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6100000001

第1章 探讨生存哲学,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在一个人的生存道路上,“做”永远是主旋律。但是做不是盲目蛮干,而必须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也就是说,在做实事、采取具体的行动之前,先要做好虚的方面:想明白行动对于生存的意义,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面临的是生存的问题。如何才能生存得更好,每个人都想得到满意的答案。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你的知识、你的能力和信誉,就是你生存的保证,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你对自己的生存就有了安全感。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存哲学

懒人的生存哲学是贪图安逸、享受生活

懒惰者,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懒惰是一种浪费,浪费的是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生命。人生短暂,懒惰就如自杀。“成事在勤,谋事忌惰”,只有勤奋才会有成功,偷懒只会使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

民间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懒得简直是“油瓶子倒了都不知道扶”。他跟残疾的人一样生活不能自理,什么事都依靠他母亲。有一天,他母亲有事要出一趟远门,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太懒,担心自己不在家饿坏了他,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大的饼,这张饼足够他吃几天,临出门时挂在了懒人的脖子上,并嘱咐他,吃完一边就转一下吃另一边。母亲走后,懒儿子觉得饿了,就吃了大饼离嘴最近的一边。等到再饿时,一想到还要转动大饼才能吃到嘴,于是就懒得动了,久而久之就饿死了。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它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懒人终究要为自己的“懒”付出代价。他们不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还会彻底毁了自己。

对于懒惰的人,我们应该让他知道:只要付出努力,一切会更加美好,而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对一个人的生存而言,懒惰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

因此,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成功者,他们永远是失败者。成功只会光顾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懒惰是一种恶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负。人们一旦背上了懒惰这个包袱,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这种人完全是无用之人。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人之后,他有幸目睹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亚历山大注意到,波斯人的生活十分腐朽,他们厌恶劳动,只想舒适地享受一切。亚历山大不禁感慨道:没有什么东西比懒惰和贪图享受更容易使一个民族奴颜婢膝的了;也没有什么比辛勤劳动的人们更高尚的了。

有一个人周游了世界各地,见识十分丰富。他对生活在不同地位、不同国家的人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当有人问他不同民族的最大的共同性是什么,或者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时,这位外国人用不大流畅的英语回答道:“好逸恶劳乃是人类最大的特点。”

英国圣公会牧师、学者、著名作家伯顿给世人留下了一本内容深奥却十分有趣的书《忧郁的剖析》,他在书中指出:“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懒惰是万恶之源,是滋生邪恶的温床;懒惰是七大致命的罪孽之一,它是恶棍们的靠垫和枕头,懒惰是魔鬼们的灵魂……一条懒惰的狗都遭人唾弃,一个懒惰的人当然无法逃脱世人对他的鄙弃和惩罚。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懒惰更加不可救药的了,一个聪明然而却十分懒惰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灾祸,这种人必然成为邪恶的走卒,是一切恶行的役使者,因为他们的心中已经没有劳动和勤奋的地位,所有的心灵空间必然都让恶魔占据了,这正如死水一潭的臭水坑中的各种寄生虫、各种肮脏的爬虫都疯狂地增长一样,各种邪恶的、肮脏的想法也在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们的心中疯狂地生长,这种人的心思灵魂都被各种邪恶的思想腐蚀、毒化了……”

一个人对生活所持的态度和他的习惯、才智有着密切的联系。成功的人比起一般的人来,他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一定是更能吃苦、更努力、更勤奋,而且,他们也做得比别人更多。

如果他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那么,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他一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例外,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付出艰辛劳动的。

牛顿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当有人问他到底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诚实地回答道:“总是思考着它们。”还有一次,牛顿这样表述他的研究方法:“我总是把研究的课题置于心头,反复思考,慢慢地,起初的点点星光终于一点一点地变成了阳光一片。”正如其他有成就的人一样,牛顿也是靠勤奋、专心致志和持之以恒才取得巨大成就的,他的盛名也是这样取得的。放下手头的这一课题而从事另一课题的研究,这就是他的娱乐和休息。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对公众有什么贡献的话,这要归功于勤奋和善于思考。”

伟大的哲学家开普勒也这样说过:“只有对所学的东西善于思考才能逐步深入。对于我所研究的课题我总是追根究底,想出个所以然来。”

培养勤奋的工作态度是很关键的。一旦养成了一种不畏劳苦、敢于拼搏、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劳动品质,无论我们干什么事,都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反,懒惰的人不会有好下场。懒惰,其实就是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命,一点点送入虚无,而不想做一次奋斗,拯救自己。

勤奋的人瞧不起懒惰的人,心灵的恬静是勤奋的人始终追求的,而懒惰的人却是始终沉湎于肢体的舒适之中。怕吃苦、怕受累是懒惰者的症状,一无所得,受人嘲笑是懒惰者的下场。

人生短暂,被“懒惰”的习惯占据,就等于慢性自杀。真正的幸福绝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什么都不做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甚至丧失生存权。当你产生了抛弃懒惰恶习的念头时,也就同步获得了最基本的生存权。

懒惰是一种使人丧失斗志的精神重负。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之花是靠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来浇灌的,请记住:成功永远属于辛勤劳动的人。

勤奋者的人生哲学是一勤天下无难事

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勤奋刻苦的楷模,是勤奋铸就了他们一生事业的成功,中国有句俗语叫“一勤天下无难事”说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一切事业的成功,都需要勤奋作为基础条件,只要勤奋,生存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候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可是,他不气馁,为克服这个缺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着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古语云“天道酬勤”,便是说机会之神只钟情于埋头苦干的人。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者巴斯德,小学时因成绩不好被人看成“没有出息的学生”,但他靠着一股子钻劲,在字典中选择三个词——“意志、工作、等待”作为他努力的准则,终于成为了伟大的生物学家。

说到政治家,日本一位首相田中角荣,就是一个苦学成功的典型。

他只是一个建筑学校的中专毕业生,被一些高等学校毕业的佼佼者所轻视。然而,他不因为没有上过大学而自卑,相反,经过努力奋斗,终于步入政界,成为日本第一位平民首相。

至于被称为“超人”的基辛格,原是一个被纳粹迫害的犹太难民,因念不起高中,曾在牙刷工厂勤工俭学,还当过二等兵。后来靠他努力奋斗,终于成为哈佛大学的名教授,并当上了国务卿,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他们获得了成功是因为他们有实力,但是他们的实力是从辛勤努力中得来的。

俗话说,笨鸟先飞早入林。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勤奋可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勤奋努力如同一杯浓茶,比成功的美酒更对人有益。一个人如果毕生能坚持勤奋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功,它是一种精神上焕发出来的光彩,绝非胸前的一打奖章所能比拟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姚明已经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的体质偏差,他的妈妈遗憾的是,没能给他一个强壮的身体。

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课前,他总要自己先练上一个小时的体能。那时的教练组非常重视姚明的训练,一天从早到晚要练四次,即早上、上午、下午和晚上。姚明很有上进心,训练刻苦又肯开动脑筋,所以进步特别明显。那时负责给姚明他们洗衣服、鞋子的师傅说:“姚明的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还出那么多汗,鞋子倒得出水,毛巾拧得出汗来!”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颗亿万人瞩目的新星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诞生了。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都钦佩的人。

牛顿有一句名言:“天才就是勤奋,勤奋,再勤奋。”在牛顿看来,勤奋是成功的关键。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说:“勤勉是好运之母,上帝把一切事物都赐与勤勉。”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出人头地,达到事业的高峰,都离不开勤奋努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船王包玉刚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演讲时说:“成功并无捷径,要成为信誉良好的企业家,就要勤奋苦干,有想象力,善用经验。还有我承认要有一点精明稳健经营的头脑。”

包玉刚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干一行、学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持之以恒。从银行业到贸易业,从航运业到地产业,他都下功夫钻研,力求精通。他刻苦自学英语几十年如一日,用英语交谈已能应答自如,在各地旅行时可以不带翻译和秘书。

他到香港时,对海运业务一窍不通,但他勤奋好学。他派人到伦敦买了一批有关租船和海运财务的基础书籍以及如何经营货船的手册,用这些新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他一心扑在油轮和货轮上,监督着经营业务的各个部门。

包玉刚事必躬亲,自律严谨,全力以赴。每当他向主管部门提出一个问题后,他都要立即得到答复。有一雇员说:“包玉刚曾对我说,如果你脑海里泛起一个新的想法,必须立即将它记录下来,无论你当时是正在用晚餐或是沐浴。后来,我终因工作压力太大而离职。”

包玉刚认为,干事业的人如果对工作中的主要细节不了解不检查,就可能出现问题。他经营航运业的早期,属下的船只不管在何处出了毛病,只要时间许可,他都要赶赴现场亲自处理,直到问题彻底解决方才离去。后来船队扩大了,但环球航运集团采取任何一项重要决定,购进任何一条新船,录用任何一位重要人员,他仍要亲自过问。造新船时,他除派去经验丰富的验船师,并及时听取质量进度汇报外,一般还要亲自登船查看。因此,每次出席下水或交船仪式,他都能说出这条船主要问题的细节。

近年来,香港李嘉诚先生的成就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并进而探讨其成功的原因。有人说他靠的是“幸运”。

李嘉诚对这个问题发表了如下看法:

“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是靠双手勤劳换来的;20岁至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靠勤劳得来的;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占三至四成了。”

后来,李嘉诚继续阐述他的观点:

“对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极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奋及有计划的工作得来的。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无非是靠勤奋工作,不断奋斗而获得成功;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第三个阶段呢?当然也要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掉的。”

因此,《巨富与世家》一书的作者分析道:“李先生认为早期的勤奋,正是他储蓄资本的阶段,这也就是西方人士称为‘第一桶金’的观念。”

再谈勤奋这个话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勤奋出真知”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勤奋才是通向成功的惟一捷径。

混日子、不思进取者的人生哲学是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在现实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或因受宿命论的影响,凡事听天由命;或因性格懦弱,习惯依赖他人;或因责任心太差,不敢承担责任;或因缺乏理想,混日为生……

他们心中没有目标,凡事不思进取,只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活得浑浑噩噩,这种人活得无异于行尸走肉一般,毫无价值可言。

大家都听过寒号鸟的故事吧!在森林中,鸟儿们一边欢快地歌唱,一边辛勤地劳动。其中有一只寒号鸟,有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去外面玩耍。好心的鸟提醒它:“寒号鸟,快垒上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呢?”

寒号鸟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趁着今天的大好时光,好好玩吧!”

就这样,日复一日,冬天很快到了,鸟儿们晚上都在自己暖和的窝里休息,寒号鸟却在夜间的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哀叫道:“抖落落,抖落落,寒风冻死了,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万物沐浴在阳光中,寒号鸟完全忘记昨天晚上的痛苦,又快乐地到处玩了。

有鸟儿劝它:“快垒吧,不然晚上又要发抖了。”

它却说:“不着急,还没玩够呢。”

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重复昨天晚上的故事,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了。第二天早上,鸟儿们没有看到寒号鸟,它已被冻死了。

寒号鸟的故事告诉人们:得过且过,安于现状,是自我发展的大敌,一个人若自以为有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正像古语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于一个满足现状的人来说,他没有任何更好的想法、更美的愿望,他不知道,是不满足造就了人类伟大的精英。而只有进取心才会促使我们改变现状,只有不满足的冒险激情才会激励我们去追求完美。这也是人类进步的奥秘。

不少年轻的朋友,也许不会理解,如果进步的愿望足够有力,在你更为积极的努力下,你可以把目前已经满意的事情做得更好。作为一个雇员,你也许认为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能够恪尽职守,忠于雇主,勤奋工作,但是,如果有一笔巨额的资金要奖赏给那些在未来60天内把工作提升到更高水平的员工,你是否还可以有效改进目前已经满意的工作呢?

