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曰。第六上方佛。文五同前。此初二文也。梵音者。声相美妙闻者悦心故。宿王佛者。宿者星也。月是星中之王。佛者是十地菩萨二乘凡夫之王也。得自在故。香上佛者。戒德馨香更无过上故。香光佛者馨香自远光彩教门故。大焰肩佛者。身肩发焰故。杂色宝华严身佛者。心华发明自严饰故。或可杂色众宝以严其身饰形可以美价故。娑罗树王佛者。如大树王能覆癊故。佛能覆癊诸众生故。宝华德佛者。身智功德如宝可重故。见一切义佛者。义者境也。佛具五眼见一切境故。如须弥山佛者。福智如山巍巍高峻故。
经曰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赞曰。第三第四文可知也。
经云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赞曰。第五文也。同前可知。
经云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赞曰。第三释经名字。文分为三。初征问。次通释。后结劝。此初也。世尊云汝舍利弗还知此经如何得名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否。
经曰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诸佛所说名及经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赞曰。此是第二通释也。善男子善女人等是所护人也。闻是阿弥陀佛及闻六方恒沙佛名者能护念人也。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所护念者。得正护念也。即受持经及佛名男子女儿因闻诸佛及释迦佛说修净土经方始得生净土。即此经是诸佛所匡护明记忆念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阿之言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问为但念阿弥陀佛即得不退。为更有余方便。答非但称念礼敬。又应至心于诸佛前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由忏悔故转诸定业。如如意珠随愿即得不退转。为由诸佛护念故于无上正等觉心得不退也。
经云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赞曰。此第三结劝也。是故者结上之词。皆当等者劝励之语。汝等信我上来所说及六方诸佛之言。
经云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赞曰。自下第四三生发愿。文分为四。第一发心往生。第二彰其胜益。第三位居三世。第四劝生彼国。此即初也。已发愿者过去。今发愿者现在。当发愿者是未来。欲者希望也。生者即五蕴假者也。
经云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赞曰。第二彰其胜益。念佛发愿故。一即彼佛冥加。二即此佛潜卫。遂令求道之心不退愿生之志不转。故言不退转。若已发愿已得不退。今发愿者即现在今得不退。当发愿者当得不退转也。
经曰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赞曰。第三位居三世。已发愿者为过去发愿者已生。今发愿者为现在者即生。未来发愿者为未来未来发愿当生。
经曰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赞曰。第四劝生彼国。若有信心深重烦恼轻微。知大觉以诚言获良愿而当往也。
经曰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
赞曰。第五彼尊赞叹咸曰希奇。文有四段。初赞功德难思。二叹化行浊世。三嗟讶成佛。四说法幽玄。此文是初。我赞六方诸佛能为众生作真实语。众生因此心无疑惑。又弥陀如来慈悲接引。我等偏赞彼佛。彼佛复赞于我。
经曰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
