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声势浩大,但温州炒房团的获利模式并不玄妙,即赚取差价和出租获利。他们的存在的确促进了房价的涨幅,但只要炒房者尚不具备左右房价的能力,就不应是房价虚高的主要原因。难道原来一项正常的投资行为冠以“炒”字后,就变成不正常的投机行为吗?温州市政府金融办关于民间流动性资本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温州民间流动资本规模达到7500亿元,较10年前的2000亿元增加了5000多亿元。这些民间游资即便是不流入“政策宽松、无物业税”的房地产领域,也势必会在其他项目上寻找出口。毕竟,中国没有“草根风险投资”,所以也只能在探索中总结适合自己的民间投资模式。而对炒房团的刻意打压则有可能打破原有的交易秩序,压抑日益活跃的民营资本的投资冲动。
坊间曾流传过一个段子。几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向售楼小姐询问新盘情况。售楼小姐正打算对环湖两栋楼的优劣分析一番,没想到,其中一人居然挥了挥手“不用介绍了,都留下吧”。见过有钱的,可还真没见过对过亿的大单如此潇洒应对的!
售楼小姐忍不住问了一句:“您买这么多……有什么打算?”
“先搁着吧,反正这钱也不知道干嘛使!”
对于炒房团而言,手里有大把的资金,放在银行里?除了能满足个人存款达到6、7、8、9位数的虚荣外,别无他用。投资股市?在政策性的股市下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况且找不到有能力的资金控制人,总不能把钱烂在手里吧!所以在当前这种经济环境下,投资房产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些炒房者还认为,几百万元资金,如果投资实业项目,不仅融资难,还得投入许多精力、人力。但是,投资房地产只需有“种子”资金,即可相对容易地获得利率优惠的银行贷款,一元钱能顶两三元钱用,收益当然大得多。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许多传统制造业复苏缓慢。一位资深的温州炒房团团员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又道出了“炒房”的另一番隐情:“如果你以投资客的身份问我,我就告诉你,温州人口现在接近1000万,700多万本地人,200多万外地人,但去年只推出了7块地,其中还有3块地不到20亩,人多地少,房价还要涨;你要是以媒体的身份问我,我就告诉你,这是因为江浙这边大批的老板把厂子关了,钱捏在手上又怕通货膨胀,所以就全都换成了房子。”尽管在他们看来,如此这般选择更多的是形势所迫。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房地产炒作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透支性的,效果是短暂而虚幻的。无论如何,最终都必须回归老百姓的真实需求。而房价过高、过快的上涨,势必导致市场停滞,而购房团最终套住的将会是自己,迪拜事件无疑给温州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投资课。
目前,民间资本在我国社会总资本投资中的份额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权威部门的统计,目前民间资本在全国部分省、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资金中的比例已由十年前的不足10%,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完全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切实加快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与管理,激活并促进民间资本健康合理流动,是各级政府必须谨慎思考的新课题。
事实上,合理的政策不应当给投机分子巨大的空间,而民营资本也有了合理的流向,许多由资本盲目炒作引起的社会问题也就自然迎刃而解。
刚性需求,刚好撞到枪口上
2009年,对于多方博弈的中国楼市而言,绝对是一个充满感恩又值得仔细玩味的年头。年初冷清,年底火暴,冰火两重天的巨大温差,催生了诸多摸不着头脑的“丈二和尚”。在试图破解这个迷局之时,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词汇就是一刚性需求!没错,这个经济学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利益集团发扬光大一刚性需求是个筐,涨价那些事儿都能往里装!那么,这种强烈并持续释放的“刚性需求”,对2009年的房价到底有多大影响呢?国家统计局给出了一个备受民众质疑的数据一“70个大中城市全年涨幅15%”。为了这点比银行利息都低的“刚性需求”,开发商还在义无反顾地坚持盖房子,他们的境界已经堪比雷锋叔叔了!
以北京为例:自2009年6月份开始,官方的数据就显示,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呈现加速上升的态势,12月份到达全年最高点,上涨132%。从价格看,2009年第四季度四环内的期房均价达到了25907元/平方米。而2008年,同样据官方数据,四环以内住宅期房均价为15581元/平方米,如果扣除政策性住房因素,四环以内住宅期房均价为16892元/平方米。即使以扣除政策房因素的16892元/平方米的价格计算,2009年房价全年涨幅为534%。如果你恰恰是在年初买的房子,恭喜你,会抢答了!