许多能力出色的雇员也满足于平庸的生活,他们好像对自己能力所及的更高职位也无动于衷。有这样一个雇员,他的才能甚至比他的老板还要出色得多,但是多年以来他却一直是个普通的职员,他始终抱着最简单的生活目的。虽然别人多次鼓励他自己创业,暗示他可以做得比老板更出色。他却说:“我为什么要去做更大的生意呢?我为什么要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呢?我要考虑的只是我自己,而不是别人。我需要尽情享受生活,而不是自寻烦恼。虽然我知道,如果愿意的话我一定可以成功,但是,自己创业是需要花费心血的呀!”

当然,一个人职位越高,他所承担的责任越多。但是,只要想到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才智所带来的满足感,想到利用自己所有的机会和禀赋而完成了肩负的使命,那么,付出多少努力与代价,承担多少责任和风险都是值得的!

我们很有可能成为自己所期望的样子。如果我们总是期望更高、更好、更神圣的东西,并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就一定会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的雄心能够主宰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动,那么,这种雄心很容易变为现实。

在社会需要的压力下,在人类渴望美好事物的进取心的指引下,人类文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只要我们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付出努力,尚未实现的理想也会变为现实。

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帮助那些缺乏进取心、容易满足、安于现状的人。他们天生就缺乏足够的自我要求来激励自己前进,没有足够的进取心来开创事业,更没有足够的忍耐力来完成艰苦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非常满足于在平凡的生活中随波逐流,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对自己尚待发掘的潜力无动于衷,那么谁对他也无能为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进取心,他就不会付出努力,不会展现自己,也就不会创造出什么成果。

一个人只有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有些人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安稳地过一辈子,不必赚太多的钱,这样的人追求的是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这种人看起来似乎很超然,其实他们的骨子里就是固步自封,不求上进。这种人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终将被淘汰。古人云:“人之为学,不日进,不日退。”千百年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在于不断追求,不懈努力。

拜金主义者的人生哲学是一切为了钱而做

有一句话大概大家都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金钱的概念被空前放大了,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的确,金钱是能买来很多东西,它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可以让人过上舒适生活,同时它也是衡量人们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人赚钱固然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但人活着的目的绝不只是为了赚钱。假如人活着只把追逐金钱作为人生惟一的目标和动力源泉,那人将是一种可怜的动物——因为这样的人生已被金钱所奴役。

人们常说:“金钱是万恶之源。”认为金钱让人堕落,让人犯罪,让人痛苦,让人毁灭。《圣经》上说:“贪钱是万恶之源。”这两句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很大的差别。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当黄金像贝斯比亚斯火山流出岩浆似的流进他的口袋里时,他变得贪婪、冷酷。深受其害的宾夕法尼亚州油田地方的居民对他深恶痛绝。有的人做出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刑,或乱针扎“死”。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地迁到其他地方,他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变得像个木乃伊。”

由于洛克菲勒为金钱操劳过度,身体变得极度糟糕。医师们终于向他宣告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他身体的现状,他只能活到50岁;并建议他必须改变拼命赚钱的生活状态,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这时,离死不远的他才开始省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师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富捐给别人。

开始的时候,人们不愿接受他的捐赠,即使是自视为宽容大度的教会也把他捐赠的“脏钱”退回,但诚心终归能打动人,渐渐人们接受了他的诚意。

然而,找他捐钱的人太多了。无论早晨或夜晚,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用餐时刻,都会有人来请他捐钱。有一次,一个月内请求捐助的人数竟超过5万人。由于洛克菲勒要求每一笔捐款都必须有效地使用,所以每一件申请案均须仔细调查。面对那么多的求助者,他急得跳脚。

他的助手盖兹提出忠告:“您的财富像雪球般越滚越大。您必须赶紧散掉它,否则,它不但会毁了您,也会毁了您的子孙。”

洛克菲勒告诉盖兹:“我非常了解,请求捐助的人实在太多了,但我一定要先弄清楚他们的用途才肯捐钱。我既无时间也无精力去处理此事,请你赶快成立一个办事处,负责调查事宜。我根据你的调查报告采取行动。”

于是,在1901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1903年,成立了“教育普及会”;1913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洛克菲勒一生之中共捐了数以亿计的财富,他的捐助,不是为了虚荣,而是出自至诚;不是出于骄傲,而是出自谦卑。

他后半生不做钱财的奴隶,喜爱滑冰、骑自行车与打高尔夫球。到了90岁,依旧身心健康,耳聪目明,日子过得很愉快。

他逝世于1937年,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因为那是第一号,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掉或分赠给继承者了。

你如果不做金钱的主人,便会成为金钱的奴隶。其间的差别,完全取决于你能否认清金钱的力量,以及是否掌握了处理金钱的方法。把钱用于正道,才会使你清廉做人,并受益终生。这完全是一念之间的事。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也说:“一个人死的时候还极有钱,实在死得极可耻。”

金钱的确是我们不能缺少的东西,但它不是万能的。它买不来健康,买不来幸福,买不来快乐……一个嗜钱如命的人一定是一个孤立的人,就像作家们笔下的守财奴一样遭到人们的厌恶、鄙视和唾骂。

金钱绝不等同于快乐,听听下边这个故事,是不是有些耐人寻味呢?

有一个富商,生意做得很红火,每日操心、算计,多有烦恼。紧挨他家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夫妻俩以做豆腐为生,虽说清贫辛苦,却有说有笑。富商的太太见此心生嫉妒,对丈夫说:“别看咱家有钱,可我觉得还不如隔壁卖豆腐的穷夫妻,他们虽说穷,可快乐值千金啊!”富商说:“那有什么?我叫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言毕,他一抬手,将一只金元宝从墙头扔过去。

次日清晨,那对穷夫妻发现了地上那块来历不明的金元宝,欣喜异常,都说发财了,再不用磨豆腐了。那么用这些钱干点什么呢?他们盘算来,盘算去,又担心被左邻右舍疑为偷窃了钱财。如此这般,他们茶饭不思,寝席不宁。自此,再也听不到他们的笑声了。

由此可见,金钱有时带给我们的不是快乐,而是烦恼。人生一世,折磨我们的不一定是贫穷,是各种各样的贪欲。沉湎于物的追求,会产生对财富、名誉,甚至知识的执著。为了这无止境的人生追求,人会日夜渴望增强自己的力量,变成欲壑难填的怪物。其实,不管赚多少钱,是绝不可能带到下一辈子的。许多人一生忙于赚钱,到最后却忘了或根本就不知道赚钱的初衷,将手段变为目的。拼命的赚钱不懂得如何利用金钱使自己更幸福,更快乐,更健康,也不懂得回报社会,最后变成了金钱的奴隶,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守财奴。金钱对于他们来说已完全失去了意义,只是一堆货币符号。更有不少人,居然还会因金钱而深受其害,陷入甚至没入金钱的泥沼之中。不是么?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没有它自然不能生活,但过多又成为自己的累赘,就像一个人的十个指头,没有十个生活不方便,超过了十个就成了负担,财多必害己。

有人说:财富是过眼烟云,金钱乃身外之物。这的确有一定的道理。除了金钱,人的一生还有许多值得去追求的事物。如果一个人把赚钱当作生命的全部,便容易被金钱所俘虏。如此,痴迷于金钱之中的人,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直立着装钱的钱袋子罢了。“富了腰包,穷了心灵”正是“钱迷”们的真实写照。

甘愿奉献者的人生哲学是为他人就是为自己

当今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快节奏的时期,大家的脚步都是匆匆忙忙的,似乎有忙不完的事情。忙学习,忙工作,忙赚钱……“助人、奉献”一类的字眼似乎已经被许多人所遗忘了。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他们心地善良,有着一副热心肠,把为别人做事看作是莫大的幸福。他们有着博大、无私的胸怀,这样的人永远受到别人的敬仰。其实,有时候帮助别人只是你的举手之劳。请记住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感到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根本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打着灯笼走路呢?”

盲人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上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的,而是为别人提供光明,帮助别人看清道路。不过,我这样帮助别人的结果,其实也是等于帮助了自己。正是因为我手里提着灯笼,别人就容易看见我,不会撞到我身上,这样就可以保护我自己的安全了。”

帮助别人,给予别人方便,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给自己也带来方便。因为人们都有“相互回报”的心理,你对别人的慷慨付出往往也会得到别人的无偿回报。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退一步说,即使有时需要你在帮助别人时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比如耗费自己的精力、体力,耽误自己的时间,但是,这种牺牲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别人肯定会给你相应的甚至更多的回报。

不仅如此,帮助别人还能够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欢愉和满足。著名精神病学专家亚弗烈德·阿德勒,常对那些患有抑郁症或孤独症的病人说:“只要你按照我这个处方去做,14天内你的孤独抑郁症就一定能够痊愈。这个处方是——每天都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别人快乐?”其中的道理,就在于“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一法则。

如果人们能遵循这一条去为人处事的话,那就不仅能获得心灵的愉悦,而且还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因祸得福。

任何一种真诚而博大的爱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善待别人,即是善待自己。

张鹏、刘娜夫妇俩平时待人不错,在街坊邻居中极有人缘,下岗不久,便在朋友、亲属以及街坊邻居们的帮助下,在小城新兴的一个服装市场里开起了一家火锅店。

火锅店刚开张时,生意冷清,全靠朋友和街坊照顾;但不出3个月,夫妇俩便以待人热忱、收费公道而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火锅店的生意,也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几乎每到吃饭的时间,小城里行乞的七八个大小乞丐,都会成群结队地到火锅店来行乞。

人们从未见过小城里其他店主能够像这夫妇俩一样宽容平和地对待这些乞丐的。其他店主,一见到乞丐上门,就会拉下脸来严厉地呵斥辱骂。而这夫妇俩则每次都会笑呵呵地给这些肮脏邋遢、令人厌恶的乞丐高举到面前来的那些五花八门的锅碗瓢盆中,盛满热饭热菜。而且夫妇俩施舍给乞丐们的饭菜,都是从厨房里盛来的新鲜饭菜,并不是那些顾客用过的残汤剩饭。而且夫妇俩在施舍乞丐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做作之态。他们的表情和神态十分自然,就像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原本就是份内的事情,正如佛家禅语所说的,这是一对“善心如水的夫妻”。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一天深夜,服装市场里一家从事丝绸生意的店铺,由于老板过分沉迷于玩麻将而忘了将烧水的煤气炉熄灭,而引发了一场大火,殃及了火锅店。

这一天,恰巧张鹏去外地进货,店里只留下刘娜照看。一无力气二无帮手的刘娜,眼看辛苦张罗起来的火锅店就要被熊熊大火所吞没,着急万分之时,只见那班平常天天上门乞讨的乞丐,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在老乞丐的率领下,冒着生命危险将那一个个笨重的液化气罐马不停蹄地搬运到了安全地段。紧接着,他们又冲进马上要被大火包围的店内,将那些易燃物品也全都搬了出来。消防车很快开来了,火锅店由于抢救及时,虽然也遭受了一点小小的损失,但最终给保住了。而周围的那些店铺,却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货物早已烧得精光。

