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上课,上的是生命。用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语文课堂才能实现生命的狂欢。上课,要生动,要入心,要自然,要大气,不要拘泥于技巧,要营造课堂的语言场,艺术再现文字的生命情气,让学生置身于生命的方舟,任意东西于文学与人生的精神海洋。
1.作文,呼唤生命的感动
作文没有专门的教材,有些老师重理论说教,有些老师重技巧训练,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窃以为高一作文教学要重视生命的教育,呼唤生命的感动,用情感熏陶学生,促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教学目标)
一、营造感动的氛围,让学生有所感。
二、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让学生有所动。
(教学过程)
还原生命
作文课堂中,文字中的人物或影像中的人物,都要把它还原成学生心中鲜活的生命,还原生命是一种想象的创造,一种联想的生命转化,换句话说,还原生命就是让人物走进学生的生命之中。
(展示课题:作文,呼唤生命的感动)
老师:请看屏幕上的照片,大家知道她是谁吗?
学生:不知道。
老师:请看一段新闻,大家就知道了。
(播放邢丹遇难的新闻)
老师:邢丹,丛飞的妻子,她死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不免让人伤怀,伤怀之余,让我想起了爱心大使--丛飞。今天让我们走进丛飞,去认识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寻回曾经的感动,捡拾感动的点点滴滴。接下来,请观看网友们为纪念丛飞而制作的视频。
(视频播放,音乐《愿你幸福》响起,学生在认真观看和聆听)
老师:人们常说歌者用声音来传递心声,他们的歌声就是他们的生命,一首《愿你幸福》让我们看到了怎样的一个丛飞呢?
学生:无私的。
学生:伟大的。
学生:富有爱心的。
老师:说说你最喜欢哪句歌词?
学生(齐声):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
老师:是啊,听到这样的歌唱,我感觉到一种无私,一种大爱,一种温暖,这样的情怀和胸襟让我感动。正因为这些关爱,丛飞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请观看颁奖晚会的一个视频,注意观察丛飞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
(播放颁奖晚会的视频,教室异常安静,有些同学掉下了眼泪)
老师:然而丛飞毕竟走了,他长眠在深圳罗湖区常青园公墓。丛飞也有自己的老父亲、老母亲,也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给予社会的爱已经超越了亲属和血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人间的大爱。斯人已逝,长歌当哭啊,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掌声响起)丛飞带给我们的那份感动、那份关爱、那份无私将永远存活在我们心中。此时此刻,也许你有千言万语要想对丛飞说,那么请你写下最想对丛飞说的话好吗?
(同学们开始写作,十分钟后……)
对话生命
对话生命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人物或事情进行评价,积极主动地跟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受,让学生进行生命的交流与碰撞,彼此感染,相互感动。
学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扮演好父亲的角色,更何况是184个孩子的依靠,你付出了很多的爱、汗水甚至生命,但你的善举使你的生命散发出光辉,虽然,也同样失去了很多,但我相信,你从没有后悔过,这是你生命的意义所在,我不能保证,很久以后,我们大家都会记得你,但我相信你的事迹已经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老师:一种歌颂,一种赞美。
学生:你我有相同的志愿,你的行动让我感动,你走了,就让我传承你的志愿,传递这份爱的火炬。
老师:这是一种爱心的传递,其实学习丛飞,我们更重要的要学习他的那种精神。
学生:你在笑,我们却哭了。你从不会去计较,你将会得到什么,更不会在乎你到底失去了多少,我想问你,你知足吗?不,你从来不会知足。当你帮助一个又一个孩子时,你表现得那么不知足,因为你知道,社会上还有着更多的贫困孩子等你去帮助,所以你愿意付出你的生命去帮助他们,同时你也帮助了我们,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重拾温暖。三更雨,梧桐树,不道离情正苦。此时,我最想对你说的不是谢谢你!而是“我爱你!”
老师:三个字“我爱你”,让我们一起说--
学生:我爱你。
学生:一个男人闪光之处在于承诺后能践行付出,在丛飞身上我看到了大山般的肩膀扛起了社会与家庭的责任,默默坚守好多年,这是人间大爱、无私的奉献,我只想说,丛飞,你是一个好父亲,好公民,纯爷们。
老师:肺腑的语言总是那么打动人。
学生:丛飞大哥,你是无私的、坚强的、富有爱心的,你对贫困山区183个辍学孩童的资助让全社会感动,你改变了那些孩子的人生,他们将永远地记住你,我们也会一样,永远地记住你。
老师:永远地记住你,这是你的心声。
学生:只要你快乐,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我就很知足。丛飞,你是真正的无私者,真正的大爱者。你走了,但人仍在。
老师:丛飞你走了,但是你还在,因为你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永远感动。
学生:虽然,在你去世五年后才知道,原来有你这样一个无私的人。从前,无私不过是常见、常用的形容词罢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无私。当我看到在被病魔折磨的你,连话都说不出,医药费都交不上,还在担心山区的孩子们的学费时,当我看到你给妻子跪下,呼喊着你最伟大时,当我看到那些孩子们,跟你在一起时的笑脸时,而得知你生病再也不能去看他们的时候,那一串串泪珠时,我终于明白了,这便是无私,这便是大爱!正如你所唱的那样:“我在与你同行,前后有照顾,我是你过河的桥,是你乘凉的树。”你曾对无数人唱过,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为你唱起《祝你幸福》!
