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节丧》说: “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夫玩好、货宝、钟、鼎、壶、鉴、舆、马、衣、被、戈、剑不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一代封建帝王秦始皇的陪葬物更是超越前代。
1974年春,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大规模兵马俑群。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摹拟了千古一帝的送葬军阵。数量庞大、形体壮硕、气势慑人,千人千面,蔚为壮观,是中国古代陶塑艺术的空前之举。”虽然气势博大,巍然壮观,但它仍不是整个秦陵的核心。作为大秦帝国军队的缩影,兵马俑坑中的俑军阵不过是陵区里一百八十多个陪葬坑中的三个而已,而且远在陵园的核心——封土堆以东1.5公里外。
秦始皇在地上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大秦帝国,在地下也修建了一个举世无双的皇陵,它集先秦历代墓葬之大成,极大地影响了其后两千年的帝王陵寝制度。
从秦王赢政即位起,到秦始皇帝死后一年,秦陵的修造历经三十八年。在此期间,大秦帝国扫平六合号令天下兵马俑,五百多年的孜孜追求在十年间终成现实,万世帝国梦想日益膨胀。秦始皇帝陵修得前无古人,后世亦为之惊叹。最初修陵的也许不过万人,扫平六合之店,征发来的刑徒劳役达七十余万。
据说,兵马俑坑等一些重要项目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但它却栖身于陵园墙垣之外,因为秦陵的构思规模宏大却缺乏规律性与整体规划,随时随地迸发的异想天开的创举层出不穷。遗憾的是陵园还没有完成,秦始皇就在出巡途中猝死,他在活着时终没有见到自己寝陵的完整模样,但这并不影响寝陵工程的延续。后续工作由他的儿子秦二世来完成。直至秦末战争爆发,个别项目仍未最后竣工,也为后人留下了更多的猜想和不可预知的秘密。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在陵园里,秦始皇生前一切享用的东西应有尽有。在陵园里,他和生前一样出游,于是就有了陪葬的车马仪仗;
在陵园里,他和生前一样骑射打猎,于是就有了象征着上林苑的珍禽异兽坑;
在陵园里,他还是和生前一样指挥着万马千军,于是就有了守卫他地下王国的数以千计的兵马俑;
在陵园里,他还是和从前一样钟爱骏马美驹,于是就有大量马厩坑,数百匹骏马为其陪葬。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冥冥中昭示着秦王依然是地下王朝的至高统治者,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他都需要人们的仰视。
秦皇陵兵马俑坑有一号、二号、三号三个大坑,成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埋有秦俑数千余件。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宽,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坑为步兵部队,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面积为14220平方米。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呈曲尺形,面积为5000平方米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坑呈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内有驷马战车一乘,卫士俑六十八件,似为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三个坑共有七干余件陶俑、一百余乘战车、四百余匹陶马和数十万件兵器。
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战争的阵法,反映了秦朝兵强马壮的阵容,可以说是一幅威武雄壮的古代军事画卷。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陶俑身高1.75—1.95米,多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体格魁伟,体态匀称。陶俑又按兵种的不同分为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将军俑等。这些雕像虽然都是类型化的人物,但并不千篇一律,几乎每一件陶俑都有其典型的性格特征。
步兵俑身着战袍,背挎弓箭;
骑兵俑大多一手执缰绳,一手持弓箭,身着短甲、紧口裤,足蹬长统马靴,准备随时上马拼杀;
车兵俑有驭手和军士两种,驭手居中,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战车两列,保护驭手;
弓弩手张弓搭箭,凝视前方,或立姿,或跪姿;
将军俑最具神采,秦朝的雕塑家们不仅塑造了不同的将军外形特征,而且还创造了不同的个性和气质。有的聪慧机敏,血气方刚,有的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还有的老成持重,遇事不惊,神态自若,表现出临阵不惊的大将风度。二号兵马俑坑出土的将军俑,位于长方形车阵的左后角,是此车阵的高级将领。他头戴冠,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身穿双重长衣战袍,胸前覆有鱼鳞锐甲,下穿长裤,足穿翘尖履。双臂弯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手下似持一长剑,长形脸,一把中须,神态雍容儒雅,刚毅自然,沉稳平静,好像手握雄兵百万,成败在胸,表现出身经百战,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信心。一号兵马俑坑出土的将军俑,通高1.97米,位于战车后(车为木质,已朽)。在车迹右侧伴出有鼓的遗迹一处,可知是掌握金鼓指挥军队的高级将领。此俑身穿双重长衣,外披彩色鱼鳞甲,双肩有短小的披膊(即护肩甲),胫部缚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冠。双手交垂于腹前作拄剑状,其附近伴出青铜长剑一柄。身体强壮,长方面庞,两颊长满浓须,面容严肃,气质威武。