火灾过后,人们都说是夫妇俩平时的善行得到了回报,要是没有这些平时受他们施舍的乞丐们出力,火锅店恐怕只好关张了。

梵界讲究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只不过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对施惠者的一种报偿而已。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甘地的故事吧!一天,甘地乘火车时,不小心把一只鞋子掉到铁轨上,可这时火车已经开动,他无法捡回那只鞋子了。于是,他索性又脱了另一只鞋子扔到第一只鞋的旁边。一位乘客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微笑着说:“这样一来,穿不起鞋子的穷人就可以有一双鞋子了。”这一小小的善举,是一个拥有博大胸怀的伟人所为,而这一切,不也是你我凡人都可以做到的吗?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是孤立地存在的,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正像一首歌里所唱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崇尚“做”的生存哲学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不劳而获可耻,不劳动者不得食。其实,这样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未必人人都能做到真正地去“劳动”。就有那样一些人,他们厌恶劳动,不想付出任何辛苦,只是幻想哪天“天上能掉下个大馅饼”砸到自己身上,自己可能出门捡到钱包,可能买彩票中了大奖,一夜暴富。实际上,对于有一些人来讲,突然暴富倒未必是好事,因为一个人的所得如果不是靠劳动换来的,他是不会珍惜的。因为来得容易可能会去得更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突然暴富比贫穷更危险。世界上没有白白获得的东西,成功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自己去争取,去寻求,去创造。守株待兔得来的永远只有一只兔子,只有积极的行动起来,才会获得成百上千只兔子。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一位聪明的国王召集了一群聪明的臣子,给了他们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这些聪明人离开国王后,工作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

国王看了以后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会读,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人又长期努力地工作,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一卷书。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浓缩,这些聪明人把一卷书浓缩为一章,又浓缩为一页,然后减为一段,最后变为一句话。

聪明的老国王看到这句话后,显得很满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真是各时代智慧的结晶,并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能解决了。”

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积极的行动,你就与成功无缘。下面讲到的两个女孩,由于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她们的经历对那些期待不劳而获的人而言,无不是一个警醒。

有一位名叫娜塔莎的俄罗斯女孩,她的父亲是莫斯科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想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她什么也没做;而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娜塔莎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找人,相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玛莉的女孩却实现了同娜塔莎一样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玛莉并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不像娜塔莎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她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圣彼得堡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一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主持人。

玛莉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圣彼得堡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娜塔莎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玛莉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她们的分歧点就在于,娜塔莎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会,期望时来运转,然而,时光却流逝了。而玛莉则是采取行动。首先,她充实了自己;然后受到了训练;接着,在圣彼得堡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

失败者谈起别人获得的成功总会愤愤不平地说:“人家有好运气。”他们不采取行动,总是等待着有一天他们会走运。他们把成功看作是降临在“幸运儿”头上的偶然事情。而成功者都是勤奋的人,他们从来都不靠运气,只是忙于解决问题,忙于把事情做好。培养勤奋的工作态度是很关键的一环。一旦养成了一种不畏劳苦、敢于拼搏、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劳动品质,无论我们干什么事,都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即使从事最简单的工作也少不了这些最基本的“品格”。

杰克饲料厂的厂长迈克尔之所以能够由一个速记员一步一步往上升,就是因为他能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他最初是在一个懒惰的书记之下做事,那书记总是把事情推到下面职员的身上去。有一次,杰克先生叫他编一本前往欧洲时需要的密码电报书,那个书记的懒惰使迈克尔有了做事的机会。迈克尔做这个工作时,并不是随意简单地编几张纸片,而是把它们编成一本小小的书,并且用打字机清楚地打出来,然后再用胶装订好。做完之后,那个书记便把电报本交给杰克先生。

“这大概不是你做的吧?”杰克先生问。

“不……是……”那书记战栗着回答道。

“是谁做的呢?”

“我的速记员迈克尔做的。”

“你叫他到我这里来。”

迈克尔到办公室来了,杰克说:“小伙子,你怎么会想到把我的电码做成这个样子的呢?”

“我想这样你用起来会方便些。”

“你什么时候做的呢?”

“我是晚上在家里做的。”

“啊,我很喜欢它。”

过了几天之后,迈克尔便顶替了以前那个书记的位置。

以上的事例说明: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者从来不放过每一次做事的机会。不管大事小事他们都乐于去做,他们跟一般人比起来,更能吃苦,更努力,更勤奋,也比别人做得更多。你应该相信自己能够使成功成为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你能够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光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必须努力去做才能让你的理想实现。成天等待免费午餐的人,只会在消极的等待中丧失生命的活力和亮色。

做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

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自己擅长做的事,要取得成功,就要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定位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有兴趣,他才会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或者成就不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些人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许多人盲目地去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因此失败或成就很小是必然的事。

例如,一个人自小就喜欢音乐,渴望将来成为一个音乐家,于是成年后便把自己的追求目标定位在音乐上,可以说他成功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事实证明所有的音乐家都是这样成才的。假如他不喜欢音乐,一直讨厌五线谱,那么如果强迫他去学唱歌或学习演奏乐器,他必定不会有多大成就,最多只能把从事这项职业当作养家饣胡口的手段。

很多年前,一位名人讲过一句话:“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

有一位机械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转行,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因为他已经学了二十多年的机械,如果突然换一份其他工作,会感到很不适应,尽管不喜欢,却无法抛开累积二十多年的机械专业知识。

他想改变,但又甩不掉过去的包袱,自然无法突破。这是个矛盾,既然知道自己再继续做下去也不会有兴趣,就应该果断地做出决定:转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令人兴奋,也更容易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最终取得卓越成就。

要改变自己目前的状况,要让自己更有自信,要让自己做事更有成效,我们就必须做出更好的决定,采取更好的行动。

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是很困难的。大多数的人,多半都在做他们讨厌的工作,却又必须逼迫自己把讨厌的事情做到最好。

他们经常失去了动力,时常遇到事业的瓶颈,而没有办法突破,他们不断地征求别人的意见,却还是照着一般的生存方式在进行,凡事没有进展,原地踏步,这些当然不是他们想要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当中却很少有人试着去改变自己的状况,其实,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只需要把自己认为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条件列出来就一目了然了。

看看下面这位颇有名气的心理学专家在叙说寻找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时的经历:

运动和数学一直是奥瓦尔很喜欢做的两件事。从小到大,奥瓦尔一直是运动健将,不仅担任过体育组长和篮球、乒乓球队长,也是校田径队的杰出运动员,奥瓦尔曾经想过要如何把兴趣发展成职业,也曾经梦想成为张德培第一样的人。

奥瓦尔不断地问自己:这些真的是奥瓦尔自己想要的吗?奥瓦尔愿意把运动当成自己一辈子的终生事业吗?后来奥瓦尔告诉自己:靠体力过生活,并不是奥瓦尔真正喜欢过的生活,虽然奥瓦尔非常喜欢运动。

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奥瓦尔的数学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他也曾经想过,要当一位数学教授。

奥瓦尔发现,当一名数学教授,并不能达到他理想的工作条件,于是,他又开始寻找另一个可以当成他终生事业的工作。

17岁的时候,奥瓦尔接触了汽车销售业,因为他很喜欢车子,他想自己应该可以做得不错;真正进入了这个行业之后,他发现他的个性似乎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于是,他又转行了。

从16岁到21岁,奥瓦尔陆陆续续换了18种不同的工作,可是每次换工作之前,他从来都没有仔细想过:“我到底要的是什么?”直到他把那些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条件列出来。后来奥瓦尔发现,自己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小到大一直很热心,很喜欢帮助别人,同学数学不会,他很喜欢教他;别人篮球打得不好,他会自告奋勇地过去教他。

因为奥瓦尔相信,只要自己可以,别人一定也做得到。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奥瓦尔参加了一个激发心灵潜力的课程,它给了他非常大的震撼。他发现,自己上了那么多的课程,学习了那么多的资讯,却没有任何一个课程比得上他的老师安东尼·罗宾在短短的8小时当中,所分享给他的那么多。

奥瓦尔想,假如他以后也能做别人所做的事情,把一些真正对人们有帮助的资讯,不管用何种渠道,书籍也好,录音带也好,或是录像带也好,都能够分享给想要获得这些资讯的人,那该有多好!奥瓦尔发现,这个工作完全符合他所列出来各种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条件,当他了解到这件事以后,他知道,这就是他毕生所寻找的方向。

奥瓦尔曾经听他的老师这样说过:“世界上的每一项工作都很好。但是,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比他目前所做的更有意义。”

这句话让奥瓦尔决定一辈子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经过了七、八年的坚持,他终于可以在这个行业崭露头角,让非常多的人得到非常具体的帮助。

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名人,他们在未出名之前,也都是一些普通的默默无闻的人,甚至有的还被认为是很愚笨的。直到他们真正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投入了全部的热情精力才最终成为一个不同凡响的人。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达尔文数学、医学学得呆头呆脑的,但一摸到动植物就灵光焕发;爱迪生在校学习时,老师以为他是一个愚笨的孩子,经常责怪他,而爱迪生的母亲却发现了自己儿子好奇心强、爱探究的天赋,用心培养他,后来他终于成为发明大王。

阿西莫夫是一个科普作家的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伦琴原来学的是工程科学,他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果然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这是某广告公司总经理初入广告界的经过:

在20岁以前,这位总经理渴望成为一名技师。在学校时,他就很努力地充实自己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有一次,他想卖掉手边的唱机和唱片,于是选择了几位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分别写信问他们,看谁愿意买。其中一位朋友看了信之后非常愿意购买,在给他的回信当中,这位朋友称赞他的文笔流畅,颇具有说服力。因此便建议他,既然能写出如此有魅力的推销信函,为什么不投入广告界从事撰写广告的工作呢?

朋友的这封信,就像一块小石头丢入水中,激起阵阵涟漪。他受到朋友的启发,投入广告界立志做个出色的广告人。后来,他果然成功了,成为一个出色的广告经理。

伟大的作家鲁迅、郭沫若原来都是学医的,作为医生,他们并不出类拔萃,后来改搞文学才成为文坛巨人,如果他们坚持学医,那就可能埋没自己的才能。

由此可见,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对他的工作、事业的影响是多么巨大,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人们每天都有许多事可做,但有一条原则不能变,那就是一定要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做的事。

专注、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人们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人爱好广泛,什么事都想去尝试,结果却是什么事都没做好,其实“多才多艺不如专精一门”不如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专心地把它做好。

“一次只做一件事”,就意味着集中目标,不轻易被其他诱惑所动摇,经常改换目标,见异思迁或是四面出击,往往不会有好结果。

有一个人从小文科成绩都一直不好。他的读写速度很慢,英文课需要阅读经典名著时,只能从漫画版本下手。他常常说:“我的脑袋里有想法,但是却没有办法将它写出来。”后来医生诊断他患有识字障碍。他之后凭借优异的数理成绩,进入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就读。他发现商业课程对他而言比较容易,于是选择经济为主修,在英文及法文仍然不及格的同时,全力投注于商学领域,获得MBA学位。毕业时,他向叔叔借了10万美元,开始自己的事业。1974年,他于旧金山创立公司,如今已名列世界500强企业,拥有2.6万多名员工。

他就是施瓦布,嘉信理财(ChadcsSehw)的董事长兼CEO(首席执行官)。现在,施瓦布的读写能力仍然不佳,当他阅读时必须念出来,有时候一本书要看六七次才能理解,写字时也必须以口述的方式,借助电脑软件完成。