激活生命
老师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老师用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下水作文激活生命,从而,写作对象、学生、老师进行生命的对话,课堂出现生命的狂欢。
老师:“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人生写照,“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好梦,我就不辛苦”这是普通歌者丛飞的生命宣言,什么叫高尚,什么叫纯粹,什么叫大写,我想,丛飞才是真正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大写的人。
(学生送上掌声)
当得知丛飞的妻子邢丹不幸罹难后,我再次观看了这段影片,在键盘上敲下了下面几行文字,题目叫《想起丛飞》,我想朗诵给大家听,谨此祭拜丛飞。
想起丛飞,我想起了平凡的伟大,我想起了生命的坚强,我想起了父亲的含义,我想起了人性的光辉。
想起丛飞,我想起了那些失学的孩童一双双求助的眼神,我想起了破落的教室,诠释着什么是教育的真谛。
想起丛飞,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名字,这是一个歌者的名字,这是一个儿子的名字,这是一个丈夫的名字,这是一个父亲的名字,他的名字却叫得如此响亮!他的名字又那么熠熠生辉!
(掌声响起)
想起丛飞,我想起了病榻上的你,你含着笑呼唤着你资助的孩子,你含着笑用坚定的目光将大爱传递,你含着笑,用喑哑的喉咙将泪流的妻子安慰。
想起丛飞,我想起了那些贪官污吏,那些膨胀的名利,想起丛飞,我想起了那些默默奉献的魂灵,那些无私与正义。
想起丛飞,我也想起了你晶莹的眼泪,想起了普通人的信仰,自由高飞;想起丛飞,我只想告诉你--你的娇妻不幸罹难,已不在了人世;想起丛飞,我也想起了你可爱的女儿,正哭喊着--父亲,母亲!
想起丛飞,我想起了善良与丑恶,想起了为善者的不平,想起丛飞,我想起了感动中国,感动的是民族的心灵。
丛飞,你倒下了,常青园的郁郁青草可以作证;丛飞,你真的倒下了,还有多少个丛飞,能够站起!站起!
(掌声响起)
老师:有时候我们在叩问生命的意义,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丛飞和邢丹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这个社会需要太多的关心与爱护,让我们用感动与无私编织美丽的世界,撑起一片爱的晴空。如果让我们为丛飞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愿意吗?
学生(齐声):愿意!
老师:那么就请以“丛飞,我想对你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学生:好!
(教学反思)
一、教学理念的指导--我的生命语文观:上课,上的是生命。用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语文课堂才能实现生命的狂欢。上课,要生动,要入心,要自然,要大气,不要拘泥于技巧,要营造课堂的语言场,艺术再现文字的生命情气,让学生置身于生命的方舟,任意东西于文学与人生的精神海洋。
高尔基曾经说,没有一颗善良之心的人,是写不出好诗的。我想只有懂得“真、善、美”的人,才能写出“真、善、美”的文章,我的生命作文就是要肩负起“生命意义”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我教的就是要“做一个好人”。课堂上,要凸显人的形象,“还原生命”“对话生命”“激活生命”三者以生命的姿态唤醒、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从而涌动出无限的情思。
二、合理开发作文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效,用文字、声音、图象等多种元素去冲击学生的感官,以致感动学生,然后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写作的冲动。
三、敢于秀秀自己的才气。作文指导,老师应该要下水,一个不懂得写作的老师是无法培养学生优良的写作品质的,合适的、适时的演讲与朗诵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可以让他们沉浸在感动的氛围中。诚如一老师评课所说:“展示、呈现好,这是本色的,把一个优秀语文老师所具备的朗诵能力、激情、口才、视野、课堂设计、课堂驾驭、文才等等很本色地释放了出来,行云流水,大气磅礴。”当然老师的写作比不上作家,老师的朗诵比不上朗诵家,老师的演讲比不上演讲家,老师的视野比不上观察家和评论家,但是把各种本领综合起来,就能成为一名教学的大家。然而我想说,我秀的目的,要营造作文课堂的气场,引起学生的共鸣,收到教育的榜样作用,最终的归宿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四、突出老师的主导作用。作文不是技巧的宠儿,而是一种真情的流露,一种情绪的尽情倾泻,写作要唤起生命的感动、生命的体验。那么作文课,如果要想让学生有写作的冲动和欲望,老师应该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去感染他们,催发他们的写作激情,老师以动态的、显性的姿态出现在课堂,学生的外在表现是静态的、隐性的,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激动的、昂扬的,这种情绪也许要延续到课外,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2.作文讲评:“点-引-导-结”艺术初探
