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拟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他预料将需要众多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便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颁布《求贤令》,要求所属“唯才是举”。他说孟公绰为赵、魏老(家臣)则优,不可以为藤、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住我明扬厌陋(意是发现被埋没的人才),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之后,他又连续下令申明其“唯才是举”的主张并要求推荐人才:建安十九年(公元2144年)又颁布了《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他指出:“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泰济弱燕。由此言之,土有偏短,庸可废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又颁布《举贤勿拘品行》,他例举了出身低贱,或起于下层,或在政治、品行上有各种错误的人,如伊尹、傅说、管仲、萧何、曹参、韩信、陈平、吴起等人用之卒能称霸成帝,或使国富兵强以打败敌人,以说明举才不要计较其品行,只要有才能都可以推举。这是曹操对“任人唯亲”。“论资排辈”及世俗的偏见的公开挑战。
“唯才是举”是曹操起事之初就巳执行了。他在与群雄逐鹿中,因急需人才,凡是有用之才他都搜罗了,甚至是敌人也能“矫情任用”而用之,如陈琳曾为袁绍写檄文骂他及其祖宗三代,张绣在渭水偷袭将之打败,杀其一子一侄,后来也收降他们。由于曹操能唯才是举,其身边人才济济。
正因曹操爱才,故常物色人才,提拔人才。《魏书》
说他“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以为牧守者,不可胜数。”其身边的谋臣如苟或、郭嘉、贾翊等都是三国时一流人才。也因其爱才,其麾下不少人甘为之效死尽忠,如庞德被关羽擒获后,关羽以其主将马超在蜀劝其投降,庞德拒不降蜀,愿以死报曹操知遇之恩;许褚在战争中常冒死保卫曹操,使曹操多次转危为安;典韦在清水之战中,以死拒敌,使曹操安然脱险。
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与心理,有许多方法。握手,也可以作为分析一个人的各种特点、态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握手的方式和力感,我们可以寻求其中内涵的答案。
在我们当代青年的交往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主动伸出手与对方相握的人,往往显得较为主动、大方。实际上,可以认为这不仅是较丰富的交际经验与交际能力,而且是具有较强的自信心的表现。
如果一面同对方握手,一面用眼睛注视着对方的面孔的人,在心理上有着较强的优势,是一种不大容易妥协的人。自信,是这种交际方式的深层心理结构。
如果是女性,则表明这种一边握手,一边注视的风格,是她有意引起对方注意,以获取对方对自己的好感。对于公关小姐或其他长期从事接待,交际工作的女性来说,这种握手方式则表示为自己能力强,有自主意识的个性。
无力握住对方手的人,性格较脆弱,依赖感强。
握手时,软弱无力,表现出完全被动的姿态的人,缺乏坚强的个性,遇事可能优柔寡断。
绵软地和别人握手,则表现为一种标准的中国风格——后发制人,遇事让三分。先静后动,以退为进。
当然,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较为明确的自我规范。当外在的人事冲击了这种自我规范的界限,他们更认为这是一种冒犯行为就会产生强烈的反应,进行猛烈的反攻,甚至是恶狠狠的报复。但是,不能认为他们主动意识是弱的,只要看到,他们的进攻性的主动行为是弱的,而和平性的主动行为并不是弱的。而这种和平性并不一定表现为热情。
因为外化出来的热情,往往是一种主动性的进攻行为。
如果,我们使用自信和不自信这样的概念进行区分的话则可以将上述这种情况理解为在进攻性的领域,持问号态度,故可以称之为缺乏自信。
过分殷勤地同对方握手,表现出这个人目的性很强,会奉承巴结人。如果用卑谦的神情一再同对方握手,表明这个人怀有某种目的,因为握手不过是一种礼节性接触,过份看重这种接触,就是弦外有音了。
曾经有一位大学老师,一心想去某国讲学,恰好有个机会,那个国家有位知名学者来华访问由她陪同,于是,在大家致见面礼时,她就格外用心,用极恭谦的姿势致礼,此情此景,旁观者清。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在知名学者访问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那位老师果然提出了出国讲学的要求。
典型的美国式握手,就是所谓的政客式握手,在竞选活动期间,候选人通常用右手拉住对方的一只手,再把左手握在上面,有这种方式,可以表面信任和亲密的感情。候选人也确实用这种方式搏得了一些人的好感。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这样握手纯属虚张声势,给人以假惺惺的感觉。虽然如此,很多政客还是坚持用它的。
用力握手是一种显示力量的表现。见面时用力握住对方手的人,一般主动性较强,性格外向。爽快、办事讲究效率。但有时容易急躁。
这种人虽然自我意识很强,但办事急于求成。
如果你一直敬仰某个人,又偶然与之相识了。那么,你一定会十分高兴,同他握手时也会不知不觉地加了把力气。这种冲动的力量,表明你对同对方的相识,感到很兴奋,希望能继续同他交往。所以,从对方握手的力量感上,也能表明交往的诚意和信任的程度。
握手时,手心出汗的人,大多数属神经质类型,这部分人情绪容易激动,内心不易平衡,比较敏感。
大概没有人愿意去握湿冷的手,因为握这种手会感到很不舒服。手的温度代表一定的心理活动力。在人体内,每当发生恐怖或惊吓的感情变化时,跟自己无关的自律神经意识,会突然活动起来,引起呼吸的紧张,血压与脉搏的变化,或是汗腺兴奋等状况。所以,如果在和对方握手时发现对方的手心有汗,表明对方的情绪高涨,也可以说是内心失去平衡的象征。
有些女性看起来冷若冰霜,但有位男性在握她的手时,发现她的手心在出汗,这表明握住她手的男性引起了她的某种兴奋。
另外,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向警察们建议,采用握手法询问嫌疑犯,也就是询问嫌疑者的时候,一边握住对方的手,一边提问,如果嫌疑犯的手掌开始很干燥,中途忽然冒出汗来,那么必定心中有鬼,说不定就是犯人。
西方有位叫彼得佛克的刑警,这位刑警只要一握犯人的手,犯人立即会陷人一种不利的境地。因为这位刑警的手劲儿很大,目光炯炯直逼犯人。犯人只要一接触他,内心马上会感到不安。
握手时,有意和对方保持距离的人,一般善于自我保护,对陌生人保持着一定的警戒心。
在动物世界里,动物之间的照面无需打招呼,只要对峙瞬间,即可决定彼此的优劣势,占优势的一方,威风凛凛不可侵犯,居劣势的另一方,见势不妙,只有悄悄溜走为上策。在人类社会里,彼此打招呼是不可避免的礼节,所以,打招呼虽然是司空见惯的举动,从中却能显露出多种意思来。
如果和对方握手时,很注意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举动含有警戒,谦逊和客气等意思。因为彼此之间的距离,乃是心理距离函数。距离越远,心理上的警戒越强。反之,如果一边握手,一边主动挨近对方,甚至拍拍对方的肩膀,这无疑中增添了亲切的气氛,使当时的气氛导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这样,对方会不知不觉地摆脱了疑虑不安的情绪,只要没有顾虑或畏怯,就大大地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而主动的一方,显然无形中占了优势。
世界上有许多可怕的事情,大地震可怕,龙卷风可怕,洪水可怕,猛兽可怕,瘟疫可怕,大火可怕,等等。
还有人说人言可怕,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人是被唾沫“淹死”的。然而,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人们心理中的“畏惧”了。
单就领导者来说,一旦染上了畏惧心理,他就很难成就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