一个先天学习能力不足的人,何以能成就一番事业?施瓦布的答案是:由于学习上的障碍,让他比别人更懂得专注和用功。

“我不会同时想着18个不同的点子,我只投注于某些领域,并且用心钻研。”他说。

这种做事认真的专注态度,也展现于嘉信27年的历史中。当其他金融服务公司将顾客锁定于富裕的投资者时,嘉信推出平价服务,专心耕耘一般投资大众的市场,终于开花结果。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及顾客的增长,嘉信于每个时期都有专注的目标,许多阶段的努力成果,都成为业界模仿的对象,在金融业立下一个个里程碑。

“一次只做一件事”意味着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里只把精力集中于一件事情,把一件事做到底。综观失败的案例,大约有50%的情况是由于半途而废,未能坚持下去所致。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能突破人生困境。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至于因为一下想做太多的事,反而一件事都做不好,结果两手空空。

想成大事者的人不能把精力同时集中于几件事上,只能关注其中之一。也就是说,人们不能因为从事分外工作而分散了自己的精力。

如果大多数人集中精力专注于一项工作,他们都能把这项工作做得很好。

在对一百多位在其本行业获得杰出成就的男女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有人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和明确果断的优点。

最成功的商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做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

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后终于完成了此项目标,而这项目标也使他成为了成大事者。

林肯专心致力于解放黑奴,并因此使自己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李斯特在听过一次演说后,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最有成就的律师之一。

伊斯特曼致力于生产柯达相机,这使他赚取了数不清的金钱,也给全球数百万人带来无比的乐趣。

海伦·凯勒专注于学习说话,因此,尽管她又聋、又哑而且还瞎,但她还是实现了她的明确目标。

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物,都把某种明确而特殊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

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一个特定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到已经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

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而且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

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成大事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成大事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十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望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幻想你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设你拥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假想你利用演说的金钱报酬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幻想你在银行里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准备将来退休养老之用;想象你自己是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假想你自己正从事一项永远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惟有专注于这些想象,才有可能付出努力,美梦成真。

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

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做得好一点,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其中最重要的诀窍之一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底。“一次只做一件事”,就意味着锁定目标,不轻易被其他诱惑所动摇,经常改换目标、见异思迁或是四面出击,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步一步地做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谁都明白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任何人都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对于做事来说,也是一步一步去做,才能实现目标。

人生中的每一步对于实现成功目标来说都很重要,尤其第一份工作更是具有不可缺少的铺垫作用。就像做事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慢慢向成功靠拢。

就读于某名牌大学新闻系的刘军,在校时就已有许多篇文章问世,有的文章还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早已享有“才子”称号的他,毕业时与其他几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了某报社。

刘军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定会被分到“要闻部”,不久就会成为“名记”。可是,当领导公布岗位分配的名单时,他才知道自己被分到了总编办公室。而另外两位没有他出色的同学,则被安排在要闻部当实习记者。这一下,刘军不禁大失所望。

他开始埋怨领导“不识真金”、“有眼无珠”、“安排不当”。实际上,领导这样安排,并非不了解他,而是想让他全面了解报业的运作过程和主要环节,使他了解全局,以便更好地发挥他的作用。领导的本意是想给他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将来加以重用。但刘军却看不到这一点,反而心生怨言,没干多久就辞职了。这无异于自毁前程。

李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电影制片厂担任助理影片剪辑。这本来是一个在影视界寻求发展的起点,但在10个月后,她却离开了这个岗位,辞职了。

她认为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受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却在干一个小学毕业生都能干的事情,把宝贵时光耗费在贴标签、编号、跑腿、保持影片整洁等琐事上面。这怎能不使她感到委屈呢?她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更有一种对不起自己的感觉。

几年后,当李平看到电视上打出的演职员表名单时,竟然发现以前的同事,有的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导演,有的已经成为制作人。此时,她的心中颇有点不是滋味。

李平原来并未看到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意义,所以她的辞职行动,是自己关闭了自己在影视界闯出一番事业的大门。

许多实现了人生目标的过来人都说,谁都无法“一步到位”,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才会达到成功。因此,人不要把眼睛只盯住眼前,而忽视了对自己的长远规划。

决心获得成功的人都知道,进步是一点一滴不断地努力得来的,就像“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一样。例如,房屋是由一砖一瓦堆砌成的;足球比赛最后的胜利是由一次一次的得分累积而成的;商家的繁荣也是靠着一个一个的顾客逐渐壮大的。所以每一个重大的成就都是一系列的小成就累积而成的。

找到全世界最大的一颗钻石的人,索拉诺。很多人都知道索拉诺,他找到了一颗名为“Libmtor(自由者)”的全世界最大的钻石。可是没有人知道索拉诺在找到这一颗钻石以前,他已经找到过100万颗以上的小鹅卵石,最后才找到这一颗全世界最大的钻石。

西华·莱德先生是个著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他曾在1957年4月的《读者文摘》上撰文表示,他所收到的最好的忠告是“继续走完下一里路”,下面是其中的几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结果迫降到缅甸、印度交界处的树林里。如果要等救援队前来援救,至少要好几个星期,那时可能就来不及了,只好自己设法逃生。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里,必须在8月的酷热和季风所带来的暴雨的双重侵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才走了一个小时,我的一只长统靴的鞋钉刺到另一只脚上,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像硬币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呢?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好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下一里路……”

当我推掉原有工作,开始专心写一本15万字的大书时,一直定不下心来写作,差点放弃我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最后不得不记着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了。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都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几年以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写一则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000个。如果当时就签一张‘写作’2000个剧本的合同,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辞掉。好在只是写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真的写出这么多了。”

按部就班做下去是达成任何目标惟一的聪明做法。最好的戒烟方法就是“一小时又一小时”坚持下去,有许多人用这种方法戒烟,成功的比率比别的方法要高。这个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下决心永远不抽,只是要他们决心不在下一个小时内抽烟而已。当这个小时结束时,只需把他的决心改在另外一小时内就行了。当抽烟的欲望渐渐减轻时,时间就延长到两小时,又延长到一天,最后终于完全戒除。那些一下子就想戒烟的人一定会失败,因为心理上的感觉受不了。一小时的忍耐很容易,可是永远不抽那就难了。

想要达成任何目标都必须按部就班做下去才行。牧师的每一次布道、教授的每一次演讲、科学家的每一次实验以及商业主管的每一次开会,都是向前跨一步、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

有时某些人看似一夜成功,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过去的奋斗历史,就知道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他们早就投入了无数的心血,打好了坚固的基础。

因此,请千万记住一点:任何事情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逐步提升的阶段性过程,任何宏伟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时期。

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业

勿以事小而不为

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但人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工作中的小事。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成功者从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却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世界旅馆业之王康·尼·希尔顿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小事的人。他经常这样要求他的员工:“大家牢记,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我们饭店遭到何等的困难,希尔顿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顾客的阳光。”

正是这小小的微笑,让希尔顿饭店获得了极佳的声誉。

没有哪一件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小事都有自己的意义。

饭店的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打扫房间、整理床单等小事;快递员每天的工作也是送递邮件。他们是否对此感到厌倦、毫无意义而提不起精神?

但是,这就是你的工作,你必须做好它。

一位年轻的女工进入一家毛织厂以后一直从事织挂毯的工作,做了几个星期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干这种无聊的工作了。

她去向主管辞职,无奈地叹气道:“这种事情太无聊了,一会儿要我打结,一会儿又要把线剪断,这种事完全没有意义,真是在浪费时间。”

主管意味深长地说:“其实,你的工作并没有浪费,虽然你织出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后主管带着她走到仓库里的挂毯面前,年轻的女工呆住了。

原来,她编织的是一幅美丽的百鸟朝凤图,她所织出的那一部分正是凤凰展开的美丽的羽毛。她没想到,在她看来没有意义的工作竟然这么伟大。

可见,工作并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算是大事,要想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就必须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付出自己的热情和努力。这就是做出了最好的贡献。

职业道德要求我们每一个员工对待小事和对待大事一样认真。许多小事并不小,那种认为小事可以被忽略、置之不理的想法,只会导致工作不完美。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作“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如此努力宣扬公司声誉的职员,我要见见他。”于是,洛克菲勒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也许,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中,阿基勃特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是小事一件,甚至有人会嘲笑他。

可是这件小事,阿基勃特却做了,并坚持把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可见,任何人在取得成就之前,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努力,不断做好各种小事,才会达到既定的目标。

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纯属偶然,可是,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呢?

恰科是法国银行大王,每当他向年轻人谈论起自己的过去时,他的经历常会令闻者肃然起敬。人们在羡慕他的机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个银行家身上散发出来的特质。

还在读书期间,恰科就有志于在银行界谋职。一开始,他就去一家最好的银行求职。一个毛头小伙子的到来,对这家银行的官员来说太不起眼了,恰科的求职接二连三地碰壁。后来,他又去了其他银行,结果也是令人沮丧。但恰科要在银行里谋职的决心一点儿也没受到影响。他一如既往地向银行求职。有一天,恰科再一次来到那家最好的银行,“胆大妄为”地直接找到了董事长,希望董事长能雇用他。然而,他与董事长一见面,就被拒绝了。对恰科来说,这已是第52次遭到拒绝了。当恰科失魂落魄地走出银行时,看见银行大门前的地面有一根大头针,他弯腰把大头针拾了起来,以免伤人。

回到家里,恰科仰卧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直发愣,心想命运为何对他如此不公平,连让他试一试的机会也没给,在沮丧和忧伤中,他睡着了。第二天,恰科又准备出门求职,在关门的一瞬间,他看见信箱里有一封信,拆开一看,恰科欣喜若狂,甚至有些怀疑这是否在做梦,他手里的那张纸是银行的录用通知。

原来,昨天就在恰科蹲下身子去拾大头针时,被董事长看见了。董事长认为如此精细谨慎的人,很适合当银行职员,所以,改变主意决定雇用他。正因为恰科是一个对一根针也不会粗心大意的人,因此他才得以在法国银行界平步青云,终于有了功成名就的一天。

于细处可见不凡,于瞬间可见永恒,于滴水可见江河,于小草可见春天。上面说的都是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但不一定人人都愿“举手”,或者有人偶尔为之却不能持之以恒。可见,“举手之劳”中足以折射出人的崇高与卑微。难怪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

任何小事都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正是我们对一些小事情的处理方式,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成大事。小事可以成就大业,因此,我们应做到勿以事小而不为。

从最小的事情做起

很多时候,小事不一定就真的小,大事不一定就真的大,关键在于做事者的认知能力。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其实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是很难做成功的。

一步一步走,才能走出一条路。

威里克公司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其产品销往全世界,并代表着当今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许多人毕业后到该公司求职遭拒绝,原因很简单,该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爆满,不再需要各种技术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吸引着成百上千的求职者。

乔治是剑桥大学机械制造业的高材生。和许多人的命运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测试会上乔治被拒绝录用,其实这时的用人测试会已经徒有虚名了。乔治并没有死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威里克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假装自己一无所长。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里的废铁屑。

一年来,乔治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简单但是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要去酒吧打工。这样,虽然得到老板及工人们的好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有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对策,当会议进行一大半却未见眉目时,乔治闯入会议室,提出要直接见总经理。

在会上,乔治把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

总经理及董事会的董事见到这个编外清洁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以及现状。乔治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总经理。

原来,乔治在做清扫工时,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做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获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施展才干奠定了基础。

只有心存远大志向,才可能成为杰出人物。但要成功,光有心高气傲远远不够,还需要从小事做起。如果你一直不被人重视,不妨降低一下自己的目标,从最基层的事做起,终有一天你会拥抱成功。