作文讲评如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想这是广大语文同仁十分关注的话题。作文讲评,老师费了心和力,但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见到的作文讲评课常常是此种状态居多:老师唱独角戏占尽风情向课堂,学生无精打采三心二意东张西望,课堂气氛压抑令人窒息甚至“恐慌”……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文讲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己或其他同学的作文上发现问题,然后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发现和分析活动,这样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通过近十年的作文教学探索,笔者以为作文讲评采用“点-引-导-结”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次月考作文讲评课,想通过一篇得分47分作文的讨论,让学生明白该文的得失,从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习作展示)
跨越
邓文芳
岁月悠悠,多少文人墨客随水流逝;长河漫漫,多少英雄豪杰随风飘去。马援精忠报国,血染沙场,跨越了生死的距离;东坡赤壁怀古,越过岁月的伤痛,用心吟唱。
他们,敢于跨越,他们,因敢于跨越而成就了千古人生。他们为我们展现了人生的哲理--人生,敢于跨越,方能活出风采。
敢于跨越自己,活出真实。
杜丽敢于跨越自己,于是在失利之后依然站在了最高处;
刘翔敢于跨越自己,于是在雅典奥运会上脱颖而出,成为“亚洲飞人”;
那些特奥选手依然敢于跨越自己,即使身体上有缺陷,可他们在心理上不服输,于是活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敢于跨越自己,让他们与众不同,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尽显光辉。
敢于跨越苦难,活出坦荡。
苦难是人们多半不愿提及的字眼,苦难代表着人生中的挫折和磨砺,但它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一代。平庸的人们习惯逃避苦难,因为苦难我们身心疲惫,滋生痛苦。而勇敢聪明的人们勇于迎接苦难,因为苦难可以磨砺心智,锻炼毅力,培养勇气。勇敢的人们在一次次苦难的洗礼中逐渐坚强起来。
季羡林先生,中国国学大师。他曾经遭受到“四人帮”的严重迫害,但他在苦难之中挺了下来,跨越了生命的一道道鸿沟,终以坦荡面世。
而与刘邦争夺天下的项羽,在经历了垓下之围的打败后,竟自刎乌江。堂堂一代楚王,竟连直面失败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跨越苦难,坚持理想了,真让人可悲可叹啊!
敢于跨越生命的不幸,活出人生的价值。
倘若贝多芬因耳聋的厄运来袭而终止自己对音乐事业的追求,怎会有激昂动听的《英雄交响曲》?倘若邰丽华因自己的身体缺陷而放弃舞蹈,怎会有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倘若张海迪因瘫痪而一蹶不振,怎会有感人至深的中国励志女孩的故事?
他们用行动向命运的不公发起了挑战,最终收获了累累硕果和灿烂无比的人生之花。
跨越,还等什么,还犹豫什么。跨越自己的人生,活出无限风采。
(教学目标)
1.议论文写作切忌分论点重复;
2.议论文写作要做到有理有据。
(教学过程)
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点”,就是点出讨论的范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卢梭曾说:“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学生作文后,老师要选取典型的作文在课前印发给大家,课堂上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一番讨论,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点评别人的文章来谈心得和体会。“点”时可以设置悬念,可以开门见山,总之,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都阅读了这篇得分47分的作文,能否说说本文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谈谈你觉得不好的地方。
生1:我觉得这篇作文,卷面很干净,字迹很工整。我喜欢它的开头,很有文采。
生2:我觉得开头“岁月悠悠,多少文人墨客随水流逝;长河漫漫,多少英雄豪杰随风飘去”是可以删去的,好像跟后面的话没关系,老师平时不是教我们语言要简洁,多余的话一定要删掉吗?(教室里开始了议论,很多学生都不赞同他的观点)
师:这两句话,真的是多余的吗?
生(齐声):不是。(此时,我点名要一同学回答不删的原因)
生3:我知道它很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同学哈哈大笑起来)
师:这两句话,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有点相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