“刚性需求”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绝对需求”。问题在于,城里人改善条件要买房,城外人重新扎根也要买房;男青年事业有成要买房,女孩子结婚嫁人更要买房;有条件的理所应当得买房,没条件的创造条件必须买房……对抗通胀是不是一种必要?投资升值获利谁说不要?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不得不买房”的明确购置理由。于是,楼市中的“刚性需求”又变成了一个异常模糊甚至虚假的概念。
其实,我们可以将这个词组拆开分析,撇开“需求”只谈“刚性”。应该指的是当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经济学在分析需求时,往往还引入了一个“需求弹性”的概念,即需求对价格变化的灵敏度。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缺乏需求弹性,比如粮食、水、食盐以及遮风挡雨必需场所等,因为生命体离不开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但对于住宅来说,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可以说其需求是“刚性”的,但商品住宅则是一种“特殊商品”,不具有“刚性”的属性。商品住宅就满足人类生活需要而言,相当于吃可口、营养的饭菜,穿舒适、漂亮的服装。试想,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他还会关心房子是租来的还是买来的,面积是70平方米还是120平方米吗?试问,2009年在与楼市斗智斗勇,并最终“撞”到高房价“枪口”的消费者,需求果真是那么“刚性”吗?生存还是毁灭,这是莎翁借哈姆雷特之口,向人类提出的抉择难题。而面对买房与不买房两难,这充分说明,大多数累积的刚性需求目前已被释放出来。着名学者易宪容明确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不管他对住房的期望值有多高,都无法把个人对“住房的需要”转化为“住房的需求”。
开发商屡屡渲染的所谓“刚性需求”,他们把户口安置、改善环境、孩子上学、照顾老人,甚至结婚成家、就近上班……都罗列其中。此时的房子被“现实”地赋予了更多的“家”的属性,还与生活的幸福指数和时间成本密切关联。但他们似乎忽略了,这一切必须是建立在民众的支付能力基础之上!缺乏支付能力,再“刚性”需求,也只能是潜在需求,不可能转化成住房的现实有效需求。
就拿最受中国人关注的“婚房”来说,这足够“刚性”了吧?但房价一厢情愿地单边上涨,已然钝化了“四有新人”的固有念想一一连30%的首付都犯愁,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快乐租房呢;就算啃老举债做成了“房奴”又如何,前提是必须有较好的职业前景,稳定的收入,自己和家人身体长期健康或不用担心医疗支出……上述的“刚性”,毕竟还把房子的居住属性体现出来了,或者说自己正在“消费”着房子。就算遭遇危机和泡沫导致财富缩水,其实用价值仍在,不至于身陷“负资产”的黑洞。而对于那些坚持用房产来对抗通胀和投资升值的“刚性需求”者,我们也只能默默地道一声“祝你平安”了!
楼价走高的确有利可图,你只需要通过“炒”等一系列动作,就可以保护自己的资产并最终赚取买卖差价。但前提是必须确保“还有后来人”,以相同的心态来继续这个“击鼓传花”游戏,而且这个人还必须比你更勇敢、更有钱!
假如,我们只谈假如,高企的房价让普通民众望而却步,当初高额购置的房产,如今变成“烫手山芋”并最终留在了自己的手里。与此同时,外部因素导致房价开始下跌,套利的机会变成泡影,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到那时悲从中来的又会是谁呢?
鉴于商品住宅的双重属性,所以在诠释“需求”的时候,也不妨划分出“自住需求”和“投资需求”这两条通道。毕竟,针对两种截然不同类型的购房者,只用一个“刚性”来应对,难免会“跑偏”的。
投资客与投机客
投资与投机,一字之差,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却有着李逵和李鬼那般的不同定位一一前者是草莽英雄,后者则是泼皮无赖!若只是探寻二者的名词解释,那只需翻开工具书即可;但要在房地产领域中甄别它们,恐怕动用“百度”或是“搜狗”也很难厘清。毕竟,投资也可以定义为“有投机的资本”,而投机同样能望文生义成“投资的机会”。
通常情况下,投资与投机都是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投资还是投机都并非不劳而获,而是一种资本、眼光、决策以及承受力的综合考量。而投机之所以屡屡遭人白眼,就是因其短期操作、巨额获利以及往往带来潜在风险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