世间万物无不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演变而来,这样的道理人人皆晓。然而,如今仍有人轻视他身边的小事,仍不相信那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对于造就一个成功者具有多大的重要性。

下面三个人的成功也都是由小事开始的。

德国商人施密特本是一个退役军人,在医院疗养期间,他读了《思考和致富》一书,深受启发,他很想实践一下书中所说的话,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有钱人。

一天护士把他洗好的衣服帮忙取回来了,洗好的衣服都折叠在一块硬纸板上,以保持它的硬度,避免起皱。施密特受到了启发,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他从洗衣店那里得到这种衬衣纸板每千张的价格是4马克。他想以每千张1马克的价格出售纸板,但要在每张纸板上登广告。登广告人的费用由他负担。他的朋友都泼冷水,觉得这种小生意不划算,赚不着钱。但施密特却不这样看,他知道自己更大的目标,但是什么样的目标都要从小事做起。

从疗养院出来后,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行动中,把想象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过了一段时间,施密特的客户越来越多,他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时,他决定把生意做得再大一些。他发现衬衣上的纸板一旦被撤除后,就不会被洗衣的顾客所保留。怎样才能使顾客保留登有广告的纸板呢?他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在衬衣纸板的一面仍然印广告,另一面印上有趣的儿童游戏或主妇菜谱、字谜、谚语、小常识等。这一招果然很奏效。许多家庭主妇不等衣服穿脏就又送到洗衣店去洗。洗衣店老板一看生意多了起来,也很高兴,十分愿意定购施密特的纸板,因此施密特的生意也跟着越做越大。

许多日本人都知道广东徐子安的“安记”粥店。徐子安本来是个船员,25岁的时候离开了家乡广东,来到日本。刚到日本的时候,他也曾经雄心勃勃,想做一番大事业。他把目光盯在日本著名的大老板们身上,羡慕人家的机遇好,他祈祷自己也能找到几件大事来做。可是,等待、寻觅了一段时间后,他认识到要做大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许多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于是,他决定从小事做起。

他发现日本横滨的唐人街上住的多是华侨,就在那里开了一家小的粥店。卖粥能赚几个钱?人们都笑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可是,徐子安却干得很起劲。他熬粥很有自己的方法。他先用猪骨头、鸡骨头炖汤,再把汤过滤好备用。前一天晚上,他就把米洗好淘好,泡在水中,第二天天还没亮,大约4点多钟他就起来熬粥。为了把粥熬好,需要用文火,并且长时间守在炉火边,直到粥变成了泥糊状才行。华侨们都特别喜欢徐子安的粥,每天早上8点钟,徐子安的小粥店门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

苦心经营了3年后,徐子安积攒了一些资金,他把店面扩大了,还在广岛设立了分店。

每一个成功者,在他们的身上可能存在着很多共性,不轻视小事,凡事从小做起就是他们的共性之一,它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李嘉诚是赫赫有名的房地产巨头,但他的成功也是从小事开始的。1950年,他决心学做生意。他用自己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开设了一家专门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的小塑料厂。刚开始,大家都嘲笑他,说他没出息。的确,那家小厂根本没有使李嘉诚赚到钱,惨淡经营了几年,李嘉诚也就赚了吆喝声。但是,李嘉诚对这样的“小事”始终孜孜不倦,做起来极为认真。通过锻炼,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50年代后期,李嘉诚终于抓住了机遇,取得非凡的成功。

眼前的小事或许正是将来大成绩的幼苗和基石,只有做好眼前的小事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所以一定不能轻视小事。

即便是小事,你也要全力以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不是骤然降临的,而是由点点滴滴的细微的成功凝聚而成的。只有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才会取得比别人更细致、更丰厚的工作成绩。所以,抓紧时间做好你手边的每一件事,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杰克9岁那一年,因为家里穷,他去请求他家附近的报纸经销商史密斯先生,能不能让自己放学后兼职送报。史密斯先生告诉他,如果他有自行车,就给他一条送报路线。

杰克一家住在伦敦,身兼数职的爸爸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但接着爸爸就因肺炎住进医院,没办法教他骑。

幸而史密斯先生没说要看杰克的骑车技术,而只是要看看自行车。因此,杰克把车推到那里,让他看看,就上了工。

送报可不容易,尤其是星期天的报纸,页数多,份量重,杰克只好一步步上楼去送,如果是公寓大楼,就送到门口。碰到下雨或下雪,他拿爸爸的旧雨衣盖在报纸上面,不让报纸被淋湿。

爸爸出院回家后,白天上班,却因身体太弱,不能再兼别的差事。为了应付开支,只好卖掉了杰克的自行车。

史密斯先生后来虽然也知道了杰克并未骑车送报,对此却绝口不提。

8个月下来,杰克送报纸路线上的订户从36户增加到59户。

那一年圣诞节前的晚上,杰克去按第一个订户的门铃,屋里灯亮着,却没有人开门。

他到另一家去,也没人开门。

没多久,杰克已经敲遍了大多数订户的门,按了他们的门铃,但看样子是没有一个人在家。

杰克很着急,因为第二天就是交报费的日子了。圣诞节就在眼前,他却没想到大家都会出门买礼物。

接着,杰克走到艾尔肯家,当听到屋里有音乐和人声的时候,他心里非常高兴。杰克按了门铃,大门应声而开,艾尔肯先生几乎是把他拖进门去的。

令杰克诧异的是,他的59位订户几乎全部挤在艾尔肯先生的起居室里,房间中央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深红色,有一盏电池车灯,还有车铃,把手上挂着帆布袋,里面鼓鼓地塞着五颜六色的信封。

“这是给你的,”艾尔肯太太说,“我们大家都凑了一份。”那些信封里是圣诞卡,另附那个星期应付的报费,大多数信封里还有一笔丰厚的小费。杰克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回到家,杰克点了点小费,超过100美元——这笔意外之财使他成了家里的英雄,也让他们家过了一个欢愉的圣诞假期。

杰克从此懂得,即便是最小的事情也要把它做好。而正是这种做事方法,使他由此踏上了成功之路。

在我们的印象中,擦鞋绝对是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职业,如果有人以此终生为业,那他一定不会有多大的出息。实际上呢?我们却想错了,一个名叫金太贤的首尔人,就是凭借擦鞋,从而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

多年前,身为化工厂工人的金太贤失业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英国军官那里学会了擦鞋,他很快就迷上了这种工作。只要听说哪里有好的擦鞋匠,他就千方百计地赶去请教、虚心学习。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金太贤的技艺越来越精。他的擦鞋方法别具一格:不用鞋刷,而用木棉布绕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上代替,鞋油也自行调制。那些早已失去光泽的旧皮鞋,经他匠心独运的一番擦拭,无不焕然一新,光可鉴人,而且光泽持久,可保持一周以上。更绝的是,凭着高深的职业素养,与人擦肩而过时,便能知道对方穿何种鞋;从鞋的磨损部位和程度,他可以说出这人的健康和生活习惯。他的精湛技艺,打动了首尔一家名叫“东方明珠”的四星级饭店,他们将金太贤请到饭店,为饭店的顾客擦鞋。

令人惊讶的是,自从金太贤来到“东方明珠”之后,演艺界的各路明星一到首尔便非“东方明珠”不住;一向苛刻挑剔的明星们对此情有独钟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享受一下该店擦鞋的“五星级服务”。当他们穿着焕然一新的皮鞋翩然而去时,他们的心里深深地记下了金太贤的名字。

金太贤炉火纯青的技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非凡的技艺,为他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他的老主顾不只来自首尔、釜山,甚至还有外国人。在他简朴的工作室内,堆满了发往各地的速寄纸箱。如今的金太贤早已成为“东方明珠”的一块金字招牌。

金太贤的努力,为他自己创造出一份辉煌的业绩。事实上,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哪一件小事不能成就大业呢?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说明做好小事的重要性。小事不仅是成大事所必须做好的环节,而且从中也体现出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和方法。所以,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抓紧学好的必修课。

生命中的大事都是由小事堆积而成,没有小事的积累,也就成就不了大事。人们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会开始关注那些以往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培养做事一丝不苟的美德,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士。

不必纠缠于无聊的小事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要想做大事成大业,就不要总是对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耿耿于怀,为了这些无聊的小事而坏了大事就太不值得了。

“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着希望而做的。”人们基于对环境的认识和探索,进而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为了目标又引发了动机,即欲望,这种欲望越强,目标就靠我们越近,就像弓拉得越满,箭就会射得越远一样的道理。

本侯根是世界上最卓越的高尔夫选手之一。他并没有其他选手那么好的身体素质,但他在坚毅、决心特别是追求成功的强烈欲望方面略胜他人一筹。

本侯根选择了这个职业。在他玩高尔夫球的巅峰时期,不幸遭遇了一场致命的意外。在一个有雾的早晨,他跟太太维拉丽开车在公路上,当车拐弯时,突然看到一辆卡车的车灯在闪烁。本侯根想停车,可根本来不及,他本能地把身体挡在太太面前来保护她。这反而救了他,因为方向盘深深地嵌入了驾驶座。然而他受伤也很重,过了好几天才脱离险境。医生们认为他的高尔夫生涯从此结束了,甚至断定他能站起来走路已经很幸运了,但意外并未将本侯根的意志击溃。当他伤势稍有好转时,就萌发了出人头地的梦想。他不停地练习,并增强臂力。无论到哪里工作,都保留高尔夫俱乐部会员的资格。起初他站着还摇摇摆摆,再次回到球场时,也只能在高尔夫球场的边缘蹒跚而行。后来他稍微能走路,就走到高尔夫球场练习。开始只打几球,但是他每次都比上一次多打几球。最后当他重新参加比赛时,名次很快地上升。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有永做强者的欲望,他知道自己还会回到高手之列。是的,普通人跟成功者的差别就是这种强烈的成功愿望。

所以说强烈的成功欲望是你成功的前提,常常使一个人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民间谚语说得好:“狗嘴虽小,却想吞食天上的月亮。”强烈的欲望就是这样一张狗嘴,只要主人有能力有办法使它高倍数扩张,最终吞食一个月亮,吞食一个王朝,此等奇迹都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国际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一句话: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经济社会,一个人的欲望有多强烈,那么他的成功指数就相应有多大。同时,那些备受世人瞩目的杰出人物之所以获得了成功,我想与他们背后的强烈欲望是有很大关系的。

小题大做只会使人变得无聊,如果因为一件无聊的小事而花大力气和伤脑筋,实在是既没任何意义又不值得的。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缔造完美

卡耐基曾说过:“不要害怕把精力投入似乎很不起眼的工作上,每次你完成一个小工作,它都会使你变得更强大。”所以不要小看细节,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许就是决定你命运的契机。

在欧洲,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谚:因为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铁;因为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因为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了一名骑手;因为一名骑手,我们失去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铁钉而输掉一场战争,这正是疏忽了小事的恶果。

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成功者及伟人都是注意小事的人,注意小事,方可成功。

克里米亚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欧洲的四大强国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都被牵连了进来,而战争最初却是因一把钥匙而起。

一个小小的细节,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往往就蕴含着巨大的危机和决定你一生成败的因素。

有位智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会做小事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做成什么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由小事的成就感积累起来的。可惜的是,我们平时往往忽视了它,让那些小事擦肩而过。”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事正可于细微处见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不要小看做小事,不要讨厌做小事。只要有益于工作,有益于事业,人人都应从小事做起,用小事堆砌起来的事业大厦才是坚固的,用小事堆砌起来的工作长城才是牢靠的。