陶马高1.5米,长2米,体形健硕,肌肉丰满,昂首伫立,鬃毛分飞,表情机警敏捷,匹匹都像是奔驰战场的骏马。这些都显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表现了极高的造型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库。
金缕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早在周秦时就有了,时称“鳞施”。据《吕氏春秋·丧葬》高诱注:“施于死者之体,为鱼鳞也。”为帝王贵族之家厚葬之用。不过真正有实物例证的玉衣是在汉代。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崇信玉可以防精气外泄,玉衣能够保持尸骨不朽,同时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当时的王公侯爵已有用玉、革等材料混合制做的服装、铠甲,以显示其所谓高贵的身份地位。也许正是由此才有了死后也要穿上生前就已享受的荣华富贵。又据《续汉·礼仪志》记载:“由于等级不同,玉衣又分金缕,银缕,铜缕三种。”皇帝国戚按身份等级以用此衣。汉代葬制。皇帝死用金缕玉衣,诸侯王用银缕,士大夫用铜缕。其中,遇有皇帝特别恩宠的诸侯王或大将,也有赏赐金缕玉衣随葬的。
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的“玉衣”(又称“玉匣”),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铜丝或丝线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金缕玉衣墓有八座,共发现九件金缕玉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在他墓中出土的两件金缕玉衣也是我国考古出土中,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制作完成这样的玉衣要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的。整件玉衣设计精巧,做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国内外的考古界。
满城汉墓出土的玉衣是西汉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穿的。金缕玉衣外形如同人体,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部分,全部用玉片拼成,再用金丝加以编缀。刘胜的玉衣长1.88米,共用了2498片玉片组成,共用金丝1100克,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组成脸盖的玉片绝大部分是长方形的小玉片,双眼和嘴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块长条瓦状玉片合拢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离的;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体型,后片的下端做出人体臀部的形状。裤由左、右裤筒组成,也是各自分开的。手部做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状。一些玉璧,以及饭含、佩带之物等。前胸和后背共置玉璧十八块,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玉衣”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另外。颈下有玛瑙珠四十八颗,腰部有玉带钩。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 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黄金制成的丝缕把它们编缀。
金缕玉衣金缕玉衣具体由何人所设计并无史料记载。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的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银缕玉衣目前仅发现一件,是1970年在徐州市东汉彭城刘恭后裔墓中发现的。玉衣长1.70米,共用玉片2 600块,银丝800克左右。现存于南京博物馆。
“银缕玉衣”是古代用银缕(线)缀连玉片而制成铠甲形状,穿在死者身上的葬服,也称玉匣,或“玉柙”。
1973年亳州考古工作者在城东南郊董园村一号东汉墓中,发掘银缕玉衣一具,由于该墓已多次被盗,银缕抽空,玉片被毁,仅有残留的玉片散乱在墓室中。其中,较完整者仅剩头部和一只鞋。亳州出土的残破玉衣,是继1968年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金缕玉衣”后,出土的第一具“银缕玉衣”。
据《水经注》载和考古专家论证:根据这具出土的银缕玉衣推断,位于亳州城南郊的一号汉墓应为曹操父曹嵩之墓,因嵩居大司农、大鸿胪、太尉等官职,算是极品了,故着银缕玉衣。
