然形成的都是圆的,人为修饰的都是方的,因此,方为动,圆为静,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外表要圆(大智若愚),内心要方(清静明志)。对己要方(严以律己),对人要圆(宽以待人)。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所以,能成大事的男人交际时能亦方亦圆,方中有圆,圆内容方。大凡成功的管理者在社会交际中,总能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他们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
以下几点,是许多杰出管理者总结出的经验: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尊是自我规矩,自我规矩便能自成方圆。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莎士比亚说:“假使我们自己比于泥土,那我们就将真的成为被践踏的泥土了”。又说:“没有自尊心的人,即等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顾全对方的尊严。自卑与自大是两个极端,有人比喻说:“自卑感与自大狂,乃一手的两面,好似刀片,两边都有伤人的锋刃。”这个锋刃不仅伤人,还能伤自身。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以平常心待人,不卑不亢,这是管理者交际中的规矩,离开这一点是谈不到方圆的。
2.求大同存小异。
要想达到在交际场合外圆内方的境界,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习惯、性格特征等等,在交往中难免会有些摩擦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量寻找共同话题。但与人相处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失去自我。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看到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对新中国所持的态度不太友好,于是就在发言中说,我们不是吵架来了,我们是求同存异来了。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外交活动的灵魂的把握。会后,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到我使团住处拜访,表达了友好的意愿。刚刚成立的共和国就是从那时起开始逐步和世界各大洲的国家建立起了外交关系。
3.方圆有术,纵横捭阖。
交际需要交谈,以传其情,达其意,起沟通、交流之效,从而协调、融洽与交际圈的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成功,青年管理者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这是专家学者们的精辟见解。
(1)切忌背后议论人。
在与人接触交往中,要竭力避免背后议论人。不负责任的议论,不仅达不到交往的目的,而且会伤害感情。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尽可能不揭别人的短处。
(2)说话要有分寸,有条理。
与朋友、同事相处,有人总是抢话头,且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令人讨厌,时间长了就会被大家疏远。
(3)不显露有恩于别人。
同事、朋友之间总会有互相帮助的时候,可能你帮别人帮助多一些,但是,切不可表现出有恩于人,以免使对方难堪。
(4)不忘别人的恩德。
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要时刻记在心上。无论谁的帮助,不论得益大小,都应适度地向人家表示感谢,这样既增进了感情,又发扬了“受恩不忘”的美德。
(5)做不到的就不要说。
因对朋友说谎失去信任,这是极大的损失。所以,新老朋友相交,都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6)不揭穿别人的秘密。
不说穿别人的秘密是与人交往时的一条重要法则。每个人都有一些稳私,知道的不要说,不该你知道的不要问,因为这是于你于人都无益的事。
(7)要谦虚待人。
在同事、朋友面前,不要把自己的长处挂在嘴边,老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绩,无疑是在抬高自己又贬低了别人,结果被人看不起。
(8)不要憨言直语。
要广纳各方面的意见,不要只凭自己的一时冲动,说出冒犯对方的话,只有言词委婉得体,才能融洽感情,办成事情。
(9)要有助人为乐的道德感。
良好的道德观,是塑造成大事者形象和取得交际成功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成大事者有正义感,善于区别真善美、假丑恶,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支持和帮助别人。既是互相交往,就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10)要有宽容的待人态度。
同人打交道,交朋友,就需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与人为善,宽容大度。要热情有度,真心待人,以此来赢得大家的信任、尊重和友爱,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历来的成大事者无不如此。
以上十条是成功管理者在人际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青年管理者只有不违背这些原则,养成好的交际习惯,才能网织人际关系,管理好自己的企业。
5.看客上菜,体现说话技巧
杰克·韦尔奇是一个说话雄辩有力的管理者。他的言谈总是让人钦佩,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使通用的员工为之热血沸腾,充满干劲。
青年管理者在人际交往中面对的人和事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学会适应不同的情况,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采取不同的方式,说不同的话。许多人之所以人际交往不成功就是因为不管对什么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常常闹出一些矛盾和是非。但是,那些成功的管理者往往能做到说话看对象,得体适宜。
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一生都致力于解放南非黑人的伟大事业。1962年被捕后被判终身监禁。在狱中,他从不妥协,并为将来的斗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迫于南非黑人的抗争和国际舆论的压力,南非白人政府被迫释放了曼德拉。1994年4月,曼德拉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那漫长的反种族歧视的斗争中,他的喜、怒、哀、乐都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曼德拉出狱后,不仅要处理繁忙的工作,还得应对南非右翼势力的威胁和迫害。当有人告诉曼德拉白人右翼势力已经放出风来要暗杀他时,曼德拉却十分轻松地回答:“我太忙了,无暇顾及我的生命。”
1991年10月,英联邦国家举行首脑会议,曼德拉应邀参加。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年轻的白人记者问曼德拉:“南非局势那么乱,黑人参政到底有无希望?”