那种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干的心理是要不得的。小到个人,大到一个公司、企业,它们的成功发展,正是来源于平凡工作的积累。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能够把平凡工作做得很好的人,才是能够发挥实力的人。因此不要看轻任何一项工作,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当你认真对待了每一件事,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广,成功的机遇也会接踵而来。

有位女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公司上班,只被安排做一些非常琐碎而单调的工作,比如早上打扫卫生,中午预订盒饭。一段时间后,女大学生便辞职不干了。她认为,她不应该蜷缩在“厨房”里,而应该上得“厅堂”。

可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普通的职员,即使有很好的条件,想被重用,也要受一段不短时间的煎熬,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做出能让别人倾听到自己意见的资格和成绩,在别人眼里,你才能举足轻重,不易被人忽视。

因此,从小事做起的工作,是对年轻人最好的锻炼。

曾有一位人事部经理感叹道:“每次招聘员工,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大学生与大专生、中专生相比,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素质一般比后者高。可是,有的大学生自诩为天之骄子,到了公司就想唱主角,强调待遇。别说挑大梁,真正找件具体工作让他独立完成,却往往拖泥带水,漏洞百出。本事不大,架子却不小,还瞧不起别人。大事做不来,安排他做小事,他又觉得委屈,埋怨你埋没了他这个人才,不肯放下架子干。我们招人是来做事的,做不成事,光要那大学生的牌子干嘛?所以有时候,大学生、大专生、中专生相比之下,大专生、中专生反而更实际,更有用。”

现在,很多企业急需人才,而有的大学生却被拒之于门外,不受欢迎,不被接纳,对此现象,该人事部经理算是道出了其中缘由。

别人不愿意端茶倒水,你更要端出水平;别人不愿意洗涮马桶,你更要涮得明亮;别人不愿意操练,你更要加强自我操练;别人不愿意做准备,你更要多做准备;别人不愿意付出,你更要多付出。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总是被公司当作替补队员,哪儿缺人手就被调到哪儿,自己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这位先生沮丧地向他的同学、现在已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诉苦道:“这样值得继续干下去吗?我觉得自己的专长无法发挥出来。”昔日同学很认真地告诉他:“你经常被调到不同岗位磨练,是辛苦的,但只要你努力肯学,应该也能胜任,否则你的公司不会做这样的调度。现在,你在工作中的表现第一是努力,第二是努力,第三还是努力,那么过不了多久,公司员工之中磨练最多的是你,能为公司贡献才智的也是你,你应该有这种认识。”最后,同学又口授他一条成功秘诀:肯干就是成功,患得患失,拈轻怕重,就会失去成长的机会。受苦是成功与快乐的必经历程。一年后,他终于成为公司中最耀眼的新星。

注重观察细微之处并发现其内在价值,这是许多大商人、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其他伟大人物的成功之道。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这也是他们的过人之处。

当富兰克林发现闪电现象与电的一致性时,有人讥讽他说:“这有什么用呢?”对此,富兰克林回答说:“小孩子有什么用呢?但他会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大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凡尼观察到当青蛙的腿接触不同的金属制品时都会骤然抽动一下。没有人想到正是这一微不足道的发现导致一项重大发明的出现。伽凡尼由此受到启发,从而产生了发明电报的设想,电报的发明使整个大陆迅速联系起来,由此引起电信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今天,通信技术已绝非过去所能比。但谁曾想到,造成一个时代发生如此伟大变革的发明竟然是始于一个如此简单的“观察”。从地下挖出来的小小石块或化石,平凡而不起眼,但由此却产生了一门新的科学——地质学。人们凭借地质学的知识,通过识别一块小小的矿石而投资开矿,有多少钱财就源源不断地从矿山中流了出来。

一切伟大的事情都是源于微小的事物,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才能成就大的事业。

生活就是由各种各样的小事构成的,做任何大事都要从小事开始,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人能一口吃个胖子。《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成大树,就从脚下开始,从毫末做起,不屑于平凡小事的人,即使他的理想再壮丽,也只能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肥皂泡。想要壮志凌云,必须脚踏实地,专注于小事。

“做”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

“做”要找准人生的目标

目标是做事的一个灯塔,人们所有的精力与力气都是为它储备的。目标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成功事情的大小。正如拿破仑所说: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用拿破仑那句“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的名言来形容韩国三星企业集团董事长李秉哲标榜的“第一主义”,可说最恰当不过了。

李秉哲是韩国的首席企业家,他所拥有的32家关系企业,包含了制糖、毛织、食品、电子、建筑、造船、金融、保险、证券、报纸、旅馆、百货公司、医院等,从消费财到生产财,几乎网罗了各行各业;员工12万人,为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并跻身世界大企业排名第23.

基于李秉哲的“第一主义”,他提出“事事第一”与“利润第一”的经营口号,并且要求所有的三星企业,都必须做到“第一”。

盖肥料工厂时,他要求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兴建电子厂时,其面积也要超过日本最大的电子厂;到日本,他要住东京最大的大仓大酒店;订做衣服,他要求用最好的料子。

李秉哲常说:“生产品质低劣的产品,虽不犯法,但有失公德,将受社会正义的挞伐。”所以每当三星要开发新产品时,他都会先到世界各国搜集同类的高级产品,以之为学习对象。

有一次,三星投资兴建新罗观光大酒店,他指示必须是韩国首屈一指的旅馆。结果,其设备输给了几乎与“新罗”同时落成的乐天大酒店。为了此事,他大发雷霆,把施工负责人找来痛骂一顿。他最在意的就是——不如人。

此外,“人才第一”也是李秉哲重要的经营哲学,他六亲不认,唯才是用。每年的2月11日,所属三星关系企业的负责人,将因个人业绩表现,或奖或惩,或升或降,毫无人情可讲;任何不称职的企业主管,都将在这一天遭受申斥之后,并予免职。

“三星”在韩国的知名度极高,已达妇孺皆知的地步。常听韩国人说:“三星‘是韩国商场上的大白鲨,不管什么行业,’三星一插手,别人就甭想混了!”由此可见“三星”在韩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了。

李秉哲说:“谁不想成为第一呢?三星的第一是靠智慧、力量与机缘所造成的。”

虽说目标能够刺激我们奋勇向上,但是,对许多人来说,拟定目标实在是不容易,原因是我们每天单是忙在日常的工作上,就已透不过气,哪还有时间好好想想自己的将来。但这正是问题的症结,就是因为没有目标,每天才弄得没头没脑,焦头烂额,这只是一个恶性循环罢了!

另外有些人不敢去承诺是因为他们不敢接受改变,与其说是安于现状,不如坦白一点,那是没有勇气面对新环境可能带来的挫折和挑战。这些人最终只会是一事无成!

在人生旅途上,没有承诺就好像走在黑漆漆的路上,不知往何处去。而所谓的承诺,就是你对自己未来成就的期望,确信自己能达到的一种高度。这种承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目标。目标为我们带来期盼,刺激我们奋勇向上,当然,在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可能遭遇挫折,但仍能精神抖擞。

美国的一份统计显示,一个人退休以后,特别是那些独居老人,假若没有任何生活目标,每天只是刻板地吃饭和睡觉,虽然生活无忧,但他们后来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七年。心理学家说:“没有了目标,便丧失了生存的目的和方向,生存也没有什么意义。”

清晰的目标能协助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冤枉路,就好像赛跑选手一样,他们都是朝着终点进发,目标就是第一个冲线。

更重要的是确定目标能使我们集中意志力,并清楚地知道要怎样做才可获得要追求的成果。怎么说呢?因为必须设定了有什么样的收获,才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去实现目标。

下面的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位父亲带了三个儿子到沙漠猎取骆驼,结果大儿子和二儿子都空手而回,只有小儿子猎得骆驼,让老爸开怀。

父亲问大儿子,“你在沙漠上看到什么?”他轻描淡写地说:“也没什么,只是一片大漠和几只骆驼而已。”二儿子呢?他又看到什么?他颇兴奋地答道:“大哥看到的,我都看到,还有沙丘、猎人、烈日、仙人掌。我还是比大哥优秀吧!”小儿子呢?他认真地答道:“我只看到骆驼。”所以,无论你是满不在乎,还是兴致勃勃,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结果都是一样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白走了一趟。

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影像研究所主任乔治·布森对一部分人进行调查。他将这些人分为两类:一是设定好目标,再制定一套行动策略去实现目标的人;另一是没有特别设定目标的人。结果,有目标的人,平均每月赚7401美元;没有目标的人,平均每月赚3397美元。正如所料,奋勇向前的那一组人,看来较有冲劲,对生活及工作很满意,婚姻很和谐,身体也很好。

事实上,随波逐流、缺乏目标的人,永远没机会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我们一定要做个目标明确的人,生活才有意义。不幸的是,多数人对自己的愿望,仅有一点模糊的概念,而只有少数人会贯彻这模糊的概念。一般人每日上班的理由,是为了重复昨天的工作。假使这是今天去上班的惟一理由,那么你今天的工作很可能与昨天一样。想来真是可悲,许多人在公司5年,却没有5年的经验,只能说有5次一年的经验。他们一再重复过去的表现,对于来年从不订立特定的目标。

美国作家福斯迪克说得好:“蒸汽或瓦斯只有在压缩的状态下,才能产生推动力;尼亚加拉瀑布也要在巨流之后才能转化成电力。而生命惟有在专心一意、勤奋不懈的时候,才可获得成长。”

不论是个人、家庭、公司或国家,都需要目标。目标牵涉的层面很广,为达到目标,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

一代伟人亚历山大大帝的成败也与目标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有关。当亚历山大帝拥有远景,而远景盘踞他的心中时,他便能征服世界。当他的远景或梦想,一旦消失,却连一只酒瓶也征服不了。正像美国《成功》杂志的创办人奥里森·马登说的那样:“没有目标的生命是盲目的,成功的人生就是一个个目标组成的美妙乐章。”

“做”一定要杜绝拖延

许多人的拖沓已经成了习惯。对于这些人,要完成一项任务的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们放弃这个消极的工作模式。如果你有这个毛病,你就要重新训练自己。用好习惯来取代拖沓的坏习惯。

有一位新闻记者将拖延时间的行为生动地喻为“追赶昨天的艺术”,这里,可以在后面再加半句——“逃避今天的法宝”,这就是拖延时间的作用。有些事情的确是你想做的,绝非别人要你做,然而,尽管你想做,却总是一拖再拖。你不去做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却下决心要在将来某个时候去做。这样,你便可以避免马上采取行动,同时安慰自己说,你并没有真正放弃决心要做的事情。这种巧妙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本来知道自己必须做这件事,可是真的自己做不好或者不愿做。所以准备以后再做,这样就不必说今后不做此事,因而可以心安理得。”每当你必须完成一项艰苦工作时,你都可以求助于这种站不住脚却看似实用的逻辑。

如果你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说你将做出改变,你的这种声明没有任何意义。你只不过是个缺乏毅力的人,最后将一事无成。

拖延时间的行为也有轻重程度之分。你可以将事情拖延到一定时候,然后赶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这是一种常见的自欺欺人的行为。既然你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干完工作的,那么即使工作结果极糟,或者未能达到最佳水平,你都可以安慰自己说:“这是因为时间不够。”其实,你的时间是很充裕的。你知道,别人比你忙、时间比你紧,可照样能办成事。你如果总是抱怨太忙(拖延时间的一种方式),那你就无暇做任何工作。

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那些拖延的人,就不难从他们的话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词语——“或许”、“希望”、“但愿”——这三个小词构成了拖延者的心理支撑系统,并成为他们不愿去做某事的理由。而“但愿”、“希望”无异于童话故事中的梦想,完全是浪费时间。无论你怎样“希望”或“但愿”,对你手中的事情都无济于事,你只不过是在为自己寻找一种借口而已。例如,经常可以听到他们说道:

“我希望工作中遇到的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

“但愿情况会稍好一些。”

“或许问题并不严重。”等等。

而事实上,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情况也没有好转。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只要你具有一定的决心和毅力,你就可以处理好自己的工作。然而,如果你总是将自己的工作一再拖延,遇到什么问题也不愿意想办法解决,把工作就这么拖着,那你就是在逃避现实,怀疑自己,甚至是在欺骗自己。对自己的工作一再拖延,会浪费掉你的大好青春,当你回首昨日时,才发现原来除了自己的拖延的借口外,就没剩下什么了。这种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解决,你把它放在那里不去管它永远不会有结果,即使你的心里再怎么期望也没有用,属于现在的事情就不要推到以后。

拖延,对于做事来说是个恶魔。拖延,会让你丧失有利的时机,让你即将到手的成功鸭子又飞了。拖延,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来维持自己运行的企业来说,贻误商机,耽误工作,就好比卡住了企业的咽喉,使企业再也发展不起来。

那如何才能杜绝拖延呢?