赞曰。第二叹化行浊世。而作是言结集家叙也。释迦梵语。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得姓之缘如别处说。言甚难希有之事者。即是忍苦教化众生之事也。能于娑婆国土者。梵云娑婆此云堪忍。堪可忍受苦恼之事故也。五浊恶世者。略以五门。一释名。二出体。三对治。四废立。五相摄。初释名者。浊是滓秽义。如食滓秽。下恶可污名之为浊。此言意说劫增之时。三灾渐轻烦恼转薄。众生向好恶见渐微。命根转长渐渐向胜。已上好可忻名之为清。众生无苦化佛不出世。诸化佛出世必向劫减。小三灾渐起烦恼转厚。众生向恶染见渐增。命根转短渐渐向劣。下恶可厌故立浊名。五者是数。带数释也。次望别名皆持业释也。或以别拣总。亦依主释。二出体者。地持论云。谓今世人多皆短寿。极长百岁。是名命浊。此以本识名言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命根为体。善业力弱命根渐短。由杀生业之所感故。若诸众生不识父母不识沙门及宗族尊长。不修义理不怖不畏今世后世恶业果报。不修惠施不作功德。不修齐法不持禁戒。是名有情浊。虽第八识名为有情。今说由近恶外缘故。五蕴假者作恶无善名有情浊。合以第八识及五为性。若此众生增非法贪。或惠刀剑或施器仗。诤讼斗乱谄曲妄语。摄受邪法及余恶不善法。是名烦恼浊。除五见外所余一切烦恼随烦恼皆烦恼浊体。此非法贪惠刀剑等令行杀害。或悭好财但舍刀剑。因非法贪诤等竟起。乃至诸余恶不善法通摄一切烦恼随烦恼尽。由性数习逢恶境牵烦恼尤重。若于今世法坏法没。像法渐起邪法转生。是名见浊。此以五见而为体性。多近外道恶见数生。若饥馑劫起疾病劫起刀兵劫起。是名劫浊。此以色蕴四尘为体。或通五蕴。仍是不相应时为其体。依四五蕴而建立故。烦恼增多恶业尤重。便招恶果三灾遂生。三对治者。智度论中立四悉檀。悉檀宗也。一世界悉檀。二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谛悉檀。劫浊众生浊世界悉檀治之。识器世间众生世间悉皆虚幻。厌怖修道即永离故。命浊以各各为人悉檀治之。识知人由善业所得。修持净戒行不杀等。命自长故。或为三乘之人各说自乘涅槃之果。便除生死所有命浊。烦恼浊见浊对治悉檀治之。修习随应对治之道令不起故。由三悉檀破五浊故。入第一义证会真宗。四废立者。何故唯立五浊不增减耶。答众生有二。一恶行。谓在家白衣。二邪行。谓出家外道。白衣无慧烦恼增时名烦恼浊。外道邪解浪推求时立为见浊。又诸钝惑名烦恼浊。诸余利惑名为见浊。由此二因得当果时离合不同。复分二浊。合二内果名众生浊。恶众生故。合二外果总名劫浊。恶器具故。劫谓时分。时无别时。依法辨故劫浊故以恶器为体。此恶众生及与外果。虽复总陈是二浊果未辨。何者。正恶果体今显根本故立命浊。或内恶果名为命浊。外恶果者名为劫浊。此恶因果由谁而有。谓恶众生故名众生浊。由此五浊据增行相。欲令生厌故偏说五。五相摄者。萨遮尼乾子经云立十二浊。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劫浊及时即劫浊。众生及难化众生即众生浊。烦恼及说种种烦恼即烦恼浊。命即命浊。外道乱即是见浊。此八即五浊。余之四种谓三乘差别不净国土。魔及魔业非五浊摄。五浊据胜唯实杂染。十二浊通能化能障佛示现故。问何故释迦百岁时生。弥勒八万岁出。答各据本愿出时不同故。
经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赞曰。第三嗟讶成佛。缘此界境唯秽恶人不足是非证菩提。如火内生莲。得解脱似冰中出烛故也。
经曰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赞曰。第四说法幽玄。难信之法者。只如此典一朝诵佛十念精进诚超五浊之秽方登初地之净域。岂非难信哉。上来第五彼尊赞叹咸曰希奇讫。
经曰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赞曰。下第六段我佛叙陈独称难事。文分为四。初叙行难修。二叙果难证。三叙法难信。四总结甚难。此即初也。行此难事者。即三僧祇劫万行备修。捐身命以殉菩提。舍国城而为郡众方成正觉。岂非难事也。
经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赞曰。此第二叙果难证。如上已解。其文可知。
经曰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
赞曰。此第三叙法难信也。
经曰是为甚难。
赞曰。此第四段总结甚难。结上三事。上来已解正宗分讫。
经曰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赞曰。第三流通分文有四段。初说经事毕。二听法缘终。三闻法欢忻。四退辞佛去。四段合一唱也。佛说此经已者。是第一说经事毕。及诸下文皆结集之语也。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者。是第二听法缘终。言世间者即有情世间也。可破坏故。天人者。天即欲界六天。天者即光洁自在名天。人即人趣。谓多忍义名人。阿修罗此云非天。如人不仁名曰非人。修罗亦尔。欢喜信受者。是第三闻法欢忻。颜舒曰欢。神悦曰喜。故云欢喜。即意识相应喜受也。此经乃三乘妙旨。众圣要枢。出生死之鸿源。证真常之疾路。得路得闻圆备。岂不乐哉。故云欢喜。问先标听徒之处兼明菩萨声闻。经终作礼欢忻何故不明菩萨。答迓影略说。不必俱陈。作礼而去者。是第四退辞佛去。五轮俱屈。三业归诚。咸别世尊各还本土故云作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