铜缕玉衣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十二件,年代均为西汉中期到东汉晚期。东汉灭亡后,魏文帝于黄初三年(222)下诏禁止使用玉衣,所以自曹魏以后就不再使用玉衣随葬了。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作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再用金线相连。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从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始,玉衣就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汉画像石砖
汉代画像石是以石板为材料表现当时现实生活和流行故事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两汉时期的重要美术作品,是两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主要流行于东汉时代,又称汉画像石。画像石和画像砖是雕饰图像的砖石。画像石砌筑于墓室,也有一些画像石用于装饰。
西汉、东汉两汉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巩固和上升,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其绘画艺术,在战国绘画发展的基础上,融合战国时期地域不同的绘画风格,展现出新的面貌,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时代风格。画像石是这一时期较有特色的审美艺术形式。随着儒家思想的确立,两汉绘画更加重视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主要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画像石是作为随葬品镶嵌在墓室内的,它是墓主生前官宅府邸的缩影,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规范。
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画像石广泛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最多的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山西、四川等地,湖北、浙江、安徽、北京、天津等地也有少量发现。
画像石的题材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有生产生活、历史故事、远古神话、先哲圣迹、天文星象等,主要可分为以下6类:
1.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主要有农耕、收获、放牧、采桑、纺织、采盐等,作品记录生产过程或特点胜于刻画人的神态。
2.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
3.墓主人生活。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弈等画面,它们描绘的并非是具体的某次活动,而是贵族地主典型的社交与享乐方式。
4.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像。前者如有周公辅成王、荆轲刺秦王、二桃杀三士,泗水捞鼎、季札挂剑、大禹治水等等,后者多反映孔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及烈女、孝子的事迹,如孔子见老子、赵氏孤儿等,作品反映出当时流行的忠勇、仁义、节孝等道德伦理,带有明确的政治褒贬倾向。
5.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与天象图。这类作品呈两种面貌:一种主题单一,如西王母、后羿射日等基本上是远古神话情节不断蜕变后的固定造型;另一种则二位一体或三位一体,即神、祥瑞物象与方位、日月星座功能同一、形象复合的伏羲、女娲、嫦娥以及龙、虎、鹿、羽人、朱雀、玉璧、仙草等神和具有神格的物象。
6.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其中部分象征吉祥意义,主要作为画像石的边饰,也有单独的画面。
汉画像石中,历史故事的题材占据主要位置,并且十分重视绘画的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据记载,汉武帝晚年曾召黄门画者画周公辅成王故事以赐霍光,东汉光武帝在宴见臣下时,被身旁屏风上图画的烈女像所吸引而“数顾视之”,梁皇后“常以烈女图画置于左右,以自监戒”。《西京杂记》上所载羊胜(西汉时人)所作的《屏风赋》,这样描述屏风的装饰:“饰以文锦,映以流黄,画以古烈。”汉画像石历史人物故事画流行于东汉时期,大都集中在山东,山东的历史人物故事画又大都集中在武氏祠。
从现今发现的遗迹内容上看,有帝王类:如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以及祝融、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武王、成王等人。作为反面人物的夏桀,也在画像中出现。诸侯类:如齐桓公、鲁庄公、吴王、秦王、韩王、赵襄子、晋灵公等人。圣贤名臣类:如孔子、老子、管仲、蔺相如、廉颇、范雎、魏无忌(信陵君)、赵宣孟等人。孝子类:如曾参、闵子骞、老莱子、丁兰、魏汤、邢渠、董永、孝孙原谷、韩伯榆等人。刺客类:如曹沫、专诸、聂政、豫让、荆轲、秦舞阳、要离等人。烈女类:如京师节女、齐义继母、梁节姑姊、钟离春、楚昭贞姜、鲁秋胡妻、梁高行、王陵母、金日母等人。义士类:如义羊公、三州孝人、侯赢、朱亥、颜叔、范雎、灵辄、程婴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