(1)尽量减少拖延,争取时间

我们都知道,缩短科技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就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富。在科技被应用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被人为地浪费了,如果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企业一定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微软就在这段时间上下功夫,创造了奇迹。

作为走在科技前沿的微软,缩短开发与应用的时间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身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尤其是技术性的员工,更是要调动起全部的精力,把每一点能节省的时间节省下来,在微软的企业中,你处处都可以看到那些跑动起来的员工,每个员工都尽力缩短自己工作的时间,正是因为这些员工的努力,微软才能一直占据全世界榜首。

(2)不要以追求完美为借口

拖延时间的习惯,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明显,它也很有隐蔽性,以别的形式掩盖自身。平时有很多人做事都力求完美,表面看起来这应该是很好的一种习惯才对,但实际呢,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他们不断为完美而完美之时,时间已经悄悄溜走了。如果你珍惜时间,就要检查一下自身是否患有“完美主义”的特殊毛病。

在具体的工作中要记住:不要等到所有情况都完美以后,才动手做,如果坚持要等到万事俱备,就只能永远等下去了。对自己要宽大些,不必要求绝对完美,才能常保身心舒畅。

(3)克服拖拖拉拉的恶习

拖拉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大天性。每个人都会有拖拉的毛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付它的有效措施,但还是有一些小窍门可以借鉴。

要克服拖拉首先要弄清做什么会使你收益最大,你要专心致志地把精力投入在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上面,不要让那些“不应该做的事”占用你的时间。不理会那些琐屑小事,然后对你自己、你的收获以及它们在你的个人生活和事业上有什么体现做一番自我评价。

每个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同时花时间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注意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已经做过的事情上,也别做浪费时间的事。抱着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每天排除一件这样的事。

不要在拖拉的时候依然奖励自己。请你严格自律,对自己的拖拉行为应当毫不留情地制止,不妨在自己心中扮演一个严厉的角色,自己督促自己。

克服拖拉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它逐渐消失在你的生活中。要实现这一点,有些事要多做,有些事要少做,有些事要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做,你的任务是把许多方法结合起来,不断发掘对你适用的技巧。学会高效地把事情办好是杜绝拖延的最好办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好好努力。

既然,我们都已经明白了拖延的危害以及它的表现形式,那让我们一起来把拖延的习性打垮吧!立即行动才能追寻到你期望的成功,因此,做事一定要杜绝拖延。

做事不能优柔寡断

优柔寡断的人总是徘徊在取舍之间,无法定夺。这样就会使你本该得到的东西,轻而易举地失去了;本该舍去的东西,却又耗费了自己许多精力。这样的人是个性软弱没有生气的人。他们最终将一事无成。

一位担任著名公司要职的李晓女士,一直以来她工作很投入,很卖力,成绩突出,因此深受上级的赏识,不断地被提拔并被委以新的重任。上任伊始,李晓就面临着许多重要的工作,有些是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但她不畏惧,非常努力地工作着。她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惟恐事情办不好。

即使这样,有些需要即刻做出处理的问题在她案头仍然堆积成山,这倒并不是因为她办事效率低,而是有些问题她拿不定主意,便希望放一段时间,等事态更明朗一些再做决定。

所以,许多需要解决的十万火急的问题就在她的案头沉淀下来,老板和同事看待她的工作时,眼中都有了异色。大家对她的评价,也逐渐由赞扬、欣赏转为了办事拖沓,优柔寡断。李晓为此受到困扰和痛苦,夜不能寐,烦躁不安,工作效率也开始下降,无疑,这种情况更加重了她的担心和恐惧,慢慢地当面对未决问题时,她更加感到难以自控。

令李晓觉得心理不平衡的是,她办事的出发点是想再等等看,观察事情有何变化再做决定,没想到,大家的评价竟是“优柔寡断”。

李晓承认她从不担心会把事情搞糟,但是,有时候她会担心没有把事情做得更好。

一旦发觉自己某方面的工作有可能做得不尽人意,则焦虑不安,犹豫不决,久而久之,前怕狼后怕虎的状态出现了,用完了创业初期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事业走下坡路的苗头出现,焦虑症状产生了,一连串的生理、心理疾病就不免产生了。

李晓想让事态变得更明朗时才做决策,以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原本有一定道理,但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而她在等待与拖延中极有可能白白错过机会。何况,公司的工作有一定流程与安排,她的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确会产生危机。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就是患有优柔寡断这种性格疾病的典型例子。他实际的精神能力和他的理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些人只看见事物一面就很容易做出决定,也很容易分辨出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但哈姆雷特看见了事物的所有方面。他的头脑里充斥了各种各样的观念、恐惧和臆测,他的性格变得优柔寡断、拖泥带水。他无法断定自己看到的鬼魂是否真的就是父亲的冤魂,也无法断定自己的决定是好是坏,是吉是凶,因而他一遍遍地问自己:“是活着还是死去?”

墙头草般左右不定的人,无论他在其他方面有多强大,在生命的竞赛中,他总是容易被那些坚持自己的意志且永不动摇的人挤到一边,因为后者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并立刻着手去做。甚至可以这样说,连最睿智的头脑都要让位于果敢的判断力。毕竟,站在河的此岸犹豫不决的人,是永远不会登陆彼岸的。

林肯总统在安特塔姆战役刚刚结束后就对国会说:“宣布解放奴隶法的时刻已经到了,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他认为,公众的情感将会支持这一法令,并且他还对着上帝发誓,自己一定会采纳这一政策。他庄严地宣誓,如果李将军被赶出宾夕法尼亚州的话,他将以解放奴隶来表彰这一胜利。

果断的性格的确让人受惠无穷。也许一开始,你的决断不免有错误,但是你从中得到的经验和益处,足以补偿你因错误而蒙受的损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的自信,会赢得他人的信任。拿破仑在紧急情况下总是立即抓住自己认为最明智的做法,而牺牲其他所有可能的计划和目标,因为他从不允许其他的计划和目标来不断地扰乱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勇敢决断的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选择最明智的做法和计划,而放弃其他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

莎士比亚说:“我记得,当恺撒说‘做这个’时,就意味着事情已经做了。”乔治·艾略特则这样判断一个人:“等到事情有了确定的结果才肯做事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就大事。”

其实,凡世间众人皆有犹豫,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在同时发生,它甚至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犹豫是来自自己的想象,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便能将之克服。若能了解这些,接下来的就只有如何去克服问题。如果你能再达成下列几种心理建设,则剩下来的问题也将烟消云散。

每当面临一个新的机会,在斟酌得失之间,犹豫便会在你的内心里悄然出现,阻挠你致胜的决心。这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变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将慢慢累积扩大,当它爬满你的心,且进而侵蚀你的骨髓时,就难以救治。如果你正保持着维持现状的观念,即应早日医治,阻止病菌继续蔓延,并从而将残留在体内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头来后悔不已!

消除犹豫的方法,只有从正面迎击,别无他法。因为犹豫一旦被姑息,便会常留在你的身边,把机会从你身旁逼走。因此,为能获得机会,就必须先消除犹豫。完成这个步骤,接下来忙不完的工作会迎面而来,多得使你不得不从中选择机会,会让你没有时间去考虑害怕的问题。

请牢记,对自己绝不可放纵,你应正视自己的问题,从正面去尝试解决。譬如你害怕在大庭广众前发表意见,就应在大庭广众前与人交谈;如果你为了加薪问题想找上司谈判,但因心生胆怯,事情一拖再拖,一直无法获得解决,建议你不妨一鼓作气走到上司面前,开门见山地要求加薪,相信结果一定比你想象的还好。

如果你现在心里有尚未完成而需要完成的事,切勿迟疑,赶快开始行动吧!

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就是在浪费做事的机会,成功就会与你擦肩而过。因此,做事一定不能优柔寡断。

“做”要以毅力做支撑

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人做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在开始做事时充满了热忱,但因缺乏坚忍与毅力,不待做完便由于害怕困难而半途而废。拥有坚强的毅力是成功者的特质之一。只有以毅力做支撑,你的人生才能走向成功。

拿破仑出身于穷困的科西嘉没落贵族家庭,他父亲送他进了一个贵族学校。他的同学都很富有,大肆讽刺他的穷苦。拿破仑非常愤怒,却一筹莫展,就这样他忍受了5年的痛苦。但是这些嘲笑、侮辱、轻视,都使他下了更大的决心,发誓要做给他们看看,他确实是高于他们的,他是如何做的呢?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点也不空口自夸。他只心里暗暗计划,决定利用这些没有头脑却傲慢的人作为桥梁,去使自己达到富有、名誉的地位。

在他16岁当少尉的那年,他遭受了另外一个打击,那就是他父亲的去世。在那以后,他不得不从最少的薪金中,省出一部分来帮助母亲。当他接受第一次军事征召时,必须步行到遥远的发隆斯去加入部队。

等他到了部队里时,看见他的同伴正在用多余的时间追求女人和赌博。而他那不受人喜欢的体格使他没有资格得到以前的那个职位,同时,他的贫困也使他失掉了后来争取到的职位。于是,他改变方针,用埋首读书的方法,去努力和他们竞争。读书是和呼吸一样自由的,因为他可以不花钱在图书馆里借书读,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他并不是读没有意义的书,是为自己将来的理想做准备。他下定决心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华。因此,在他选择图书时,也就是以这种决心为选择的范围。他住在一个既小又闷的房间内。在这里,他脸无血色,孤寂、沉闷,但是他却不停地干下去。

通过几年的用功,他从读书方面所摘抄下来的记录,经后来印刷出来的就有1万多页。他想象自己是一个总司令,将科西嘉岛的地图画出来,地图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这是用数学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来的。因此,他数学的能力获得了提高,这使他第一次有机会表示他能做什么。

他的长官看见拿破仑的学问很好,便派他在操练场上执行一些工作,这是需要极复杂的计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极好,于是他获得了新的机会,拿破仑开始走上有权势的道路了。

这时,一切的情形都改变了。从前嘲笑过他的人、轻视过他的人,现在都改为尊重他了,甚至还希望能成为他的朋友,他们都变成了他的忠心拥戴者。

难道这是天才所造成的奇异改变吗?抑或是因为他不停地工作而得到的成功呢?他确实是聪明,他也确实是肯下功夫,不过还是有一种力量比知识或聪明来得更重要,那就是用坚忍的毅力直面眼前的困难。如果你决心要战胜困难,那你就要心甘情愿地不断干下去,以达到你的目的。

可以说,坚强的毅力是解决一切困难的钥匙,试问诸事百业,有哪一种可以不经努力而获成功呢?