对于这样的提问,本来应很生气的曼德拉竟然十分亲切地回答了他:“小伙子,我的年龄是你的一倍还多,但我比你乐观得多,你为何如此悲观呢?”
此言一出,全场哄堂大笑。原以为所提问题会使曼德拉十分难堪的那位白人记者却落得自己难堪起来。
轮到一位黑人记者提问题了,他支支吾吾地说:“我的问题被刚才那个人提过了……”
曼德拉紧接着说:“那么刚才那个人是把你嘴巴叼走的小狗。”
会场里又是一次哄堂大笑。
这里,针对不同的对手,曼德拉采用了不同的回答方式。对那位首先提出问题的白人记者,作为黑人的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一个长者的身份作了非常巧妙地回答;而在回答那位黑人记者时,他又不露声色地将自己的情绪发泄了出来,而且是以一种幽默机智的形式。
青年管理者所要面对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情感,和不同的成长环境,所以在人际交往时他们所体现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因此,面对不同的交际对手,应该使用不同的应对方法,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看客上菜”。
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兰·勒贝茨先生通过自己的多年人际关系实践证明,总结出应付各种人的9种策略。他说,与人交往时,他最害怕碰到的是以下5种人:
第一种人是所谓的凶悍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常用语言或肢体暴力威胁对方。比如“这是什么话”或“我现在就要……”,或者“你要是不……我就……”等等。
第二种人是所谓的逃避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避而不见,或采取拖延战术。他会说:“明天再说吧”或“我没时间”或“这不归我管”等等。
第三种人是所谓的龟缩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采取完全逃避的态度。他们总说“我不懂”或“这不行”或“我不知道”等等。
第四种人是所谓的高姿态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时习惯于用极端的要求来恐吓对方。他们往往会说“我只等到5点”或“中午以前一定要成交”这样的话。
第五种人是所谓的两极派。这种人根本不谈,只逼你在“要”或者“不要”之间作决定。
以上所列举的5种人,管理者可能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遇到。那么,如何对付兰·勒贝茨先生所说的自己最害怕的这几种人呢?下面请看兰·勒贝茨先生总结出的9种策略:
1.对付凶悍派,最有效的方式是引起他们的注意,必须把他们吓醒,让他们知道你忍耐的底线在哪里。当然,目的不是惩罚,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你忍耐的极限。
2.指出对方行为的不当之处,并且建议双方应进行建设性的谈话,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也许会收敛火气。这时最重要的是提出进一步谈话的方向,给对方一个可以继续交涉下去的台阶下。
3.对付逃避派或龟缩派,要先平定他们的情绪,了解他们恐惧的原因,然后建议更换时间或地点进行商谈,适时说出他们真正的恐惧所在,让他们觉得你了解他们而产生安全感。这种方法对付凶悍派也很有效果,只要他们产生了安全感,自然就不会失去控制。
4.坚持一切按规矩办事。凶悍派、高姿态派、两极派都会强迫你接受他们的条件,你应拒绝逼迫,并坚持公平的待遇。
5.在人际交往时,当对方采取极端手段威胁你时,可以请他解释为什么要采取这样极端的手段,并且可以说:“我需要更好的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以便于我能接受你的要求。”
6.沉默是金。这是最有力的策略之一,尤其是对付两极派,不妨可这样说:“我想现在不适合谈话,我们都需要冷静一下。”
7.改变话题。当对方提出极端要求时,最好假装没听到或听不懂他的要求,然后将话锋转往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