毅力的强弱,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前途。毅力是应付办事困难的工具,毅力强,则你的智力、能力即使较差,也能克服困难,而使你踏上成功之途。古人曾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又说:“勉强而行之。”无非是表示毅力坚强,就能达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境界。毅力坚强就是至诚,能至诚必能不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征是毅力坚强的第一结果,博厚是毅力坚强的第二结果,高明是毅力坚强的第三结果。征是成功的第一步,博厚是第二步,高明是第三步,总而言之,有毅力总会成功的。成功可分三步,也就是说毅力的强度可分三等。你希望能得到多少成功,就看你有多少毅力。毅力是从哪里产生力量的呢?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对于困难的演化,《中庸》分析得十分清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形、著、明、动、变、化是困难演变的六步演化,也就是向你保证:只要花一分毅力,就能得到一分成果,绝不是最后的毅力才有成果,以前的毅力却是无用的。

滕田田是日本麦当劳的巨头,一手创造了麦当劳在日本的奇迹。据报道,他手下的麦当劳分店在日本星罗棋布,年营业总额已突破40亿美元大关。

那滕田田是怎样成功的呢?

这其中毅力起了关键的作用。

滕田田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第6年,也就是他31岁那年,闻名全球的麦当劳开始进军日本。滕田田想抓住这个先机。

但根据麦当劳总部要求,要抓这个先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75万美元的现款;二是必须有一家中等规模以上银行的信用支持,条件非常苛刻。可当时,滕田田总共才打工5年,存款不足5万美元,怎么办?

滕田田不甘心失去这个机会,向亲友四处借钱,但花了5个月,只借到4万美元。无奈中他鼓足勇气跨进日本住友银行总裁办公室的大门,希望以自己的诚挚,争取得到帮助。

但他说完后,得到的回答却是:“你先回去,让我考虑考虑。”根据一般惯例,滕田田知道这是婉言拒绝。

滕田田对这样的结果早有准备,他并投有因此气馁。他决定以自己的诚心,再做最后的争取。于是他恳切地对总裁说:“先生,您可否让我告诉您我那5万美元存款的来历?”

“可以。”总裁欣然表示同意。

“那是我6年时间按月存款的结果。”于是滕田田开始叙述,“这6年里,我每月坚持存下1/3的工资和奖金,雷打不动,从未间断。6年里,我无数次面对过度紧张或手痒难忍的尴尬局面,我都咬紧牙关,硬挺了过来。有时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额外用钱,我也照存不误,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四处借贷,以保证每月的存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跨出大学门槛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愿,要以10年为期,存够10万美元,然后自己创业,出人头地。现在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提早开创事业……”

滕田田一口气讲了十多分钟,语气情真意切,使总裁大为动容。听完后,那总裁立即问膝田田那银行的详细地址,并说:“好吧,年轻人,我下午就会给你答复。”

送走滕田田后,总裁立刻开车找到那家银行,柜台小姐听完来意后,兴奋地说:“哦,是问滕田田先生哪!他可是我接触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礼貌的一个年轻人。6年来,他真正做到了风雨无阻,准时来我这里存钱。老实说,对这么严谨、这么有恒心的人,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到这样的介绍,总裁能不动容吗!他认为,这实在太难能可贵了。于是,他决定无条件地支持滕田田在日本创建崭新的麦当劳事业。

以上事例无不说明毅力是成功做事的支撑。做任何事,只要有毅力的支撑,自然就会胜人一筹。

“做”要坚持到底

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因为真正能够做到的,终究是少数人。任何成绩的取得、事业的成功都缘于人们不懈的努力和执著的探索追求;浅尝辄止,一曝十寒,朝三暮四,心猿意马,只能望着成功的彼岸慨叹,最后只能是两手空空。胜者的做事方式就是坚持到底。

在奔向成功的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会面临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成功学家们考察了那些具有杰出的个人品质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得出了下面的结论:能够把一件事坚持做下去,是所有成功者共同拥有的积极心态。

一家著名企业招聘推销员时,公司人事经理只粗略地看了一下应聘人员的自荐材料,便推说“电梯坏了”,于是带着十几个应聘者从1楼走上32楼的办公室。结果大多数人不是呆在1楼等电梯修好,就是走了一半就放弃了。望着坚持到最后的几位应聘者,人事经理宣布:你们被聘用了——其他人则全部被淘汰。许多事情看起来败局已定,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并付出巨大的努力,往往就会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往往是一个取得成功的人士的必经之路。著名的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就是一位认准了目标绝不轻言放弃的人。他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有着超人的意志和毅力。曼德拉出身于滕希人王族。他的父亲是滕希人大酋长的首席顾问,按照他父亲和大酋长的意愿,是要把他培养成酋长。

在他22岁时,他认识到自己要被培养为酋长,而他却已下定决心决不做统治压迫人民的事。他逃跑了,他以此来拒绝将来担任酋长,他梦想成为一名律师。对他的政治态度影响极深的是他在约翰内斯堡的日子,在这个城市里,他看到了白人和黑人生活的鲜明对照。白人生活在宽阔的市郊,到处是繁荣兴盛的景象。可是非洲人、土著人却被限制在许多“郊区土著人乡镇”和城市贫民窟里,这里居住拥挤,条件极差,还不断地受到警察的搜查。

黑人严峻的生活环境和被曼德拉称为“疯狂的政策”的种族隔离,使曼德拉开始了一生为黑人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曼德拉参与“青年联盟”,领导全国蔑视种族运动,组织黑人进行对白人的斗争。1952年,曼德拉因领导全国蔑视种族隔离制度而被捕入狱;获释后,他继续坚持斗争。他多次被捕。1962年,他以莫须有的“叛国罪”被判为终生监禁,面对监禁,他说:“在监狱中受煎熬与监狱外相比算不了什么。我们的人民正在监狱外受难,但是光受难还不够,我们必须斗争。”他没有妥协,没有退缩,在狱中坚持斗争。他拒绝南非当局提出的释放条件:只要放弃斗争就给他自由,他说:“我的自由同南非人的自由在一起。”

曼德拉,曾被南非当局监禁28年,但他对理想的追求矢志不移。他以非凡的经历,传奇的色彩,顽强的意志,超人的魅力,成为南非黑人民族解放的象征,为全世界所瞩目和尊敬。

世上没有什么事可以轻易地成功,因此,当遇到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转头走开,再加把劲吧,坚持到底,成功就在前方!

同类推荐
  •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很多人觉得自己职场浮沉多年,已深谙职场之道,其实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些揣在领导心里的盘算,潜伏在深处的游戏规则你未必知晓,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你职场走向的关键。本书通过发生在经理助理爱琳娜、市场部经理郑言、市场部助理许晴、公司高层之间的故事,为你详尽解析公司的重磅秘密,职场的绝对潜规则。相信这些绝密情报会为你的职场打拼推波助澜。
  • 形象决定命运

    形象决定命运

    形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穿农打扮和外表长相的概念,而是一个人全面素质在人际交往中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求职、工作、会议、商务谈判中,个人形象的好坏部是影响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冈素。因此,无论你是什么性别,无论你是多大年龄,无论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无论你是领导还是员工,无论你是金领、自领、蓝领还是职场菜鸟或正准备踏入职场的新鲜人,你不可不知——形象可以创造价值,形象可以决定命运!
  • 一生要赚多少

    一生要赚多少

    人的一生并不是只需要赚钱,人的一生需要赚的东西很多,每个人都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打算计划,在时间中赚经验,在危机中赚转机,在行动中赚成果,在平和中赚快乐。这一切,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属于人生财富的一部分,需要你辛勤努力才能赚到的。本书从人生经验、危机变通、平和心态等几个方面入手,让读者可以理智学习,赚取人生必须的东西。
  • 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哈佛思想课:领导力自测

    哈佛思想课:领导力自测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领导就是带团队。领导力=品格+方向+决策《哈佛思维课:领导力自测》从人格、交际、抱负、心理、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解析领导力,每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你的决策有多明智,你的团队就能走多远。更大感召、更强影响、更远前瞻、更好控制、更快决断。
热门推荐
  • 豪门千金:大boss,求放过

    豪门千金:大boss,求放过

    在找工作期间,顾湘遇到了沈非墨,又遇到了芙。期间在巴黎时,沈非墨受伤。从此顾湘和芙的感情不如以往。庄蕊嫉妒心强,想杀了顾湘以此来占有沈非墨。无奈失败,沈非墨却因保护顾湘而重伤。顾湘伤心欲绝,万般灰念的与芙结婚,当天,沈非墨赶来,从此两人在一起,再不分开。
  • 海豚2号:惊险食人谷

    海豚2号:惊险食人谷

    《海豚2号(惊险食人谷)》内容提要:车长莫杰突发重病,房妮老是不得不充当临时车长,驾驶海豚2号带领同学们午夜12点准时出发旅行。没想到一出门就遇到了太空警察。好不容易摆脱掉了太空警察,苏达达和安顿却被一个神秘的“汉堡包”所吸引……一个个惊险的遭遇在此展开,他们能否凭借着勇敢和智慧战胜邪恶,最终脱离险境呢?
  • 倾城王妃太绝恋

    倾城王妃太绝恋

    一朝穿越,奇女子不幸冤死。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了。和自己有同样容貌,同样身材,却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记忆。要靠自己把自己打造的完美。一段奇缘从穿越开始,拉开了帷幕……
  •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倾天下

    剑倾天下

    天山雪映孤峰寒,镜湖月照万里清。风云论剑,剑倾天下!
  • 鬼王墓之重生

    鬼王墓之重生

    生亦生,死亦死。他又将重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一次的重生他将走遍全世界寻找着!他是否能找到她呢?(整篇故事纯属虚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请求收藏!谢谢各位。)欢迎加入的读者群,群号码:589385081)
  • 神思——泪雨

    神思——泪雨

    另一种神话,另一类仙妖魔三族的争斗。他在望穿秋水而垂泪,她在青石街道等雨停。一切,只为守护……
  •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
  • 操控时间的正确方法

    操控时间的正确方法

    操控时间是一件纤细并且笨重的技术,自身的时间操控往往轻松写意,并且能够完成无限回血、无限回蓝、无限耐力等等操作。相较之下,操控外界时间,哪怕只是暂停一个杯子的掉落,都极有可能引起“时间”概念的反噬。“但是,又有哪个男人能够忍得住使用砸*瓦鲁多暂停时间的快感?”冯修如是说道。……………………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新人时间主宰为了能够自由使用砸*瓦鲁多而在不同时间线搞事情的故事。
  • 碧血村

    碧血村

    闪电降临大地,它带来的是神秘感。神秘的信,把他们的心拉到神秘的村庄,最后他们带着神秘感去寻找信上的村庄。而他们不知道是,这一切只是一个谎言,神秘的村庄里,他们将会接受死神给他们带来的考验,谁可以逃出死神的魔掌,谁又将成为死神的囚徒……死神,你是谁招来的,你为什么要来这里……庄文杰欢迎大家来阅读,希望多多关照。求收藏,求点击,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